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第五届艾景奖国际景观设计大奖获奖作品——专业组
第五届艾景奖国际景观设计大奖获奖作品——专业组
艾景奖组委会
¥50.00
《第五届艾景奖国际景观设计大奖获奖作品——专业组》收集了由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在2015年举办的艾景奖中评选出的专业组景观规划设计案例。   本书收录了2015年艾景奖专业组获奖作品近200余件。所选的案例力求具有多样性、代表性,涵盖了多种类型的规划,包括城市设计规划、城市开放空间、道路景观设计、公园设计、广场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立体绿化设计、旅游度假区规划及园区景观设计;在空间层面上,也包括了城市、社区、街道、公园等不同层次,可供从事景观设计规划的设计师、景观设计专业老师和学生们以及相关从业者参考。   在作品集中每个项目分别从项目设计说明、设计师感悟和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做了详细的介绍。配以相关作品的景观设计文本图,包括方案意象分析图、效果图、总体规划图和实景照片。让读者了解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下的设计理念与风格,开阔设计视野,设计出有创意、有个性的项目作品。
木艺景观
木艺景观
凤凰空间华南编辑部
¥80.00
本书介绍了木材的不同品种及其特性,以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形式,如木平台、木围栏、木廊架、亭子、室外家具等。整书以精美图片、构造图纸和细部节点图纸为主,配以内容充实而精炼的文字叙述,为读者提供参考。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和项目的展示,为国内的设计师和读者们带来崭新的创作思路和广阔的设计灵感。
49元5本 寻找地景——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实践
寻找地景——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实践
凤凰空间·天津
¥50.00
本书围绕当今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地域特色与人文关怀为主题,图文并茂,记录了关于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实践近阶段的努力成果。内容包括大型景观、中型景观、小型景观、微型景观的实际项目,以及景观师访谈等。其中每个项目都包含了设计图纸、实景照片、评说明,设计风格清新、低调、亲民,人与环境完美融合。此书作为景观设计合集不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启发性,其设计优秀的地域性乡土性的景观作品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时代感和人文精神,其作品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对景观设计的教育和发展颇有参考价值。
49元5本 花园集庭院景观设计3
花园集庭院景观设计3
花园集俱乐部
¥49.80
《阳台花园造记》 每个人心中都梦想着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花园,闲时邀三两知己,品茶赏花,好不惬意! 奈何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户外花园,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阳台,阳台作为连室内与外界的桥梁,算得上半个户外空间,我们何不把阳台造成梦想中的花园呢?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前面部分介绍阳台花园的小知识,包括阳台环境、阳台园艺及阳台布置等,告诉读者如何根据阳台具体环境行阳台植物选择、植物养护、阳台造景等。后面部分分享了十个精美的国内阳台花园案例,案例按朝向行分类,分别为南向阳台、北向阳台、东向阳台及西向阳台。这十个案例风格、面积大小、地理位置均不一样,能为不同类型的阳台提供参考,且案例中分享了许多阳台花园造及植物养护的心得。 《花园集 庭院景观设计3》 本书汇集了国内45家知名设计公司的庭院花园设计案例,是不可多得的花园设计精品集萃,分为别墅花园、会所花园、民宿花园、办公花园、阳台露台花园等类别,精美的花园图片,配有详细的图纸解析和文字说明,对花园设计从业者和别墅业主,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生生不息——绿色建筑科学之旅
生生不息——绿色建筑科学之旅
万丽 刘小雪 迟辛安
¥80.10
