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乡俗三部曲
乡俗三部曲
浩然
¥12.90
《乡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浩然的长篇小说,该书包括三个连续性的中篇:《寡妇门前》《终身大事》《半路夫妻》。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乡土特色鲜明,语言扑素自然。他的农村三部曲,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的历史风貌。富有乡土气息,时代特征,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小说通过对王金环、女儿小妞及英子妈、范志良等一系列人物,在婚姻恋爱问题上所经历的种种曲折磨难,揭示了那个时代下旧思想对老百姓思想意识的腐蚀及危害,深刻的刻画了当年农村社会的婚姻恋爱的真实生活状态。
49元5本 蚂蚱
蚂蚱
王兆军著
¥35.00
《蚂蚱》一书描绘的是20世纪上半叶鲁南地区的乡村生活图景。这是一个旧制度废弛瓦解,新制度、新文化尚未成型的时期,底层社会生活呈现出很多特殊的现象,比如匪情,比如民国新法的推行,比如城市工业品的流对传统乡村生活的影响,比如乡绅社会的消亡等等。 当地人出于对蝗灾的恐惧,给所谓的“蚂蚱神”修建起庙宇。小庙周围的居民都是普通农民,他们像杂草一样自身自灭,但各具特,生存的本能让这些社会底层的传奇故事绵延不绝。社会的变迁,新思想的萌芽,各种政治势力的博弈,人性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纷纷登场,书写了一幅既丰富多彩又血泪斑斑的地方历史人文画卷。
李仲清短篇小说集
李仲清短篇小说集
李仲清
¥5.99
李仲清小说自选集,收入作家近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若干。
49元5本 米谷
米谷
王祥夫
¥27.99
她们是乞婆,却错觉自己是皇城中心的女王;她们将肚皮变成泔水桶,却仿佛吃下的是满汉全席;她们早已不是辞典意义上的“农民”,早出晚归已经变成了经年累月的流浪。四季变换对他们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的劳作就只剩下沿街行乞,然后再把乞讨得来的钱再源源不断地寄回远方的家……这种劳作不再需要农具,也不用再看晨昏阴晴,过去的怎么种地在他们那里变成了怎么乞讨。他们像一群候鸟一样在家乡和异乡之间飞来飞去,他们以为自己拥有一切,然而—— 真正的苦难在哪里?真正的苦难被什么死死屏蔽?! 一切故事,若无真相便是欺骗。
49元5本 百年关东
百年关东
丁志阔
¥29.99
靠山屯大户张富贵的小老婆秀珍在回家的途中遭遇了土匪单四虎子,并从单四虎子口中得知原来他也是穷苦出身,因生活所迫才上山当了土匪。后来,单四虎子加了抗联队伍。谁知由于汉奸张宝贵的告密,单四虎子全家都惨遭杀害,单四虎子后也被日军抓获而英勇就义。此前,秀珍已经怀了单四虎子的孩子,为了延续单家的香火,秀珍执意要将这个孩子生下来,并且取名单宝,以此来表达对单四虎子的崇敬和怀念。由此,展了单氏家族四代人的传奇故事……
一滴水有多深
一滴水有多深
刘醒龙
¥2.99
著名作家刘醒龙历时三年的艰苦写作,成就了这一部以“乡土乡村”为主题的长篇散文。在记忆与现实的时光交错中,作者如歌如泣地抒发着满腔的乡土情结。乡村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会令读者不断地反思并领悟:何处是人类精神的家园,何处是人的灵魂的栖息地。
49元5本 乡贤记忆
乡贤记忆
沈成嵩
¥19.02
本书是由一组组乡间人物的故事组成,他们中有蚕娘、渔夫、牛倌,有说书先生、田园诗人、私塾先生、农村教师,有县委书记、乡镇企业家、战斗英雄,有小媳妇儿、老祖母、庄稼汉,把江南地区的乡间贤人描摹得活灵活现。
写人·记事
写人·记事
赵勤
¥1.92
这里有弹得一手好热瓦甫的琴祖,他走到哪里就弹到哪里;也有眼神专注得像工程师的鞋匠,闲来无事眯着眼睛晒太阳。另有奇人异士,能养*、会说祝词、擅唱花儿。这便是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风貌。
梅葛歌王
梅葛歌王
饶云华
¥5.99
饶云华中短篇小说集  
49元5本 红色浪漫
红色浪漫
李治邦
¥15.99
