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人家
¥16.99
《老北京有意思》这套图书共有五本,分别是《非常人家》《胡同八百年》《京味食记》《绝活隐于市》《老字号前传》,每一本都收录了近四十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北京这座城市里*地道、*有价值、*代表性的。 《非常人家》主要讲述与北京的老宅子有关的故事。北京的每一座留存到现在的宅子,都装满了传奇故事。把这些宅子里的故事挖掘出来,以飨读者,是本书的目的。《胡同八百年》则讲述老北京胡同的故事。老北京的胡同,是这座城市*重要的载体,记载着老北京*地道的风土人情。《京味食记》则是讲述了老北京饮食习惯的故事。老北京的传统美食,汲取了全国各地各种菜系的特,兼容并蓄,是*能体现北京文化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此外,老北京的美食,也集中体现了老北京的民俗、时节。《绝活隐于市》讲述老北京街头巷尾五行八作的故事。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手工艺人们把手艺演绎成了“绝活儿”。《老字号前传》讲述老北京老字号的故事。这些传承了几百年的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代表了老北京深沉的经商智慧,以及海纳百川的胸怀。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
¥49.00
本书以“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为主题,回顾了2020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线上、出圈、文旅融合、文创、长三角、扶贫”六大关键词,提出要重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视非遗在建构新发展格局及文化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后疫情时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提出要继续发扬民俗思想,坚持防疫,并把握好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常态,逐步恢复群众性民俗活动等建议。“长三角一体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中对长三角各地的非遗保护实践经验与问题行探索,以利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栏目对非遗图谱编制的理论,对“非遗在社区”的方法,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对非遗保护理念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行了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案与实践研究”栏目考察了罗泾十字挑花、各类团扇等非遗实践案例,还分析了上海渔业非遗的传承与崇明“鸟哨”非遗的保护。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1)“十四五”时期的上海文化发展
¥49.0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军的*个五年。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杨浦滨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和城市治理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中国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上海作为全国改革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落实“人民城市”理念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定位和担当。本年度文化发展报告以“‘十四五’时期的上海文化发展”为主题,系统论述了人民城市建设的文化使命,辨析上海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优势和挑战,研判“十四五”时期上海文化建设的方位和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宏观思考和发展路径。


上海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21) 人与自然,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49.00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20年,在遭遇了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之后,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内容、理念及输出模式都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在维护各自的经济主权包括数字网络主权的基础上,展务实的、可持续的、多样化的交流放,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机制,提高跨境流动文化要素的品质,提升交互式流动与文化传播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书以“人与自然,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主题,聚焦疫情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多国多元文化多种视角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对外文化交流、国家文化形象、文化回归和文化输出等问题。全书内容共分为总报告、新全球化下的国家秩序与国际合作、对外文化交流的可持续性与转变、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港澳台文化交流与实践五部分。


人类语言的故事
¥14.99
为什么大多数语言都管妈妈叫“mama”? 这是因为婴儿在张嘴吐气和吸吮时会发出“ma” 的声音,此时“妈妈”只是乳汁和温暖的象征……(本书第49 页) 为什么韩国人说话总是语调高昂,带着一股孩子气? 因为韩语有着成千上万的拟态词,让情感更加饱满,说话人变得更有说服力。在韩国,能够有效使用拟声词,非但不是幼稚,还是口才好的表现。(本书第37页) 语言学家加斯顿·多伦在书中逐一探索全球20大语言,包括汉语、英语、斯瓦希里语、波斯语、越南语等。他以独特的视角,精心搭配66幅插图,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地为大家展现了人类语言的妙趣,专为语言爱好者造! 翻本书,满足你对人类语言的全部好奇!


中国人超会吃
促销价:¥39.99|¥90.00
对于吃的执着,中国人罕有对手!而美食背后,则是悠长历史、山川湖海、四季物候、仪式人情,更是对生活朴素又真挚的热爱。 本书从 “菜、肉、鱼、禽、豆、米、面”等七大食物类别出发,选取有代表性和烟火气的55道灵魂美食,配合以14篇饭桌观察 、6地(北京/上海/南京/扬州/苏州/成都)市集采风以及800余幅现场摄影作品,呈现嘈杂声色与平民智慧,堪称一次当代中国餐桌新巡礼。 55道灵魂食谱:图文并茂,介绍菜品的历史、食材选择及制作步骤,收录名店名厨的独*烹饪技巧。 14篇饭桌观察:敏锐捕捉当下中国人的饮食变化,剖解中国人的请客之道、网红餐厅与苍蝇小馆的风靡、外卖对用餐习惯的改变。 6地市集采风:探访北京、上海、南京、扬州、苏州、成都这六座城市蕞具代表性的菜市场,囊括历史变迁、特色菜品、交易语言,呈现活色生香的卖众生相。


