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中国·话说北宋那些事
¥7.00
本书包括有赵匡胤陈桥兵变、宋太祖攻灭南唐 、赵匡胤教女俭朴、杯酒释兵权、兄弟双亡的太宗皇子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明朝那些事(1)
¥7.00
本书包括有出生贫困的朱重八、投奔于郭子兴麾下、制定攻占集庆计划、朱元璋大败陈友谅、朱元璋消灭张士诚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春秋那些事
¥7.00
本书包括有周平王建立东周 、郑庄公创鱼鳞阵、石碏大义灭亲子、雍纠计谋杀祭足 、屈瑕樵夫诱敌计 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南北朝那些事
¥7.00
本书包括有刘裕功勋卓著封王、刘裕即位东晋灭亡、海盐公主复仇、荒唐的少年皇帝、文帝打造“元嘉治世”等内容。


夏商周时期历史讲坛
¥10.00
本书包括有大禹治水得天下、涂山大会造九鼎、大禹划天下九州、夏禹传位于子、夏后启享乐误国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远古夏商周那些事
¥7.00
本书包括有远古时代远古时代、盘古开天、女娲抟土造人、女娲炼石补天、有巢氏构木为巢等内容。

话说中国·话说清朝那些事(2)
¥7.00
本书包括有吴敬梓写讽刺小说、雍正巩固皇位、雍正帝整治风气、仁政治国之君、雍正过河拆桥等内容。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中国古代环境与城市形态图释
¥62.90
本书以不同时代的主要人物、天人关系、宇宙观念、家园意识、人居环境建设、环境美的鉴赏和体验等主要问题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六个历史阶段行分述,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环境美学的基本内容和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明确了中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寄寓家国情怀、构建和谐自然的天人关系为目标的环境美学思想特色,同时结合城市、乡村、园林、建筑等实物遗存或考古发掘资料,对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审美意识行了具体的解读。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明代卷
¥62.90
本书以不同时代的主要人物、天人关系、宇宙观念、家园意识、人居环境建设、环境美的鉴赏和体验等主要问题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六个历史阶段行分述,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环境美学的基本内容和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明确了中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寄寓家国情怀、构建和谐自然的天人关系为目标的环境美学思想特色,同时结合城市、乡村、园林、建筑等实物遗存或考古发掘资料,对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审美意识行了具体的解读。


新安旅行团
¥12.00
1935年10月10日,在陶行知先生的热切鼓励下,在校长汪达之的带领下,新安小学的学生组成了一个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批团员14人,在蒙蒙细雨中告别乡亲出发了…… 从1935年到1952年,十七年风云岁月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新安旅行团不怕艰苦,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党的主张,展现了爱国奋的精神风貌。在没有固定校舍、没有现成教材、没有专门教师的情况下,他们实践独特的“小先生制”和“民主生活会”,培养出一大批政治、军事、科技、文艺等众多领域的杰出人才。 时至今日,新安旅行团的光荣传统依然熠熠闪光,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实践对于今天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代中国军政关系与“军阀”话语研究(增订本)
¥46.80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长期处于军人秉政的状态,国家军政关系失却平衡,于是出现了一个批评性用语——“军阀”。作者长时间努力搜求史料,梳理中外研究成果,在究明近代中国军政关系的演变与整合过程,及“军阀”这一话语的产生、流变、传承和运用方面,行了清晰晓畅的论证。于2009年10月,以《近代中国军政关系与“军阀”话语研究》为题在我局出版。成书后,获得学界肯定。桑兵教授发表论文,评价本书的研究“较前人展显著,长期争论不休的‘军阀’概念产生问题的讨论,的确得出了新的学术结论”。 此后十余年中,学界关于军政关系专题和军阀话语考订,在论著和资料发掘方面都有新成果出现。作者以此为借镜, 在原有基础上行再研究,而有新发现和新思考,拟将这些成果汇集起来,做成《近代中国军政关系与“军阀”话语研究》的增订本。 本次增补文字总约14000字。首先是增加西村成雄先生的序言。章增补了近千字的一个小节,以概述全书各章要。在第四章增加约7千字的第四节《“炮声”:“军阀”话语新考》,是对于军阀语词发现时间新史料的研究,并力图提出更完整的结论。与之对应的初版第四章原有描述,没有更动,但是在两个相关作了注释,以方便读者的比对与思考。 其余的文字增补,大致分布于各章节的十余个要,文字长短不等,或一二短句,或数百字,内容涉及认知总结,问题评,相关史实的分析强化,以及一些史料与解释的补充。同时梳理全书文字,使表述更加顺畅。 在全书的层级结构与标题方面,改写了原有标题过半数以上,截分了一些篇幅过长的段落,相应地增加了多个新标题。

潘效苏集辑注
¥182.40
潘效苏是晚清时代的高级官员,曾随左宗棠收复新疆。潘效苏由甘肃按察使升任新疆巡抚,后以贪墨为由被参劾,发遣张家口军台。在新疆任中,潘效苏面对沙俄和英国觊觎新疆,屡屡制造边境纠纷,调拨民族关系的严峻形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维护主权,制止民族分裂,并积极推行新政,展屯垦,发展有线电报、邮政等公益事业。潘效苏与军机处等朝廷部门和其他地方官员的往来奏折、函电都是今天研究晚清新疆历史的重要史料。《潘效苏集辑注》由杜宏春从中国历史档案馆等部门馆藏史料文献如《宫中档》、《军机录副》等汇集而成。该辑注依照史料文献形成时间的次序排列,勘订错讹脱衍,并且对里面人名、地名和制度名词做了必要的注释,有助于读者掌握史料形成的背景和内容所指。?