他,一个说唱弦子书的艺人,在他的师傅瞎老广——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江湖艺人的拨下,毅然投身革命,利用说书艺人的身份行地下工作;她,一个富家女儿,在他被人出卖被捕后,疯了般地营救他。当他高升为房管局局长,城后却仍与结发妻子不离不弃…… 《红色浪漫》记述了“我”的家庭从抗日战争到现在长达60多年的风雨历史,其中用一半的笔墨描述了“我”爹和“我”娘的情感经历,渲染了两个人长达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这里浸透了上—辈人对感情的执著,表明了两个不能背叛:—个是对民族,—个是对婚姻。“我”又用了一半的篇幅倾诉了“我”和妻子盼盼以及几个女人的感情纠葛,阐述了现代社会中男人与女人的身心背叛……
49元5本 骚动之秋
骚动之秋
刘玉民著
¥36.00
《骚动之秋》作为刘玉民的代表作,是一部反映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骚动之秋》既是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从省市县委领导的关注到全国和省级报婚的社会舆论的宣传,从李龙山的古老传说到李王庙后殿的碑碣上刻下岳鹏程和大桑园的名字……但同时,也着重写了岳鹏程内心的种种骚动,他和儿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见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冲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导致与妻子的冲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锐化……
49元5本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总策划康洪雷;田薇淇
¥19.99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莫家二子莫成名因无法落实工作于是离开南京,追随先行的大哥莫志乡来到内蒙古。大哥远在呼伦贝尔,成名却去了鄂尔多斯工作并与蒙古族姑娘杭拉结婚。成名从小就有音乐天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成名调入了乌兰牧骑。然而大哥莫志乡在呼伦贝尔打伤了人后逃回南京,结果被警方逮捕入狱。莫家三妹桑梓离开南京也来到了内蒙古,擅长打排球、跳舞的她被分配到了苏尼特乌兰牧骑。莫家四子莫青山长大了,跟随刚好出狱的大哥志乡,一同来到内蒙古草原开创自己的人生。多年以后莫家的孩子们都在内蒙古找到了归属,大哥莫志乡继续在呼伦贝尔工作,三妹桑梓留在了苏尼特乌兰牧骑,莫青山在巴林右旗乌兰牧骑当上了卡车司机,只有莫成名在深圳为了音乐梦想坚持着,可是受到经济的影响,又想到在内蒙古的亲朋好友,*终成名回到了草原。
49元5本 上学谣
上学谣
胡永红
¥19.99
《上学谣》是作家胡永红以壮族村寨某失独老人在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扶助下培养孙子上大学的事迹为蓝本写成的一部壮族少年成长小说。小说讲述了壮族少年火龙从小无母,父亲在事故中过世,水仙阿嬷以传说比喻其身世,族里信守秘密,政府出资相助,共同呵护其长大。以壮乡少年火龙幼年失去双亲,艰难求生,幸而获政府资助得以完成学业并*终反哺故乡的故事,表现壮乡人民在政府帮助下脱贫攻坚,守望相助,共创美好生活的美丽画卷。
农家院里的爬山虎
农家院里的爬山虎
姜兰芳
¥5.99
时间是一九八三年。这一年冬月十五的夜晚非同一般,月亮似乎比什么时候都大都圆。圆润如玉的月亮像一盏明灯,笑盈盈地高悬在天幕上,就连月宫里的嫦娥、玉兔还有吴刚他们,竟也满含温情地关注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恩恩怨怨,感叹那些万古恨事、千古风流……
和杨旦没完
和杨旦没完
王宏哲
¥5.99
《和杨旦没完》共收录作者近年来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十五篇。作品多以关中平原一个叫做柳树村的地方为切入点,以一个个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命运遭际为线索,试图透过纷繁杂乱的生活表象,探寻当下乡村芸芸众生的真实样态和内心状态,其中既有对乡情亲情的温情回首,对人性善美的深情抚摸,也有对道德欲望的冷峻审视,对人性恶丑的鞭笞批判。通过一个个平平淡淡或荒诞离奇的故事,折射出变革时期乡村众生的困惑困顿和坚守自省。作品视角独特,风格多变,笔触细腻,或精雕细刻,或夸张变形,于诗意的讲述中勾勒出了一幅幅意蕴深厚的乡村图景,引人阅读,耐人寻味。
