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本土与域外的变奏:史语所与中国现代史学(1928—1948)【中华书局出品】
本土与域外的变奏:史语所与中国现代史学(1928—1948)【中华书局出品】
张峰著
¥58.80
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与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有密切关联。本书以1928—1948年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了史语所新典范的生成、运作机制、求新趋向、话语建构、治学特色、学术贡献、域外影响及研究局限等,较完整地呈现出史语所推中国现代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历史图景。注重从“本土”与“域外”的双重视角,从中外史学交流的维度观照史语所与中国现代史学的关系,考察西方的学术观念何以与中国传统史学相互交织、熔铸,而推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同时较为系统地使用相关档案资料,增加了研究成果的原创价值。
49元5本 武经七书全二册【中华书局出品】(套装全二册)【*分册】
武经七书全二册【中华书局出品】(套装全二册)【*分册】
[明]王阳明评注 骈宇骞,李解民,盛冬铃译注
¥47.40
宋元丰三年(1080),神宗命国子监司业朱服、武学博士何去非等从诸多中国古代兵书中挑选出《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六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共25卷,作为武学经典,并把它们定为武学*读的教科书,这就是著名的《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基本涵盖了北宋以前的我国古代军事著作的代表作,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南宋高宗时还曾指定《武经七书》为选拔将领考试的内容。明太祖朱元璋提倡“军官子孙,讲读武书”,为军事斗争和教学之急需,他命令兵部刻印《武经七书》发给有关官员和高级将领及其子孙学习。17世纪以来,在日本出现了多种重刊本、译注本,而《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在欧、亚、美流传更广。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此次出版收入了明代王阳明和胡宗宪二人的点评文字。“两个半圣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王阳明则居其一,是中国历史上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均有成就的“兼三不朽”的少有的几个人物之一。评点《武经七书》则管见他“立功”一面。心学后学胡宗宪也揉以实战经验做了圈点。二人要言不烦,提要钩玄,揭示要义,发明洞见,可谓“武经之管钥”,对理解兵书之意具有借鉴价值。
49元5本 失败的胜利:大秦*后的50年
失败的胜利:大秦*后的50年
罗三洋
¥39.99
一场前所未有的统一大战,让秦人在奋斗500余年后扬眉吐气,创造出一个以“大一统”为主题的大时代。秦始皇雄心壮志,大刀阔斧除旧革新,然而仅仅过去14年,新兴的秦王朝就滑入亡国深渊,“万世一系”的美梦宣告破灭。 为什么秦国能够战胜六国,而秦朝却在眨眼间崩溃?为什么秦朝的统治不被接受,秦制却能传承千年?答案就在大秦历史*后的50年里。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王峰
¥2.99
人类历史走过了数千个春秋,回顾那已经逝去的时光,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大事。本书是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件中精选出来的重要的108件世界大事,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史的浓缩本。本书通过对108件大事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重温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知晓它发生后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获取有益于人生的经验。
49元5本 明朝那些事儿(第伍部):帝国飘摇
明朝那些事儿(第伍部):帝国飘摇
当年明月
¥29.80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部分是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而这两点又均以张居正为: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措施遗惠万民、泽及百代;顺我者昌,逆我者死,虽杀门生亦不眨眼。第二部分是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从庙算到外交,从战争到和平,帷幄运筹神鬼莫测、惊心动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杀声震天。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临危受命、甘当大任的朝鲜名将李舜臣,誓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   本册内争部分写尽尔虞我诈,波谲云诡,读来毛骨悚然;外战部分极言金戈铁马,荡气回肠,让您如临其境。
49元5本 吴思历史经典三部曲(潜规则、血酬定律、我想重新解释历史)
