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家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8.05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搜神记: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8.75
《搜神记》是东晋初年著名史学家干宝所撰,现存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四百多个。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一些琐闻杂记和不少民间传说,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直承《穆天子传》及《山海经》影响而出现的。代表了中国志怪小说的成就。


容斋随笔
¥13.50
《容斋随笔》一书共分五编,计有《随笔》、《续笔》、《三笔》、《四笔》各十六卷,以及原拟亦辑为十六卷而因作者物故未及完成的《五笔》十卷。全书累计达七十四卷,是现存宋人学术笔记作品中篇幅*的一部。此书的撰写和编集,据作者自序,可以推知其初属笔约在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七年(1180)《随笔》结稿,绍熙三年(1192)《续笔》定编,越五年而《三笔》成,又次年而《四笔》成,下至嘉泰二年(1202)作者去世,前后已及四十年。其《随笔序》说:“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这反映出本书是一部典型的读书笔记,而相因于笔记体裁的灵活,书中也有若干记事的条目。其《续笔序》又谈到:“淳熙十四年月在禁林日,入侍至尊寿皇圣帝清闲之燕,圣语忽云:‘近见甚斋《随笔》。’迈竦而对曰:‘是臣所著《容斋随笔》,无足采者。’上曰:‘煞有好议论。’”是知此书甫问世,即为朝野所重。


临川四梦--(精)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19.20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因四剧皆有梦境,固有临川四梦之说。临川四梦作为戏曲文学及舞台演出剧本的地位非常突出,其艺术造诣之高,对人生处境探索之深,对角色内心刻画之细,可说在中国昆剧传统中难有其比。临川四梦虽是戏曲剧本,也是汤显祖思考人世现实与生命意义的结晶,文辞优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亦超出了时代。 【临川四梦】 ●《紫钗记》取材于唐传奇《霍小玉传》,写书生李益与霍小玉互相倾慕,喜结良缘,婚后不久李益考中状元,但因未去拜见权臣卢太尉而被设局陷害,后在黄衫客的帮助下终于解开猜疑,消除误会的爱情故事。因二人的相识、订婚、结合、误会、复合都由紫玉钗所绾合,所以题名《紫钗记》。 ●《牡丹亭》取材于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写太守之女杜丽娘因游园伤春,梦与一书生幽会,因梦伤情而死,死后与书生柳梦梅相恋,感情而复生,后与柳梦梅冲破家庭阻碍终得成眷属。 ●《南柯记》取材于唐传奇《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在梦中做了大槐安国的驸马,任南柯太守,经历了荣华富贵与官场沉浮,梦醒才知大槐安国不过是槐树下一个大蚁穴而已,终看破世情皈依佛教。 ●《邯郸记》取材于唐传奇《枕中记》,即“黄粱梦”的故事,写邯郸书生卢生在一个小客店遇到仙人吕洞宾,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吕仙则给他一个磁枕入睡。卢生于是在梦中娶妻名门,高中状元,建功朝廷,遭谗被逐,平反后返朝为相,极尽荣宠,纵欲而死。死后醒来,方知五十年荣辱生死不过是一场梦,因而悟道修仙。


齐东野语
¥16.99
《齐东野语(历代笔记小说大观)》是周密长期留意积累之作。其中*有价值的是有关南宋的史料“皆足以补史传之阙”(《四库全书总目》)。因为这些史料的来源,既有周密曾祖随高宗南渡后历代的书面记录,也有周密本人亲历的随军幕府日记或采访当事老卒的记录,故而可信度极高。书名亦寓“身虽居吴,心未尝一饭不在齐”之意。此外,考正古史古义,杂记朝章国典,上探天文历法,下及草木虫鱼、医方药典、诗文品藻、文物鉴赏、轶事琐闻等,都能广征博引,叙述流畅,颇具知识性和可读性。 《齐东野语(历代笔记小说大观)》现存版本有明万历《稗海》本、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等;而涵芬楼影印《宋元人说部书》本则为元刻明补本,祖本*早,是现行较为完善的本子,故以兹本为底本,参以他本,加以校,遇文字歧异,斟酌取舍,择善而从,不出校记。 周密编著的《齐东野语》是历代笔记小说大观系列之一,“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本书是周密长期留意积累之作。其中*有价值的是有关南宋的史料,如记张浚三战本末、绍熙内禅、诛韩伲胄本末、端平洛本末、岳武穆逸事等。

