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临床诊疗思维案例教程
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临床诊疗思维案例教程
李军祥;毛堂友;石磊
¥110.50
       本书是以案例手解析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临床诊疗思维的实用教程。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对消化系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行鉴别诊断,第二章、第三章对常见的消化系疾病化验报告单和影像报告单行解读,第四章为消化系统疾病急危重症诊治,第五章结合临床案例,对消化系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维行剖析。        贯穿基于案例的临床诊疗思维教学法,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如第三章化验报告解读,以具体的医案展示指标数据,通过“思维提示”,使读者能够快速把握诊断要,将基础知识与临床有机结合起来。而在第五章诊疗思维示例部分,则以40个典型病例,展现了40种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思维特、诊疗思路和路径,从基础到临床,从概念到思维,从临床难到用药细节,层层解析,深浅出,以期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提高临床应变能力。        本书适用于年轻医生和实习医生的临床思维门教育,亦可作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师以及医学生步临床的参考用书。
49元5本 房颤病专科中西医标准数据集
房颤病专科中西医标准数据集
胡元会;杨睿
¥15.50
本书分为通用数据集、专病常规数据集、样本库三大部分,共包含17个模块。为房颤患者中西医临床诊疗和疾病管理期间有关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共享提供一套术语规范、定义明确、语义语境无歧义的数据标准,实现房颤病研究的中西医电子病历数据收集和整合,为探索房颤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诊疗和预防的*佳方案、预后和转归的预警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保证房颤病数据的有效交换、统计和共享本书分为通用数据集、专病常规数据集、样本库三大部分,共包含17个模块。为房颤患者中西医临床诊疗和疾病管理期间有关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共享提供一套术语规范、定义明确、语义语境无歧义的数据标准,实现房颤病研究的中西医电子病历数据收集和整合,为探索房颤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诊疗和预防的*佳方案、预后和转归的预警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保证房颤病数据的有效交换、统计和共享。
清宫医案骨关节炎治疗方现代研究
清宫医案骨关节炎治疗方现代研究
陈俊;吴广文
¥109.00
20世纪80年代陈可冀院士对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行整理,先后出版了清宫医案系列专著。本书分别从原方、原方的新剂型与新方的挖掘三个角度选取四个治疗骨关节炎的代表方洗腿又方(原方)、骨痛停气雾剂(原方新剂型)、荣筋拈痛方(新内服方)、荣筋祛痹方(新外用方)展一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本书的出版是对清宫医籍中治疗骨关节炎有效用方的肯定,也是对从中挖掘出治疗骨关节炎的新方的认可,更是为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为从事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广大学者和医务工作者在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上提供借鉴和参考。
49元5本 中药固体制剂技术理论与实践
中药固体制剂技术理论与实践
冯怡
¥38.50
本书从物理学角度揭示了影响中药固体制剂质量关键问题的本质,并通过建立中药制剂原料物理特性与制剂工艺、制剂质量的相关性,找到了解决影响制剂成型和制剂质量的关键问题所在,形成了针对不同制剂原料的适宜技术,涵盖了集理论依据、技术方法、评价体系为一体的系统内容,将推动中药制剂工业的理论创新与技术步。 
微针系统诊疗全书
微针系统诊疗全书
贾春生;李晓峰;孙彦辉
¥102.50
本书分上、中、下篇。上篇为“全息针灸概论”,包含“从全息生物医学到全息针灸”“全息针灸常用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中篇为“全息针灸诊疗方法”,包含“耳部全息针灸”“头部全息针灸”“眼部全息针灸”“舌部全息针灸”“腕踝部全息针灸”“面部全息针灸”“口部全息针灸”“鼻部全息针灸”“人中部全息针灸”“手部全息针灸”“第二掌骨侧部全息针灸”“足部全息针灸”“颊部全息针灸”“腹部全息针灸”“脐部全息针灸”等内容。下篇为“常见疾病全息诊疗”,包含“神经精神疾病”“内科疾病”“外科及皮肤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其他疾病”等内容。
中医经方理论与临证集萃
中医经方理论与临证集萃
朱明军
¥79.00
该书汇集了具有丰富中医经方临床应用经验的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经方大家、临床高级职称中医师等专家的临床宝贵经验和临证特色医案等,从临证心得、遣方用药、特色疗法、临床心悟等多方面反映了对经方的研究。内容丰富、实用,为后来医者阔思路、指明方向,为患者带来福音,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可谓是一件幸事。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精心造原汁原味、贴近临床、实用有效的中医经方专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医者的青睐,中医经方一定会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49元5本 红外热力学之中医药临床应用
红外热力学之中医药临床应用
周晓玲
¥50.00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辨识中医体质、辅助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中医疗效评估及中医健康管理,并形成一套特有的、成熟的中医治未病建设模式。本书稿便是基于此,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中医临床、中医治未病的建设经验分类整理,梳理其应用特与适用条件、病种等,分析其与临床病证的对应性,这将有助于促中医药的客观化、规范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本书提供快速、便捷、客观的辨识中医体质的经验,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就诊速率及医生的看诊人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看病难、排队久”的社会医疗难题。
49元5本 跟*名老中医邵经明做临床
跟*名老中医邵经明做临床
邵素菊
¥55.50