吴思历史经典三部曲(潜规则、血酬定律、我想重新解释历史)
吴思
¥16.99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吴思是发现和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潜规则”*人。 在生动、有趣地讲述官场故事的同时,作者吴思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并将其名之曰“潜规则”。 什么是潜规则?简单地说,就是在现实“规则”之后所隐藏着的另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才是人们真正遵循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与他们的利害计较紧密相联。? 吴思说,“潜规则”是他杜撰的词。是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作者的目的是想今天和未来的中国不再重蹈从秦汉到明清的历代王朝的覆辙。 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可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并且古已有之,今日更发扬光大,可以叫作“潜规则”。本书便是作者读中国史书时,有关“潜规则”的心得。?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本书提出了血酬和元规则等概念。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 血酬定律有三个要点: 1、血酬就是以生命为代价从事暴力掠夺的收益。? 2、当血酬大于成本时,暴力掠夺发生。 3、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 根据*个要点,以生命为代价从事狩猎或挖煤的收益不算血酬。暴力掠夺特指以人类及其所拥有的财富为对象的行为。 根据第二个要点,在暴力掠夺发生时,人类必定权衡成本和收益。成本至少有四类:1、良心。同情心和正义感。2、机会成本。在权衡中,与卖命并列的还有卖力、卖身和卖东西等选项,人们会比较血、汗、身、财的付出与收益。3、人工和物资的消耗。4、暴力对抗带来的风险。无论是暴力镇压,暴力反抗,还是暴力掠夺者之间的竞争,暴力掠夺都要面临一定的伤亡风险。以上四类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每类都能演义出一串历史故事。? 根据第三个要点,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只能转移财富,这就会引出暴力掠夺者与财富创造者互动的漫长故事。本书对血酬定律作了深入的研究。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 作者整理、编排多年来媒体访谈录近30篇,并按内容及内在的逻辑顺序将其分为五个板块:*板块《概念与框架:创造理论好比盖房子》揭示作者构建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元规则、潜规则、血酬定律、官家主义及血酬史观等;第二部分《研究方法:读史好比看下棋》着重介绍与阐释作者长期研究历史的方法;第三部分《观念版图的融合》借对传统儒家价值观及老子的潜心研究,深入阐明自己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第四部分《从历史看现实》,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黑窑事件、黑社会、官职交易的“历史解读”,进一步发表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第五部分《个人经历与研究兴趣》则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及研究兴趣,交代作者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历史渊源。五个板块的内容浑然一体,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作者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及其魅力。?
老北京的名胜与怪事
老北京的名胜与怪事
曲小月
¥0.99
明永乐皇帝朱棣修建紫禁城时,为了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和气派,决定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以取“万寿无疆”、“万事如意”、“万载祥和”、“万福万禄”之意。
草原帝国(全两册)
草原帝国(全两册)
[法]勒内·格鲁塞
¥18.00
其范围除大中亚外,还包罗了波兰以东的东欧诸国,即东欧草原、俄罗斯草原、西亚草原、中亚草原和北亚草原。还有草原近邻的许多高原山地。西起多瑙河,东达贝加尔湖,北起西伯利亚,南到巴基斯坦的广大地区。现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编的《中亚文明史》(六卷本)包罗的地区,正是格鲁塞《草原帝国》的范围,可以窥见格鲁塞这部著作影响的一个侧面。《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草原帝国(套装上下册)》史事,上起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迄公元18世纪晚期蒙古诸汗国。作者对草原各地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复杂、政治纷乱、朝代更迭和关系错综的历史,加工钻研,清理精到,牵出一条中亚史的线索和脉络,披荆斩棘,独辟蹊径,创格局,格鲁塞是启蒙者,是路人。
世界人口经济史
世界人口经济史
李仲生
¥68.99
