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多葛生活哲学
¥19.99
遇上挑战时该如何自处?碰到难缠的人要如何应对?在哪里可以找到快乐、获得力量?怎样处理反复出现的令人沮丧的想法?如何看待变故、正视生死?……面对人生中这些不可避免烦扰与难题,如何活得更幸福?两千多年前的斯多葛哲学早已给出了答案。 乔纳斯·萨尔茨格伯结合多年来亲身实践斯多葛哲学的经历和体悟,创作了这本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幸福指南。作者从各种有趣的生活细节出发,介绍了斯多葛哲学的历史沿革、代表人物以及重要观。同时,本书用55条斯多葛哲学的日常练习,手把手教我们如何驾驭情绪、如何保持敏锐、如何处世为人、如何像斯多葛派哲学家一样游刃有余地掌控人生。 在斯多葛哲学的永恒智慧指引下,每个人都能找到幸福之路。


诸子与诸国: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精)
¥35.40
张经纬先生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脉络作为主线,通过对东周列国主要人群迁移趋势的动态描述,重新为诸子百家的纷至沓来绘制清晰的脉络。全书突破以往将东周历史与诸子思想分叙述的既有范式,将诸子哲思置于各国历史演互动的背景之下,提出中国古代思想起源的全新范式,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极端主义
¥39.90
主义并非某一时某一地的特殊现象。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存在于骇人听闻的新闻里,社交媒体上的骂战中。它古老而常新,是人类社会中跨越意识形态与群族的一部分。 本书作者J.M.伯杰从古今东西表现各异的案例中,澄清了主义的本质,解释了主义是什么、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构建,以及主义为何会升级。伯杰表示,只有理解了主义,才能减少它对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


一看就懂的哲学
¥55.30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主要哲学思想、哲学家及哲学作品等。本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作者通过哲学发展的时间轴以简单、易于理解的方式总结了哲学的160个相关主题,包含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哲学、伦理学、美学、心灵哲学以及科学哲学。本书试图用浅显易懂的、有趣的、穿插着幽默叙述的方式,来解读哲学中的一些关键理论、核心概念、主要发展以及思想大家。旨在希望读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激发出足够的好奇心,以便一步深了解哲学。


坛经详解
¥29.00
《坛经》是六祖惠能讲说、弟子法海集录的禅宗经典。张勇教授撰写的《坛经详解》包括前言、正文和附录三个部分。前言介绍惠能的生平,《坛经》的自性论、解脱论、修行论、方法论以及《坛经》的版本情况。正文共十卷,每卷设置题解、注释、译文、讲解四个板块。“题解”概括各卷的主要内容,“注释”解释正文中的生僻难解字词,“译文”将正文内容译成白话,方便普通读者阅读理解,“讲解”对正文内容行串讲,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附录收录了宗宝、王维、柳宗元、刘禹锡为《坛经》撰写的题跋,有助于了解前人对《坛经》的认识。张勇教授对《坛经》的解读比较贴合原意,讲解比较深,有利于读者掌握《坛经》的精华,是一部非常有利于大众阅读《坛经》的门指导书。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
¥59.28
在该书中,作者独辟蹊径,以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论为基本线索,批判性地考察了费希特在1794,1798/99和1812年三个版本的知识学形态,指明了它们的内在的演线索。该书指出,知识学的困境与“发展一种同时是存在论的形而上学”这一努力相关联。费希特要求,借助先验哲学的思维方式,不仅仅要去阐明其自身并不“存在”的存在者根据,而且要去推导出存在者的实存和规定。作者认为,这一要求太高,从而导致了知识学的内在张力与不断重写。作者主张,我们应该将存在论从形而上学中划分出去,存在论要自立门户。该书以其深刻的洞见,将费希特哲学放置到传统形而上学的视野去考察,不但对我们理解费希特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理解传统形而上学很有裨益。尤其是该书分析了1798/99和1812两个版本的知识学,对中文学界的后期费希特哲学研究所有帮助。

慧灯·问道——第一季
¥7.13
在这个人心浮动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自身心灵的困境,并始踏上探索自我的旅程。然而,面对各种各样释放压抑、探索灵魂的方法,许多人也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慧灯·问道》节目因此而诞生。 节目围绕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会热等展,在“问”中追寻“道”,在“道”中化解种种烦恼。*季主要辑录大家通常都会遇到的典型性问题。无论您是初学小白还是资深老参,或者仅仅是好奇地看看,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书即根据《慧灯·问道》录音稿整理而成,希望在不经意间能为您智慧之门。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19.20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在太湖大学堂*次讲座的辑录,是关于如何实证佛法的基本阐述。在此次讲述中,南先生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现身说法,揭示了安那般那、六妙门、十六特胜、白骨观、禅净双修等佛教诸多修行法门的奥秘,并现场解答了一些听众修证过程中的疑惑。 因南先生一生勤于实证,这次讲座更多的是亲述自己在修证之路上所经历的传奇,以及实证过程中的百转千回和柳暗花明,是“过来人”的“苦心”之作,弥足珍 贵。在探寻禅与生命的真相的道路上,孰可为,孰不可为?如何取舍?如何少走弯路,识破虚妄的假象并避免风险?相信有缘、有心的读者在南师的启发下自会意会。