49元5本 风月无边
风月无边
王祥夫
¥27.99
  李明桂历经波折终于和帅哥于国栋结婚了,婚后不久却出现了情敌齐新丽。初始于国栋慑于岳父李书记的威严,对婚外情值限于想象;其后李书记因故去世,于国栋始无所顾忌。
我的那些猪,我的那些菜
我的那些猪,我的那些菜
麋鹿美丽
¥1.92
端午节前两天吧,天气不太好。小镇滨江之居,躺在床上,斜眼可见窗外浅绿的茶树叶,青色的类似久远乡村时的猪菜叶。又及端午来临,一般这样的五月,乡村有几户人家会杀掉自家养的猪,串乡走户去卖。因为那比卖整头强,一头可多买二三百元吧。一般的农家也包起了粽子,称起了猪肉,等着家里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家。另有下年婚嫁的人家,男家的包了粽子跟女家送去,女家少不了备些猪肉,鱼,鸡等,安置男家来礼的人吃饭。
写景·记事
写景·记事
赵勤
¥1.92
听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风声,见过和布克赛尔的云朵,抚摸天山神木园的植株,送走乌伦古湖的飞鸟。还有命名礼的盛大宴会、欢快奔走的毛驴车、每七日一集的巴扎。把在新疆的奇异风光尽皆写于笔下,满满的都是能看得见的情。
樱桃·杏花及其它
樱桃·杏花及其它
李仲清
¥5.99
本书内容包括樱桃之死,杏花,虚惊之后,空酒瓶等内容。
49元5本 人间至味醉湘西
人间至味醉湘西
彭梁心
¥19.99
本书以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湘西大地为背景,以地域饮食文化为线,解读独特的湘西饮食文化里的典故、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本书共七部分,分别为野蔌山蔬次第尝、山野肉珍馐外香、小梅风韵*妖娆、吊脚楼内味犹爽、千娇百媚浓家常、乐如疏食曲肱眠、温馨漫溢沁心间等,将地域文化与特色食材相结合,呈现湘西的魅力生活画卷。
凉州十八拍(套装全三卷)
凉州十八拍(套装全三卷)
叶舟
¥84.99
《凉州十八拍》是实力派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叶舟聚焦河西走廊历史、地理、文化,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纵横历史、气势雄浑、荡气回肠、人物众多、包罗万象的长篇史诗小说。 小说以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河西首郡凉州为原,以现代版的“赵氏孤儿”为故事内核,以诗性飞扬、韵味深厚的叙事语言,着力塑造了一批来自民间且拥有文化自觉与大义担当的凉州子弟、义勇之士和热血少年。在山河板荡、世道浇漓、军阀践踏、官衙腐败的大时代当中,他们心系家国命运,满怀忠义豪情,守护河西大地,而演绎出了一场场生死不弃、惊天撼地的悲壮故事。 小说成功融会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与现代文学的想象,技法娴熟,贯通中外古今。在整部作品中,故事情节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叙事过程草蛇灰线、重峦叠嶂,人物形象热烈饱满,场面描写恢弘辽阔。同时,整部作品不仅将鸠摩罗什、铜奔马、祁连山、北疆边地相关的历史与传说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河西民间社会有机地融为一炉,而且将西北腹地的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经济贸易、军事历史,以文学的方式给予了生动如画、可爱可信的美妙呈现。 小说分上、中、下三卷,十八章,计134万余字,是作者继围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敦煌本纪》之后,为河西走廊立传、发掘西部文化之密码、寻找中华文明之精神原乡的又一部雄心之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