《世界人口经济史》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劳动经济学专项资金资助出版的研究成果,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以自人类起源至当代世界人口波动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导线,注重分析世界人口增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口转变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与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等,是以人类诞生以来世界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就方法论而言,《世界人口经济史》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经济问题时采用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短期到长期、从静态到动态、从统计的实证分析到计量的经济分析的方法。 《世界人口经济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结构严谨,力求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口经济学领域的某些空白,促进了世界人口经济史方面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可供人口经济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学生和实际工作者学习参考
49元5本 知新  西域游历丛书09  穿越塔克拉玛干
知新 西域游历丛书09 穿越塔克拉玛干
(英)奥雷尔斯坦因 著 巫新华 新华 张良仁 赵静 译
¥23.80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丛书共15册,本册出自《西域考古图记》:1908 年 9 月底,斯坦因带着他的助手以及满载文物的驼队,沿着玄奘曾经走过的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雪山,结束了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回到英国伦敦。
49元5本 杨宽史学拾遗
杨宽史学拾遗
杨宽 著 贾鹏涛 整理
¥59.00
本稿为“杨宽著作集”第二辑之后一种,收录了杨宽先生散见于报纸杂志等处、之前未曾收文集内的单篇文章,包括对上古史、春秋战国史、墨子、出土文物、农民起义等的研究,是杨宽先生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史考证类文章,如战国人物和史事丛考,可补杨宽系统的古史专著之缺;对于《逸周书》和墨学的相关研究,可见杨宽先生治学之广博;还有一些对于农民起义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杨宽先生的博学杂识与生平学术,体现了杨宽先生卓越的史学成就。
谁是世界的威胁:从历史的终结到帝国的终结
谁是世界的威胁:从历史的终结到帝国的终结
[意]保罗 · 乌里奥
¥54.60
本书系统解读了美国是如何向世界强行推行自由民主等观念及其表现出的各种优越感的。美国在建立后,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扩张,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本书深刻理性系统地评判了美国是如何对世界进行霸权渗透的。美国非常迷信自己的“优越”与“进步”,霸道地对待敌人和盟友,不断向全世界推销“普世价值”,翻新各种版本的“美国故事”,并传播布道各种迷思。 苏联解体后,美国相信自己站到了历史的顶 峰,将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帜下统治全世界,基于其意识形态和利益格局构建新的国际规则,并用新的战略、新的故事遏制中国,预言“历史的终结”已经到来。本书深入分析了关于美国对中国的迷思和谬见,并对中美意识形态数百年来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追溯。本书研究表明,美国难以适应国际体系变化,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能够将西方思想和儒家价值观相融合,形成新的意识形态,更具韧性。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美国的霸权并没有将推行不同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国家推向“历史的终结”,相反,反抗霸权的力量风起云涌。西方统治世界的帝国历史正在走向终结。美西方对中国存在诸多谬见,尤其习惯用其自身的评价体系和标准解释中国,并为干涉中国经济找到“正当”理由。
49元5本 科举史
科举史
宫崎市定
¥36.00
本书是宫崎市定关于科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梳理了古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东汉的孝廉科到魏晋的九品官人法,发展为科举制。作者以清代科举为例,详细介绍了科举的程序和细节,以及科举以外的其他官吏任用法。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凡尔赛宫:路易十四的权力景观与法兰西历史记忆
凡尔赛宫:路易十四的权力景观与法兰西历史记忆
[英]科林·琼斯
¥61.80
