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史论丛续编
¥22.75
本书收录文章十四篇,讨论秦汉史之问题,大致可分为二类,其一讨论汉光武帝之生平、性格、治术、政策及其政策措施对东汉政治之影响。其二为利用“张家山汉简”之新资料讨论秦汉之历史与官制。主要内容、观如下: 古代游牧民族之经济无法自给自足,必取足于相邻之农耕民族,其方法主要是侵抢掠其粮食物产,或农耕民族之君主给予游牧民族赏赐。征伐游牧民族之战争花费太高,故汉代“徙戎塞”,安置投降之游牧民族于沿边诸郡,对其饥荒之救济花费*少,又可用之为兵,“以夷制夷”,抵抗塞外之游牧民族。光武帝“徙戎塞”,又定都洛阳,不复经营西域,造成东汉中叶以后西边、北边诸郡汉人户口太减,华夷各半,日后五胡乱华之局。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秩律》明定百官秩级,其中所载官名、秩级与《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异之处甚多。《二年律令?秩律》所载应是汉初朝廷命官之秩级,《百官公卿表》所载当是武帝太初元年以后之官制。考释两者之不同,当可考论汉初之官制及其后之变化。?


军阀时代与国家的新生:民国演义(上)
¥16.99
本书为“蔡东藩说中国史”的民国通俗演义,上中下册共一百六十回,从辛亥革命、袁氏称帝,到蔡锷讨袁、张勋复辟,再到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精彩演绎从*建立到1924年孙中山誓师北伐其间十余年的史事。作者博采正史,间取稗官野乘,叙述平实流畅、有条不紊;自评自注,语言风趣,情理兼备。后四十回为许廑父续写,同样延续了蔡东藩著述的特。翻阅本书,如同一幅民国初年历史画卷缓缓展于眼前,时而金戈铁马,时而温柔缱绻,时而军阀纷争,时而忠奸博弈……让人目不暇,感慨万千。


军阀时代与国家的新生:民国演义(中)
¥16.99
本书为“蔡东藩说中国史”的民国通俗演义,上中下册共一百六十回,从辛亥革命、袁氏称帝,到蔡锷讨袁、张勋复辟,再到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精彩演绎从*建立到1924年孙中山誓师北伐其间十余年的史事。作者博采正史,间取稗官野乘,叙述平实流畅、有条不紊;自评自注,语言风趣,情理兼备。后四十回为许廑父续写,同样延续了蔡东藩著述的特。翻阅本书,如同一幅民国初年历史画卷缓缓展于眼前,时而金戈铁马,时而温柔缱绻,时而军阀纷争,时而忠奸博弈……让人目不暇,感慨万千。


大汉王朝的复兴与三国乱世:后汉演义(上)
¥20.99
本书为“蔡东藩说中国史”的后汉附三国史通俗演义,上下册共一百回,从光武中兴到党锢之祸,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从曹丕篡汉到司马炎称帝,精彩演绎近二百五十年后汉及三国兴亡历程。作者博采正史,间取稗官野乘,叙述平实流畅、有条不紊;自评自注,语言风趣,情理兼备。翻阅本书,如同一幅历史画卷缓缓展于眼前,时而金戈铁马,时而温柔缱绻,时而列国纷争,时而忠奸博弈……让人目不暇,感慨万千。


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街头巷尾)
¥7.78
《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整理自一组绘于19世纪的中国外销画,作者已不可考。书选择了一百四十多幅描绘当时社会生活场景及各行业人物的图画,全书分为“玩物杂耍”“民风民俗”“行业生计”三个部分,以鲜活生动、真实质朴的画面和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再现了十九世纪中国人的日常市井生活状态。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原本是向西方世界介绍古老中国社会风情与文化的重要媒介对于当代国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独特的史料和文化价值。在当下这样一个人人对时间充满焦虑感的时代,这些质朴鲜活的画面,会让我们在“慢”与“快”的交错间,回味那些初心所指向的路。

