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彼得·格林
¥70.80
本书是众多亚历山大传记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作者彼得·格林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亚历山大学术史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代考古学的成果,一方面对传统史料做出了别具一格的选用和甄别,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亚历山大的一生。在书中,他拨了围绕在亚历山大身上的诸多迷雾,让读者得以窥视这位世界征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成功刻画了一位集军事天才、独裁者和伟大领袖于一身的人物。彼得·格林曾在雅典教学多年,十分熟悉希腊的地理状况,多年翻译古希腊诗歌的经验让他具备了出色的文学素养,因此,前希腊化时代地中海世界的风貌在他的笔下生动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获得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每满80减40 看懂以色列局势(好望角丛书·三册)
看懂以色列局势(好望角丛书·三册)
丹尼尔·戈迪斯,雅科夫·卡茨,阿米尔·鲍伯特,尤金·罗根,汤姆·塞格夫
¥201.00
以色列是一个小国,但建国以来一直吸引着世界的注意,既受到许多人青睐,也常常成为抨的对象。 为什么国际社会如此关注以色列这样一个小国? 为什么以色列人在众多关键问题上存在如此严重的分歧? 为什么以色列会做出这些决策?它的未来将会怎样? 戈迪斯带我们重温以色列历史中的一个个里程碑式事件,向我们介绍一位位凭借满腔热血和强大灵魂在关键时刻改变国家命运的关键人物。他既向我们展示了以色列是如何成为一个文化、经济和军事强国的,也指出了这个国家犯下的错误,追溯了其在国际上长期受到孤立的根源。戈迪斯清晰而权*地证明,以色列*主要的目的和*重大的成就是实现犹太民族在现代的重生。本书探究的正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
每满80减40 为了国家,不惜一切:本·古里安传(好望角系列)
为了国家,不惜一切:本·古里安传(好望角系列)
汤姆·塞格夫
¥106.80
以色列不能没有本-古里安,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犹太民族将乌托邦式的复国梦变为现实,这一切都与这个名字紧密相联。在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塞格夫笔下,本-古里安既承载着同国家荣辱与共的非凡故事,又隐藏着杀伐决断、忧郁多情的矛盾人性。 塞格夫以时间为线,用鸿篇巨制展现了现代以色列之父本-古里安一生的起伏沉沦——他发动巴勒斯坦本地犹太劳工,壮大犹太复国主义力量;他拒绝二战后的分治和托管,为了建国不惜将血肉之躯送上战场;他向德国索要巨额赔款,吸引犹太移民,为新生的以色列提供充盈的养分……塞格夫的精彩叙事、丰富细节,刻画出本-古里安软硬兼施的政治手腕和复杂多变的性格,也投射出20世纪诡谲云涌的世界格局。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本-古里安的个人传记,更是一部踩在巨人肩上的以色列国缔造史。
每满80减40 南开日本研究史料纪事编年
南开日本研究史料纪事编年
刘岳兵
¥66.00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1898—2022年南开大学日本研究的相关史料,分为两部分,*部按照时间分为六卷介绍不同时代南开先贤对日本研究的理智与热情,卷一是1898—1919年,卷二是1919—1949年,卷三是1949—1964年,卷四是1964—1988年,卷五是1988—2003年,卷六是2003—2022年;第二部分是四篇对南开日本研究传统的学术论文分别是,(1)《关于日本,他们在《南开思潮》中说了些什么》,(2)《私立南开大学时期日本研究的资料整理》,(3)《百年南开日本研究的传统与特色》,(4)《克敌制胜?他山之石?美美与共——中国日本研究的三个境界。
每满80减40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1057-1453)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1057-1453)
总主编 陈志强;本卷主编 陈志强
¥113.00
1057—1453年,从杜卡斯王朝时期到君士坦丁堡陷落,随着物质基础的瓦解、军事体制的崩坏、政治体制的崩溃、精神家园的丧失,拜占庭帝国走向了衰亡。本书深度探讨了这一时期的拜占庭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皇帝列传”,以王朝和帝王为序,叙述拜占庭帝国衰亡期的五个正统王朝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的历史。下编为“拜占庭帝国的衰亡”,既对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做了综合分析,也从族群政策、世界格局、流亡政权、军事与外交等角度做了专题分析。全书史料翔实,视野阔,在结构上将编年史和专题研究有机结合,从纵横两方面立体呈现衰亡期的拜占庭帝国。
每满80减40 拿破仑不是矮子(一部欧洲版的《晓松奇谈》 带你解除历史谬误的大行动。)
拿破仑不是矮子(一部欧洲版的《晓松奇谈》 带你解除历史谬误的大行动。)
安德里亚·巴勒姆
¥15.20
