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思想文化(上)
思想文化(上)
邢春如,李穆南,竭宝峰,刘心莲
¥1.85
为了全面展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用了近1200万字、4卷136分册的洋洋篇幅来记述。
名画中的佛经故事·跏趺佛陀
名画中的佛经故事·跏趺佛陀
《世界名画中的经典故事丛书》编辑部
¥1.09
释迦牟尼是万众敬仰的圣人,在获得觉悟之前,他也曾有过疑惑痛苦,但他超出常人之处,是以己之苦推及众生之苦,从而生起解脱的无上悲愿,他舍弃了常人所羡慕的一切财富、王位、妻儿,毅然出家修道,历经6年,艰苦备尝,终于断除各种无名烦恼,觉悟到宇宙人生的实相,获得了根本解脱,终成为了获得正等正觉的佛陀。
名画中的佛经故事·千手观音
名画中的佛经故事·千手观音
《世界名画中的经典故事丛书》编辑部
¥1.09
千手观音为六观音之一,六观音包括准提菩萨、圣观音、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在佛教中,千手观音的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可以拯救众多于危难;千眼则表示智慧无军,可以普观世界,明察秋毫。
中信国学大典·传习录
中信国学大典·传习录
吴震,孙钦香导读及译注
¥21.99
【内容简介】《近思录》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汉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近思录》书名取自《论语》“切问而近思”之意,是南宋朱熹邀约吕祖谦共同撰写的十四卷文章,把北宋重要儒者的思想言论分成十四类;由于选择精要、分类严谨,此书可以说是把北宋儒者的内圣外王的学问规模、重要见解做了系统性的铺排。
创新一定有秘诀
创新一定有秘诀
陈健
¥7.71
  全书共6章,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理念(观念决定成败)、创新思维(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方法(创新一定有办法)、创新原理(成功一定有秘诀)、创新能力(人人是创新之人)、创新实践(实践是检验创新的标准)。本书的写作贴近生活,通过大量典型生动的案例说明问题,有利于开拓创新视野,拓展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欲望,提高创新能力。 本书可用作创新类课程培训参考书。
德意志思想评论 第十二卷
德意志思想评论 第十二卷
孙周兴,陈家琪
¥13.60
  《德意志思想评论》是国内以德语文化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按年度出版(第1―5卷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6卷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与《法国理论》《文艺复兴思想评论》同属“同济欧洲文化丛书”系列,该丛书代表了国内欧洲文化思想研究的前沿成果。   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如何回应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危机?胡塞尔与恩师布伦塔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思想关系?莱辛如何颠覆了西方传统的种族价值观?《香水》这部畅销小说中又如何深埋了西方思想史的脉络?本卷汇集了国内十余位专家的*研究成果,为读者一一解答了这些发人深思的问题。
感觉与可感物(汉译名著本11)
感觉与可感物(汉译名著本11)
奥斯汀
¥6.50
本书是作者针对逻辑语言学领军人物艾耶尔的驳论。全书共分十一章。作者从艾耶尔等人的错误入手,逐一对其加以驳斥。本书中文版是我国当今重要哲学家陈嘉映教授2001年译出的。译稿完成后,陈嘉映教授曾以此稿在华东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多次开设专题讲座,以中英文对勘的形式讲授此书。
墨子趣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墨子趣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孙中原
¥16.00
本书系墨学研究专家孙中原教授推出的解读墨家学派理论的大众化读物。该书开篇介绍墨家学派的形成及在先秦百家争鸣中的重要地位,以巧手慧心篇、哲理新探篇、舌战方术篇、智者理国篇、道德妙语篇、军事谋略篇六大部分完整呈现墨子思维之敏捷、谋虑之深远、技能之多面、口舌之灵巧等智慧素质。全书以平实、幽默的语言介绍墨家学派重要文化典籍《墨子》的精粹内容,史料翔实,见解客观独到,便于当今读者全面了解墨者在各方面的深邃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丛书简介: *总书记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研讨会讲话说,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本丛书著作的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的意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化,通俗易懂,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阅读。
49元5本 中国哲学再创造
中国哲学再创造
潘德荣,施永敏
¥10.03
“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注:(宋)张载撰,(清)王夫之注:《张子正蒙·中正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这是北宋哲学家张载《正蒙》中的一段语录。就人类社会发展而言,惟有观其大的气象,方能察其发展的潮流,方能体其细微的践行;惟有发而皆中其节,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涵养与生长我们自身的的大气象。张载所言就是要提醒我们在认识上的全局观、整体性,在践行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在大的格局视野下寻求一种中庸之道,而不是为一己之私寻求一种妥协之道。“大其心能体天下之物”(注:《张子正蒙·大心篇》,第143页。),我们每个个体要涵养胸中的丘壑,聚集内心的智慧与力量,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是中国的先哲给予我们的当代启示。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费希特
