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经济前沿: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45.60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孙久文教授等著的《区域经济前沿:区域协调 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作者团队多年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专著。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我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分配的减贫效应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我国自贸区优化空间布局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和城市创新等;另一部分是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研究,包括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城市群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东北振兴政策效果研究,苏锡常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合作,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

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研究
¥78.40
本书内容坚持问题导向,基于大量详实的一手数据、灰色文献和扎实的相关工作实践,厘清我国景区门票价格现状,并从时间维度对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情况行了梳理。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指出我国门票价格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成因,特别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度剖析了景区门票价格的公共属性、免费或低价的公平性等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基于大量详实的数据对景区门票价格趋势作出研判。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任务艰巨,有其现实困境。景区门票价格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就门票价格谈价格、研究价格管理是行不通的。创新提出从制度联动改革角度行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的顶层设计,从根本上系统解决景区门票价格问题。全书文字深浅出、通俗易懂,是一本集专业性、学术性、可读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旅游运营管理类图书。


大湾区 大未来(《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12.38
《21世纪经济报道》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下属中国大的商业报纸媒体,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致力于服务优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经济界受关注的中国经济类日报。全国三大经济类报纸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创刊,始终坚持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以优质内容服务用户,以专业和高度推动商业中国发展,秉承移动优先的方针,大力拓展新媒体业务,旗舰产品21财经APP下载量已经突破8000万,传播力、公信力以及影响力居同类客户端前列,并不断积极开拓知识付费、研究智库、内容电商等创新业务。 在中国发展昂首步入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蓝图正化为脚步坚实的行动,愿景正变成风生水起的现实——从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从探索科技创新合作到谋划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迈开了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步伐,生动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一国两制”新实践的勃勃生机。


“制”敬百年——百年老字号青年说
¥39.90
本书是上海商学院立足于大学生传统商业文化教育,展“百名师生寻访百家百年老字号”项目的成果之一。本书着重梳理了老凤祥、百雀羚、凤凰、回力等21个上海制造类老字号的发展历程以及品牌文化内涵,不仅展现了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百年历史的上海品牌的认识,对品牌发展的思考,也提高了师生对传统商业文化继承与发扬的信心,体现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成果。本书稿的阅读对象主要为高校师生以及对上海本土制造业、传统老字号感兴趣的群体。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2——“十四五”时期区域经济特征分析与目标展望(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37.2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2——“十四五”时期区域经济特征分析与目标展望


经济新常态与深圳现象
¥16.34
本书以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叙述背景,以深圳的改革放及创新发展实践为蓝本和依据, 按“创新、协调、绿色、放、共享”五大领域,对相应的“深圳现象”予以概括总结,试图揭示近年来深圳经济转型和持续增长过程的背后逻辑,并对深圳科技、文化及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愿景予以诠释。同时,本书对“经济新常态”所做的宏观与微观分析,以及提出的“新地缘经济”“绿色发展四大视角”“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一体化”等理论与政策观,包括借以说明问题的调查案例,均带有一定创新性和独到之处,可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
¥37.40
林念修主编的《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 》由规划篇、综合篇、网络经济篇、高端制造篇、生 物经济篇、绿色低碳篇、数字创意篇七大篇内容构成 ,主要包括《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规划>答记者问》、对 《规划》的解读、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 及展望综述以及各细分领域的具体分析。

海上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62.30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从内涵阐释到具体行动,已经实践了5年,取得了辉煌成就。本书通过采取多视角的观察方法,比较全面地呈现“海上新通道”面貌——以“海上故轨迹”为参照,揭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启示,凸显沿线各国“通道新征程”;基于国际组织角度阐释“通道新机制”;基于节国家呈现“海上新伙伴”;基于合作领域展示“海上新合作”和“海上新人文”;*后,在“海上新起”“通道新拓展”中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8)——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 展望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37.20
2019年是我国改革放的第41年,也是区域经济学成立的第30年,因此本书以“回顾改革放40周年展望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为副标题。本书继承了该系列书籍的写作风格———既总结本年度区域发展政策和成果,又详细梳理改革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历程。我国的改革放史也是一部区域发展史,更是我国区域经济学思想史。