自历史被记录以来,越来越多的历史事实走了课堂之中,渗透了整个社会,影响到了整个世界。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些我们众所周知的“事实”其实是错的,你会怎样? 就像土豆和烟草都不是沃尔特·雷利爵士从新世界带回欧洲的;亚伯拉罕·林肯没有在信封背面写下自己有名的《葛底斯堡演讲》;温斯顿·丘吉尔不是在女厕出生的;卡纽特国王也没有为证明自己的王权而试图阻挡过潮水…… 这些未经证实、人为捏造的帝王、皇后、政治家、圣人、探险家和发明家的传言误导了一代又一代倒霉的人。 这本书将带我们通往过去岁月的通道,还原事实的真相,了解那些万万没想到的真实历史。
每满80减40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日本史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日本史
孙秀玲
¥24.00
公元前210年,徐福东渡,带去造船、冶炼、纺织等技术,使日本从采集经济迈农耕经济。  631年,第YI批遣唐使出发,引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步。  1086年,上皇执政,依靠武士对抗摄关家,为武家干预政治的便利之门。 1192年,镰仓幕府成立,以幕府将军为首的军事统治始凌驾于日本天皇的权威之上。  1868年,明治政府连续颁布法令,全面学习西方,日本从封建主义迈向资本主义。  1945年,日本战败,在美国的监督下颁布了“和平宪法”,为战后经济腾飞下基础。 …… 本书聚焦于日本历史,从日本起源到安倍时代,将每一个日本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都囊括在内,都每一节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物等相关内容都行了简明扼要地阐述,帮助读者清晰快速地了解该事件;同时辅以充足的文献和图文资料,使本书成为集权威性、可读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读物。
每满80减40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1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1
小岛毅
¥40.80
这是作者写给15岁正值初中毕业的女儿的一本书。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设计了剑、心、宝、锄四个部分,深浅出地介绍了日本从古代到中世的历史(明治维新以前),讨论了日本的国家形成、历史建构、宗教信仰、社会变动等方面的议题,涉及遣唐使、圣德太子、源平合战、南北朝分裂、幕府更替、黑船来航、尊王攘夷运动等诸多日本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并对日本中心论等流行观行了批判与反思。全书将被分解为琐碎断代的历史重新整合,展现出其整体面貌。作者通过本书,希望传递给读者的不仅是日本史中具体的细节,更强调看待历史的角度与解读历史的方法,以宏大的胸怀与视野走近历史。
每满80减40 《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穿越蒙古国》)要了解中国,就需要了解中国周边的文化和历史!
《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穿越蒙古国》)要了解中国,就需要了解中国周边的文化和历史!
郭建龙
¥233.00
要了解中国,就需要了解中国周边的文化和历史。历史作家郭建龙实地考察之作“亚洲三部曲”!一场印度5000年文明历史的狂野之旅!一场神秘多彩的东南亚文明历史之旅!一段跨越八百年的蒙元帝国之旅!俞敏洪、林达、罗新、杨斌、刘子超 、陆大鹏、罗振宇、杜君立联袂推荐!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55天、70个城市、上百处文化遗址、20000多公里……带你零距离体验印度次大陆的遥远历史与现实! 在印度,郭建龙遇到了无数旅游者和印度人:工程师、教授,也有士兵、民工、流浪汉,与他们一起睡过车站,吃过饭,说笑过,打闹过……他一边重温印度伟大的历史文化,一边切实体会着印度的当下,在历史与现实间反复穿越。郭建龙从印度历代王朝的兴盛与更替到纷繁多彩的各种宗教在印度的生发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展现印度5000年的历史与现实,给读者展现了文明古国的灿烂与辉煌,以及世俗生活的柔性包容和生机勃勃。 《三千佛塔烟云下》 越南、束埔寨、泰国、缅甸、老挝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4个多月、5个国家、70多个城市文化遗址…… 越南与占婆王国的分合;柬埔寨吴哥王朝的灿烂;泰国素可泰王朝的昌盛;缅甸蒲甘王朝、贡榜王朝的荣光;老挝澜沧王国的艰难前行;中南半岛的苦难辉煌一一展现。在多方考察,无数次的奔波、交流和资料查阅后,郭建龙梳理了这个区域的历史、发展逻辑以及历史上与中国既陌生又不得不保持接触的特殊关系。 《穿越蒙古国》 一人一单车、26个昼夜、2000多公里,从成吉思汗的家乡到蒙古人*后攻克的土地! 这是一程用双脚丈量的艰辛骑行,也是“历史文化行者”郭建龙的蒙古国文明历史之旅——这里是比丝绸之路更广阔的欧亚大通道,这里有历史上令人惊叹的游牧民族,他们暴风般地征服重塑了整个世界,也在广袤的帝国疆域内创造了繁荣与和平。 草原、高山、冰峰、湖泊,蒙古包、那达慕骏马和豪爽的蒙古姑娘,与途中邂逅的各色旅人畅谈,听蒙古族的后裔追忆帝国的荣光。
每满80减40 *次世界大战简史
*次世界大战简史
方士华 李天云
¥3.50
本书选择了*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的巨大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每满80减40 法国通史(修订本)
法国通史(修订本)
