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世界文明中的技术
世界文明中的技术
[英]阿诺德·佩西;[英]白馥兰;
¥61.60
本书概述了自公元1000年起、横跨千年的世界技术发展传播史。这场讨论围绕着三个关键概念展:技术对话、环境制约、工业革命。作者使用了“技术对话”这个术语来挑战自上而下的“技术转移”概念,它表明技术传一地后,通常被调整以适应当地的需求和条件,也常常引发一步的创新。本书追溯了一千多年来的这些相遇和交流,考察了农业、火器、印刷、电力和铁路等技术的变化,探索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对话。 以往,衡量步的标准是技术革新的速度、创造产出及利润的提升效率;当下,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因此,本书的后几章将故事带更具现实意义的21世纪,从全球视角讨论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数字化在内的技术发展,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工业革命来迎人类世的挑战。
文明至死:进步的代价
文明至死:进步的代价
[美]克里斯托弗·瑞安
¥41.30
大多数人认为,文明是人类伟大的成就,步是不可否认的。 这本书探讨了所谓“步”如何扭曲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如何饮食、如何学习、如何感受、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工作,以及如何死亡,反驳了“步本质上是好的”这一观,认为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步”类似于一种行性疾病。 书中通过对狩猎采集社会与当今“高度”文明的个人和集体行为的对比,来探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疑问:史前时代并非没有严重危险和不利条件,许多人在婴儿期就夭折了,骨折、伤口感染、毒蛇咬伤或妊娠生产问题都可能危及生命,但是这些前文明时代的危险,是否比车祸、癌症、心血管疾病和通过技术延长的死亡过程等现代祸害更具杀伤力? 这本书让我们以新的眼光看待所谓“步”,带我们回顾和理解过去,以期创造出更适合人性的文明,找到通往更美好未来的道路。 收起
佛学处世智慧(套装7册)
佛学处世智慧(套装7册)
星云大师,加措
¥131.99
套装书包括:《人生难得是初心》《人生是苦,苦就是福》《心量越大,好事越多》《越不怕死,活得越好》《一切都是*好的安排》《一切都是*好的安排.2》《一切都是*好的安排.3》
49元5本 梁漱溟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
梁漱溟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
史炳军
¥26.00
梁漱溟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向何处去、人活着为什么是他终生思考的问题。他以其学贯中西、性悟古今、一代直声、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终生致力于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老根”培育出“新芽”的工作,为探寻中华□□的出路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殚精竭虑。 本书将梁漱溟放在近代以来中华□□谋求独立富强的现代化程中,从古今中西交会的广阔历史背景中探寻梁漱溟思想之嬗□及其丰富内容,揭示梁漱溟思想的思想史地位和价值,对于深化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蒂迈欧篇
蒂迈欧篇
(古希腊)柏拉图著 ; 宋继杰译
¥99.00
《蒂迈欧篇》是柏拉图在晚年写就的一部对话录,书中关于创世的数学构想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科学的先驱者们。柏拉图认为造物者将形式加于无形质料,形成我们看到的这个有序世界(宇宙),其赋予形式的方式是几何的。柏拉图的中期对话《理想国》和后期对话《蒂迈欧篇》,是他影响*大的两部代表作。
中国哲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哲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郭齐勇主编; 麻天祥;秦平;乐胜奎 著
¥90.00
本卷通过对儒道佛三者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动态过程的描述,深探讨了魏晋南北朝哲学思想的流布,展现了魏晋时期的中国哲学概貌。本卷主张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魏晋玄学为核心的整个哲学发展程视作一个完整的“时代思潮”。 魏晋玄学是这一思潮的主流。这一方面表现为自汉末至东晋时期不断有伟大的玄学家涌现,推动着玄学持续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理论成果,代表了这个时代思想文化的强音;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玄学的影响逐渐辐射来,不仅深刻地塑造着这一时期的精神气质与社会风尚,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道教、佛教以及儒学。佛教哲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为重要的学术现象,是魏晋南北朝思潮的一个重要支潮。与玄学主潮的跌宕起伏相呼应,以佛教般若学为代表的佛教哲学,总体上可划分为道安时期和鸠摩罗什-僧肇时期两个阶段,在理论上表现为由色空分离、色心分离到色空为一、即体即用的理论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尽管已基本失去了官学的垄断地位,但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魏晋南北朝思潮的另一重要支潮。魏晋时期的儒学有两条主线,一是以郑玄、王肃学派之争而趋至对儒家礼学的深研究,二是王弼、郭象倡导的玄学化儒学的出现。这两条主线一直延展到南朝时期且渐趋合流,使许多南朝儒者成为“礼玄双修”的学问家。 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的主要形态有三种,即作为时代思潮主流的玄学、作为旁支的玄学化的佛教和同样作为旁支的玄学化的儒学。三者有主有次,相互影响、彼此竞争,推动了魏晋南北朝思潮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漫延。这些共同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而绚烂的哲学思想图景。
49元5本 通过儒家现代性而思——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研究
通过儒家现代性而思——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研究
[法]毕游塞;译者 白欲晓
¥19.33