¥6.80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包括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和《人的使命》两部重要著作。前者发表于1794年,是作者阐述自己的伦理观点和政治观点的主要著作。文中着重阐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阐述了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统一性。《人的使命》发表于1799年夏秋之交,全文分三个部分,、二部分基本阐述他过去的哲学思想,而在第三部分,费希特则把信仰当作把握实在的官能,由此可看出他从哲学到宗教的过渡。
49元5本 鬼谷子谋略一本经
鬼谷子谋略一本经
东篱子
¥19.00
《谋略一本经:鬼谷子》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及人际关系等领域,其思想深受世人尊敬,享誉海内外。
《易经》64个人生智慧
《易经》64个人生智慧
张瑞
¥7.85
在长期传播的过程中,《论语》的许多思想被人们加以提炼,成为广为流传的名言。本书就是采撷这些名言,同时又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辅以历史故事,并对其逐一行解释、引申和拨,使孔子在两千年前的忠告能够针对现代人的做人处世、事业成功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本书结合“中庸”的思想理念,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际应酬等方面将其中有现实意义的部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诠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了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相关的共通。 ? ? ?一部教你准确把握人生各阶段的智慧书   中华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 本书对《老子》一书在原文解释的章句今译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当前社会的现实“请”老子直走上讲坛,面对我们这个时代发言,与我们行面对面的“对话”,这也是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延伸。本书为使哲学走出哲学家的殿堂,走向大众,加深人们作为民族文化源泉的中华古文化的认识,弘扬老子的哲学思想,在学以致用,古为今用方面作出了努力。
物理科学的哲学
物理科学的哲学
(英)爱丁顿
¥13.75
本书是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哲学家阿瑟斯坦利爱丁顿撰写的著名科学哲学著作之一。爱丁顿不仅是20世纪研究恒星内部结构的先驱之一,而且是早期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主要负责人。爱丁顿在本书中试图整理同现代物理科学步有关的哲学思想原理,相关论述主要集中在针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反映出来的认识论问题上。
科学哲学的兴起
科学哲学的兴起
H.赖欣巴哈
¥6.80
  本书所涉及的虽说是哲学体系和科学思想,但在写作时并没有假定读者对于它的主题已具有专业知识。这里所谈到的哲学概念和学说一一都伴随着它们所受的批判而作了说明。本书虽然论及现代数学和物理学的逻辑分析,但并没有预先假定读者是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只要读者有足够的普通常识,期望学到一些多于普通常识的东西,他就具有充分准备,能够随着本书的论述前进了。   因此,本书可以用来作为一本哲学的入门书,特别是科学哲学的入门书。但它并不打算对传统哲学材料作所谓“客观的”阐述。对于种种哲学体系也没有企图采取那种解释者的态度去加以说明;那种解释者希望在每一种哲学里都发现一些真理,希望能使他的读者相信每一种哲学学说都是能够为人理解的。这种讲解哲学的方法是不很成功的。许多人曾经想从自称为客观的阐述中学哲学,结果发现哲学学说仍旧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另外有一些人用尽方法想理解各种哲学体系并想把哲学的成果和科学的成果结合起来,但后来发现他们没有办法使科学和哲学联结在一起。现在,如果哲学显得不能为无偏见的人所了解,或不能与现代科学并存不悖,这过错必定在哲学家方面。他过于喜欢牺牲真理去迎合作出答案的欲望,牺牲明确性而屈服于用图像来说话的诱惑;他的语言缺乏精密性,而这正是科学家避免错误的暗礁的罗盘。因此,如果一部阐述哲学的著作是客观的,它应该在批判标准上是客观的,而不应在哲学的相对主义的意义上是客观的。本书所作的探讨,意图达到这样一种意义的客观性。这本书是写给许多那样的人看的:他们曾读过一些论哲学和科学的书而得不到满足,他们努力要获得意义,却碰在词句的壁障上而受到阻难;但他们并不放弃希望,认为总有一天哲学会变成像科学一样令人信服、一样具有威力。   这样一种科学哲学已经存在这一事实是还未为人充分知道的。作为思辨哲学的一种残余,一片暧昧的雾气仍旧遮住了那些没有受过逻辑分析方法训练的人的眼睛,使他们不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哲学知识。
49元5本 王阳明全集(壹)
王阳明全集(壹)
[明]王守仁
¥10.00
王阳明为明代哲学家。其学上承孔子,孟子,中继陆九渊,而形成为风靡时代中后期并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其学说不仅对我国明、清现代以至近现代的儒学有较大影响,而且波及日本、朝鲜等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王阳明全集》原称《王文成公全书》,为王守仁的作品集。此次出版以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1572年)谢廷杰辑刊本为底本,简体横排,并加以现代标,方便当今读者阅读。《王阳明全集》共三十八卷,收《传习录》三卷,后附《朱子晚年定论》;《文录》五卷;《别录》十卷;《外集》七卷;《续编》六卷;后七卷为《年谱》与《世德纪》。原刻本为二十四册,本次分4册排印。
