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禅源诸诠集都序校释--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禅源诸诠集都序校释--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唐]宗密撰 阎韬校释
免费
《禅源诸诠集都序》,四卷,原为宗密为其所编集的《禅藏诸诠集》(已逸)一书所作的序文,系宗密对禅宗诸家学说的总论,旨在阐述教禅一致的义理。内容先释《禅源诸诠集》的名义。次说三乘学人欲求佛道,必须修禅。禅有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上乘禅五种。其中上乘禅是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具无漏智性,此心即佛,依此而修,即达摩门下相传的禅法。后述纂集此书的宗旨,认为佛说顿渐二教,禅开顿渐二门,二教二门各相符契,须要以教辨禅,以心解教;并以三教(息妄修心宗、泯绝无寄宗、直显心性宗)三宗(密意依性说相教、密意破相显性教、显示真心即性教)配对,证明教禅一致。本书为佛教经典之要籍。 此次整理,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之明万历丁未寂照庵刻本为底本,以大正藏本、金陵刻经处本等为校本,进行完整的校勘和注释。
温庭筠全集校注(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三册)(试读本)
温庭筠全集校注(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三册)(试读本)
刘学锴撰
免费
温庭筠才思敏捷,诗词文兼工。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在词史上,他又与韦庄合称“温韦”,被视为“花间词派”的鼻祖;文又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合称“三十六体”。温庭筠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存世的全部作品都可见于《温庭筠全集校注》。 《温庭筠全集校注》共十二卷,其中卷一至九为诗,卷十为词,卷十一为文,卷十二为其存世小说《乾子》。附录部分还包括温庭筠的传记资料、同时人寄赠诗、史志书目著录及各本序跋提要、温庭筠生平系年等。 温诗校勘以明末冯彦渊家钞宋本《温庭筠诗集》七卷《别集》一卷为底本,以明弘治十二年李熙刻《温庭筠诗集》七卷《别集》一卷等为校本;温词校勘以曾昭岷等人编校之《全唐五代词》为依据;温文校勘以清编《全唐文》为底本,以《文苑英华》等为校本。点校者在注释温诗、温词时,不但注意保留旧注,也对旧注做了不少补正。对于向无笺注的温文,点校者均做新注。温诗、温词的笺评部分,则以时代为序引录前人评点,以按语形式附编点校者的笺解。 本书汇聚温庭筠研究泰斗刘学锴先生数十年心血,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靠详实的资料,是学界公认的温庭筠作品权威版本。
纂异记辑证--古体小说丛刊(试读本)
纂异记辑证--古体小说丛刊(试读本)
[唐]李玫撰 李剑国辑证
免费
《纂异记辑证》一卷,唐李玫撰,李剑国辑证,传奇集,一题《异闻录》、《异闻实录》。李玫此书为唐人小说中的佳作,文笔优美,篇幅较长,一扫唐人志怪之风气,而自出机杼,深有寄托,如《浮梁张令》讽官府关节,《韦鲍生》斥贡举弊端,《刘景复》痛河湟沦陷,《喷玉泉》恨宦官残狠。原书散佚,今辑得十四篇,另附录混入李玫名下者六篇以供参考。
梁书(精)全三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梁书(精)全三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唐)姚思廉撰
免费
《梁书》五十六卷,包括帝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是唐朝姚思廉撰写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南朝梁王朝自开国至灭亡五十六年的历史,是完整传世的梁代史籍。
49元5本 《颜氏家训译注(全二册)》
《颜氏家训译注(全二册)》
(北齐)颜之推著,邵逝夫, 马克译注
¥36.50
