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帝国之治: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制度
帝国之治: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制度
王三义
¥29.99
从宫廷到地方,从军事到宗教,长期专制下形成的政治生态背后,源起于游牧部落的奥斯曼帝国如何获得与辽阔疆域相适应的制度张力?如何维持赖以长久统治的制度效用?其中又如何隐藏着使之日薄西山、积重难返的根源? 本书纵览奥斯曼帝国为统治庞大领土而创设的独特制度体系,在幽深的宫廷、血腥的政治阴谋和单一的军事扩张之外,探讨帝国在制度建设上的创造性。作为国内首 部奥斯曼帝国政治制度的专题研究著述,本书博采大量原始材料,梳理帝国从鼎盛到崩塌之间的制度架构与演,解读奥斯曼政治统治的得失,探究帝国盛衰的内在逻辑。
每满80减40 勇敢的人
勇敢的人
厄尼•派尔著;夏夜 译
¥32.99
厄尼·派尔1942年起作为战地记者在北非战场行报导,1943年盟军在西西里登陆,派尔作为海军随军记者跟随指挥舰行动,之后随意大利战场的盟军行动。回到英国短暂休整之后,他又参加了诺曼底登陆,与美军一起解放巴黎。这期间他与海军、陆军、空军各兵种的士兵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直面战争的死亡、肮脏和无常。他笔下的士兵既是来自各行各业、对未来各怀希望的普通人,又是坚毅刚强的“勇敢的人”,他们只需扛住一个半小时的空袭就能变成老兵,以苹果树为帷幔,以青草为地毯,眼神直勾勾的对一切漠不关心,然后又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元气。派尔写出了真实而非臆想、强精神而非意气风发的战争实况,其中人类的勇敢精神闪闪发光。
每满80减40 牛津中世纪欧洲史
牛津中世纪欧洲史
[英]乔治·霍尔姆斯 著;彭小瑜 译
¥79.90
100多位院士40余年打造“牛津欧洲史”系列!合则死,分则生:中世纪欧洲因分裂而竞争,因竞争而强大! ?城市在分裂中独立发展 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在摆脱了东罗马帝国的控制之后,在竞争中逐渐夺取了地中海跨国贸易的霸权,甚至反过来在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建立了免税贸易特区。 ?语言在分裂中高度分化 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而在中世纪,法语、英语、意大利语逐渐取代拉丁语,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在这一背景下,不仅《圣经》等经典文本有了多语言的阐释,以骑士文学为代表的世俗文学也在各种语言的竞争中走向繁荣。 ?政治制度在分裂中广泛实践 分裂让欧洲各地都可以自由探索不同的政治制度。英格兰的贵族与乡绅推动了议会的建立;法兰西的国王为了与教廷抗争而设立三级会议;威尼斯通过公民大会选举产生执政官和议事会……
美国的反智传统
美国的反智传统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68.60
说到美国人的特质,许多国家的人都会提到一个词:无知。特朗普的出现更是令这一印象深人心。但是,美国人并非从来如此。北美殖民早期,新英格兰等地有着优秀的智识传统,建立了哈佛、耶鲁等早的一批大学,在美国国父中也不乏学识渊博之人。然而,美国独立后不久,杰克逊的民粹主义政治种下了粒反智的种子。此后,福音运动在教会推行去精英化,高中教育的普及改革重实用、轻学业,使反智在美国大众心中彻底生根;而商业的蓬勃兴旺掀起实用之风,步时期与新政对知识分子的仰赖更激发反智观念的反弹。在起起伏伏的历史波澜间,抵制智识的潮流不断壮大,直至今日之势。 在本书中,霍夫施塔特以“反智”为切口,综述美国的政治、宗教、社会、文化和商业历史,或回顾学者政客的唇枪舌剑,或罗列扎实可信的数据材料,在严肃批评中信手夹三五行诙谐的掌故,于紧凑叙述后顺带跟上一两句辛辣的讽刺;须微观时,则描摹政坛商界之怪状,须宏观时,则鞭辟信仰思想之腠理。这本书流传数十年,不啻为介绍美国反智传统的经典之作,更是呈现出一副鲜为人知、木三分的美利坚面孔。
理想国M译丛自由南非系列(全九册)
理想国M译丛自由南非系列(全九册)
[南非] 德斯蒙德·图图;奥比·萨克斯;[南非]曼德拉;[南非]纳尔逊·曼德拉、曼迪拉·蓝加
¥226.09