建筑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我们和自然界发生能量与物质交换的重要载体。如何提高建筑环境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排放、废弃物,让建筑和人的生活成为地球这个美丽星球上生生不息的一部分,是我们在这个时代需要回应的重要议题。本书力图通过一系列实际建成且经过时间检验的绿色建筑案例,深浅出地讲述绿色建筑的理念、策略、方法,并探讨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用轻松的形式,将回应气候的被动式设计,日新月异的智能化系统,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等多角度、多维度的知识和理念有逻辑地串联在一起,让读者重新认识建筑、人、环境的整体性。
清代北京宫廷宗教建筑研究
清代北京宫廷宗教建筑研究
方晓风
¥28.99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历史溯源,提供一个总体宗教发展的背景和宫廷宗教建筑的演变情况,主要着眼于宗教史研究成果的介绍,为正文的展做了铺垫。其次是清代宫廷宗教建筑具体而微的个体介绍,着重回答与文化相关的几个问题,即为什么建、如何建、如何使用、历史演变等情况。这部分主要反映本书研究基础工作的成果,包括具体的考证和推断。这一部分的展在大的方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从*核心的紫禁城逐渐向外扩散,直至西郊离宫御园中的宗教建筑。在一定的地理位置内部,一般以宗教属性作为细目展,这样便于一步在宗教文化方面行讨论。第三部分就是在充分占有第二部分资料考证的基础上行综合分析,重在于循着建筑特有的线索解读文化现象,因此不乏建筑上具体特色的探讨,如空间关系、建筑尺度、艺术特等,以建筑印证历史、文化。同时将考察的范围略为放大到建筑的管理系统和不同帝王个人的宗教态度等方面的研究上,以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结论在论述中自然产生。全书试图通过宫廷宗教建筑所涉及的多个方面来研究、探寻清代宫廷宗教文化的本来面目。
神圣辉煌的著名宫殿(上)
神圣辉煌的著名宫殿(上)
林之满,萧枫
¥0.97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追忆神奇年代——现代建筑的一则宣言、一本书和一次展览
追忆神奇年代——现代建筑的一则宣言、一本书和一次展览
范路
¥6.50
从全球范围来讲,西方早期现代建筑是我们当代建筑的一个重要源头,了解这个源头有助于我们今天的探索。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建筑界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并不充分。而范路的这本书恰恰是促进该领域发展的一项成果。它针对国内研究的相对不足,细致、深入地介绍了西方早期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三个重要案例。尽管年代久远,但细读这三个案例,却能发现其中的许多问题在国内当下的建筑探索中依然存在。而这也是近百年前那场建筑运动的神奇之处,值得我们今日再度追忆。
49元5本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
张复合
¥43.99
本书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编纂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学术丛书的第七部——第12 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会刊(2010)。其中所载88 篇论文,是第12 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2010)从所征集的122 篇学术论文中经审阅后选出的,内容涉及近代建筑史学研究;近代建筑样式及其演变研究;近代城乡发展研究及历史地段考察;近代建筑类型研究及个案考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近代历史地段及历史建筑研究与保护;近代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近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及建筑制度;近代建筑装饰变化及特征诸方面。反映了近两年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成果,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
楠溪江中游
楠溪江中游
陈志华,李秋香
¥8.20
爱就爱它们的既极其朴素粗蛮,又极其精致细腻。没有看不尽的雕梁画栋、琐窗网户,全是原木蛮石,儿乎不加斧凿。这是朴素。但房屋的造型其实十分用心,曲的大脊、曲的屋面、曲的檐门,它们的曲度并不一样,形成十分灵动飘逸的屋顶。墙根又是略略弯曲地向外撇出,正和屋面呼应。墙脚垒的是千形百状的粗大石块,墙头的垒石却近似人字席纹,从墙根到墙头,毛石的选形和垒砌是怎么教人不知不觉地变化过渡的,看得我眼花也看不明白。这是细腻。
婺源
婺源
陈志华,李秋香
¥8.00
婺源,陈志华,李秋香,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椅村
高椅村
李秋香
¥9.80