       《颜氏家训》,七卷二十篇。全书诸篇,内容丰富,涉及家庭教育、读书作文、养生杂艺、待客交游、宗教信仰等众多主题,又一以贯之,皆以指引子孙后代立身扬名为本。虽然如此,颜氏的教诲,绝不以人格的丧失为代价,而是勉励子孙后代成为“修己以敬”的贤人,而向“修己以安人”的仁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圣人迈。本书特别强调父母自身的教育与成长,从而以身教、言教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子女的高尚节操和健全人格。        作者颜之推所教给子孙的,全都是他自身所遵从的;所明示于家训中的,也全都是他自身所践行的。作为父亲,作为祖先,颜之推的一生,正是实践《家训》的*好榜样。《颜氏家训》的典型特征可用七字概括:(1)广:涉及面广。(2)细:陈说细密。(3)精:阐述精深。(4)慈:训示以慈心为先。(5)达:作文以辞达为准。(6)信:行事以起信为基。(7)宜:施行以便宜为要。        作为流传至今的诸多家训之一,《颜氏家训》有着“古今家训之祖”的美誉。有人认为,荣获这样的美誉乃是因为其规模之大,然而,以我之见,则恐非如此。古之有家训遗留给后辈子孙的,数不胜数,然而切实对家风之形成、子孙之人格产生重大影响,并流传至今的家训却并不多见,而《颜氏家训》则为其中的佼佼者。自《颜氏家训》撰成而垂示后世起,颜氏子孙中,可谓人才辈出,其中尤为显明的,即有文冠一时之颜师古,忠烈感天之颜真卿、颜杲卿。家训之功,以至于此,诚为古今中外之所罕见者也。
49元5本 《吕留良家训译注》
《吕留良家训译注》
(清)吕留良著,张天杰、鲁东平、王晓霞译注
¥27.60
       全书主体部分共五卷十六篇,另有补编十三篇、附录三篇。此次译注,以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吕葆中主持刊刻的明农草堂印本《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为底本,以中华书局2015年版《吕留良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吕留良诗文集》为参校本,并从《吕晚村先生文集》等中补若干与家训密切相关的篇目,以保存吕留良家训教导的完整性。吕留良家训以敬顺、无私、勤俭、去邪为总纲,以读书治学、为人处世为主体,处处体现了吕留良“敬爱严慈”的家教风格。        中国古人本以家族观念为重,喜家族群居,一大家族人若想和睦相处,家训则极为重要。吕留良生前曾读过浦江郑氏义门的《郑氏规范》,极为仰慕赞叹,以为至善,于是立志编撰吕氏家训,并传之于家,流之于后。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此书并未在其生前完成。吕葆中在其去世之后,选编了《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一书,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行。如今再根据吕葆中等人的意愿,补若干篇目,并加以译注,故改名为《吕留良家训译注》。再读吕氏家训,觉其对今人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多有启发。
49元5本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南朝)刘勰 著 (清)黄叔琳注 纪昀评 戚良德校点
¥12.80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自问世而至清代,《文心雕龙》的注释本颇为稀少,直到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出现,刘勰之书方得一较为完备的校注本,由是黄注本流行百余年。《文心雕龙(精)》集清代黄叔琳对《文心雕龙》的辑注以及纪昀的评语、近代李详对黄注的补正以及*名国学大师刘咸炘对《文心雕龙》的阐说于一炉,并以新校《文心雕龙》原文为底本,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文心雕龙》的独特文本。
仪礼释官(试读本)
仪礼释官(试读本)
(清)胡匡衷撰 陈功文点校
免费
《仪礼释官》十卷,清胡匡衷撰,陈功文点校。是书主要详考《仪礼》十七篇所见诸侯之官,博参郑《注》、贾《疏》,旁及其他经传,时下按断,展现了有周一代侯国设官分职之大略,为后人研究先秦诸侯国的官职、官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书剖决昭晰,考证精详,实为治《仪礼》者不可缺少之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49元5本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春明
¥28.90
(清)乾隆、嘉庆年间苏州人沈复,他写了一本《浮生六记》,记叙他与妻子陈芸短暂一生的故事。这个真实故事让我们了解二百多年前一个普通的小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情。书中特别细致地记录了沈复与妻子婚后和谐的夫妻生活、文化情趣,以及后来因其家庭变故和疾病所造成的困顿,母子诀别,夫妻颠沛流离,直至陈芸因无钱就医,病膏肓而客死他乡。二十几年的短暂婚姻,让他们享受了夫妻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也经历了旧时封建礼俗的磨难。半生潦倒,余生坎坷,悲哉,悲哉,读之凄然,为之惋惜。