南非曾是一片种族隔离和种族压迫*为深重的土地,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黑人与白人之间堆叠了数百年的压迫、仇恨和冤冤相报的杀戮。幸运的是,南非不仅有曼德拉这样的伟人,还有改变了南非甚至也改变了世界的“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作为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主席,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以他的深邃智慧和无畏的精神,向世界解答了南非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何以在“纽伦堡审判”和“全民遗忘”之外,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即以赦免换取罪恶真相的完全披露,实现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和解,走出以血还血的漩涡,走出撕裂的历史。书中有诸多怵目惊心的悲惨故事,以及因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无处不在的不平等,但在揭露加害者的邪恶、凶残、麻木的同时,也展现了震撼人心的人性的闪光。 修复未来,南非的创举,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思维。无论国家或是个人,勇于揭历史的疮疤,挤出淤积其中的脓血,才能真正康复,真正迎全新的未来。 书中另配有14幅精选的图片。
每满80减40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1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1
【美】赫尔曼·沃克;辛涛译
¥48.99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1》 1948~1957:*、二次中东战争与以色列复国之路。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之父”戴维·本-古里安颁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次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巴勒斯坦,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史称“巴勒斯坦战争”,也是以色列独立之后的*场复国战。 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笔下的以色列复国战,充满了被阻滞的艰辛与不易。从建国之日起,以色列一边应对阿拉伯联盟国的强力军事,一边面临国内武器及人员短缺的危机,同时,不得不与美、英、法等国行着漫长而严酷的博弈及对抗。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1》的故事也由此展。依靠斡旋于各大强国、为以色列争取到政治与军事援助的兹夫·巴拉克,及英勇善战的约西·尼灿等建国功臣,使得襁褓中的以色列在与强敌的对峙之中,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二次中东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战争的*终结果,既夯实了以色列在世界军事史中的地位,同时对阿拉伯国家联盟、中东地区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1》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以色列建国史巨著,也是一曲令人唏嘘的卫国英雄之悲歌。在持续数十年的复国战硝烟背后,巴拉克与约西的个人命运如何流转,他们的情感生活又将遭遇怎样的冲,并因此做出怎样的抉择,都将在书中一一呈现。?
每满80减40 法国通史·第六卷  复兴与探索(1944—2017)
法国通史·第六卷 复兴与探索(1944—2017)
总主编 钱乘旦;主编 沈坚;著者 沈坚;朱晓罕
¥73.33
《法国通史》(六卷本)是我国shou部多卷本的法国通史著作,围绕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发展及其演变这一重要的线索,紧扣三个重要的主题展:第一,法兰西共同体的诞生;第二,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表现形式、内在特质及其历史意义;第三,世界格局视野下法国的国家命运与现实挑战。全书内容完备、谱系齐全,填补了我国学界对古代中世纪和“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等领域的研究短板,突破了既有同类通史著作的局限性,为我国世界史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每满80减40 英国简史
