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作人散文(修订本)(试读本)
免费
本书收周作人的散文精品数十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充分显示了冰心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非常值得一读。

北斗京华北京生活五十年漫忆(试读本)
免费
作者定居北京五十多年,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人文典故有非常深的了解。作为一部文化随笔集,本书八十多篇散文以地理、人物、事件为纲,细述老北京风物兴衰与人事代谢,感慨风物之变迁零落,追思故交之音容笑貌,凝聚了作者对中华文物、旧日师友的无限深情和对过往的人情时序、古道淳风的绵绵追怀。本书版本采用中华书局2007年版。

秦牧散文选(试读本)
免费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时光五载已过,我们又在此基础上精编出这套“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十六种。经再次遴选,本丛书不仅每册新增加五万余字,而且每册还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张元济全集 第6卷 日记(试读本)
免费
《张元济全集》第六、七卷收存世的张元济先生的日记。日记由三个部分组成:1912年至1923年商务印书馆馆事日记,1937年生活日记残本和1949年9月至10月的赴会日记。 商务印书馆馆事日记共存35册,日记纸印制成表格式,每天一页,每页除月、日、星期外,尚有“收信”、“发信”、“总公司事”、“用人”、“分馆分局”、“关于发行事件”、“财政”、“同业”、“关于编译事件”、“关于职员事件”、“关于制造事件”、“关于印刷事件”、“关于货事件”、“西书”、“应酬”、“杂记”等项。记录时按事件类别填相关方格内。本书编辑时,将其中“总公司事”、“分馆分局”、“关于发行事件”、“关于编译事件”、“关于职员事件”、“关于制造事件”、“关于印刷事件”、“关于货事件”等项目分别简写为“公司”、“分馆”、“发行”、“编译”、“职员”、“制造”、“印刷”、“货”。表格外上、下方空白处所记内容,另由编者分别添加“天头”、“地边”项。原件各册并不按年份或月份分订,而是记完一册,顺次用下一册,但现存原件中间有缺失。

听闻:黑胶年代
¥16.00
《听闻:黑胶年代》,作者回忆了自己在“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之后,是怎样从一位门外汉,变成一位业余的聆听者,又逐渐成长为一位收藏有一万多张黑胶唱片的资深乐迷的,其间作者对发生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的故人与故事的描述,也同样令人动容。

青霞心语:窗里窗外+云去云来(套装2册)
¥40.34
本书是林青霞《窗里窗外》与《云去云来》两本书的合集。 《窗里窗外》是的一本林青霞写林青霞的书,是林青霞近5年所写的46篇散文的结集,虽是旧作,但该书记录她19岁以《窗外》成名后多方面的人生经历,字字真实深刻。《窗里窗外》共分为六个章节:“戏”里说的是她的出道故事、拍戏的甘苦、对于作品的内心话;“亲”谈她的家人亲情;“友”则书写她与挚友的交往,细谈她与三毛、黄霑、张国荣、龙应台、琼瑶、徐克等人的往来互动;“趣”是她的生活记趣,有旅行见闻,也有她与影迷的邂逅;“缘”则书写她一生难忘的相遇,像是和记者的友谊,和季羡林的会面之缘;“悟”里记录了她对人生的体悟和感动,以及她向圣严法师求道的故事。此外,书中还完整收录了林青霞一些未公开的照片。 人生很难有两个甲子,我一个甲子的岁月出了第二本书《云去云来》,当是给自己的一份礼物,也好跟大家分享我这一甲子的人、事、情。林青霞说:宋代词人蒋捷的《听雨》,这何尝不是我内心的写照。“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那些年在台湾拍戏拍得火红火绿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立之年,孤身在香港拍戏,一待就是十年,曾经试过,独自守着窗儿,对着美丽绚烂的夜景,寂寞得哭泣。“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而今真是鬓已星星也,到了耳顺之年,历尽人生的甜酸苦辣、生离死别,接受了这些人生必经的过程,心境渐能平和,如今能够看本好书,与朋友交换写作心得,已然满足。


中国色彩(上海“魔都”一名的命名者,日本大正时代“中国通”村松梢风记录20世纪初中国风俗民情)
¥31.88
村松梢风是日本大正时代“中国通”,以《魔都》一书著名并因而为上海命名“魔都”的作家。《中国色彩》是他于1923年到1933年间多次来到中国游历后写作的游记合集。村松梢风在华期间,足迹北至东北、热河,南到台湾、广东、香港;在作品中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区的风俗、社会面貌,进行了广泛的描绘。与芥川龙之介、内藤湖南等作家学者不同,村松梢风来华前对中国文化了解并不多,这使得他的记录较少主观影响,而更多简单白描;此外,也不同于文人学者对政治、文化、学术界的关心,村松对吃喝嫖赌、拉车卖唱的市井生活兴趣更大,因此本书有较多篇幅记录了当时一般市民和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中国一般社会实情提供宝贵的材料。