乡土建筑研究,每做一个课题都会有所收获。这次高椅村村落研究,其文化的复合特性、村落历史的独特性,及建筑格局、形式的变化,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侗汉民族杂居村落的形成演变,它丰富了乡土建筑的研究,如浩瀚的大海中又增加了一滴水,尽管微不足道,但这是一种积淀,一种文化的积淀。
中华遗产·乡土建筑·镇远
中华遗产·乡土建筑·镇远
镇远县文物管理局,吴正光,徐颖
¥67.06
贵州镇远享有“黔东门户”“湘黔屏障”“滇黔锁钥”的美誉,它不仅是县城所在地,还是府、道所在地。老城区仅有3平方公里,竟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处,涵盖城墙、屯堡、关隘、古道、牌坊、桥梁、渡口、码头、泉井、衙署、监狱、佛寺、道观、神庙、祠堂、书院、学校、文庙、宝塔、楼阁、亭台、会馆、戏楼、民宅、店铺、作坊等方方面面。依山就势而建,贴壁凌空而立,将亭台楼阁、藤萝古树、危崖溶洞、石桥溪流融为一体的青龙洞古建筑群,人称“山地建筑博物馆”。文物部门用其建立“贵州民族建筑博物馆”。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镇远境内的乡土建筑,下篇介绍博物馆展出的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瑶族的居住文化。
中国老街:街区保护与建筑修复
中国老街:街区保护与建筑修复
凤凰空间·华南编辑部
¥95.00
  全国各地有各式各样的古镇、老街,他们都蕴含深沉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古镇游的热潮盛行,各地地方政府都纷纷注资打造地方古镇、古街。该书从介绍古镇的历史概况、商业规划入手,并详尽解析了历史街区改造、规划与古建筑修复等各方面设计要点。其中涵盖西蜀地区、岭南地区、江南地区以及中原地区的特色古街与古建,完整和真实地展现当地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全书从规划设计图纸到古建细部改造和施工说明,配合精美丰富的实景图片,内容详尽面面俱到。
景观装置艺术II——新奇实用的公共设施
景观装置艺术II——新奇实用的公共设施
凤凰空间·华南编辑部
¥65.36
本书采用案例铺排的方式,向读者和设计师展示景观装置的设计感和实用性。精选国内外项目作为案例,介绍景观装置的特色以及设计特点,同时分析该景观装置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与周围城市景观的配合效果。该书章节可按景观装置类型大致分为:公共活动类设施,公共应用类设施和公共休憩类设施三部分。 市面上有关城市景观装置设计的书很多,内容各不相同,但大多偏向于视觉艺术类的景观装置,而比较缺乏注重实用性的公共景观设施。本书通过案例的展示,同时配以精美的图片及文字,为设计师展示不同的设计风格,带来暂新的设计灵感。
49元5本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拾辑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拾辑
王贵祥,贺从容
¥36.69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 ,以荟萃发表国内外中国建筑史研究论文为主旨。本 辑收录论文17篇,分为中国建筑史学史研究,佛教建 筑研究,古代建筑制度研究,古代城市与园林研究, 英文论稿专栏五个栏目。 开篇为《建筑师林徽因的一九三二》,以纪念林 徽因诞辰一百一十周年。这篇文章史料工作非常扎实 ,论述严谨,理清了林徽因对中国古代建筑特征思考 的思想根源。文笔细腻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明治时期日本建筑界的中国建筑调查及其研究方法》 以日本建筑界在明治时期的中国调查为研究对象,公 开了百年之前的建筑测绘等实录性史料。《东亚视角 下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展望》暨第二届中国古代建筑史 国际会议近畿论坛侧记,总结了日本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以来对东亚建筑与都市的研究;《唐长安靖善坊大 兴善寺大殿及寺院布局初探》对隋唐长安城靖善坊内 的著名隋唐皇家寺院大兴善寺的寺院布局与大殿形制 做了推测性研究和初步还原。《从都城与宫殿建筑复 原看日本、中国、韩国的渊源与异同》分析了中、日 、韩宫殿建筑的历史联系,并指出三国建筑复原决策 的异同与社会现状的关联。《从台湾相关方志与“重 建台湾郡城图说”探讨台湾清代寺庙建筑的几个线索 》以“重修台湾郡城图说”中台湾寺庙的图像解析了 其对台湾清代寺庙研究的意义;古代建筑制度研究有 《清代建筑工程籍本的研究利用》、《〈营造法式〉 厦两头与宋代歇山做法》、《算法基因:晋东南三座 木结构尺度设计对比研究》、《日中寺院建筑彩色意 匠与施工技术的关联性——关于东亚彩画纹样誊写技 法的传播及其发展的考察》、《唐时期瓦作新识—— 渤海上京筒瓦和兽头之启示》及《论多样化外檐斗栱 的外观与布局——日本和样佛堂与中国北方辽宋金建 筑的比较》;《元大都城市规划再考:皇城位置与钟 鼓楼与“胡同制”的关联》、《明代应天府地方行政 建筑在府域内的空间配置研究》与《北宋洛阳私家园 林考录》为古代城市与园林的相关研究。此外还有两 篇英文论稿及一份测绘实例。上述论文中有多篇是诸 位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的研究成果。 