英国简史
编著 刘金源
¥29.33
英国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兴及衰、由强到弱的演过程。近代社会以来,英国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国一跃成为世界霸主,创现代政治制度,启工业文明,缔造“日不落帝国”,首创福利国家。在近代历史的关键节上,英国总是把握住历史机遇,引领时代发展潮流。 那么英国为何能登上霸权的巅峰?为何能在人类文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方面完成一系列创之举?其霸权兴衰的原因及规律何在?英欧之间的分分合合到底存在着哪些离合恩怨?要想做出解答,就必须去了解英国的历史发展程。
每满80减40 历史斑驳侧影集:被遗忘的故事
历史斑驳侧影集:被遗忘的故事
孙德厚
¥9.99
简介:历史上有许多传奇人物,他们的故事充满了魅力和启示。本书选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讲述他们的生平事迹、成就和影响,让你感受历史人物的魅力。
每满80减40 岁月回响:历史深处的回声
岁月回响:历史深处的回声
郜义
¥9.99
简介:汇集了古代历史中的趣闻轶事,让你在欢笑中了解历史。从幽默的故事到滑稽的事件,这些趣闻轶事为历史增添了一抹轻松的色彩。
暧昧的对手:俄国和法国,从彼得大帝到*次世界大战
暧昧的对手:俄国和法国,从彼得大帝到*次世界大战
[法]埃莱娜·卡雷尔·唐科斯
¥61.60
1717年5月,仰慕欧洲的彼得大帝造访了他日思夜想的巴黎,从此启了两个欧陆强权正式交往的历史。 彼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去世还不到两年,法国依然笼罩在“太阳王”的余晖下,它的绝对君主制被欧洲各国模仿,它的文化流行于整个欧洲;而俄国,正在彼得大帝的领导下迅速崛起,它迫切想学习欧洲尤其是法国的技术、制度和文化。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大帝,与法国的外交一直是俄国外交的头等大事。俄国宫廷流行讲法语,叶卡捷琳娜大帝甚至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有着大量书信往来。 但是,法国人觉得俄国只是蛮荒之国,不太愿意和俄国近。而法国为了对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而构建的“东方屏障”(瑞典-波兰-奥斯曼土耳其),正处在俄国扩张的方向上。因此,法国在历次俄瑞战争、俄土战争中都支持俄国的敌人;在历次波兰王位继承危机中,俄法两国也分别扶持相互竞争的候选人。整个19世纪,两国虽然曾在七年战争中结盟,但在多数时候分属敌对阵营。 拿破仑崛起后,俄国加反法联盟,两国头一回大出手。反法联盟取胜后,俄国成为“欧洲宪兵”。1830年和1848年的欧洲革命期间,俄国多次干涉波兰等地的革命,从而激起了法国的怒火。1853—1856年,英法两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帮助奥斯曼土耳其抗俄国,俄法两国在一个世纪中的第二次交手以俄国失败告终。1863年,俄国镇压波兰大起义后,俄法关系一步恶化,俄国随后与普鲁士结盟,坐视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败法国。但迅速崛起的德国破了欧洲均势。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等地区与俄国竞争,俄德关系终于破裂。俄国不得已与法国结盟并与英国和解,随后冲向了导致俄罗斯帝国解体的世界大战。 本书回顾了从彼得大帝时代到“一战”期间俄法两国200多年的关系史,其中有战争、对抗、冷漠和排斥,也有缓和、结盟、仰慕和纳。在这200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法国一直是欧洲实力和光芒的象征,因此这段时期的俄法关系,可以说是俄欧关系的一个缩影,也是今日俄罗斯与西方恩怨的前奏!同时,观察这段时间俄国与法国等欧洲列强的博弈,也为我们观察俄罗斯帝国的崛起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每满80减40 中国与欧洲文明
中国与欧洲文明
沈福伟
¥42.67