一池碧水
¥10.50
《一池碧水》是一本让人好奇的书,作者不急不躁,娓娓道来,写着独特的生活。作者以花草游鱼为伴,以植物为伴,以日月星辰为伴,拥它们入怀,给与了它们无穷无尽的爱,深情地和它们融入了一体,人与自然相处得是那样有声有色,十分感动人。


人在途中
¥18.49
飞机在西宁降落之前,我俯视舷窗外连绵不断的莽莽群山时,已经心跳加速。舷窗下视线能及的地域,除了山还是山。尤其奇妙的是,这里的山颜色各异:有红山,有绿山,有黄山,有紫山,有青山;还有在山表上,如同长着一层苔藓似的乳白色的银山。因而在还没走下飞机时,我已然认定青海是个大山的王国了。 下了飞机,更觉青海山川的奇伟瑰丽,你无论走到哪儿,大山都与你结伴而行,让你感到它的王者风范。活了大半辈子的我看过的山不能算少了;特别是二十年的漂泊生涯,我像风中一片落叶一样,曾穿越过中国的许多座高山大岭,但是当我走进青藏高原之后,这里的奇峰峻岭和大山中条条深邃的沟壑,像大山头上的皱纹似的,对来者述说着它的岁月沧桑,让我心灵受到阳刚的洗礼之余,引起精神上的强烈震撼。如果让我将其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昔日看到过的名山大川,无论多么雄险奇秀,都是山的车、马、相、士——山的“老帅”和山的真正原始鼻祖,在中国版图中的青海。 孕生这样的感悟,绝非出自文人的浪漫幻觉,而是青藏高原的山峦,像美酒那般迷醉了我的感官神经。一天,我们乘车沿红色山谷间的栈道,盘旋而进地去寻觅黄河的源头时,山路一侧皆为红色的高山峻岭,车子行驶于其中,如同盘旋在燃烧的火焰之中,让我内心升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难怪友人邓友梅在行车途中,看见山上耸立着的一块充满曲线美的红石时,立刻赋予了它人的生命,诙谐地向文友们喊道: “看啊!那是诗人舒婷。在山巅上向大地吟唱她的新诗呢。”

杂的文(韩寒杂文集,从边缘少年到主流公知。)(试读本)
免费
韩寒***杂文集。这本书集合了以韩寒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为基础的杂文,评论时事、人文、电影、艺术、赛车等等。什么样的事让韩寒有直指人心的气魄;什么样的人会引起韩寒的注意;什么样的电影值得韩寒一说韩寒说:没有分量的文字是没有力量的。

瓜饭集(试读本)
免费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有三个内容,一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回忆,二是作者对游历过的地方的怀念,三是作者对师友的眷念。这些文章,都是用散文写的。作者国传统的散文概念是很宽泛的。除了诗、词、赋之类的韵文和特殊的文体外,都可以称之为散文,辞赋到了后来,也发生了变化,如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欧阳修的《秋声赋》都已经是散文了。 作者上述三方面内容的文章,并非尽在于此,这只是一部分,特别作者对师友怀念的文章,还有很多,已收《师友集》了。谢谢老友柴剑虹先生为作者编辑了这本书,谢谢海英、海风为作者检搜这些文章,作者现在记忆力衰退,视力也模糊,要编这本书实在太困难了,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是编不起来的。


人生有趣
¥19.99
《人间草木》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的经典小品文集,他用极简的笔,极淡的墨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以一颗从容豁达的心写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他的笔尖下总是有着一连串的惊喜:清晨薄雾里带着露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明亮、丰满而使人丰满的昆明的雨,饱涨着花骨朵的木香,自得其乐的栀子花,巷子里卖杨梅的苗族女子柔柔的声音,联大那些令人难以忘却的师友,抑或是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抱膝闲看一切的“活庄子”般的闹市闲民。汪曾祺先生一生都对生活投真情,那水洗般的文字有种洗涤一切红尘世俗的力量,赋予了作品无限的生命力。 《人间小暖》 本书以“爱和温暖”为主题,收录了汪曾祺经典小说与散文共36篇。这些文字饱含生命由繁华与浓烈归于平静后的从容与淡雅,倾注了汪老对光阴草木、虫鱼鸟兽以及人间生活的关注与温爱,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透过文字,汪老向我们传递了他的处世智慧:人生如梦,唯有将一颗真心安顿好,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才能获得生命的馈赠。 《人生有趣》 本书以“有趣”为主题,共分四辑,收录了汪曾祺经典小说与散文共39篇。辑一以“生活是很好玩儿的”为题,收录了汪老写生活趣事的作品,真实自然,深得生活之妙趣。辑二以“一定要爱着什么”为题,收录了汪老写个人爱好的作品,读书、写字、看画、作文、看戏,趣味盎然。辑三以“人间有戏”为题,收录了汪老谈论戏曲的作品,见解独到,可以看出汪老对戏曲的钟爱之情。辑四以“这些老人真有趣”为题,所收作品都是身边平凡的、有趣的人,令人莞尔。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是汪曾祺写美食与爱的经典散文集,在他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炫彩阁旧事
¥5.00
中年女士云栀间在一个秋天的午后,巧遇一个玲珑小人,这个小人声称来自她的膻中穴,名叫日各,之后日各就在云栀间家里住下来,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悲欢离合……