太平广记(精)全四册
¥97.30
《太平广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文言小说总集,全书五百卷,系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人奉诏取各种野史、传记、故事、小说等编集而成,与《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合称“宋四大书”。 《太平广记》是按照小说题材的性质分类编纂的,全书共分为九十二个大类,部分类别下再分细目,凡一百五十余细目。各类别卷数不一,少者一卷,多者数十卷。其中卷数较多的依次为神仙五十五卷、鬼四十卷、报应三十三卷、神二十五卷、定数十六卷、女仙十五卷、畜兽十三卷、异僧十二卷、再生十二卷、草木十二卷、征应十一卷、妖怪九卷、狐九卷、水族九卷、杂传记(收唐人单篇传奇)九卷、诙谐八卷、龙八卷、虎八卷、杂录八卷等。由此大略可见《太平广记》内容多为神仙鬼怪之故事。 《太平广记》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言小说,被《四库全书总目》称为“小说家之渊海也”,如唐传奇名篇《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长恨歌传》《柳毅传》《虬髯客传》等均收录其中,宋以后的戏曲小说创作也往往受其影响,如后世名剧《西厢记》《长生殿》即取材于前述的《莺莺传》《长恨传》,《聊斋志异》等小说也深受其影响,故历来受到古代小说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重视。由于《太平广记》所征引的古书多已亡佚,其所据又均为宋以前的古本,故在文献辑佚、校勘、辨伪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太平广记》在研究社会生活、民情风俗、文化思想方面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此次出版,我们以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之汪绍楹校本《太平广记》为底本,改为简体横排,正文排以宋体大字,小注及出处排以仿宋小字,加以新式标,还据文意对篇幅较长的篇章做了分段处理。作为面向广大读者的普及读本,为避免繁琐,本书删掉了底本的绝大部分校语,同时也吸收了学界一些新近的校勘成果改正了底本的若干讹误,努力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文字准确、阅读方便的《太平广记》读本。


元曲三百首——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12.15
王国维尝谓:“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也。”元曲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本书精选元曲三百首,每篇由三部分组成:题解、曲作和注释。题解介绍作家生平事迹,多附古人评论,阐明其创作风格。在选篇上,尽可能地体现元曲题材风格丰富的特点和元曲创作的实际情况,使作家、曲作的入选更加合理。


唐诗三百首
¥13.90
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特广、影响极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触中国古典诗歌的门书籍。

曾国藩家书(处世典范,教育真言,从政精髓,安邦旗帜,值得一读)
¥4.99
本书分别从 修身之道;教子之道;持家之道;交友之道;用人之道;处世之道;理财之道;治军之道;为政之道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诗经(套装共2册)
¥22.32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商末(或说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存目311篇,其中6篇有目无辞。共分风、雅、颂三部。我们以十三经注疏本《诗经》为底本,约请专家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并进行了全诗翻译。评析部分从文学、历史、哲学、民俗、语言、文化学等多个角度对诗篇文本进行解读。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


唐人七绝诗浅释
¥23.95
本书是一部以学者的博学、女性的细腻和诗人的才情将古典诗歌的解读水平推向新的高度的典范之作。作者新颖别致的审美眼光和连类而及的评析方法不仅使唐人七绝名作的意蕴得到新的阐释,也使传统的诗歌鉴赏理论得到了新的理解和升华。本书所选作品字约文丰,诠释精审,令人回味无穷,常读常新。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套装共8册)
¥6.99
《闲情偶寄》,又名《笠翁偶集》,包括词典、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二百三十四个小题,论及戏剧创作和表演、妆饰扮、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烹调、养花种树、医疗养生等许多方面,内容相当丰富。 作者李渔(1611-1680),号笠翁,浙江兰溪人。生于明朝后,二十五岁中秀才,此后两赴乡试,前次名落孙山,后次因兵乱中途折回。清以后,李渔绝意仕途,从事传奇小说创作、导演以及经营书店等文化活动。 《闲情偶寄》是一部寄情之作,李渔颇看重这部书,他在给礼部尚书龚芝麓的信中说:“庙堂智虑,百无一能;泉石经纶,则绰有余裕。惜乎不得自展,而人又不能用之。他年赍志以没,俾造化虚生此人,亦古今一大恨事。故不得忆而著为《闲情偶寄》一书,托之空言,稍舒蓄积。”这部书较充分地反映了李渔的文艺修养和生活情趣,其中关于戏曲创作和演出的《词曲》、《演习》二部,尤其引人注目。人们普遍认为李渔这些经验之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著作。此外,对于园林建筑,李渔也颇有卓见。其它部分,虽然所谈不过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逸趣,但也间或触物兴感,如以草木喻人,借家事比国事等,流露了一些感慨。当然书中也有一些内容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庸俗低级的生活情趣,对于今天已完全不适用,而应批判地对待。

白话聊斋
¥3.48
《聊斋志异》是明末清初著名作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它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据说,作者蒲松龄为了给《聊斋志异》收集素材,还专门设了个茶摊,请南来北往的人前来喝茶。当然,他的终目的还是听前来喝茶的客人讲述那些奇闻逸事。客人只要提供好的故事,便可以不付茶钱。而蒲松龄则将客人讲的故事加以整理、润色,终著成这部千古佳作。 由于《聊斋志异》为文言文著成,有些读者阅读起来存在一定的障碍。为了方便阅读,我们特从原文中精选著名篇目,改写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于是,便有了这本更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一本书读懂经典白话聊斋》。希望读者能从中再次体悟到这部古代短篇小说集的魅力,更希望它能为读者带来阅读经典的乐趣。