儒家现代性究竟如何?毕游塞的这部著作,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新儒学世界意义的牟宗三哲学思想的深解析,重新思考儒家现代性所蕴含的思想张力与哲学意蕴。 牟宗三建构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哲学系统,可视为“儒家现代性”的一种哲学呈现。 本书作者毕游塞,深考察了这一哲学系统与康德批判哲学、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深层对话,并对牟宗三通过将诸多西方哲学概念加以转化和生成以揭示中国古典哲学洞见的“哲学事业”,做出了细致微的分析。毕游塞还通过“一个准现象学的方法”,对牟宗三哲学中的“觉情”“感通”与西方特别是康德等的道德情感说加以比较和说明,将“工夫”“逆觉体征”“顿悟”等与西方传统的“精神修炼”和当代的“实践”“交互主体性”做出比较性说明并展过程性描述,揭示了牟宗三新儒学所蕴涵的超越“现代性”的因素。   
先秦两汉哲学论稿(哲学文库)
先秦两汉哲学论稿(哲学文库)
葛荣晋
¥35.40
  本书破“两军对垒”和“人头列传式”的传统框架,按照中国哲学发展的本来面目貌,采取以学术思潮、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所关心所争辩的哲学概念和命题为基本框架而编写,既简明扼要,又抓住哲学本质,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问题史”。在内容上,将近年出土的简帛《老子》和郭店竹简的哲学思想,及时地纳这部论稿。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古代篇(十卷本)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古代篇(十卷本)
李惠仪,高彦颐,科大卫,黄卫总,杨晓山,包弼德,刘子健,贾志扬,张勉冶,福原启郎
¥246.00
【内容简介】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由学者刘东创办并主编、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丛书,自1988年起开始出版发行,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名著190余种,囊括了费正清、魏斐德、史华兹、杜赞奇、谢和耐、宇文所安、易劳逸、韩书瑞、瓦格纳、杜维明、斯波义信、沟口雄三等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持续的贡献,在学术界、出版界享有盛誉,成为公认的图书品牌。目前每年出版新书十余种,并推出了女性系列、海外学子系列、环境系列等子系列。此套电子书是该丛书首次以合集形式发布。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论(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论(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组编 顾海良 编著
¥100.80
本卷作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九卷本的“序卷”,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思想做出概述,阐明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对恩格斯晚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上的创性贡献做出探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学术依循和思想指导;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历史过程及主题做出概述,在20世纪的“历史范围”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过程特征及其理论视域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在20世纪的升华做出阐释。同时,本卷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和阐发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要理论见解和学术观做出评述,以提供有益的学术资源;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九卷本的结构与分卷内容做出概述,从整体上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卷至第九卷的结构和各卷主题做出阐释。
新四书与新儒学(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新四书与新儒学(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梁涛
¥40.80
儒家的仁义思想不只是由仁而义,还包括由义而仁,前者是孟子的“居仁由义”,是由道德而政治,后者是荀子的“处仁以义”,是由政治而道德,二者结合才是完整的仁义观。传统四书不足以反映儒学的完整面貌,不足以体现仁义的精神内涵,故需要有新的经典体系出现,这就是本书所提出的《论语》、《礼记》、《孟子》与《荀子》,合称“新四书”。在“新四书”中,孟荀既相互对立,又存在相互补充的可能与需要。孟子人性论更准确地理解应该是以善为性论,有利于突出道德主体,说明人的道德实践;荀子人性论并非传统所认为的性恶论,而是性恶心善说,适合说明礼义、制度的建立,易于解释人的政治实践。统合孟荀,方可创新儒学。
后现代主义哲学论
后现代主义哲学论
杨生平
¥40.80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 涉及哲学、艺术、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传我国,在我国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著作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从其产生背景、思想渊源、理论实质、社会影响以及发展走向等方面对其加以全面分析,以期把握其精神实质并为我国当代文化建设寻找有益资源。全书分上篇、中篇和下篇三个部分。上篇主要对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背景、理论特征、价值取向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等行了总体论述评价;中篇重研究了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利奥塔、德里达、福柯、伽达默尔和鲍德里亚等的核心观;下篇研究了一些著名思想家对后现代主义的评论,这对整体把握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49元5本 不碍事:星云大师讲佛诗中的智慧
不碍事:星云大师讲佛诗中的智慧
星云大师
¥24.99
在世间,功名富贵也好,为人服务也好,重要的是要人忙心闲。无心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计较得失。如我们的身体,平常百般爱护,加意保健,而百年之后身腐灰灭,身体也不是我们的……在世间,我们的能力要和所做的事情相应,人生志趣要与环境相应。禅门的悟道是活水长流,每天都有很多的小悟,集很多小悟为中悟,忽然有个恍然大悟,然后对于“生从何来,死将何去”了然于心,再也无惧了。道,在平常心里面,在日用生活中成就,不必刻意强调,也不求速成,只要有恒心,一片豁然悟境就在你面前。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刘笑敢