这世间的美好,不多也不少
¥10.80
这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不管是在遥远的美国,还是在我们所生活的中国。 一位美丽善良却罹患癌症的白人女邻居,一个从福建偷渡到美国的厨子,一对收养四个中国孤儿的美国夫妻,几个寄宿在美国当地家庭的中国留学生,一个有些尴尬却终生难忘的圣诞节……作者花虎用她细腻幽默的文字,通过30个温暖动人的故事,讲述了她在美国生活20余年中所遇见的人、经历的事和看过的风景。在每日的喧闹和匆忙之余,静下心来读一读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故事吧,跟随作者的笔触,去体验一个更地气的美国,去求解生活本来的样子。

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试读本)
免费
许多余编著的这本《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汇集老中青三代著名作家,涵盖传统名家、畅销书作家、80后偶像作家、当红网络作家、著名诗人、以及著名文学评论家、出版人、教授等各个文学领域的*人士,一起探讨文学、文化和生活,将他们对文学的看法、观和见解,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为广大读者揭这些名家及其优秀作品的身世之谜。


马尔智蜜月日记
¥34.30
《马尔智蜜月日记》是1925年夏天,美国马尔智夫妇在杭州西湖度蜜月期间的日记。这对年轻人,在西湖边筑就温暖的爱巢,他们一通泛舟湖上,行走于街巷,用镜头记录下这座江南城市的美丽风姿。八十多年过去了,尘封的照片虽有些泛黄,故事却更显得温馨,反复开启了一坛陈年的女儿红,弥漫着幽怨浓郁的文化芳香。东亚艺术史专家马尔智,用文字记录下了这次难忘的人生经历,我们不妨称之为《蜜月日记》吧。人们可以一边阅读“日记”,一边读着“老照片”,与他们一起回到1925年的那个夏天,共同解读西湖的前世今生。


我的种菜歌:孙冰川微信随笔
¥25.11
在微信上发完第99篇随笔《周武王是怎么当皇上的》,我松了一口气。按传统说法,可以算完成当初对朋友说要写100篇的承诺了。记得是2015年3月底,我与老朋友王若竹,两家人一起出去旅游,途中聊天儿甚欢。若竹劝我,没事儿把过去看书积累的一些知识和感想,不妨写出来,在网上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有些动心。但那时我用的还是老式手机,不懂微信。回来后,4月底,女儿强行给我换了个高档手机,教我什么是微信,什么是朋友圈。然后4月30日发了个钓鱼的照片,圈里朋友一呼应,自己开始觉得这玩艺儿挺有意思。5月初,写了个《佛门之外看丹霞烧佛》的帖子,学着发朋友圈,又莫名其妙、弄拙成巧、歪打正着地建了一个群,一帮好朋友开始在群里聊东聊西,热热闹闹,还起了个“门缝儿看佛”的名字,这才真正成了动力,继续写下去,以至于在写了七八篇后,加上个“冰川随笔”的名义。当时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与若竹说要写100篇,并把这看成是对朋友们的一个承诺,没想到写起来是这么苦的一个差事。之后这几个月,搜索枯肠,苦思苦虑,翻书查书,熬夜码字,几次欲停难停、骑虎难下,真是个忧乐交加的随笔岁月。文章写得烂,难得朋友们心理承受力强,不挑食。现在,承诺基本完成了,心情静了,回头一看,又觉得哪有什么忧,全是乐,是“门缝儿”里的朋友和朋友圈里的朋友们给的乐,让我好像找回了当年年轻时的自己,又开始学着写点儿东西。真得谢谢朋友们!

你我之间隔着一朵花
¥23.40
这是一本纯美暖心的诗绘本,也是一本可以记录心情的笔记本。书中收集了近30首隽永的诗和几十幅纯美的画,以一位“忘记了年龄的人”的身份,表达着他对爱、自由、幸福、尊严、理想、成功、友谊的理解和追求,编织了一位朋友想要寄托给读者的成长之梦。书中的诗和画充满着自然主义的风格,万物有灵,朴素崇高,意趣纯真,是一本读后能让人感到抚慰、温暖、点亮的诗歌绘本集。


安妮日记
¥12.29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妮一家以及另外四名犹太朋友为逃避纳粹迫害,藏匿在“密室”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生活。作为成长中的少女,安妮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记展示了安妮出色的写作才华,也引发人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密室”青春的爱怜。


四世同堂
¥24.00
《四世同堂》是老舍20世纪40年代*主要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抗战时期北平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人物囊括了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洋派市民和城市贫民等各类形象,涉及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众多角色;通过他们屈辱、悲惨的经历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并透过这一个个小人物的成长历史、情感历史和生活历史,史诗般地展现了“宏大主题”――战争的残酷、战争对人类文明和生活的摧残、民族命运的颠沛沉浮和民族精神。


赵子曰离婚
¥14.40
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老舍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审视。这种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他的作品中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 《赵子曰 离婚》收录的就是老舍先生的两部长篇力作:《赵子曰》和《离婚》,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