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国学网原版点注,黄仕忠、张燕瑾、汪龙麟点校)
¥2.6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与日俱增,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无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把学术资源、教育资源和科学技术资源结合起来,在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品位、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方面做出一些切切实实的工作,就成为我们这几年的共同想法。于是就有了编纂和出版《国学备览》的动议。 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是接触国学原典。中国传统学术之所以被称之为“国学”,本身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在西方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学术只有“六艺”、“诸子”、“经学”、“汉学”、“宋学”、“儒学”、“佛学”、“理学”等称谓。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学的出现,相对应的有了“中学”的概念;随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文化信仰也发生了危机,才有了“国学”的概念。1906年章太炎在日本东京举办国学讲习会,并创办了《民报》。他在《民报》第七号所载的《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


中华酒文化
¥37.48
丝与茶,就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标志了。 我们中国人自己,如果要谈中国是什么,往往讲不清楚,又是地大物博,又是历史悠久,又是儒道佛,云山雾罩,一套又一套。殊不知老外对这些根本搞不明白。他们对中国之认识,大抵即从那光洁滑韧的丝绸和甘酽清冽的茶里来。抚摸着丝、品着茶,自然对中国就有了一份敬意:能生产这样好东西的国度呀,那该是什么好地方! 茶与丝之外,还足以代表中国的,当是饮食文化和玉文化吧。饮食文化,蒸煮炒炸,许多技艺是迄今世上其他民族仍未掌握的,相关之文化也是其他民族辨识我们重要的指标。饮食中的酒文化,也与其他民族不同,独树一帜。其中的蒸馏白酒,我以为即由中国道士炼丹时创造,与欧洲及阿拉伯之蒸馏法不同。它和酒曲之发明、运用,乃我国对世界酒文化之两大贡献。至于玉,更是中国审美文化之代表,人们不仅喜欢藏玉、佩玉、赏玉,更要用玉礼敬天地鬼神。一切优秀的人物形象、德行,均以玉来形容,玉也是的审美标准。例如瓷,瓷器在许多场合也被视为中国的象征,然而瓷之品味其实就是仿拟玉的。陆羽《茶经》曾评论邢瓷越瓷之优劣,条就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可见一斑。故玉与酒、饮食文化,和丝茶一样,都是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质,足以为中国之象征的。


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
¥23.99
《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分为六个部分。部分“理解中国书法的三个维度”,从用品、对象和书家三个方面全面概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其余五个部分全面介绍了五种书体的发展、繁荣和各自的艺术特征。


中华遗产故事
¥17.30
《中华经典故事:中华遗产故事》精选中国古代优秀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五十项,依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改编成颇具趣味性与可读性的小故事,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流畅且富于感染力,可使青少年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故事的写作以申报遗产项目的批准时间为序,每则故事后附有用于拓展相关知识的“博闻馆”,内容丰富详实。


幼学琼林(套装共2册)
¥21.00
《中华蒙学经典:幼学琼林(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初为明人登吉编著,本名《幼学须知》,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中华蒙学经典:幼学琼林(套装上下册)》包罗广泛,堪称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此次整理,去除了清代人的旧注,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语言重新注释、翻译、原文加拼音便于诵读,每篇加题解,便于读者理解主旨,力争使《中华蒙学经典:幼学琼林(套装上下册)》成为较好的整理本。


龙文鞭影
¥12.25
《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此书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

本草纲目
¥5.00
中药作为中国以及世界医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 《本草纲目》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踏遍名山大川,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是其30余年心血的结晶。《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全书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


论语别裁上
¥19.14
回首十五年的岁月,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可是我对于时间,生性善忘,悠悠忽忽,真不知老之将至,现在为了出版这本《论语》讲录,翻检以前的记录,才发觉在这短短的十五年历程中,已经讲过三四次《论语》。起初,完全是兴之所至,由于个人对读书的见解而发,并没有一点基于卫道的用心,更没有标新立异的用意。讲过以后,看到同学的笔记,不觉洒然一笑,如忆梦中呓语。“言亡虑绝,事过无痕。”想来蛮好玩的。


