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逻辑与江苏实践研究
¥23.20
《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逻辑与江苏实践研究》基于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未来逻辑的较为严密的论证,基于国内外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经典理论和模式的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三个层次”诉求的机理和路径的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对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行了剖析,并提出江苏要提高创新能力,用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用创新发掘增长动力,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要精心耕耘好“三块地”,完善“三个机制”,促“三个发展”,实行“一个严格保护” 。
低碳经济与排污权交易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2.40
本书主要依据国内外低碳经济行业发展的大背景,对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做出整体分析。河南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碳排放总量较多,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公众的生活消费方式有待改善等。 作者在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情,深探讨全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过程中碳排放权的交易范围、初始总量和初始价格的确定、初始分配方式、交易机构,以及交易资金的管理等问题,以期为河南省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民族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
¥22.40
改革放以来,由于外商直投资的,带动了我国东部沿海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吸引了更多外商直投资的。外商直投资不仅带来了资本和一揽子生产要素的整合机制,更主要的是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实施放和逐步市场化的政策与机制。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原因,地处西部的民族地区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这样的不平衡需要加大吸引包括外商直投资在内的外部资本民族地区,牵动和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的竞争力,促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 本书是在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有关外商直投资、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东部产业转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大量理论和实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外商直投资嵌民族地区产业和东西联动这两个全新的视角,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对民族地区利用外商直投资的理论、实际情况、现实选择、未来发展和对策措施行细致、深、系统而辩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成渝经济圈经济效率评价与治理研究
¥19.20
本书以成渝经济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渝经济圈的形成及发展状况,构建了成渝经济圈经济效率评价指标,对成渝经济圈经济效率评价和经济圈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行了分析。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成渝经济圈城市经济效率行了空间的量化分析,可知成渝经济圈城市群己形成的经济联系网络,且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驱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但成渝经济圈中大多数城市经济效率都呈现出无效状态,投相对过剩,产出相对不足,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经济效率低下。研究过程中,引经济放水平、政府干预程度、科技教育水平、信息化水平、产业结构、止地投等控制变量,在成渝经济圈空间结构变量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建立成渝经济圈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影响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单中心结构对经济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促作用,但显著性较低;分散度对成渝经济圈的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成渝经济圈人口规模扩大也能够显著提升其经济效率,并在单中心和集聚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中起到决定作用。
重庆两江新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
¥31.20
重庆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挂牌成立,地处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北碚区、渝北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规划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可发面积5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万,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三个、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两江新区兼具内陆新区、内陆出口量保税港区、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承地五大战略优势,是重庆对外放、深化改革、创新创造、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的主战场。 本书基于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特和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专题报告的形式,阐述了重庆两江新区“十三五”时期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化及空间布局、内陆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等,以及与其他新区的横向比较,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全力造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增长极。
中原经济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27.20
低碳发展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 ? ? 本书关注中原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在总结经验成效、查摆问题不足、分析形势任务、总结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能源、产业、农业、生态、建筑、交通、园区七大领域的低碳化发展,理清行动思路,明确行动方向,制定行动方案,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亚洲代工制造类企业空间转移及影响因素研究
¥9.99
本书的研究重为亚洲代工类制造企业,并对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南亚(越南、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印度)地区的代工制造类产业转移企业行访谈,根据文献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的收集和整理,运用SPSS 21.0对量表中的题项行聚类分析,基本确定了影响亚洲代工类制造企业产业空间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亚洲代工制造类企业的空间转移路径为:台湾—东莞—苏州—越南。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实证
¥20.00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组成部分的中国期货市场,如何在虚拟经济框架之下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本书不仅在理论模型上、更从实务操作层面提出了期货及衍生品在价格发现、对冲风险上的实践路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江苏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报告
¥11.00
【内容简介】 本报告以梳理政策性文件、创新性举措、过程性成效为主线,通过总结典型案例、分析关键数据,上下兼顾、点面结合,构成江苏供销合作社系统2017年的创新业绩回顾和2018年的重点关键展望。主要介绍了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基本状况、专项改革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层社建设、社有企业发展及“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等。
上海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路径、模式和效率
¥34.99