  千百年来,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形成了文明互鉴的格局,从而促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步,在世界文明史上共同谱写了光辉璀璨的篇章。著名历史学家沈福伟教授的文明史著作《中国与欧洲文明》通过梳理过去的历史,来突出欧洲之外的一个文明古国所曾起过的作用,借此阐明创造文明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而不能只是少数几个民族、国家。
每满80减40 女王冠:三位女性的权力与生存之战
女王冠:三位女性的权力与生存之战
[美] 利娅·雷德蒙·郑
¥88.80
《纽约客》2023年蕞佳图书之一,BookRiot 2023年蕞佳传记之一,《洛杉矶时报》图书奖(传记)围作品,2024年女性非虚构类长名单围作品,凯瑟琳·德·美第奇:从修道院到王座,世人口中的“蛇蝎王后”,瓦卢瓦王朝末期法兰西的实际掌权者。伊丽莎白·德·瓦卢瓦:凯瑟琳的女儿,在短暂的生命中始终维持着法、西两国间的稳定,成为西班牙人爱戴的王后。玛丽·斯图亚特:凯瑟琳的儿媳,著名的断头女王,一生充满悲剧色彩,茨威格也为其立传。利娅·雷德蒙·郑巧妙地将这三位女性的一生编织在一起,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最有权势的女性如何在命运的摆布下抗争。当女性被迫独自承担新的角色时,她们会学到统治就是对那个时代根深蒂固的厌女症发动战争。
每满80减40 海权论
海权论
[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49.50
本书是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海权理论的奠基之作。马汉一生致力于海军战略理论研究和著述,并拥有丰富的海上作战经验。他在这本书里主张应该拥有并运用优势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确立对海洋的控制权力和实现国家战略目的;通过讲述欧洲和美洲的海上战争史,揭示海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当今世界,争得国家海权、保卫国家海权、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观念已被广大的海洋国家所认同。海权观念即将经历新的世纪的检验。为了保卫我国辽阔的海疆,维护神圣的主权,我们必须加强海权观念,确保国家海权不受侵犯。
每满80减40 法兰西简史
法兰西简史
归海逸舟,艾仲廷
¥9.80
优雅而冷漠,美丽又血腥, 那些不容忽视的法国史! 时尚之都、美食之邦、艺术殿堂······ 法国有多美好,它的历史就有多残酷! 内乱、战争不断,瘟疫、饥荒频繁, *惨的时候,甚至想要和英国合并, 一本书带你看尽浪漫国度的千年风华!
每满80减40 战争的试炼:十字军东征史(当下英语世界一卷本十字军史权威著作,廓清中世纪持续200年的东西方大战所笼罩的重重迷雾。后浪出品)
战争的试炼:十字军东征史(当下英语世界一卷本十字军史权威著作,廓清中世纪持续200年的东西方大战所笼罩的重重迷雾。后浪出品)
托马斯·阿斯布里奇
¥76.80
11世纪时,在教皇的召唤下,一大支基督教*闯入了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世界,占领了两种信仰都奉为圣城的耶路撒冷。在这*次十字军东征之后200多年间,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为争夺圣地的统治权而争斗,双方都坚信他们在为自己的神服务。 书中不仅描述了各次十字军东征的大量军事细节,作者托马斯·阿斯布里奇还从政治、社会、宗教动机和人物入手,*剖析了这段超过两个世纪的冲突。尤其是,他从基督徒和穆斯林双方的视角讲述这段史诗般的斗争,这在至今所有的十字军史著作中还是头一次。 在作者激情洋溢的讲述下,我们被带入一个满是传奇英雄的世界,但他也不忘揭露充斥在那个时代的令人惊骇的暴力杀戮,并且清点了后世对这段往事的误用和滥用。
每满80减40 二十世纪德国史(贝克知识丛书)
二十世纪德国史(贝克知识丛书)
(德)安德烈亚斯·维尔申
¥13.99
  这本关于20世纪德国历史的小书描述了从具有专制国家色彩的君主政体到扎根西方的民主与福利共和国的德意志道路。这其间横亘的是那些烙印在20世纪德国与欧洲历史中的经历:世界大战与民主的失败,独裁与罪行,分裂与统一。安德烈亚斯· 维尔申的描述以追问德意志“特殊道路”为主线,尤其对常常充满矛盾的长时段社会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
每满80减40 罗马史:从开端到古典时代晚期(贝克知识丛书)
罗马史:从开端到古典时代晚期(贝克知识丛书)