搜神记——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14.99
《搜神记》是东晋初年著名史学家干宝所撰,现存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四百多个。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一些琐闻杂记和不少民间传说,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直承《穆天子传》及《山海经》影响而出现的。代表了中国志怪小说的成就。


七侠五义
¥14.00
《七侠五义》:清道光咸丰年间,评书艺人石玉 昆说唱《包公案》,名重北京曲坛。后此说唱文字经 人记录,去其韵语,题名为“龙图耳录”。同治光绪 间,问竹主人(真实姓名不详)、迷道人(有人考证 为文琳)先后对《龙图耳录》加以修订,于光绪五年 (1879)印行,题名为“忠烈侠义传”,扉页镌“三侠 五义”。光绪十五年(1889),学者俞樾对此书行修 订,并根据书中实际,改书名为“七侠五义”。经过 修订,这部小说在叙述上保留了评话的特,在文字 上则*加规范、洁净。

老残游记
¥0.99
《老残游记》,清末中篇小说,是刘鹗的代表作,流传甚广,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阅微草堂笔记: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8.40
《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为纪昀晚年所作,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全书共二十四卷,1196则,包括《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和《滦阳续录》5种。整部作品恬淡古雅,质朴简洁,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皆着墨不多,不过粗陈梗概,点到为止,但极有章法,颇见情致。其弟子盛时彦对此也有概括:“叙述剪裁,贯穿映带,如云容水态,迥出天机。”鲁迅所言,“立法甚严,举其体要,则在尚质黜,追踪晋宋”。

西游记
¥3.48
《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是有趣,引人入胜的,它不需要阅读者具备太厚的文学知识作为阅读中的铺垫,更不需要什么历史知识的积累,轻轻松松就可以阅读了。 这本长篇小说是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现在我们也叫它神话或是童话。但如果把它当成童话看的话,那么世界上很多经典的童话在它面前都会黯然失色了。德国有《吹牛大王历险记》,可以说家喻户晓,但中国的《西游记》又何尝不是一篇“唐玄奘取经历险记”呢?在中国,《西游记》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而且早已被翻拍成了影视剧和动画片。 《西游记》,我们又可以将其视为中国的幻想小说。大家都应该了解,西方十分盛行幻想小说、魔幻小说,但和《西游记》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比如,西方有巫婆,我们有妖精;西方有魔法,我们有仙术。 怎么样,《西游记》有着你意想不到的“法力”吧。那么,这些是不是早已燃起了你阅读的欲望呢!


浮生六记
¥11.99
本书所收五部佳作,均为明清以来文人悼念亡侣之作。述及人物身世、家常琐记,句句情真意切令人唏嘘。这些回忆性的绝美文字,今以“忆语体”称之。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的自传体散文。全书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影梅庵忆语》是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冒襄(字辟疆)所撰的一部散文小品,词句清丽,感情真切,与沈复的《浮生六记》齐名。“影梅庵”是冒辟疆的书斋名,《忆语》所记,则是追忆他和其妾秦淮名姝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名士名媛,才情俱至,字里行间,哀感惋艳,虽琐碎记来,却情真语挚。 《寄心琐语》是余十眉先生为纪念其妻胡淑娟而撰写的,民国七年(1918)刊成。胡淑娟知书达理,颇善文墨。无奈天嫉红颜,英年早逝,余十眉悲痛至极,写下了这篇《寄心琐语》。 《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所作散文集,记述了他与爱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琐事。这是一对情深意笃、才情清绝、心性淡远的夫妻。他们意趣高雅,性情相契,尽管生活贫寒,却整日涵泳于琴棋书画中,陶然忘忧。全书文辞优美极美,叙事传情栩然哀切,催人泪下。 《香畹楼忆语》是清嘉庆年间陈裴之为悼念其亡妾王子兰而作。陈裴之是清代诗人,字孟楷,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的爱妾王子兰,所居为香畹楼,又字畹君,故《香畹楼忆语》得名于此。本书问世伊始,即获高度赞誉。


问道录
¥15.99
扬之水,浙江诸暨人,原名赵丽雅。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1996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始深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脂麻通鉴》、《先秦诗文史》等。


潮起潮落——我笔下的浙江文人
¥19.99
本书是李辉老师近年所写随笔的结集。全书共收23篇文章,记述了丰子恺、冯雪峰、戴望舒、徐志摩、蒋梦麟等一批浙江现当代文化名人的命运遭际,作者夹叙夹议,笔墨饱含感情,具有相当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