吕一民 作者
¥39.00
法兰西人的习性经久不变,以至于在两三千年前人们为其勾画的肖像中,就可分辨出其现在的模样;同时,法兰西人的思想和爱好又是那样多变,以至于后变成连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样子。本书生动地描述了法兰西人的独特禀赋和追求创造,展现了法兰西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华彩乐章,讲述了从史前与高卢时期、法兰克人国家、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时代、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第四共和国、第五共和国,以及希拉克、萨科齐、奥朗德和马克龙率领的21世纪以来的法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程。 本书以现时代的眼光重新考察和叙述了自古至今的法国历史,条理清楚地展现了法国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面貌,凝聚了作者长期的治史心的,融合了国内外研究的崭新成果,是一部纵贯古今、全面系统、生动流畅的法国通史。
每满80减40 罗马:一个帝国的故事
罗马:一个帝国的故事
格雷格·伍尔夫
¥37.20
“帝国”这个概念,产生于古罗马,甚至在今天,罗马的纪念物、文献和制度的痕迹也可以在欧洲、近东和北非找到,有时甚至在更远的地方。 格雷格·伍尔夫讲述了这个庞大的帝国是如何创建的,它是如何在危机中维持下去的,以及它是如何塑造其统治者和臣民的世界的,这是一个跨越1500年历史的故事。罗马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已经成为西方文化词典的一部分,作者对其都行了精彩的叙述,从与迦太基的战争到屋大维败克莱奥帕特拉获得胜利,以及图拉真和哈德良皇帝统治下的领土扩张高峰,到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和导致罗马终崩溃的蛮族侵。作者探究了罗马之所以成功并如此持久的条件,涵盖了生态、奴隶制和宗教等不同的主题。还将罗马与其他古代帝国以及后来的许多模仿者相比较,生动地展现了帝国鲜明、经久不衰的特征。 正如伍尔夫表明的那样,没有人计划建立一个持续约1500年的国家,然而,罗马终能够在蛮族迁移、经济崩溃以及在其境内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世界宗教之间的冲突中幸存下来,而在这个过程中,看上去坚不可摧的帝国的形象和神话出现了。          
每满80减40 黑死病下的日常
黑死病下的日常
[美]约瑟夫·P·伯恩 著
¥39.00
1348年,死神挥动镰刀,整个欧洲笼罩在黑死病的阴影下,学校停课、教堂关门、店铺废弃、邻里远迁、建筑停工……街道上不再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摊贩们的叫卖声变成了尸体搬运工们粗声粗气的吆喝,堆满了尸体和濒死之人的马车嘎吱嘎吱地提醒着所有人死亡的迫近。人们蓦然发现,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但受到了疾病的威胁,而且永远被疾病改变了。 但生活还在继续,在医学院、诊所、家庭、教堂、修道院、传染病院、市政厅以及其他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依旧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生命力,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每个人都在挣扎着适应这个特殊的时代。回溯这段不同寻常的日常,我们会发现:“如果说历史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人类总能战胜自然和人类自身各种邪恶冲动带来的威胁。”
每满80减40 写给青少年的世界文明史(全三册)
写给青少年的世界文明史(全三册)
孟钟捷(主编),沈辰成,李云逸 (著)
¥74.00
本书以120篇有趣又好读的小文引领青少年读者世界历史程中的一系列“名场面”,思考世界历史中的一系列“大问题”。 第一册主要讲述史前到1500年的这一段历史,我们回到人类文明的起,一步一步走过古代,走过中世纪,经过那些震古烁今的名字:金字塔、汉谟拉比、耶路撒冷、琐罗亚斯德、雅典学院、罗马军团、十字军骑士、蒙古骑兵、君士坦丁堡…… 第二册主要讲述1500年到1900年的这一段历史,我们回到毁誉参半的近代。这是最好的时代,旧大陆和新大陆连成一体,科学和技术带来工业文明;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殖民者横行霸道,切了亚、非、拉地区的血管,资本家光鲜亮丽,双手却沾满血汗和污秽。 第三册主要讲述1900年至今的这一段历史,我们回到刚刚过去的20世纪。这是科学和技术的百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横空出世,人类走出地球,冲向宇宙;这是战争和对抗的百年,世界大战的烽火席卷全球,冷战的铁幕切割世界。
每满80减40 第二次世界大战通史(第六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通史(第六卷)
马夫
¥3.50
本书包括希特勒掉入战争的泥潭、德军重兵围困斯大林格勒、斯大林调兵遣将准备反击、华西列夫斯基出任总参谋长、德军统帅部作出重大决断等内容。
每满80减40 第二次世界大战通史(第九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通史(第九卷)
马夫
¥3.50
本书包括麦克阿瑟成功收复新几内亚、哈尔西在中太平洋展开攻势、盟军首先发起菲律宾战役、麦克阿瑟成功收复吕宋岛等内容。