(德)克劳斯·布林格曼(Klaus Bringmann)
¥17.99
本书概述了罗马的历史,条分缕析、言之有序的行文令这部简史颇为引人胜。作者带领读者追溯罗马的滥觞肇迹,并由此而始,依次纵览了罗马早期的对外斗争,共和国的危机,帝国的形成及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直至古典时代晚期罗马帝国的改革尝试。此外,他还述及了民族大迁徙、西部帝国的分崩离析以及东部帝国的复兴之举。*后,罗马留给后世的遗产则构成了这部通俗易懂的简史的终章。
每满80减40 希波战争(波斯帝国与希腊诸城邦持续半个世纪的征战,希腊以弱胜强,为独立民主开辟道路,影响了未来西方历史的发展。后浪出品)
希波战争(波斯帝国与希腊诸城邦持续半个世纪的征战,希腊以弱胜强,为独立民主开辟道路,影响了未来西方历史的发展。后浪出品)
彼得·格林
¥50.40
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间波斯帝国与希腊诸城邦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前后持续了半个世纪。尽管希腊人在军力方面远远弱于波斯大军,但希腊人终取得的胜利为希腊城邦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创造性、独立精神、民主氛围辟了道路,也影响了未来西方历史的发展。在漫长而激烈的斗争中,先后发生了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等世界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参与其中的传奇人物波斯大王薛西斯、雅典将军伯里克利、斯巴达国王莱奥尼达斯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 由于战争年代久远,无论是历史文献的偏颇、考古材料的匮乏,还是希腊地理环境的复杂,都给后人研究这些战争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书作者对波斯和希腊的战略的描述清晰而有说服力,他关于士兵、政治家和普通公民生活的日常细节的描述也同样令人信服。他对希腊地理状况有手的知识,也完全掌握了原始文献和现代学术成果。总之,通过本书,读者能够身临其境一般经历这场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碰撞。
一周特价9.1-9.12 战争与沉迷
战争与沉迷
[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促销价:¥19.99|¥59.00
二战期间,一小队被称为“轰炸机黑手党”的乌托邦 式的空军战略家试图通过精确轰炸赢得大战,在充分研究 了全新技术设备诺登投弹瞄准器后,他们认定在白天实施 只针对敌方特定重要基础设施的轰炸会起作用。然而事与 愿违,数次行动失败后,战局失控。随后军方高层下令更 换指挥官,新指挥官李梅实施了与前任指挥官汉塞尔截然 相反的区域轰炸战略,在凝固汽油弹的帮助下,李梅共轰 炸了日本的67座城市,但由于轰炸造成的伤亡惨重,李梅 的行为引起极大争议。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主义、实用主义、技术创新和不可 估量的战争代价的故事。在书中,格拉德威尔肯定了李梅 的贡献,其方式虽然粗暴,但缩短了战争持续的时间,在 某种程度上可谓避免了更大的代价,让所有人更快地重新 拥有和平与繁荣。以汉塞尔为代表的“轰炸机黑手党”虽 未获得成功,但格拉德威尔用大量篇幅描述并称赞了其对 梦想、创新和科技的坚持,将其视为道德典范。没有坚持, 原则便没有意义。汉塞尔是一个典型的堂吉诃德式人物, 他的行为生动地给读者展示出好的意图为何事与愿违。格 拉德威尔引出的是一个道德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哲学问题, 考验的是道德与人性。
每满80减40 中日文化交流史·孔子在日本
中日文化交流史·孔子在日本
邢永凤,李月珊
¥49.99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本书从两个侧面对日本历史上的孔子形象进行研究。一是作为信仰对象的孔子,具体探讨日本孔庙、孔子像及孔子祭典的时代变迁;二是作为认识对象、言说对象的孔子,主要探讨古代诗歌、中世佛教故事集、近世不同学派学说及近代文学中出现的孔子。本书试图通过“孔子”这样一个文化符号来更加综合地把握儒家文化在日本社会各阶层、各时代的不同特征;通过叙述日本人接受、崇拜孔子到讽喻、重构、利用孔子的历史过程,更加具象、立体地揭示儒学在日本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