老字号前传
¥16.99
截取了同仁堂、瑞蚨祥、马聚源、内联升等这些北京老字号在其百年乃是数百年的传承中精彩而又蕴意深刻的片段,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老字号的传承。在那个商人地位还有待提高的年代,这些商贩家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守护,构成了一个有一个鲜活的家族传承史,而这些家族传承史交织在一起,就是老北京的文明传承史。这些老字号是北京的瑰宝,有着浓郁鲜明的北京特色。这些老字号对一些理念的坚持、对一些细节的坚守,已经成为老北京独有的气质。


我的小裂帖
¥44.99
国宝染织家关于“织”的深刻思考,一本用陪伴自己半生的小碎布写成的人生日记。 一件和服在成为华美的成品之前往往是一小块窄窄的布料,这布料是残片也是雏形,伟大的艺术即从此生出。 本书将艺术家六十多年的织物创作浓缩可爱又丰富的小布条之中,高清的扫描图片展示了每一道经纬的走向,也记录着一次次大胆的尝试,附以真切优美的散文,回顾了从艺以来的取舍与坚持。从这套堪称织物样本册的书中,我们得已见出艺术的陡峭,也品味以小见大的妙味。


中国的水神
¥29.00
这是一部研究中国水神神话的专著。书中广泛辑录了历代小说、文人笔记、地方志以及民间传说中关于水神的资料,对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水神传说,特别是围绕着杨四将军(二郎神)神话的产生、流传和演变情况行了梳理钩沉,在丰富的神话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水神神话的历史面貌行了严密的科学考证,且旁及民间治水措施及民间习俗。本书对水神神话的研究和探讨具有多学科的参考价值。


孔子答客问
¥25.99
本书是一部社科专著,在充分占有史料并严谨辨析论证的基础上,以活泼生动的“问答”文体,请出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现身”解惑答疑,从而系统全面地呈现这位伟大先哲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脉络。 本书作者王长华教授在先秦诸子领域研究有年,学养深厚。透过本书,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孔子的独特人生和他生活的时代,学习和体会孔子历经漫长时光淘洗仍光辉璀璨的思想精华,充分感受这位杰出思想家、教育家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


非裔美国文学批评教程
¥49.90
本书选取了20世纪不同时期非裔美国文学批评代表性人物的主要批评文献,涵盖诗歌、戏剧、小说、自传等文类,旨在强调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的文学社会功能,关注其对文学的文本性、符号性与表意性等的阐释,尝试探讨非裔美国文学本身的特质及其与欧美主流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联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40.8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由唐明燕著

英汉反讽研究新视野——历史演变与对比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第二辑))
¥39.00
本研究追溯了反讽在西方和中国的滥觞和演变发展过程,聚焦和对比了英文反讽(irony)如何起源于希腊、发展为苏格拉底式反讽和语言修辞方式的历时演变,同时也梳理了肇端于虞舜《南风》之诗、滥觞于《春秋》的春秋笔法以及随文学艺术发展的汉语反讽文体的繁衍。本研究对与反讽相近的常混淆的六对概念(讽、讽刺、反语、讽喻、暗讽、戏谑)行了辨析,提出了反讽独有的语用特征。后,借助反讽搭建的桥梁,本研究将英国早的一部叙事史诗《贝奥武普》(Beowulf)和中国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置于同框中行对比,既呈现了地域相异的文学巨著在反讽使用时的异曲同工之妙,又阐释了主体建构、激活的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主题以及反讽的认知参照的相异。


少年读论语·君子以仁为本
¥19.00
《少年读论语》是著名学者刘耀辉教授专门为青少年撰写的解读《论语》的普及读物。 本书打破《论语》的章节结构,把《论语》里的所有历史人物从书中剥离出来,结合《史记》《左传》《孔子家语》等书中的有关记载,按照主题将孔子及其弟子的人生经历、思想、人格精神用一个个独立而又有联系的故事讲述出来,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论语》的思想精华,引领青少年更好地领略圣贤的人格魅力和深邃思想,从而获得精神启迪和教育。全书文字浅近易懂,有学术的高度和深度,却无学究气味;既轻松有趣,又耐人寻味。


私史微观: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的多元透视
¥44.00
《私史微观: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的多元透视》是一部对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的文本、作者及作者的日常生活、行旅体验等行多角度、全方位梳理研究的学术著作。书中引用大量名人日 记原文,如朱自清、鲁迅、郁达夫、徐志摩、胡适、季羡林等,为读者更近距离了解这些现代名家了另一扇窗。作者强调了作家日记的文学史和学术史价值,并提出构建“中国日 记学”的设想,颇具创新性和整体观。