从容的告别:如何面对终将到来的衰老与死亡
¥24.15
一个被我们忽视的幸福难题——优逝 一本颠覆你对衰老与死亡认知的书 ICU重症监护专家关于衰老与临终选择的理性思考 王一方、刘端祺、郎永淳等知名人士 慈怀读书会陈晓峰 鼎力推荐 在中国,每年至少有成百上千例濒死抢救案例,人们一生75%的医疗费用都花在了*后的无效治疗上,有时甚至会为延续亲人几天的生命而倾家荡产。作为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之一,中国的死亡质量却在世界排名极低。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医生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治疗病人,永不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属背负了巨大的情感压力,觉得即使倾家荡产,也不可轻易放弃亲人,放弃就意味着不爱、不孝。而此时,病人自身已经丧失了决策能力。结果就是,人们的死亡已经被过度医疗化了,这不仅给当事人及其亲属带来了折磨,还导致了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 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临终负责,清楚地思考如何面对不可逆转的衰老与死亡,如何告别人世,补上人生重要的一课。 当然,要改变这一,除了个人,还需要我们的社会以及医疗系统共同努力。


李泽厚对话集·廿一世纪(一)
¥29.40
2000—2006年, 李泽厚以人类视角、中国眼光,横谈美学、哲学。 李泽厚以拳拳之心、挚爱之情,纵论家国、天下。 《李泽厚对话集·廿一世纪(一)》主要收录了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2000—2006年关于哲学、美学、思想史相关问题的的答问文章,展现了他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实为对话体李泽厚思想读本。书中新见倍出,很多思想对仍在困扰当前的问题和矛盾具有启发意义。

周易全书(第十卷)
¥0.99
系辞原指附于卦画之后的卦辞、爻辞,属经文部分。这一篇独立的系辞上下传,是附于经文之后的传文。《史记》在摘引其中“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几句时,称作“易大传”。传为孔子所作。文中有许多地方提到“子曰”,显然是记载孔子的语录,是孔子的后学根据孔子的传授而写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仅是因为篇幅较长,实际是一篇文章。就内容而言,它是《易经》的总论,主要阐释《易经》的哲学原理,不时涉及到《易经》的体例。

冰鉴
¥2.00
《冰鉴详注》是曾国藩对自己相人识人的总结,是曾氏一生的智慧结晶,共分七篇,即神骨、刚柔、容貌、情态、须眉、声音、气色等。《冰鉴》原文仅2269字,本书对每篇加以详细的注释、翻译,并对其中的精华部分给以详尽的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奇书。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甄别人的优劣,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冰鉴》对于现代人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智慧的经典,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性和启迪性。

在受苦的地方绽放
¥9.74
有不少人总是对现状不满,觉得自己比别人受了更多的苦:觉得自己读错了专业,苦;觉得自己正在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苦;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喜欢的地方,苦;……,可是他们越抱怨,自己的境遇反而越没有改变。因为他们从心底里不想在一个地方长期耕耘,遇到一点苦难就想放弃,想逃走,想着生活在别处。 铃木大拙说:“世上所有走上成功*的人,都要经过一番勇敢奋斗,要经过苦痛的剧烈挣扎。谁能在伤心落泪的时候坚持下来,谁的路便能走得更远。” 如果你肯安住当下,接受现实,不抱怨不放弃,如果你能领受生活给你的一切,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积极努力——展露一个微笑,读一本新书,培养一个新的习惯,认真地将工作干到出色……那么你的人生就一定能够绽放!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汉译名著本)
¥6.00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是历史观中与实践联系密切的问题之一,也是当今年轻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我们把这篇30多年不曾再版的专论重新翻译出来,供读者参考,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普列汉诺夫在自己的许多著作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论述,其中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或者对上述专论中的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作出了重要补充或详细分析,特别是对18—19世纪西欧哲学和社会学中相关学说和思想进行了分析批判。为了让读者全面、充分地了解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我们从他的、已有中译文的其他所有著作中摘录了几乎全部重要的相关论述,共四十一条,作为本书附录。其中除第三十六、三十七两条因一时借不到俄文原著(《普列汉诺夫全集》第21、22卷)无法校对外,其余各条或由我翻译,或经我校改。所有我译、校的文字如有错误,均由我负责,并望方家不吝指正。读者如希望更多地了解本书译者对普列汉诺夫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观点的看法,可参看拙著《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七章前五节。在那里,作者对普列汉诺夫的观点作了简要然而系统的述评。