1623年,路易十三着手在人烟稀少的凡尔赛修筑自己的狩猎行宫时,一定无法预想到这座仅有两层高的小楼,日后会被儿子路易十四扩建成欧洲宏伟、华丽、奢侈的宫殿建筑群。几百年来,这座风格独特的“法式园林”见证了 法国辉煌又动荡的历史,同时也引发了欧洲各国的竞相效仿。 在本书中,法国史专家科林·琼斯利用研究成果,为我们阐述了凡尔赛宫不同寻常的兴衰史,考察了它从建造、修缮到成为永恒历史遗产的过程,探讨了这颗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明珠如何从彰显王权的景观建筑,逐渐获得如 今堪比神话的地位,并终成为法国历史记忆的象征。
49元5本 英国史:从罗马到威塞克斯王朝(古韵堂译丛)
英国史:从罗马到威塞克斯王朝(古韵堂译丛)
[英]大卫·休谟
¥25.99
大卫·休谟的《英国史:从尤里乌斯·恺撒入侵到威塞克斯王朝》是他关于英国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休谟是一位苏格兰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这部历史作品涵盖了从尤里乌斯·恺撒入侵不列颠直到威塞克斯王朝的历史发展。 休谟的《英国史》旨在为英国的读者提供一部详细而系统的国家历史。他以哲学家的角度进行历史的编纂,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本书从公元前55年尤里乌斯·恺撒首次入侵不列颠开始,覆盖了早期不列颠时期、罗马统治时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直到威塞克斯王朝的建立。这段时间涵盖了英国历史上许多关键事件和转折点。描述了罗马人在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的两次入侵不列颠的情况,以及这对不列颠社会的影响。讨论了罗马帝国在不列颠的统治及其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影响。讲述了罗马撤离后盎格鲁-撒克逊部落入侵和定居的不列颠,形成七国时代(Heptarchy)。描述了威塞克斯在逐步统一英格兰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这对后来的英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休谟的《英国史》以其详细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在历史学界享有重要地位。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史料,包括文献、考古发现等,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而真实的英国早期历史。休谟的写作风格优雅且逻辑严谨,他以哲学家的理性和批判眼光分析历史事件,力求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49元5本 西域与南海——考古、艺术与文化交流【中华书局出品】
西域与南海——考古、艺术与文化交流【中华书局出品】
姚崇新著
¥52.80
西域与南海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传统出口,也是域外世界向中国传递信息的必经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象征性的意义。本书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姚崇新教授近年所撰相关专题文章的结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专论,从考古、艺术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以考古材料、图像材料和文献资料为依托,对古代西域和南海地区曾流行的佛教、三夷教、印度教等行了若干专题研究,也包括对新发现考古材料的探讨和对其他地区石窟寺造像遗存的探讨。第二部分书评,则是对近年所出重要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著作的评介,体现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研究、西域历史考古研究以及敦煌吐鲁番研究等领域最新成果的宏观把握与及时跟,同时也伴以学理与方法的思考。
49元5本 星星之火:那些影响历史的小人物
星星之火:那些影响历史的小人物
汪志明
¥20.00
“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历史发展犹如蝴蝶效应,煽动翅膀的往往是那些不起眼小人物。本书将打破你心中“大人物改变历史”的思维惯性,依循时间线索,看不知名的小人物如何影响历史走向,掀起惊天巨浪。 在中外历史上,有太多小人物改变了世界,甚至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他们的名字却鲜为人知。比如,无处不在下的水管道,得益于一位医生的“霍乱地图”;一个石匠与一个园丁发明了筑建世界的混凝土,这才有了今天的高楼大厦,才有了“基建狂魔”;忠贞爱国的马贩子“乱支招”,结果招致了北宋灭亡;19岁的穷小子冲动的一枪,引发了*次世界大战……
49元5本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王亚南
¥19.99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是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系统地剖析传统官僚政治的经典著作。作者对中国官僚社会本质的分析,紧紧扣住在了土地所有制,亦即土地的经营形态,或者说是统治者对土地的全面控制上。结合秦汉至中华民国两千年的历史找出官僚政治的产生、形态和特征,及其与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关联,并从与西方官僚制度的对比中,揭示出官僚政治发展和转化的一般规律,颇多卓越创见,至今仍具现实意义。作者以一种深邃的眼光审视中国政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关于中国传统官僚政治的重要且经典的研究指南。