邵经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全国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创始人,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河南省针灸事业发展的奠基人和带头人。邵老幼读私塾,先后拜清末举人当地名中医郭玉璜及近代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为师。30年代起设“鹤龄堂”悬壶应诊,邵老以其精湛的医技和乐善好施的善举一直被患者、同事、百姓所称颂。邵老提炼的“邵氏五针法”治哮喘,疗效显著,独具特色;创“努针运气热感法”,临证治病擅用背俞穴,“火针治疗瘰疬”等经验亦是邵老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后学潜心钻研。 本书分为邵经明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医案两部分。其学术思想将邵老的学术特色及其治学理念给予了高度概括;临证医案涉及临床各科多个病种,在编写题例上围绕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以案例为主题,以问题为中心行编撰,其特色之处在于将邵老的学术思想贯穿于每个医案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可使学生能够掌握邵老临证辨治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其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亦为临床医师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一部良好的参考素材。
49元5本 换个视角看经方
换个视角看经方
杨大华
¥31.50
1.写作内容上,本书是经方研究的专著。目前,经方医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书的出版顺应了当前时代的趋势,符合广大经方学子(包括经方爱好者)的需求。 2.写作特色上,本书跨界经方与现代医学两个领域,涉猎的知识面比较宽。目前,经方研究领域中此类著作不多。因此,本书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3.写作形式上,本书围绕经方条文行分析,并得出比较靠谱的结论。因此,对于高校从事《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教学的人员来说,本书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 4.写作视角上,本书从现代医学来破解经方,展现了传统教科书之外的学术世界。因此,对于经方研究者(包括经方专业研究生)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手边书。 5.书中许多观具有原创性及新颖性,逻辑严密,可读性强,对于后世时方派也同样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与吸引力。当然,也适合西学中人群。 6.作者出版的《十年一觉经方梦》一书中有一篇“借双西眼看经方”的文章,讨论了10多个经方。这些方面为本书作了较好的铺垫,有利于本书的出版发行。
49元5本 仲景学术历代医家研究与传承
仲景学术历代医家研究与传承
李成文
¥54.50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具备,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历代医家深研究其学术思想、挖掘临证辨病与辨证思路、用药规律与特色,并总结其诊治经验与证治心得撰写成一部部研究《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学术专著,使仲景学术传承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形成今日的仲景学说。因此挖掘继承历代仲景学家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不仅可以更好地学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提高理论水平及临床疗效,对于仲景学术传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本教材主要选取许叔微、喻昌、徐大椿、喻昌、尤在泾、黄元御、张志聪、郑重光、陈修圆、章虚谷、张锡纯、曹颖甫、恽铁樵、陆渊雷等历代伤寒名家。每位医家内容包括医家简介、著作概要、学术渊源、伤寒学术成就、应用经方临证经验、经方医案、参考文献、原著摘录等。 特色:系统总结历代著名伤寒名家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弘扬仲景学说的独特贡献,及丰富和发展仲景学说的历史皆知,为仲景班提供拓展学术视野的特色教材。
49元5本 寒温穷源:陈其昌寒温三十说
寒温穷源:陈其昌寒温三十说
(清)陈其昌
¥23.50
《寒温穷源》专论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是明辨寒温病合一之书。本书一共三十说,提出“以伤寒治温证宜,以温证治伤寒亦宜也”,论治“本寒”“本热”“标寒”“标热”,采用不同治法,千古疑窦,一旦而。旁通河图、洛书、《易经》,以易理释医理,诸多疑云豁然而散。并从阴阳五行、六气标本、六经传变、天人合一等诸方面,对寒温二气的特和转化,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书中所论,尤崇张仲景《伤寒论》与吴鞠通之《温病条辨》。
49元5本 荆防颗粒求真:源流与应用
荆防颗粒求真:源流与应用
赵琰;张贵民
¥58.50
荆防败毒散源于人参败毒散,为人参败毒散加荆芥、防风而成,组方配伍精妙,对后代影响深远。荆防败毒散沿用至今,依然是现代临床中的常常加减应用的方剂,这与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和精妙的配伍密不可分。其也是是临床常用中成药。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希望本书能够为大众提供较全面和系统的荆防败毒散研究文献,为拓展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增大众和专业人员对荆防败毒散的认识和理解,为以荆防败毒散为代表的中医经典方剂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49元5本 基层常见慢性疾病康复技术应用
基层常见慢性疾病康复技术应用
刘杰;楼天晓
¥47.00
本书稿梳理了系统总结了基层常见慢性病康复治疗操作技术,阐述基层常见慢性病康复评定及治疗。本书可为基层全科医师、基层针灸科及康复科临床医师、治疗师等提供指导,有助于基层常见慢性疾病康复评定及治疗。
49元5本 于世家教授临证经验集
于世家教授临证经验集
郑曙琴;霍晶晶
¥38.50