纸背的声音:书事·笺事(全2册)
¥76.50
著名文化学者、藏书家薛冰四十年收藏、研究成果之结晶。以笺纸尺牍窥视中国典雅的传统文化、文人情趣及其时代变迁;以版本学为经、图书实证为纬,梳理中国近现代版本常识。

国别新声——国别和区域新动态研究
¥40.80
本研究聚焦语言学、翻译学、文学以及区域与国别等四个方向的成果,分卷的书名为“语苑璞玉”、“译坛清音”、“文园雅荷”、“国别新声”。卷“语苑璞玉”聚焦外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本体研究,设汉外或外汉对比研究、外语(二语)习得研究、外语教学法/媒体/App研究、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栏目;第二卷“译坛清音”就历史与当下、理论与实务,以及人才培养等翻译相关一切有价值的真问题展创新研究。收录文章的主题涵盖翻译史探微;中国-东盟译务探究;文化外译;西大翻译家(马君武、陈望道、王力、盛成、骆介子、周其勋等);新时代译才等;第三卷“文园雅荷”的主题包括英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东南亚文学与文化研究、少数族裔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外文学对比研究、文学翻译研究、广西民族文学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有关文学或文化的跨学科研究等;第四卷“国别新声”则收录历史记忆与时代转译研究;中国-东盟各国历史文化交流史研究、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能力提升研究、新文科下多学科或超学科交叉融合特性及共同体思维研究、东盟国别和区域研究相关范式研究等。本书为第四卷。

文字小讲·青少版(共3册)
¥95.99
这是一本讲解汉字的书。 本书是知名文字学家许进雄先生写给孩子的无门槛说文解字,用简洁的行文精细地讲解了95个与日常、生活、博物相关的汉字背后的文化与故事,透过可靠的学识、通俗的叙述,连接文字、文物与历史,引领读者展开一场对中国古代人生活场景的*探索。作者透过每个汉字的早期字形,讲解它们里面的笔画所表示的意思以及这些笔画总和起来所表达的含义,反映出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和思考方式,使读者在阅读中更加了解中国古人的生活。

刘伯温注译与大智慧解析
¥7.00
本书包括刘伯温的生平简历、刘伯温的军事思想、刘伯温的人生智慧、多谋善断的战略、计谋为先,处于优势、以谋制胜,才是*高准则、巧用间谍,战无不胜、精选先锋,必能无往不胜、制造假象,营造有利形势、佯装弱小,迷惑对手、审察虚实,打击薄弱要害、离间敌人,趁机进攻、败仗之后,不可畏缩气馁、白天作战,需多迷惑对方等内容。


平坡遵道集
¥34.00
本书是李华瑞教授的读书与生活随笔,书名来自李华瑞教授的故乡“平坡镇”以及祖籍“遵道镇”。本书共收录了36篇随笔、杂文,包括书序、书评、纪事和追忆,涉及中古经济 史、中古政治文化、宋辽夏金史、宋史研究史、忆师友等方方面面。 通过李教授先生的指点,读者可以饱览宋史研究的方方面面,仿佛回到宋朝,比如: 为何宋代有繁华的夜间经济? 北宋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了吗? 北宋轻视武人的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王安石与孟子有什么关系? 宋代的*文臣是谁? 学者是如何复原死语言——西夏语? 以上问题均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此外,李华瑞教授的处世、问学之道也值得读者朋友们学习,他对邓广铭、漆侠、陈守忠等著名宋史前辈学者的感人至深的回忆,让人无不感叹老一辈学者的人格与学术魅力,也激励 后学者,求学的基础贵在“尊师重道”。


书后的故事
¥45.99
本书是著名出版人俞晓群先生近年来在工作阅读之余辑录的92篇随笔和专栏文章。近四十年身居出版行业一线,读书、品书、识人,通过热情且鲜活的笔触,回望他的成长经历、家学传承和求学阅读之路,同时,带读者走文化出版的幕后:编书、出书的乐趣,出版选题的创意迸发,遇见一个个性情各异的作者,以及一本本美书诞生的过程。 本书由上编“六十杂忆”和下编“书后的故事”组成。上编共38篇文章,俞晓群先生回忆童年趣事、求学经历,讲述姥爷、父亲等人的家族故事。下编共54篇文章,书写俞晓群先生在近年来策划出版的好书,由书及人,透露他与沈昌文先生、陈墨、韦力、王强、陈子善、陆灏、毛尖等人的交往,书写他们不为人知的可爱一面。本书叙述作者主持“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杂志、“海豚书馆”的往事,首次辑录出版人俞晓群先生十年对西书装帧艺术的研习与探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