英雄之旅:约瑟夫·坎贝尔亲述他的生活与工作
¥45.90
约瑟夫·坎贝尔是20世纪伟大的神话学大师,因其对神话的独特解读在西方享有盛名,他提出的“英雄之旅”的模型*为人熟知,这一理论推动了西方流行文化的发展,使坎贝尔成为众多艺术家、学者、政治家的灵魂导师。 《英雄之旅》由坎贝尔与世界各领域的精英人士的对话交织而成,颇具巧思。这些人士包括诗人罗伯特·布莱、人类学家安杰利斯·阿里恩、电影制作人戴维·肯纳德、大门乐队鼓手约翰·登斯莫尔、精神病学先驱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歇·吉耶曼等。 坎贝尔一生专注于思考神话的起源与功能、艺术家的责任,以及爱与浪漫的仪式化问题。他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追求,为一生都在探索神话传统兴奋不已。在坎贝尔的眼中,神话传说就是“人类*伟大的故事”。 脱离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温柔乡,勇于受各种超出你日常认知的的试炼和磨砺,在坎贝尔提供的武功秘籍的帮助下,你也许就会超越繁琐日常的羁绊,将自己锻造为人生之路上的英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典重译计划系列第三部。全彩插图,权威精读,名家导读。吴晓波频道推荐)
¥31.00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发表于1905年,在争议中成为了社会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探讨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对宗教社会学的初期研究,他认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存在某种因果关系——资本主义精神有其宗教根源,新教中的苦行、职业劳动观念,逐渐发展成了资本主义中理性经济劳动的特征。他深入探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大量经验的归集与分析,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合理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当代社会科学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路,也让大众读者看到了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精神力量。 本书由研究马克斯·韦伯的学术权威选取和翻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全本精华部分,保留作者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配以译者导读。同时加入大量精美插图,图文配合,以期成为*大众阅读的版本。


厚黑学看这本就够了
¥14.99
《厚黑学》一书见解深邃.文笔流畅轻松,语言幽默隽永,既能启迪心智,增长智慧,又能让读者学会如何得心应手地应对生活中的难题,是掌握当前社会*的“生存法则”。 《厚黑学》,一部处世奇书,问世百余年而畅销不衰。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曾轰动中国思想界。林语堂、柏杨、南坯瑾、李敖等都曾为其作序。 “厚”,不是单纯的厚颜无耻,恬不知耻,而是隐忍、宽厚与醇厚。“黑”,也不是简单的诡计多端、狡诈阴险,它更包容了睿智、谋略与高瞻远瞩的深刻内涵。


近思录(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28.90
《近思录》是由南宋著名学者朱熹和吕祖谦,分类选辑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编辑而成,共14卷622条,是一部代表理学思想的著作。“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近思录》篇幅小而选文精,阐述了理学的宇宙论、本体论与心性论,讨论了太极、阴阳、性命、仁义等理学*核心的内容。指出学习要以圣人之道作为目标,通过仁爱、恭敬、致知等“内圣”工夫,一步实现齐家、处世,并且治国平天下的“外王”理想。对佛教、道教行了批评,对圣贤行了评。 朱熹认为,《近思录》是学习“四书”的阶梯。《近思录》涵盖了周、张、二程的主要著作,各卷内容的编排颇为考究,逻辑丝丝扣,细致又系统地展现了理学的方方面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学者们看作是宋明理学的门著作。


胜鬘经
¥18.00
《胜鬘经》弘传于南北朝,备受教内教外的重视。本经为大乘如来藏系经典中代表作之一。内容叙述胜?N夫人对释尊立十大誓愿、三大愿,并自说大乘一乘法门,阐释圣谛、法身、如来藏等。 经中认为三乘之教归于大乘之一乘,得一乘即得如来法身。众生虽被烦恼所缠,然其本性清净无垢,与如来同等,故皆具有如来之性(佛性、如来藏)。且以如来藏为基础,即使在生死轮回之世界,亦有获得涅槃之可能。本经之一乘思想,即是承继法华经者,而成为大乘佛教之重所在。又本经之特色乃在以在家妇人说法,故与维摩居士所说之“维摩经”,并为大乘佛教在家佛教之代表作。 全书共分十五章,包括如来真实功德、十受、三愿、摄受、一乘、无边圣谛、如来藏、法身、空义隐覆真实、一谛、一依、颠倒真实、自性清净、真子、胜?N等。


基督教史
¥32.80
本书是一部基督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入行论讲解(2006)
¥249.99
再次探索《入菩萨行论》,此版本同样深入系统,讲解发菩提心与菩萨道的精髓,确保你在修行路上不断成长,获得智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