每满80减40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将篇(套装4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将篇(套装4册)
马夫
¥39.99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将篇(套装4册)》,包括了领袖、元帅、将领、芷雄、元凶、悍将、枭雄、傀儡、问谍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完整总结和隆重纪念。
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
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
晏智杰
¥158.40
本书研究的范围起自19世纪70年代初期的“边际革命”,止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书中系统论述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还以相当大篇幅论述了从马歇尔经济学到凯恩斯主义期间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每满80减40 拯救弗洛伊德
拯救弗洛伊德
[美]安德鲁·纳戈尔斯基 著;陈功 译
¥42.99
本书讲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真实故事: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如何在最后千钧一发之际逃亡伦敦。 1938年3月,德国军队跨越边境奥地利,随后希特勒将这个国家纳第三帝国的版图。许多犹太人早已闻风逃离维也纳,但是他们之中最有名的一员却选择留下,拒绝离故土——时年81岁的弗洛伊德早已身患癌症,却依然不愿意相信自己的性命危在旦夕。 但是与弗洛伊德关系密切的多位知名人士深知情况危急,于是他们始通力合作,试图说服弗洛伊德离他深爱的维也纳,移民英国。在这群人当中,有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威尔士医生;有拿破仑的曾侄孙女兼希腊和丹麦王妃;有和弗洛伊德合作写书的美国大使;有弗洛伊德孝顺的小女儿、后来同样成为精神分析领域重要人物的安娜;以及他的私人医生——一个和弗洛伊德一样来自维也纳的犹太人,他甚至不惜推迟自己的移民计划,只为能够照顾弗洛伊德。 安德鲁•纳戈尔斯基为我们讲述了这支了不起的救援小队如何成功说服弗洛伊德——这个似乎比任何人都更懂人心的人——摆脱他对迫在眉睫的灾难的深度否定。他们把弗洛伊德及其家人从德占奥地利营救出来,让他们得以定居伦敦。在那里,弗洛伊德在自由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16个月。
美洲印第安人的图画文字(全两卷)
美洲印第安人的图画文字(全两卷)
加里克·马勒里
¥318.40
1893年,根据加里克撰写的民族学局1888-1889年度报告,华盛顿特区政府出版局出版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图画文字》一书。这是世界范围内部以“图画文字”命名的研究性著作,几乎涵盖了人类学的所有领域,是研究印第安人图画文字的奠基之作,被多次再版,至今历久弥新。在全球人类学界、民族学界、古文字学界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历久不衰。 全书以印第安人图画文字为主线对美国本土印第安人文化的一次详尽梳理,话题几乎涵盖人类学所有领域的内容,比如生死命题、家庭生活、教育、战争、宗教、习俗、历法等等。作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马勒里收集整理的图画文字首先是作为研究文化的透镜和工具;事实上,马勒里扎实的田野材料收集能力为此研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图画文字实例,书中使用1300多幅图画文字和54幅整页图画成为研究前文字与文字起源问题的珍贵一手资料。特别是在20世纪以后,书中调查过的图画文字遗迹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很多图画文字的资料已经无法寻得了,书中保存下来的近1400幅图画文字的价值也就益发彰显,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为文字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研究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图画文字大观。
欧洲文明进程·生活水平卷
欧洲文明进程·生活水平卷
侯建新
¥144.00
本书是国内一部系统论述欧洲生活水平变迁的史学著作,分为中世纪(5—15世纪)、转型时期(16—18世纪)、现当代(19—20世纪)三编,每编各五章,全卷共十五章。本书立足于实证研究,在全面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收分配这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中产阶级、工资劳动者和老年人等普通人群体作为样本,从考察样本的定义、人员组成、收来源和消费模式手,尝试对从中世纪到现当代欧洲人生活水平的长期趋势展深系统的专题研究,以厘清千余年来欧洲文明程中普通人生活水平改善的经济和政治原因、主要节、普惠性和差异性,纠正长期以来新人口论和经济史在相关问题认识上的偏差,从特定角度揭示欧洲文明何以成功的制度性和基础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