千秋盛世——图说隋唐五代(图说人文中国)
¥12.00
本书以简洁生动的文笔对隋唐五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行描述,给予读者以知识的教益和智慧的启迪。 配以大量精美的插图,力图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隋唐的千秋盛世。该书包括人物篇、典制篇、经济篇、外交篇、民族篇、宗教篇、文艺篇、科技篇、娱乐篇九个部分,面面俱到又简明扼要,是一本快速了解隋唐五代时期社会各个方面的图书。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23.99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起自鸦片战争,止于北伐战争。书中将这近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变化分为三个段落: 个段落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是列强入侵、新思想酝酿的时代;第二个段落为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这是革命势力不断发展、满清王朝终覆灭的时代;第三个段落为民国成立到北伐战争,这是革命势力与清残余的军阀势力斗争的时代。 通过对近一百年来政治事件的考察,《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梳理了中国人为寻求一种合适的政治制度进行的各种实践:在政体选择上有立宪和共和之争、国体选择上联邦制还是单一体制、议会制还是总统制?作者李剑农详细阐述了各个段落中国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特别是辛亥革命前的部分相当客观,并且见解精到,言简意赅,从中可以得见李剑农卓越的信息提取和总结能力。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是介绍仁人志士为国家寻找合适的政治制度的历史总结。要了解近代史,不可不读。


吕著中国通史(上)
¥9.50
吕思勉编著的《吕著中国通史(上下)》分上下两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及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治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力图构建一部文化的政治史和政治的文化史,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甘前史学界比较**的经典通史著作。


锦衣卫——畸变的国器
¥11.20
锦衣卫,是明代专有军政特务机构,在谈及明朝制度建设的时候,锦衣卫是避不、绕不过的话题,它所代表的“特务政治”影响了整个明朝的发展方向。他们直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行不公的审讯,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正是这种神秘的特性让很多人对其真实面貌不甚了然,本书正是对这一机构去伪存真,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讲述其中的权力纠葛与祸福兴亡。


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
¥26.49
这是一条元朝皇帝候鸟般春去秋来往复的路。 北大学者罗新,在他华发之年——五十三岁之时,完成了他十五年前的夙愿——从大都走向上都。 “到了我这个年纪,一切希望、梦想、信心和理想都被‘雨风吹去’,只剩下难以言说的无奈、郁结、愤懑和迷惑。是啊,我了解自己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社会吗?我所研究的那个遥远迷蒙的中国,和眼下这个常常令我大惑不解的中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历史学家罗新用艰苦的徒步行走,始了一场关于历史、关于当下、关于自我的深刻探寻。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29.63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 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 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 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 西汉盛期的一个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 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 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2018—2019年推出—— *辑:起源与定型:从共主到君主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新石器时代星罗棋布的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形成了夏、商、周三个强大的氏族部落,他们同时并存,互相竞争,相继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了国家政权的起源形态,商用文字和青铜器展现治理的实力,周用成熟的制度将这一切定型,并借着春秋战国诸国的彼此竞争和拓展,以及秦的整合,中国延伸到更广的地方,帝制从此定型。 第二辑:生长与取:帝国治理下的和平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匈奴与两汉、突厥与隋唐,还有中间作为过渡的鲜卑帝国,各自实践了不同的帝国形态,中国始了帝国模式的新尝试。匈奴是北方游牧帝国的原初形态;突厥则是其生长形态。西汉是爆发式的,由内而外将中国的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展来;东汉是内敛型的,皇帝和贵族通过分享权力维持帝国守成的局面。而隋唐是融合型的,将北方游牧和南方农耕成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典型的大一统中国。 第三辑:成熟与*:从大陆到海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生长中的中国向外取,成熟期的中国向下扎根。辽、金、西夏、宋各自继承了前代的遗产,在彼此的博弈中向内寻求原发动力,中国的官僚体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在此达到成熟状态,中国的形态不仅成为后世的样板和楷模,更通过蒙古这个世界性大帝国向全世界发散。 第四辑:危机与变革:帝制的黄昏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世界的格局已经变化,亚欧大陆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体化和工业革命的浪潮侵袭。在中国,游牧与农耕的对抗变成中国与世界的对抗,海岸线取代长城成了中国历史的主轴。渐渐被卷世界体系的中国,经历痛苦和挣扎,也迎来希望和重生。