49元5本 汉宋易学解读
汉宋易学解读
余敦康
¥20.65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易学大家余敦康对汉代、宋代易学研究发展状况的梳理,而试图把握易学演变的规律和发掘易学的核心思想或内在精髓。在书中,作者提出,在汉代象数派为何与表现宗教巫术的占卜纠缠扭结在一起?汉易的象数之学究竟是怎样走到穷途末路,终于为王弼的义理派的易学所取代的?宋代为何又掀起了一个易学研究的热潮?宋易有哪些一步的发展?通过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对汉宋易学的深探讨,作者提出了易学的内在精髓。很值得的研究易学和对易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回忆苏格拉底
回忆苏格拉底
(古希腊)色诺芬
¥9.26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回忆苏格拉底》是一本学术纪实文学,作者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他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着重追述了苏格拉底对政治、宗教和道德等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号称希腊三杰,三杰之中以苏格拉底为首,其思想对西方世界文明影响极大。就连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成就也不能不说有一部分应归功于苏格拉底。他教导人要“认识自己”,又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甘愿以身殉道,而不愿苟且偷生,所有这些应该说都是他的伟大处。但是,苏格拉底作为生活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环境中的个人是有其局限性的,他的天文学知识距近代相差甚远,他过分强调了知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意志的作用以及他的多神论思想都是他受历史条件局限的证明。我们研究苏格拉底,贵在批判地继承,撷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49元5本 焚书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精
焚书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精
张建业译注
¥39.24
《焚书》又称《李氏焚书》,共六卷,为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所著。收录了书答、杂述、读史等文章及诗作,体现了李贽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在该书中,李贽对儒家经典和假道学家行了猛烈批评,表现出反封建压迫、反传统思想的斗争精神。其中也有一些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写出的谈佛论道之文,表现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该书出版后,历遭封建统治者的查禁焚毁。但禁者自禁,传者自传,《焚书》仍有多种版本传世。此次出版的《焚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一种,是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普及版本。注释精准,译文简明。
中国哲学史大纲--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中国哲学史大纲--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胡适
¥9.10
《中国哲学史大纲》为胡适所作,是中国学者运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建立的标志。它所获得的赞誉无以复加,不但被视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而且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山之作,为胡适的学术地位奠定了一块不可撼动的基石。
49元5本 庄子故事
庄子故事
王新民
¥12.99
庄子的思想不是平空而来的,他率性而活,与天地精神往来。他的那些特立独行的选择与行为,都是自己率真任情的心性反映。他的浪漫、超脱和真性情,他超然于世的精神追求,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而言,仍然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告诉我们:逍遥之人精神自由,在黑暗中始终能看见光亮…… 本书是一位北大才子以生命和灵魂写就的遗世经典,语言优美,哲思表达深入浅出,生动的故事叙说,详实的资料杂糅,让人明白他所有的思想来源于他的人生实践与深度思考。本书一改以往传统古典的风格,带给我们更适合现代人的精神修炼方式,自1992年首次出版以来,畅销二十余年,多次入选语文教材,是一部优秀的集文学性、学术性为一体的青少年传统文化读本,被读者赞誉为庄子经典
马克思与当代中国(“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马克思与当代中国(“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陈学明 等 著
¥26.86
中国站到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上,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不仅让中国“站起来”,而且让中国“富起来”。中国要 “强起来”,是否继续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弱化还是日益强化的过程?中国要“强起来"究竟需要做些什么,马克思主义又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在正走向“强起来”的当代中国的命运与前途如何?本书力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富有说服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