本书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的系列研究成果。面对新时代资源紧约束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本书尝试从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土地复合利用方式改进、土地二次开发模式创新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等主要方面,对上海土地管理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实证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思路与对策建议。 本书可为研究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公共管理等问题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
改革开放40年:上海100项首创案例
¥49.00
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放40周年。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程中,上海不仅与全国一样取得了改革放的重要成就,而且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很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有不少方面还具有全国范围内的首创性。因此,按照*总书记要求上海当好“改革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指示精神,回顾、梳理和总结好上海在全国改革放中的100个首创案例,对上海纪念改革放40周年,对上海乃至全国一步推动深化改革和扩大放,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实践丛书--中国式反贫困模式演进与实践
¥11.90
本书从纵横两个方面相结合的角度重介绍了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放以来30余年农村反贫困的整个历程,力图总结出中国式反贫困的基本经验。从纵向来看,本书在介绍中国反贫困政策实施过程中基本遵循了历史变迁的脉络,从横向来看,本书尽力收集30余年来中国反贫困各个阶段、各地区反贫困的研究成果、相关资料和典型做法。为了增加可读性,在编写过程中穿插了较多的真实扶贫案例和扶贫成果图片,这也正是本书的主要特色之一。
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实践丛书--义乌商贸城改革开放与发展实践
¥11.90
本书的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4个关键词。*个是“是什么”,概述了“义乌奇迹”的前世与今生,着重介绍了义乌市场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和社会贡献;第二个是“为什么”,全面地介绍了“义乌奇迹”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义乌历届政府的政策推动性;第三个是“挑战”,作为一种经济奇迹,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模仿性竞争,而且也弥漫着激烈的业态竞争;*后一个是“怎么办”,提出了以“总部经济”为战略核心的市场业态转型升级的战略理念。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31.99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是“辽宁省县域经济研究丛书”之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中间桥梁,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兴省之要在于兴县。《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热、难问题,以独特的视角,用比较翔实的数据,分别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经济分析、农业园区建设、县域产城融合、精准扶贫、县域电商、县域发展的系统分析等内容行了研究。本书梳理了大量的数据,对辽宁省44个县市的发展行了阐述和分析,书中涉及的研究内容填补了辽宁省相关研究的空白。本书适用于相关县域经济的理论研究者、政府县域经济管理者、县域企业家,高校教师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和其他对县域经济研究感兴趣的相关读者。
创新驱动载体与辽宁新兴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31.99
《创新驱动载体与辽宁新兴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由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共计九章组成。上篇探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载体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中篇探寻沈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及实现路径,下篇探讨2011协同创新载体与县域经济发展供给侧模型。本书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协同创新两个重要创新载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行研究;注重区域基础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并据此行针对性研究;构建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模型,行系统性的协同创新影响要素研究。 《创新驱动载体与辽宁新兴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可供区域经济管理者、研究者、高校学者、研究生及其他感兴趣的社会公众等使用。
创新力场:江苏创新生态系统的提升之道
¥32.00
本书吸纳了创新理论、系统理论、演化理论等一系列有关创新研究的理论成果,同时紧密结合全球区域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创新力场的概念,尤其对全球版图中的江苏区域的 创新力情况作了深的分析解读,并对江苏地区具体构建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方案,对其他地区相关实践也极具启发参考价值。
浦东开发开放的时代特征研究
¥39.99
《浦东发放的时代特征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多视角的观察和分析,从战略谋局、改革探索与新时期党建三个方面,阐述了浦东发放的新时期特征。参与《浦东发放的时代特征研究》撰写的作者是一群关注浦东、研究浦东发放的上海青年科研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更加充实、丰富了《浦东发放的时代特征研究》的内容和可读性。 《浦东发放的时代特征研究》适合社会科学工作者、政府决策层以及大学生阅读和参考。
中国城市休闲方式研究:上海、武汉、成都的考察
¥29.99
随着改革放的不断深,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文化休闲活动日益丰富,休闲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也成为显示居民生活满意度与度的重要内容。城市休闲化是后时期城市发展的一种形态。认识与研究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现状,不仅有利于全面分析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区域差异与协调程度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而且有助于把握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特及其规律,寻求提升城市休闲化质量的路径,对实现城市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为社科基金项目(13BGL094)针对上海、武汉、成都三个城市居民休闲相关方行研究几方面的研究。本专著对城市居民休闲化概念行分析和界定,阐述和梳理城市居民休闲化的发展阶段与发展特,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现阶段城市居民休闲化发展研究评价体系。确立城市居民休闲化研究框架,尝试对我国城市居民休闲化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行探究,为等
走向均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变革40年
¥44.99
追求更好的公共服务是贯穿我国城市治理探索的主线,本书首先从动态时间线将我国城市公共服务发展的实践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改革之初单位制供给模式及其松动、1992年之后市场化供给的尝试和改革、2012年至今均等化的服务创新和推动。着从静态横截面展现了城市层面和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具体成效,而提炼出目标多元叠加、方式相互嵌等特和公共服务的发展逻辑。本书主要面向对公共服务领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从事公共服务相关工作的管理实践者,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补充阅读书目。
研究型大学助力乡村振兴——以浦城县水稻产业为例
¥23.99
本书主要分三个板块,一是振兴乡村的理论探讨和方向问题。本部分站在浦城县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视角,论述我国振兴乡村的四梁八柱,探讨区域农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方向的契合问题。第二部分论述县域产业开发理论与途径,从县域开发产业集聚要素理论开始,论述资源优势发挥的途径和方法。第三部分是区域农业发展策略与区域农业发展规划。论述如何在宏观层面引导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本书试图从整个产业发展的流程改造上对乡村振兴进行指导,对象是政府管理人员、农业龙头企业和乡镇干部。
大都市郊野空间治理的上海探索
¥27.60
本书系统分析了改革放40年以来上海郊野发展的现状特征,提出了大都市郊野的价值再定位,首次建立了大都市郊野空间治理目标与研究架构,并结合上海典型区县与案例,深系统地剖析了大都市郊野“镇—村”空间体系治理、建设用地空间治理、公共服务空间治理、绿色生态空间治理和空间治理的原住民响应的理论方法与策略。本书适合城市治理、公共管理等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及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