2020年上海民生发展报告
¥44.90
《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为连续性年度报告,每年3月份推出。全书由总报告、政策专题报告和国情调研报告组成,集中反映了转型发展、城乡一体、社区民生、基础教育和社会建设等领域的新成就和一线案例。

首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经历全球疫情冲击的北京经济2020
¥33.60
本书是2020年度首都经济蓝皮书,(2019年度蓝皮书已在人大社出版)。本年度报告聚焦2020年首都北京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探究处于复工复产关键过渡期的北京新经济、延迟恢复和基础再造的北京经济、站在“十四五”局新起的北京经济。


图解丝绸之路经济带
¥19.99
《图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书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以基本地理要素为底图,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相结合,发挥地图语言的特性,系统、生动、直观地展示了丝绸之路的起源与演变,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建设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


国际创客的成长摇篮
¥37.84
深圳作为“改革放的窗口”,是我国改革放取得伟大成就的缩影,同时,深圳也是我国*代表性的创业城市,“创新、创业”深深根植于深圳城市文化血脉中。本书稿主要探讨深圳成为国际创客成长摇篮的各方面因素。全书共六章,分别从深圳创客的历史演、创客发展的软硬件支持、深圳创客的典型代表、深圳创客发展的历史经验等方面阐述深圳的创客发展,同时结合国外成熟的创客城市实践,指出深圳创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深圳创客的一步发展提供国际化的视野和展望。


城市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
¥19.80
本书稿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17年的研究课题,本课题提出了"一带一路"城市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对城市国际合作的领域和现状行分析研究,列举国内36个城市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展的相关工作和主要城市展的国际合作情况,给出了城市国际合作典型案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城市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背景下零售商业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
¥39.90
本书以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历史演以及数字经济的特征为切,重探讨数字经济时代浙江商业模式及价值、数字经济对传统零售业的冲与重塑、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应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域零售商业竞争力发展、零售商业竞争力外生平台与内生平台、数字经济背景下浙江省新零售商业创新系统及模式以及数字经济背景下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前景。


新征程 行稳致远——《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年终特刊(《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12.38
《21世纪经济报道》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下属中国zui大的商业报纸媒体,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致力于服务zui优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经济界zui受关注的中国经济类日报。全国三大经济类报纸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创刊,始终坚持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以优质内容服务用户,以专业和高度推动商业中国发展,秉承移动优先的方针,大力拓展新媒体业务,旗舰产品21财经APP下载量已经突破8000万,传播力、公信力以及影响力居同类客户端前列,并不断积极开拓知识付费、研究智库、内容电商等创新业务。 世界迎来新的一年,但发展中的麻烦和挑战不会消失,我们仍需在新征途中砥砺前行。 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冠疫情、极 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继续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国际国内同时重建秩序的变局也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每一个人体验着世事变化的滋味。 我们要为家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也应为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而拼搏,同时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国家和人民承受着不进则退的压力,须有非进不可的斗志。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既然与这个时代狭路相逢,就要勇敢面对。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更加需要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改革要稳中求进,经济须稳字当头,行稳才能致远。


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皮书(2021)(《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12.38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 过去多年,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优势,踊跃参与精准扶贫,为我国脱贫攻坚战的重大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的乡村振兴过程中,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仍将举足轻重。乡村振兴会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阵地,会成为CSR(企业社会责任)的下一个风口。 为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模式,记录和传播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不凡历程,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乡村振兴研究院和21世纪企业公民研究中心共同编撰、出品《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皮书(2021)》。 白皮书对乡村振兴主要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对国内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领域专家学者、基金会管理者进行了访谈,征集和汇编了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优秀案例,案例分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健康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等几个类别,每个类别都有若干精彩案例呈现;我们还收集了银行业机构和央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的公开数据,并对企业乡村振兴影响力进行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