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给青少年讲新四军老战士的故事
给青少年讲新四军老战士的故事
张玲,张杨
¥29.90
《为青少年写的新四军老战士故事》,精心挑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新四军,解放后长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老战士;以他们本人口述资料为依托,结合个人档案、发表的著述并采访其家属,展示其在革命年代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形成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真实故事。本书抢救性采访、搜集、整理、出版新四军老战士的故事,以真实的亲身经历讲述当年新四军老战士走过的抗战岁月和心路历程,讲好中国革命故事,对话青年读者,赓续中国红色文化、传承革命传统和培养家国情怀。
每满80减40 春秋时期历史讲坛
春秋时期历史讲坛
萧 枫
¥10.00
本书包括有周平王迁都洛邑、郑庄以阵破敌、石碏不徇私情、祭足将计就计、屈瑕巧计伐绞等内容。
每满80减40 话说中国·话说西楚那些事
话说中国·话说西楚那些事
林之满
¥7.00
本书包括有陈胜率先举起义旗 、武臣自立为赵王、项氏叔侄响应起义、田氏兄弟举兵起义、 魏氏兄弟起兵反秦等内容。
每满80减40 话说中国·话说元朝那些事(上)
话说中国·话说元朝那些事(上)
林之满
¥7.00
本书包括有降生在草原的铁木真 、也速该遭到毒杀、诃额仑训诫铁木真 、博尔术慷慨助人、铁木真生死逃亡等内容。
每满80减40 张一麐年谱  中华书局出品
张一麐年谱 中华书局出品
李少兵,陈诗璇,张万安撰
¥47.60
1.《张一麐年谱 中华书局》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前,附清代年号及干支。民国以后,附民国纪年。有特殊需要的地方,公历之后附有阴历日期。   2.年谱中提到的年龄,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周岁。以《古红梅阁笔记》为例,其中载有张一唐“十六岁壬午乡试”,张一麐出生于1868年,壬午年大部分时段为1882年,以此推算,他当年实际年龄为十四周岁,自述为十六岁,是由于当时流行“虚岁”、“官龄”、“实龄”等民俗。   3.年谱记事,以张一麐日记、笔记、自撰书文、历史档案、报刊杂志、往来信函等史料为根据。所引史料,皆注明来源。《大公报》未特意注明者,皆为天津版。   4.记事以时间先后为序,年份清楚,月份、日期不详者,排在年末;年份、月份清楚,日期不详者,排在月末。   5.《张一麐年谱 中华书局》所引史料中的古体字、异体字、生僻字,一律改为现行通用字,但姓名、地名等含有特殊意义者,则保留原字。缺字、模糊难以辨识者,以□代替。
每满80减40 写给大家的英国简史
写给大家的英国简史
(英)查尔斯·狄更斯
¥34.50
《写给大家的英国简史》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将漫长的历史娓娓道来,兼具故事性和文学性。全书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0年到公元1689年,讲述了亚瑟王、百年战争、都铎王朝、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八世等重要的时代和人物。通过王朝兴衰、君主浮沉,狄更斯传递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启发读者透过历史思索更宏大的人生课题。
每满80减40 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冈本隆司
¥46.80
随着“14世纪危机”的爆发,由蒙古帝国构建的欧亚世界体系解体,东方和西方走向分离,逐渐演变为影响至今的近代世界新秩序。推翻蒙古统治的明朝建立起新的东亚体系,在“17世纪危机”到来、明朝终结之后,这一体系又被清朝所继承。 夹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大危机之间的明代(1368—1644)是什么样的面貌?除了残酷、血腥、互相倾轧的政治,这一时期还有哪些看?明太祖制定的祖制禁锢,其后出现哪些乖离?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又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本书综合多种最新研究成果,让看似“一成不变”的明代变得鲜活、“有趣”了起来。
每满80减40 趣读中国史【以通俗有趣的文字娓娓道来历代的内政外交、经贸科技、文化艺术、风俗民情,从歌舞升平到战火硝烟,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横跨数千年,纵横各朝代……】
趣读中国史【以通俗有趣的文字娓娓道来历代的内政外交、经贸科技、文化艺术、风俗民情,从歌舞升平到战火硝烟,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横跨数千年,纵横各朝代……】
水木森
¥19.20
