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妇科临证医案集
¥49.90
本书是基于中医妇科学知识结合临床而撰写的一本教学参考书,全书分为月经病类、带下病类、妊娠病类、产后病类、杂病类、中医妇科特色治法、妇科特殊检查手段和妇科内分泌测定八大章节。书中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常见疾病融为一体,疾病类章节设立学习目标、示教医案、病案分析、问题讨论、知识拓展、名家经验、古籍精选等栏目,知识层层递,内容系统全面,所选医案贴合临床实际,突出实用性。本书可供中医本科、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供中医妇科临床医师学习参考。


嵇康《养生论》诠释及拾遗
¥54.50
嵇康《养生论》是三国时期的作品,其养生理论与实践在个体养生层面堪称一绝。但其文属古体,字义深奥,不易被今人读懂和采纳,除意译外,有必要对其深层次的意义行研究和诠释。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步,有必要结合现代的情况,应用中西医两套理论和知识,对其养生保健的不足部分给予补充完善。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崭新的养生保健科普知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为民众带去健康和快乐。为和谐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奉献绵薄之力。本书的特有:1、对嵇康《养生论》行了深的研究,用近15万字诠释嵇康的1200余字,这是嵇康《养生论》问世以来的作;2、应用中医西医两套理论知识作注释,为中西医结合在养生保健领域做了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3、将嵇康《养生论》未论及的家庭、社会及人生各个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养生保健知识行了拾遗,使养生保健科普知识更加完整,实用性更强;4、书中对养生保健的定义,天年期限,长寿期限,预防健康板块变短,防止病理性衰老作为养生保健的关键环节、守法修德为养生保健的基石等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大大丰富了养生保健的内容,预测能得到读者的共鸣和赞许。


阴阳术道论
¥52.00
《伤寒论》辨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是一个以“基于器和生化的升降出”和“基于药物针刺的升降浮沉”为特征的“五阶四维(或‘五阶三维时空轮回’)”复杂组织化系统。全书涵盖了《伤寒论》辨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之阴阳术数(历法术数)的基本推算和演变史、地之阴阳术数(五运六气术数)的基本推算和天文学依据、辨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的推算和方法等内容均,行了详细论述和举例。


脾胃病证治探微
¥39.00
本书为宁波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王建康教授精心研究脾胃病证治的心得集,从理论探源、名家探颐、病证探讨、治法探究、方药探幽、临床探索六个方面分门别类探微。本书名为《脾胃病证治探微》,其中之“探”,含有距离、未知、求索之意,体现脾胃病研究特和原创思维。一是探其源,脾胃学说形成年代远久,未知领域的研究创新任重道远,需着眼其远大;二是探其深,脾胃病涉及脏腑多,病机复杂,内容深奥,需坚持其深度;三是探其广,脾胃病发病率高,患病人群广,研究领域宽,需把握其普惠广泛;四是探其新,脾胃病研究成果多,学术展快,再创新要求高,需关注其前沿。通过这种“探”的理念、追求和精神,经过“六探”的谋篇列目,希冀本书能够基本反映本人对脾胃病之理、法、方、药、术、案的阶段性认识和探索。

中医美容养生基础与应用
¥99.00
涵盖了中医美容养生基础与应用的相关内容,包括中医美容学概述、中医美容学的理论基础、中医美容医疗中常用的中药、中医美容常用的美容方法、中医保健美容、中医的美容养生、常见损美性皮肤病的治疗、衰老基础知识与衰老性损美病症的治疗和肥胖病与消瘦的治疗等。


中医经络理论研究进展
¥47.50
本套丛书主要以“973”项目课题“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的工作为基础,以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体,对60余年来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等专题,系统阐述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研究前景,并提炼其中具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的中医理论新概念、新学说,深考察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及源流,确认其原创性及理论价值,揭示科学内涵,规范理论表述。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韦贵康
¥30.50
本书是《桂派名老中医》丛书的一个分册,是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著名骨伤专家韦贵康教授的学术经验集萃。韦贵康教授为著名骨伤科专家,一直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手法治疗独树一帜。本书分为医家小传、学术思想、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5部分,介绍了韦贵康教授的医学之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本书内容翔实,选案精当,尤其对骨伤科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中医学的科学文化研究
¥47.50
本套丛书主要以“973”项目课题“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的工作为基础,以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体,对60余年来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等专题,系统阐述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研究前景,并提炼其中具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的中医理论新概念、新学说,深考察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及源流,确认其原创性及理论价值,揭示科学内涵,规范理论表述。

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
¥158.5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黄帝内经灵枢校注》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主要内容是对《黄帝内经灵枢》行校勘和注释同时,予以语译,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形式解读。《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调脾胃 治杂病:谢海青急症疑难病诊疗经验专辑
¥70.00
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以对话形式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中医科学性、精确性、指导中医实践的阴阳五行理论是否过时、能否废医存药、如何对待中药的毒副作用、中西医的异同、学习中医需要悟性、医患关系等。作者强烈呼吁要造就能治重症急症难治病的中医临床实践家。其二以调理脾胃为大法,贯穿了急症重症、肿瘤、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儿科、耳鼻喉口齿科等各种疑难病症的治疗中。*后还对阴火理论、黄芪在疑难病中的应用行发挥。