《汉书》音义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汉书》音义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万献初著
¥87.60
书分上下编,上编论证《汉书》所注音切的性质,以之与《切韵》《经典释文》作比较,看其承前启后的异同因素,从而确定它们在汉语语音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价值,为语音史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成果。下编为《汉书》音义全编,整理了《汉书注》约3540个字头约13620次音切的注语,及其对应的《汉书》语境。后制作了全部注项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检索使用。
49元5本 额勒和布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额勒和布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额勒和布著,芦婷婷整理
¥59.00
额勒和布是字子谦,镶黄旗满洲人,生于1826年,卒于1900年,咸丰二年翻译科士,历任理藩院右侍郎,盛京户部侍郎,察哈尔都统,乌里雅苏台将军,户部尚书,内务府大臣等等职。清史稿有传。其日记现藏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起于1864年,止于1880年,因为其任职经历丰富,尤其是经理西北边疆事务,是了解晚清官场政治文化的重要文献。
49元5本 王锺霖日记: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王锺霖日记: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王锺霖著,周生杰,周恬羽整理
¥49.00
王锺霖,清山东历城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山东乡试举人,后通过掣签法赴京任官。其日记主要记载了其在山东、直隶、京师一带,交游、会友、家居、风俗、为官等内容。从中,可见晚清的世情民俗,朝廷的各种重要行政程式,还记载了大量的戏剧史料,更为难得的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记载甚详,可以与相关史书记载对勘补证,深深契合本丛书的“稀见”定位。王氏日记藏在国家图书馆,因王氏习练颜体,其字体行楷书写,端庄大方。2006年曾被收李德龙、俞冰主编的《历代日记丛钞》,并名为《王锺霖日记》。周生杰教授整理、辑考了王氏日记及王氏的《家言随记》。
49元5本 郭则沄自订年谱(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郭则沄自订年谱(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郭则沄著,马忠文、张求会整理
¥22.00
《龙顾山人年谱》,近人郭则沄晚年自撰之年谱,不分卷,起于其盛年1882年,止于1941年,是研究郭则沄生平事迹的重要史料。这份珍贵的年谱稿本历经劫难,现由郭则沄 之孙郭久祺先生保存,本书据此稿本整理而成,易名为《郭则沄自订年谱》。
49元5本 近现代忆语汇编(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近现代忆语汇编(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肖亚男整理
¥47.00
书收录自清咸丰至中华民国以“忆语”为题名的撰述凡53种,并附录相关作品或考证文章若干篇。“忆语”按记述内容和文体特征分为内编和外编。内编为纪实性作品,分“悼念逝者编”和“抚今追昔编”二编。外编为虚构或半虚构作品。
易筋经校释(试读本)
易筋经校释(试读本)
周伟良校释
免费
《易筋经》是一部极其有名的武术、养生经典,尤其是因被视作“少林武功秘笈”而更加蜚声海内外。《易筋经》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清代时影响很大,传本众多,内容屡有增演,总的说来,既包括呼吸吐纳为特征的导引内功,也包括练习掌、臂、指、腿的硬功。 本书是对《易筋经》有代表性的五个不同本子校勘注释。这五个本子分别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旧藏《易筋经义》、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清代钱曾述古堂本《易筋经》、浙江图书馆藏清代王端履本《易筋经》、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藏《少林拳棒枪刀谱》所收《金刚三昧坚固地菩萨禅行》,以及清刻本来章氏本《易筋经》(这是目前为流行、影响z大的本子)。本书在对五个本子行互校的基础上,详加注解,或解释字义,或说明典故,或理清讹误,引证丰富,按断有据,是一部具有扎实学术基础的大众普及读物。