   作者以通俗有趣的文字娓娓道来历代的内政外交、经贸科技、文化艺术、风俗民情,从歌舞升平到战火硝烟,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横跨数千年,纵横各朝代……本书另辟蹊径,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在谈笑间梳理历史背后的脉络与规律。 从原始社会到春秋初,几千年“德治”给后世留下“明君”“圣主”美好记忆。个人奋斗成为时代潮流后,刘邦及其数代子孙锐意取,垮匈奴,强势崛起。隋唐盛世后,武将治国。两宋重文抑武,积贫积弱。元统一天下,但不过百年。明以盛世局,却难以持续长久盛世。清继承明制,但对汉人行文化专制,虽走向盛世,但形成“上层高傲,下层麻木”的社会,中国古代走向灭亡……   翻这本书,跟随作者诙谐生动的文字,穿过历史的恢弘画卷,从迷雾中探寻历史的演变与规律。
哈德良长城:罗马帝国的荣光与文明世界的尽头
哈德良长城:罗马帝国的荣光与文明世界的尽头
[英]阿德里安·戈兹沃西
¥29.99
绵延近八十英里、横贯英格兰北部的哈德良长城,是现存规模*的古罗马帝国建筑遗址,历来被认为是帝国的尽头,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有人说罗马人修建它是为了抵御外敌骚扰,也有人说是为了彰显帝国的力量和财富。但真相到底是什么?在本书中,著名英国历史学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将带领我们游览这座备受游客欢迎的遗址,拨围绕在它四周的重重迷雾,从传说中筛选出事实,穿越回古代罗马的极盛时代,重新审视“五贤帝”的文治武功,以及更重要的——走近那些曾在长城上生活过的士兵与平民。
巨石阵:神秘的史前遗迹与考古迷思
巨石阵:神秘的史前遗迹与考古迷思
[英]弗朗西斯·普莱尔
¥29.99
屹立于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是全世界*辨识性、也*神秘的史前遗迹之一。在过去几百年间,无数人都为之倾倒,围绕着它的建造和用途,更是涌现出了五花八门的理论和猜测——其中不乏一些耸人听闻的奇谈与怪论。 在本书中,英国考古学家弗朗西斯·普莱尔吸收*研究成果,对巨石阵的历史和性质行了严谨、可信的介绍,将这座史前时代的纪念碑置于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之下,以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几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文化学者、作家、艺术家等等对这一考古迷思的精彩解读。
每满80减40 牛津英国史
牛津英国史
[英]肯尼思•O· 摩根
¥138.80
看英国如何用1800年一步步崛起,又为何在100年内迅速衰落! 1800年的漫长崛起路——从大西洋上的一座蛮荒小岛,到控制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和土地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崛起之路走了1800多年。 100年的迅速衰落史——繁华如泡影,谁也不会料到,这个辉煌帝国竟在100年内迅速衰落。 翻开本书,跟随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肯尼思?O.摩根,看英国如何用1800年一步步崛起,又为何在100年内迅速衰落! 100多位国宝级院士,40余年打造牛津经典! 牛津大学指定教材! 牛津大学出版社镇社之宝! 既是专业级,又是入门级!
每满80减40 内战之殇:西班牙内战中的后方大屠杀(《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历史书籍,20世纪西班牙历史学者集十多年研究成果的权威之作!)(汗青堂系列)
内战之殇:西班牙内战中的后方大屠杀(《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历史书籍,20世纪西班牙历史学者集十多年研究成果的权威之作!)(汗青堂系列)
保罗·普雷斯顿
¥72.00
本书为作者集十多年研究成果精心创作而成,旨在揭露1936年至1945年间西班牙人民在其激烈的内战中的恐怖遭遇。书中所描述的恐怖事件发生在战场的后方,作者称其为“西班牙大屠杀”。它们之前一直没有得到历史学家们的关注,现在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幅全面的图景:对大约20万名受害者的大规模法外谋杀、草率的简易审判、酷刑、对妇女和儿童的系统性虐待、大规模监禁,以及恐怖的流亡。那些应为恐怖事件负责之人被名,受害者得到确认。这是欧洲现代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其所造成的创伤至今仍深深刻在西班牙的大地上。
每满80减40 王化学文论自选集(精)  中华书局出品
王化学文论自选集(精) 中华书局出品
王化学著
¥76.80
本书分为文学和造型艺术两块,前者涉及英法德意美诸西方国家及个别拉美国家的文学,后者主要涉及文艺复兴的意大利造型艺术。就性质来说,均为作家(包括艺术家)或作品(包括艺术作品)论。所论各家,大多属本人尤为钟爱而持久关注者,如莎士比亚、拜伦、雪莱,以及意大利“艺坛三杰”。对其及其杰作之解读,乃是在占有材料并充分辨析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深于研究客体,而获致独立思考之结果。
每满80减40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  中华书局出品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 中华书局出品
[三国]曹操著