拿得起放不下的两晋史(上册)
¥37.99
两晋,中国历史上黑暗却耀眼的时代! 从公元266年到公元420年,从西晋立国到东晋灭亡,154年间的权力斗争一一呈现。旧时艳阳以两晋时期的人物为主线,从名士风流讲到门阀政治,从世族关系讲到政权混战。填补《世说新语》未尽述的两晋故事,梳理历史脉络,探究事件因果,造让人一看就懂、拿得起放不下的两晋史!

秦汉:帝国兴亡(风云际会四百年,金戈铁马的英雄史诗,立体还原秦汉帝国传奇。后浪出品)
¥88.80
秦汉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端,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奠定了基础。本书依托史实,用生动的笔触勾勒了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东汉黄巾起义间的帝国兴衰史。皇权内外的斗争,诡计与谋略的博弈,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交织出曲折的历史轨迹和宏大的人文气象,各色人物命运穿插其间,描摹出一幅鲜活的秦汉历史全景图。

中国城市文明史(以城市展现文明的形态,用城市串连历史的轨迹,回望中国历代城市演进背后的文化内涵。后浪出品)
¥43.20
当今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每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非农经济的支。然而,城市的意义并不只体现在实用功能上。作者极富创见地将城市作为观察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切口,系统地剖析了几千年来文明的发展与历史的演怎样体现在城市建设中。本书以大量中西文献及前沿考古成果为依托,从军事和政治体制、经济状况、领土变化等方面梳理了自新石器时代到当下的城市发展脉络,力求细致还原五千年中华文明和城市的变化轨迹。

京都中国通史
¥93.99
本书是由日本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及其弟子冈崎文夫写就的一部中国通史。 中国历史的发展,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根据各时代文化发展的不同内容及形式,作者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上古、中世、近世三个时期,除全面介绍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与典型人物之外,还着重阐明了各个时期的制度和文化对中国历史程的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是通过文化扩散的波动来实现的——中国文化从中原向四周扩散,与临近的少数民族乃至周边国家持续发生碰撞和交融,这一过程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这种基于文化史观的历史分期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历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思考方法。


古格王宫壁画·科迦寺壁画(典藏中国·中国古代壁画精粹)
¥14.40
内容简介 本丛书以公元16世纪以前西藏境内的七座古代寺院的壁画遗存为主题,这些壁画遗存分别为西藏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宫壁画、科迦寺壁画、托林寺壁画、东嘎石窟壁画,日喀则市的夏鲁寺壁画、白居寺壁画,山南地区的扎塘寺壁画。以上七处壁画的年代跨度大约从公元11世纪至公元18世纪,基本反映了早期西藏民间绘画艺术的风貌。由于这些壁画绘制年代较早,因此,壁画的图像学研究与寺院考古目前基本都处于学术研究阶段,很多图片资料将通过本套丛书首次出版。

中国大历史
¥5.99
本书原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diyi部通史著作,1923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并一再重印,是民国时期发行量zuida的一部中国通史。全书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现代史五个不同的时期,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民国十一年的中国历史。 和以往的国史书籍不同,诚之先生抛弃了繁琐的历史描述,只针对每个时期各个朝代的重点进行讲解;同时也把一些容易产生误区、疑惑的地方通过不同史料的记载进行分析;不仅仅陈述史实,更重要的是梳理脉络,澄清因果,使读者清楚地认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真相。 本书是值得每一名中国人阅读的中国历史书。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29.40
本书以一群出色的青年学者的嵩洛文化之旅为主线,串起中原大地的名胜古迹,以人文景观为主,非泛泛而谈的游记,而是真正挖掘名胜蕴含的历史意义。因是学术游,行程中多获当地考古所或相关高校院系支持,得以参观不对外放但极珍贵的文物或考古现场,获取z新考古发现和一手材料。9篇文章或全面介绍考察过程,或就旅途中涉及之某一具体文物及现象专门论述,或就中原地区的历史地理展讨论,涵盖文学、历史、考古、美术等多个专业,展现出跨领域联合考察的独特价值,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可读性。


生死秦始皇
¥34.80
秦始皇巡游南方时病死沙丘,秘不发丧。胡亥得赵高、李斯之助,矫诏即位,却登基不过三年便身死国亡。这段载于《史记》、流传千年的史实,近来竟因西汉竹书《赵正书》的出土而备受质疑。 辛德勇教授从解析《赵正书》的形制手,通过对读《史记》与《赵正书》,一方面论证了《史记》等传世文献的信实性,另一方面则揭示了《赵正书》作为小说的性质,而重新定义了汉代及其以前的“小说家”。与此同时,本书展现了以“焚书坑儒”而留下千古骂名的秦始皇,其重视儒生与儒学的一个侧面,梳理了这天下D一位皇帝的姓、氏与名,破解了某种程度上决定秦朝命运的宦官赵高的身份之谜……在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常人习焉不察的“小问题”之后,秦王朝波澜壮阔又众说纷纭的兴亡大历史随之露出了真容。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6.00
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剥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寻求历史的真相,极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