独异志校证--古体小说丛刊(试读本)
独异志校证--古体小说丛刊(试读本)
[唐]李伉撰 李剑国校证
免费
《独异志校证》三卷,志怪小说集,唐李伉撰,李剑国校证。或著录为十卷,今本已非完帙。《独异志》取材广泛,上自先秦,下讫唐朝。作者自云:“记世事之独异也。自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神仙鬼怪,并所摭录。”有原始神话如女娲兄妹为夫妻、黄帝灭蚩尤等,亦有民间故事如韩朋夫妇死后化为相思树、木兰代父从军等;有历史传闻如纣王糟邱酒池、张良师黄石公等,亦有灾异变怪如汉灵帝时夫妇相食、洛阳女子两头四臂等。今以《稗海》为底本,凡三百八十三条,校以明抄本,另辑得异文三十余条。《稗海》本、明钞本均无标目,为便于阅读,今代为拟目。
四库全书总目词籍提要笺证(试读本)
四库全书总目词籍提要笺证(试读本)
谭新红笺证
免费
《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其中卷198至卷200,共著录127部词籍,内容丰赡。本书从三个方面笺证词籍提要,其一是考证材料来源。通过考察馆臣论述的史源,而折衷群言,分析利病,作出允洽的评议。其二是纠正错误。《四库全书总目》总共有一万篇左右的提要,初成于众人之手,后由纪昀定稿。基于此,“纰缪之处,难可胜言”,本书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一步订正《四库全书总目》词集提要的错误。其三是补充原书未备的相关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虽然内容非常丰富,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本书的第三项内容就是补充重要信息,以备研读词籍提要的读者参考。作者谭新红教授致力此项研究有年,成稿要言不烦,阅读称便。
历算全书全六册(试读本)
历算全书全六册(试读本)
[清](清)梅文鼎撰 高峰点校
免费
《历算全书》是清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历算著作的合集,共计29种(另有1种存目无文),即《三角法举要》《勾股阐微》《弧三角举要》《环中黍尺》《堑堵测量》《方圆幂积》《几何补编》《解八线割圆之根》《历学疑问》《历学疑问补》《交会管见》《交食蒙求》《揆日候星纪要》《岁周地度合考》《春秋以来冬至考》《诸方节气加时日轨高度表》《五星纪要》《火星本法》《七政细草补注》《仰仪简仪二铭补注》《历学骈枝》《授时平立定三差详说》《历学答问》《古算衍略》《笔算》《筹算》《度算释例》《方程论》《少广拾遗》。 此次校,以雍正元年刻本为底本,以雍正二年刻本、《梅氏丛书辑要》本、《四库全书》本等为校本,并重新绘制了书中所有的图表、算式等。书末附有《勿庵历算书目》《梅文鼎历算书序跋》《梅文鼎传记资料》。  
补续高僧传校笺--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补续高僧传校笺--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明]释明河撰 谭勤校笺
免费
《补续高僧传》,二十六卷,明代汰如法师明河撰,对赞宁《宋高僧传》予以“补续”。全书仿照《宋高僧传》体例,按照译经篇、义解篇、习禅篇、明律篇、护法篇、感通篇、遗身篇、读诵篇、兴福篇、杂科篇十科,增补唐代龟洋慧忠,五代佛手岩行、瑞龙幼璋、黄檗慧禅师,续写宋、元、明时期名僧大德等传记,共计548人,附见72人。 此次校笺,以明毛晋刻《补续高僧传》为校勘底本,尽量以明河所据原始材料行参校,间或参以《卍续藏经》本,以他书佐证,追流溯源,纠谬正误,拾遗补缺。
一周特价2.21-3.9 国学概论选粹·国学概论2
国学概论选粹·国学概论2
主编:杜泽逊
促销价:¥11.80|¥99.00
《国学概论选粹》共收录六种文献,包括洪北平《国学研究法》、陶庸生《国学概要》、曹聚仁《国故学大纲》、甘鹏云《经学源流考》、马瀛《国学概论》、王易《国学概论》。 本书选择精良的版本,重新高清扫描影印,每本文献之后附录相关材料,作为补充,前撰对作者生平、内容、优劣等行简要说明。这次整理不止是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也是立足于存真传古的基础上,在众多的“国学概论”传本中选择菁华,以饗读者。这些珍贵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门径之一。
49元5本 杜甫诗选--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
杜甫诗选--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
张忠纲选注
¥21.60
 他是一位随着时间流逝而声名与日俱增的诗人。   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