¥34.80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国后的首轮地方志编纂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以来,历时30余年,取得全国省、市、县三级志书编纂的丰硕成果。本书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首轮地方志编纂的历史过程,分析和总结修志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针对新方志编纂理论及相关问题,从新方志的编纂理论、志书体例、修志方法等问题入手,提出与民国修志作对比分析的研究思路,进而提炼方志文化的内在因素,为当前修志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每满80减40 中国俄国文化交流史
中国俄国文化交流史
李明滨
¥22.99
本书稿既有历时方面的记述16—20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也从横向方面的(宗教、文学等)方面展开的双方的文化交流。历时与横向兼具,逻辑条理清晰,将彼此交流的历史脉络一一展开。
每满80减40 城市、报刊与现代性:以晚清重庆报业(1897-1911)为中心的观察
城市、报刊与现代性:以晚清重庆报业(1897-1911)为中心的观察
蔡斐,刘大明
¥53.80
《城市、报刊与现代性——以晚清重庆报业(1897—1911)为中心的观察》以城市、传媒与现代性为关键词,以清末重庆报业为中心行深观察,力求厘清《渝报》《广益丛报》《重庆商会公报》《华西教会新闻》《重庆日报》等清末各类报刊在推重庆城市现代性程中的互动过程与构建意义,是城市史与报业史研究范式的双重创新,系统研究清末重庆新闻传播史。
每满80减40 五十章:文字空间中的重庆城(晚清-民国)
五十章:文字空间中的重庆城(晚清-民国)
杨宇振
¥53.80
《五十章》一书选择了晚清到民国期间50篇有关重庆的文章,力求从文字空间当中厘清重庆的城市变迁。从不同阶段、不同人士、不同角度来勾勒重庆城市的不同面向(像),有思想,有知识,有趣味。虽然不算系统,但是由于选择的文章很有代表性,所以非常能够以带面说明重庆在晚清到民国期间的风貌特征和城市变迁。 《五十章》和《100像》图文并茂,相得益彰,配合地非常不错,属于历史普及类读物,很能近读者,也符合近年来历史类著作出版的重要趋势。
每满80减40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威廉·多伊尔
¥112.00
全景式重现大革命的波谲云诡,沉浸式体验大转折的瞬息万变。 1789年7月14日,法王路易十六在日记里写下“今日无事”,而就在此时,巴黎的起义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旧制度被迅速打破,新秩序亟需确立,权力的真空使法国社会瞬间失序,沦为各方势力乱斗的舞台。 看似顺从的国王,实则暗中策划了叛逃,终命丧断头台; 革命政权内部乍现分歧,派系斗争一触即发; 欧洲各国如临大敌,对法战争进入倒计时; 舆论骤变,期待着自由和平等的民众,等来的却是谣言和恐惧…… 本书重现了法国大革命近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国家破产、对欧宣战、恐怖统治、热月政变、拿破仑执政……让读者置身18世纪的凡尔赛宫、议会现场、法国街头、战争前线,全景式感受大革命的波谲云诡,沉浸式体验大转折的瞬息万变。 翻开本书,跟随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威廉·多伊尔,置身18世纪的法国,感受法国大革命的惊心动魄。
每满80减40 两晋南北朝史(套装共4册)
两晋南北朝史(套装共4册)
吕思勉
¥88.00
两晋南北朝是秦汉之后中国历目前情况很复杂的时期,社会上各种矛盾交错纠缠,大大小小的政治实体合纵连横,本书在当时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微观考证和宏观论述的结合,对这一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现象如门阀的兴衰及背景、专役户与社会阶层的变动、田制的本质及其在本时期突出之原因的剖析,进行了一些新的阐述;重新审视了这段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及其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影响。本书的重点在于注意到文化在历史演变中所起的作用。
每满80减40 中国法国文化交流史
中国法国文化交流史
高毅
¥28.99
作者为我们梳理了从17-18世纪、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一直到近期的中法文化交往的历史轨迹,历时与横向并存,从中可以体验到这种文化交往所产生的历史推动力。
每满80减40 中外文化交流史(丛书共18册)
中外文化交流史(丛书共18册)
何芳川,宋成有等人
¥599.00
作者通过清晰梳理文化与文明、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汇几个概念的内涵,厘清文化交流的特殊状态及它的“作伪”与“误读”,描述了全球化中中国作为文化交流旗帜及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历史给予了一个清晰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