于世家教授1983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1988年获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指导教师。从医35年中在医教研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在医院管理与科室管理方面取得建树,先后担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等重要党政职务。于世家教授现任:国家临床重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学科中医内分泌病学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辽宁省名中医,沈阳市优秀专家;第六批中医师承人员指导教师。于世家教授历年来累计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研究成果转化1项:主持研发的国内个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木丹颗粒,年销售额现已过亿元。主持、省市级课题13项,研究成果获省市级奖励8项。编写书籍8部,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通过多年的实践,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思想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故对其学术经验的梳理与传承至关重要。本书将拟从以下几部分撰写: 一、学术精华 本节内容将于世家教授的学术思想行总结,诸如活血化瘀法、平肝潜阳法、补益肝肾法、分段论治法等在临证中的应用行归纳挖掘和整理。 二、专病论治 将从病因病机、辨证特色、治疗心得、验案举偶几个方面分别就于世家教授在治疗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肾病、肠病等)、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肥胖等行具体阐述。 三、临证杂谈 这部分内容主要记录跟师出诊、查房过程中于教授从医的心得体会及医论医话。 四、用药特色 这部分内容记录于世家教授用药的剂量、配伍等特 附:医家小传
49元5本 李氏药火针疗法
李氏药火针疗法
李彩霞;李元和
¥40.00
药火针疗法是李明彦老先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前后创立,集针刺、药物、灸疗等功效于一体的独特针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疗效显著、见效快等特,在治疗顽固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该疗法是在《黄帝内经》“燔针”“?n刺法”“火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后世“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的演变。在陕西省中医药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李氏药火针”于2018年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陕西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李彩霞主任医师作为第四代传人根据自己30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先辈的经验总结,在第五代传承人李元和主治医师的帮助下,将药火针创立的渊源、治病的机理、学术观、临床医案、传承与发展等加以汇总整理,编著成本书,以供同道参考。
49元5本 土家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土家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55.00
推动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技术整理和推广工作,能够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技术,为少数民族医医疗机构和少数民族医特色专科提升服务内涵提供有力指导;促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应用,提高基层诊疗机构少数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是围绕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权益,解决好各族群众*关心、*直、*现实的民生问题,推健康中国建设,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手段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病症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病症
中国针灸学会
¥96.00
本书为中国针灸学会发布的部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项目,其中包括踝关节扭伤后疼痛、腱鞘炎所致疼痛、目赤痛、下肢静脉曲张所致胀痛、胁痛、牙痛、术后尿储留等病症的针灸循证指南。适合广大中医药临床,个别是针灸临床从业者学习参考。
情志病证古今验案集萃
情志病证古今验案集萃
张丽萍;夏猛
¥70.50
该书在《现代中医情志学》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应用,将古今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临床辨证思路,历代情志病医案用药规律和方药配伍特规律,临证效验医案等行整理编写。全书主要分临证思路、临证验案两部分介绍。临证思路部分主要介绍了古今医家对情志病内涵及发病特的认识、论治特及用药规律、以及执中允和思想的内涵及在情志病中的应用;临证验案部分主要通过精选内科、妇科、男科、儿科验案,论述了31种常见情志病证的治疗经验,对指导临床有重要应用价值。本书集古今医家临证经验精华,加之主编及团队20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内容实用,可供从事情志病工作的中医临床医生、大专院校学生,以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49元5本 魏稼讲针灸
魏稼讲针灸
宋南昌;魏小明
¥46.50
该书为魏稼教授1964年、1972年为江西中医学院本科,西中班等学生讲授《针灸学》的手写讲稿,现经整理成书,目的为还原讲稿,表面看起来似教科书(教材),但又有别于它。讲稿对纵横交错的经络循行,星罗棋布的腧穴分布,流派纷呈的针刺艾灸,复杂广泛的临诊病症〈证),融理、法、方(穴)、术于一体,与天时、地理、人文息息相关的治疗举措全部囊括。而且,还有除针灸的主体毫针(体针)外,又不可忽视的耳针、水针、埋线、割治等微针系统内容。这些对当今临床教学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书以讲稿内容为主体,同时加上了魏老担任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主委,江西省针灸学会会长期间展工作概况实录,主要为学术交流、编写教材,专著等,还有同国内外专家学者,广大同仁之相聚学习工作之情景回忆,图文并茂,既利于学习回味,又可见书(容)(忆思)缅怀魏老。
中医临证思辨录: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策论精选.第二辑
中医临证思辨录: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策论精选.第二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82.50
本书为全国优秀中医人才研修班项目策论的精选汇编,精选的策论由专家行评,使读者既看到优才学员的临证思辨能力,更可以通过专家的评得到更多更深体会。
发现本草:对中药药性的深度解读
发现本草:对中药药性的深度解读
钟知霖
¥102.50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从“药类法象”的观出发,对中药的药性理论行深解读,对中药的普遍性规律行了归纳、论证和完善。下篇各论,收录了常用中药100余味,按照甘淡、咸、苦、辛、酸涩等性味分为五章,综合历代有代表性的医家观,更借助现代科学知识,从药性、功效、药论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及其作用机制,并在论述中讲述了相关的中药典故,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适合中医药专业人士及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