¥65.80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是作者的博士论文,1987年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后反响甚好,为作者赢得声誉,进而成为作者的成名作。经过努力,作者同意将著作权授予我社。本书的加入,将提高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中中国哲学部分的分量。
杨伯峻四书全译(试读本)
杨伯峻四书全译(试读本)
杨伯峻著
免费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历来影响极大。本书是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对“四书”的白话翻译。全书起首有“前言”一篇,交代“四书”这一概念的定型和《四书》对后世的影响。正文部分则是各自独立的四部经典,每篇都有一个引言,接下来是文白对照和加上序号的原文和翻译。
顾世潮评——新时代人生哲学随笔三百篇
顾世潮评——新时代人生哲学随笔三百篇
顾龙友
¥73.25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哲学原理、哲学观点,注重吸取古今中外先进的、优秀的文化精华,紧密结合当代实际,对包括为人、处事、生活、工作、学习、家庭等在内的人生,进入了深入而深刻的论述,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本著作共300篇随笔,每篇2000字左右,以义相反或相近的词对仗作题,如《独角戏与双簧戏》《隔重山与隔层纱》《道具与面具》《跳槽与卧槽》《做与作》《冷与凉》等,文意深邃,文笔明快,文字优美。
马克斯·韦伯作品集(套装6册)
马克斯·韦伯作品集(套装6册)
[德]马克斯·韦伯
¥331.50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同属于三大卷本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首卷。在本书中,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里那些与西欧不同的地方,以此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韦伯所着手探讨的对象,特别是中国与印度,都是既庞大复杂又源远流长的文化体。身为西欧近代文明之子的韦伯遂以“理性化”作为其研究世界各大文化的“利器”。他的着眼在于:宗教与社会其他层面、理念与利益在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在种种互动关系下呈现出怎样的理性内涵。韦伯在本书中分析了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无非是想借此构筑出:中国人想的是什么、做出来的又是什么,以及所想与所做之间的关系。而儒教官绅知识阶层,在韦伯所构筑的传统中国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使中国整体文明与西方文明大相径庭的坚实活力。
49元5本 古典·哲学时代——老子研究
古典·哲学时代——老子研究
陈柱 著
¥16.99
暂无
49元5本 古典·哲学时代——孟子哲学
古典·哲学时代——孟子哲学
郎擎霄 著
¥16.99
暂无
49元5本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解析
戚惟忠
¥14.00
道德经解析一书是一位八旬老人在对《道德经》行二十余年的自学、摸索、思考、体悟之后,所总结出的心得与体会。作者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为底本,以帛书乙本和王弼本或傅奕本之文字补足缺字。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每一章的字词均作了详尽的注释,并逐句逐段行详细的语法结构分析,帮助读者弄懂字词句的意思,此为作者的研读方法,也是此书的一大特色。在解读部分,作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人思考。全书观新颖,有助于读者对《道德经》行全面的了解和学习。
49元5本 多元和谐的中国宗教(英文)
多元和谐的中国宗教(英文)
叶小文
¥16.35
  In rational and objective language, this book makes avivid tour of development of religions in China over acouple of miillennia seen in the context of her ideologicalclashes with the West. It takes a systematic look back at thehistorical traditions of China's religions, distilling the basic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religions into one soocinctconcept-pluralistc harmony-which includes four specificaspects: revering heaven and emulating ancestors, harmonyof multiple creeds, letting religion play a supplementary roleto government, and exalting virtue in society. It sorts out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Christeanity and Islam in Chinaand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Tibet, Xin-jiang,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as well as the historyand current circumstances of China's contact with foreignreligious circles, and also offers insight into controversialtopic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such as religious extrem-ism, terrorism and cults.   The book expoumds on the concept of Harmony,the phiiosophical marrow of the Chinese Confucian, Buddhist and Taoist cultural tradition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t systematically answerS the questions of how the atheistic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able to enact policies of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ef,unite vast numbers of religious adherents and non-believer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possible, be dedicated to reform,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and be an inpetus for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