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何以中国丛书)
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何以中国丛书)
王瑞来
¥98.00
北宋真宗朝在历史上除了澶渊之盟,戏剧性事件很少,但在王瑞来先生看来,这看似平平无奇的二十几年,却是中国政治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典型年代。宋太宗大规模科取士,积累了能量巨大的士大夫阶层。到了宋真宗朝,士大夫政治全面登场,让皇帝的行政实权逐渐趋于虚化,演变出士大夫主导下的君臣共治这一历史形态。皇权在历史上权力结构中的角色,由此被重新定位。 本书是一部中国传统社会权力宏微相济的考察著作,以北宋真宗朝为剖面,完成了对中国历史上皇权问题的一次总体观察。书中讲述的真宗朝五位宰相,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宰相的基本类型,真宗朝所奠定的制度基础和权力结构,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政治走向。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精神基因,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知识人。 本书文字通俗典雅,立论严谨,资料翔实,刻画生动,论述君臣关系细致微,剖析权力场斗智角力精彩纷呈,综观中国历史上的皇权问题,高屋建瓴,深精微,指出了伴随行政制度的完善,皇权逐渐走向象征化这一趋势,道前人所未道,被日本学者评价为颠覆了学界通行的“君主独裁制说”,是一本雅俗共赏、不可多得的历史学著作。
套装特惠下单19.99元 中信国学大典:历史地理(下册)(套装共6册)
中信国学大典:历史地理(下册)(套装共6册)
张伟保,赵善轩,罗永生,黄正谦,张伟国,关瑞至
¥206.75
《中信国学大典:历史地理(下册)(套装共6册)》包括了《资治通鉴》《盐铁论》《贞观政要》《山海经》《水经注》《人物志》六册经典著作。为读者展示国人对于历史政治方面的经验总结与地理风物的探索与记录。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26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全书共294卷,分为十六纪,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其内容多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盐铁论》是我们了解汉代学术思想的重要作品,书中的民间学者(贤良与文学),一如司马迁般,也是在老百姓的生计上考量,大肆批判国家的干预行为,痛斥政策导致民不聊生,背离人民,言语中或多或少地倾向自由主义,他们追忆文帝的无为而治,认为政府应减少管制以及干预行为,反对官营工商业,提倡国际应减少不必要的管制,强调不应与民争利,以此议讽当朝的干预主义。 《贞观政要》一书辑录了唐太宗李世民与其大臣们,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数十人的对答、议论与奏疏,以及治国安邦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举措,是一部政论性历史文献,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典范以及相关思想的重要典籍。本次出版,参考多个版本,取长补短,拣选若干章节,重新注释和整理译文。而在精句赏析部分,译注者力图透过现代化的解读对书中的某些章节加以剖析,希望读者用现代眼光审视《贞观政要》的意义。 《山海经》内容多涉神怪,近百年来作为中国神话为西方及国人所关注。现代不少学者致力于考证《山海经》的科技史料,甚至认为《山海经》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有关《山海经》的版本非常多,但大都难逃以今论古、以西论古的常识牢笼,造成了一些错误。《中信国学大典:山海经》的导读与译注,遵循以古论古的原则,以年代相若的中西神话相比较,在方法上更审慎而独到,尽量还原了《山海经》这一经典的实质。 《水经注》是中国古代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所记述大小河流多至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加上历史人物的活动、郡县的置废沿革、战场的描述、道路关隘、风景奇观、民间传说、碑刻题铭、诗歌民谣等。使原本枯燥的水名、地名,加入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同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次选注选译《水经注》的部分章节,注译时考虑到《水经注》的特殊体裁,及郦道元在为《水经》加注时,很多史事、地名、人名、官名、器物,都点到即止,没有进一步解释,所以注译尽量增补史事,交代典章制度,务求使读者增加认知史事及人物的细节,提高阅读《水经注》的兴趣。 《人物志》虽成于一千八百年前,但为我们提供的,正是有关用人、观人的大学问,其剖析之深与范围之广,恐怕在古今中外都属罕见,发人深省处与警句策语,几乎篇篇有之,甚或段段有之。更难能可贵者,是此书论证之严谨、周详与其环环相扣所显示的系统性,在中国学术史中,殆无出其右。
49元5本 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万国来朝
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万国来朝
当年明月
¥29.80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内容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