王贵祥主编的《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10辑)》 收录的大部分论文为清华大学与国外学者共同组织的 “第二届中国建筑史高端论坛”的论文成果。2013年 12月7、8日,十几位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海内外知名学 者齐聚日本近畿大学,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分享了他们对中国建筑史的*见解。论坛提交论文 ,多为国内外这一领域的*成果。类似高端学术论 坛,还将在海内外不同地区继续举行,本刊将持续关 注,并将相关高水平论文及时收录发表,提供一个中 国建筑史研究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
49元5本 建筑史. 第34辑
建筑史. 第34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8.15
  《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本书为第34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16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术、中国城市史、古典园林、乡土建筑、地域建筑文化、近代建筑、文物建筑保护、现代建筑理论等领域。   林源、崔兆瑞的论文对河南内黄三杨庄二号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作了研究与复原;张十庆的论文以保国寺大殿为坐标和线索,分析比较了江南宋元时期的扶壁栱形制;刘畅、郑凯竟的论文探讨了平武报恩寺碑亭的大木结构设计;乔迅翔的论文介绍了黔东南苗居的穿斗架技艺;陈周跃的论文对广东鉴江流域有代表性的祠庙建筑梁架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官方态度与管理模式——镇庙建筑群规模差异的缘由探析》一文探讨了因官方和守庙方的不同主导而产生的镇庙建筑差异;张力智的论文分析了两种学术(儒学)源流对兰溪祠堂形制的影响;黄晓、刘珊珊的论文探讨了唐代宰相牛僧孺在洛阳和长安两地的造园活动和园居生活;《北宋洛阳司马光独乐园研究》借助文献和图画,对独乐园作了详细的复原和论述;《明代太原桂子园研究》讨论了一座山西私家园林的历史沿革、园林布局和造园意匠;王歆的论文对《清明上河图》中“十千脚店”的二楼室内空间进行了分析和复原;郭谦、谢少亮的论文从历史环境“整体性”和不同时期建筑遗存的“差异性”两方面,总结论述了广州大仙庙的修缮工程;李浈的论文对同济大学的“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中国)”课程进行了介绍;刘亦师的论文借助耶鲁大学收藏的墨菲档案,进一步考察了清华大学的早期规划和建筑设计;季秋的论文探讨了日治时期南京地区的近代建筑师及其活动;张毅捷的论文分析了日本室生寺五重塔和一乘寺三重塔的平面设计。   本书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49元5本 分形景观空间设计
分形景观空间设计
蔡梁峰,吴晓华
¥15.74
某一天晚上,当我看完BBC系列纪录片《创世纪前传》的第十集《造物主法则——分形理论》之后,我用分形的方法在软件中画了一个块代表一个简单的树干,又复制了几个,将它们进行了缩小和旋转,根据树枝的生长方式嫁接在原块上,然后我重复地进行了复制并对块迭代,结果是一棵饱满、繁茂、自然的树出现了!分形的神奇与理性令我极为震撼,不仅是用分形去画一棵具象的树,我意识到做了多年的方块或者曲线形式的景观设计方法研究原纖是分形!
49元5本 园林综合实践
园林综合实践
霍宪起、张桂玲 等编著
¥32.20
本书共三篇,上篇为园林植物篇,主要介绍了园林植物种子检验、育苗、嫁、管理、养护等内容;中篇为园林工程篇,主要介绍了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内容;下篇为园林实习篇,主要介绍了中国南方、北方的代表性园林。本书内容结构清晰,图文结合,直观性和适用性强,可供从事园林工程领域设计、施工、维护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实训教材,还可作为园林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49元5本 常见园林花卉识别手册
常见园林花卉识别手册
胡长龙、胡桂林、胡桂红 编著
¥32.98
《常见园林花卉识别手册》主要介绍了园林中常用的木本花卉植物、草本花卉植物、藤本花卉植物、水生花卉植物等。分科描述了常用园林花卉328种,包括每种花卉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科属、形态特征和园林应用,并拓展到100多个科、200多个属、600多个近似种或品种。《常见园林花卉识别手册》适合各大、中专院校园林、风景园林、花卉、园艺、观赏园艺、景观设计、环境艺术等专业师生教学或实习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及广大爱好者手边用书。
壮丽辉煌的皇宫王府
壮丽辉煌的皇宫王府
胡元斌
¥6.9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