历史的经验
¥25.42
我讲历史的经验,时在一九*年春夏之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时兴之所至,信口开河,毫无目的,也无次序地信手拈来,随便和“恒庐”的一般有兴趣的朋友谈谈。既不从学术立场来讨论历史,更无所谓学问。等于古老农业社会三家村里的落第秀才,潦倒穷酸的老学究,在瓜棚豆架下,开讲《三国演义》、《封神榜》等小说,赢得大众化的会心思忖而已。不料因此而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促成老古文化出版公司搜集已经发表过的一部分讲稿,编排付印,反而觉得有欺世盗名的罪过。因此,联想到顾祖禹的一首诗说:“重瞳帐下已知名,隆准军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错,如何坛上会谈兵。”我当忏悔。


千字文弟子规--中华蒙学经典
¥10.20
《千字文?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蒙学经典中影响较大的两种。《千字文》为南朝梁代周兴嗣撰,用一千个互不重复的汉字,贯通有序地吟咏了有关天文、博物、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包罗万象的知识,堪称小型百科。《弟子规》为清代士人李毓秀撰,以《论语?学而》篇中孔子所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五个部分教育儿童养成人生基本礼仪规范,全文1080字,易于读诵,虽晚出而迅速风行海内,数百年不衰。“中华蒙学经典”丛书中《千字文?弟子规》均按照其内在意义结构给出了分段题解,注释简明扼要,译文采用与原文类似的白话韵文,根据文字情节配有大量生动插图,并在书后附上《千字文?弟子规》注音全文,方便读者记忆诵读。


千字文(附毛笔字帖)
¥22.80
本书主要讲了千字文。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13.40
除了儒家,还有一个超越人世、物我两忘的世界观,曾主宰了半个中国。 杨照,华文世界独一无二的经典领读者,带你重回朝气蓬勃的先民时代,走进经典里的中国,自由探索无涯无际的古代思想世界,直接领略来自原典的亲切活泼的智慧哲思。附有杨照精心挑选的原典选摘,独辟蹊径面对经典。


赤县神州——人杰地灵的文化空间
¥26.16
本书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地理观念、中国的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及其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中华家风丛书:敬业
¥6.94
中华家风系列图书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从家风文化的角度总结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大主题,四本书分别从家国天下、维护统一;勤奋好学、勇于实践;诚信做人、诚恳待人;宽以待人、孝亲敬长等四方面用历代名言警句、家书家训及家庭教育故事分别阐述。本丛书融理论诠释于精彩故事中,加上简明扼要的点评,寓教于乐,力求使普通读者喜闻乐见。 敬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它在我们的工作和事业中具体表现为勤奋刻苦、尽职尽责、清廉自守等优秀作风。 为了我们的事业,乃至理想,我们必须首先立下远大的志向,并具有坚定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然后,我们才能敬业,才能终实现理想。大而言之,它也是我们忠于国家、服务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人类的文明和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 敬业一书从勤奋好学、心怀远志、砥砺意志、持之以恒、清廉自守、尽忠职守、奉公为民、躬行大道八个方面,通过古今名人的敬业事迹以及家风家训中的名言警句,阐释了中华家风中代代相承的敬业精神,希望对于当代读者有所启迪。

中国人的德行
¥5.99
《中国人的德行》是作者在《字林西报》发表的一组介绍中国人生活、风俗和性格的合集。本书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将那个时代的中国观作了鞭辟入里的剖析,是这方面本带有社会学性质的著述,对后世学人影响颇深,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及社会地位。 本书以西方文明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从中发现、总结出中国人的性格,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内容具体、细致、生动,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地方显学:徽州文化特色与形态
¥5.00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明开化——古老历史;文化奠基——好学文风;守护之魂——徽州拾英;文化底蕴——艺苑民风。

七彩云南:滇云文化特色与形态
¥8.32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明孕育——古老历史;历史底蕴——文化之基;多姿多彩——民族风貌;地方特色——文化奇葩。

岭南灵秀:岭南文化特色与形态
¥6.50
本书共分为:文明开化——古老历史;灵秀超群——岭南风采;守护之魂——岭南古韵;文化底蕴——艺苑民风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曲江狮子岩的马坝人、阳春独占仔文化遗址等。

塞外江南:陇右文化特色与形态
¥5.00
本书共分为文明萌芽——古老历史、瑰丽初显——文明交汇、陇右奇葩——文化特色共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华夏始祖黄帝的传说、开创农耕文明的大地湾等。

三晋大地:三晋文化特色与形态
¥5.00
本书共分为:文明摇篮——史前时代;三晋底蕴——厚重历史;绝妙神韵——浓厚艺术;独领风骚——文化魅力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西侯度和匼河村文化、丁村和许家窑文化、朔州峙峪和下川文化等。

强体健身(上)
¥7.85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