至善至美的崇高道德
¥25.60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 滔滔长江,是直接的源头, 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 融合以及沉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历史遥远的猿人先祖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淳朴浓郁的民风根源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唐太宗李世民
¥5.96
本书内容包括了武功别馆诞生神婴、自古英雄出少年、李世民力促反隋、李渊父子起兵晋阳、首战胜利攻克西河、再次胜利攻下霍邑、各路军马围攻京城、顺利拿下长安城、 大唐王朝正式诞生、顺利地平定叛乱、吊唁叛臣以获人心、危难之际再度出征、采取以守为战策略、胜利地光复太原、向关外东都出兵、凭借指挥拿下洛阳、宫廷争权斗争爆发、玄武门胜利夺权、礼贤下士、新皇帝的励精图治、依靠人事巩固政权等。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28.80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1册《中国是怎么出现的》中,你会看到: ? 中国历史,如何从新石器时代始讲起; ? 如果没有近百年的考古发掘,我们对上古中国的认识就不全面; ? 陶器、墓葬、青铜器、聚落都会说话,那是真实的历史声音,有时候比历史文献更真实; ? 对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让我们比古人更加了解先秦; ? 大多数甲骨文字至今不能识别,是因为它们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 夏商周是同时存在、兴起于不同地域、先后成为共主的三个强大部族; ? 商朝的特是爱喝酒和迷信,在后世士大夫心目中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 ? 中国之所为中国,一个重要要素就是文字……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2018-2019年陆续推出——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中国通史(插图版)
¥18.00
我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于1939年创作了这本书。出版后,即成为民国时期发行量很大的中国通史。直至今天,依然是众多读者选的历史门书,这足以说明人们对吕先生和他以白话写通史的认可。本书以时间为序,鞭辟里地洞悉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兴替变化,脉络清晰,简明扼要,行文浅显,逻辑性强,不仅可以满足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兴替的需求,更有助于读者对社会变迁的宏观把握。本着保留书籍原貌的宗旨,本书仅订正若干刊误,对当时的概念、称谓、术语等表述均予以保留。


中国大历史
¥5.99
本书原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diyi部通史著作,1923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并一再重印,是民国时期发行量zuida的一部中国通史。全书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现代史五个不同的时期,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民国十一年的中国历史。 和以往的国史书籍不同,诚之先生抛弃了繁琐的历史描述,只针对每个时期各个朝代的重点进行讲解;同时也把一些容易产生误区、疑惑的地方通过不同史料的记载进行分析;不仅仅陈述史实,更重要的是梳理脉络,澄清因果,使读者清楚地认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真相。 本书是值得每一名中国人阅读的中国历史书。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6.00
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剥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寻求历史的真相,极富趣味。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29.40
本书以一群出色的青年学者的嵩洛文化之旅为主线,串起中原大地的名胜古迹,以人文景观为主,非泛泛而谈的游记,而是真正挖掘名胜蕴含的历史意义。因是学术游,行程中多获当地考古所或相关高校院系支持,得以参观不对外放但极珍贵的文物或考古现场,获取z新考古发现和一手材料。9篇文章或全面介绍考察过程,或就旅途中涉及之某一具体文物及现象专门论述,或就中原地区的历史地理展讨论,涵盖文学、历史、考古、美术等多个专业,展现出跨领域联合考察的独特价值,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可读性。


生死秦始皇
¥34.80
秦始皇巡游南方时病死沙丘,秘不发丧。胡亥得赵高、李斯之助,矫诏即位,却登基不过三年便身死国亡。这段载于《史记》、流传千年的史实,近来竟因西汉竹书《赵正书》的出土而备受质疑。 辛德勇教授从解析《赵正书》的形制手,通过对读《史记》与《赵正书》,一方面论证了《史记》等传世文献的信实性,另一方面则揭示了《赵正书》作为小说的性质,而重新定义了汉代及其以前的“小说家”。与此同时,本书展现了以“焚书坑儒”而留下千古骂名的秦始皇,其重视儒生与儒学的一个侧面,梳理了这天下D一位皇帝的姓、氏与名,破解了某种程度上决定秦朝命运的宦官赵高的身份之谜……在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常人习焉不察的“小问题”之后,秦王朝波澜壮阔又众说纷纭的兴亡大历史随之露出了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