裴正学医学笔记.2
¥64.00
裴正学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著名专家,他独创的“西医诊断,中医辩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为促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探明了道路、找准了方向。裴正学教授的医学思想和毕生的临床经验及验方,是甘肃省医学界乃至全国医学界的宝贵财富和宝藏,非常值得深度挖掘、广泛传播。本书以笔记形式记述了个人的临床经验,此外还记载了半个世纪以来,发生在中西两种医学领域的学术展和思维变迁,对当代新的学术观和新的经验效方的涌现,笔者均附有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今后的展望。在中医经典、西医理论、实验研究、临床验方、西药新房等各个方面务求举其要、摘其精,深浅出,发人于省。全书共有1000余个论题,涉猎中西医学的内、外、妇、儿、五官、皮肤,亦涉及现代医学之实验研究、分子生物、遗传基因。 本书能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深了解裴正学教授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在临床辩证施治之法的方便之门。编辑和出版本书,意义深远,弥足珍贵。此次我们整理的是裴教授2007~2022年的临床笔记,记录了大量的典型病例,有成功经验的总结,有治疗效果的反思,有对经典的解读与传承,也有独立见解与创新,是每个临床医生不可多得的临床指导手册,是医学同仁和后学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永远汲取营养的宝库。

经方扶阳三十年:金匮要略教程
¥62.50
扶阳派历经近200年的传承,探索,总结和升华,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扶阳医学理论体系,以及用之于临床实践而皆效的理法方药。扶阳医学的学术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理法方药始终体现了《黄帝内经》“谨守病机”的思想,理论根基和辨治原则是与河洛、易、内、难以及伤寒一脉相承的。 在临床实践中,扶阳医学重视阳气,强调扶阳。以火立极,扶正护阳是扶阳医学的理论核心;善用姜、桂、附,是扶阳医学的显著特;坎离既济,延年益寿是扶阳医学的终极目标。 扶阳医学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其受关注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近十年来学习扶阳医学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
¥77.50
本书共分为上、下篇及附篇,基本详尽地介绍了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的内容。上篇主要是对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介绍;下篇分章节详细介绍了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预防等;附篇则附录了颇具特色的河北省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旨在更形象深入地为读者提供理论之外的经验与体会。

针灸经论纂要:串注本
¥68.50
关于针灸经论的书,比较有影响的有全国针灸统编教材<针灸医籍选>与李锄的<针灸经论选>.目前看来,统编教材<针灸医籍选>内容太少,不足以涵概针灸历史上的有关针灸文献。李锄的<针灸经论选>虽然内容比较广泛,但主要经典如《灵枢》、《素问》等针灸的论述还有很多疏漏,而且是乱原文、重新编次的方法,这对于针灸论文的写作,引述经文,查找核对都非常不利。 《针灸经论纂要》从马王堆出土汉墓帛书十一脉灸经始,经《灵枢》、《素问》、《难经》、《伤寒杂病论》以至唐宋元明清诸医家关于针灸的重要论述,悉数载。其《灵枢》、《素问》、《难经》、《伤寒杂病论》的针灸内容,则全部载,文字的顺序仍然按照原有的秩序排列,这有助于针灸工作者引经据典时,参考上下文,不至于断章取义,出现误读或者误解。 该书的一个主要特,是以串珠的方式撰注古代针灸经文,串珠,就是经文的互参,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里讲到“小针之要”,串珠本就会告诉你,与“小针之要”有关的内容在《灵枢小针解第三》中还有记述。《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里提到的九针,在《灵枢·官针第七》、《灵枢·九针论第七八》、以及《素问·针解篇第五十四》等篇章中都还有所阐述。 至今还没有针灸经论的串珠版本。


面瘫中西医诊疗汇通
¥29.50
本书的写作从现代医学的解剖、病理、理化检查、治疗和中医学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名家经验等全方面来讲解面瘫疾病,并提供了典型的解剖、影像、检查图片以及诊断、评估表格,全书深浅出,易于理解,是一本融汇中西医理论的面瘫疾病诊疗专著,对临床医师系统全面的掌握面瘫疾病的诊疗很有裨益。该书配有30余幅彩色插图,对读者阅读该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帮助。该书适合神经科,脑病科的临床医生作参考使用,也适合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


董荣芬经方辨治脾胃病
¥46.50
董荣芬老师,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师从首都国医名师王珂,现任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擅长消化内镜的检查与诊断,对消化道出血和慢性胃肠病的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董老师结合自己临证经验,尽量多的收集病人四诊信息,包括舌苔照片和胃肠镜图片,内容由浅深,贯穿中西医,用读者可以听懂的语言,展示中医辨证施治思路。理论部分中西医贯通,紧贴临床,有益于读者理解。所收集病例皆为董荣芬老师在临证中的典型且有教学意义的病例。病人资料齐全,包括彩色的舌苔、胃镜检查,向读者形象立体的展示病例。


国医大师阮士怡临证传承录
¥46.50
国医大师阮士怡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7月获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本书梳理国医大师成长历程,总结国医大师临证经验,启迪后学。


沧海遗珠:海崇熙医案医文选
¥45.00
安徽宿州市萧县目前被确定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单位候选地区。萧县卫健委致力于造地域特色国粹学术流派——龙城医派。牵头发掘本地名中医,积极整理其学术著作。萧县名医海崇熙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其祖父习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专心研究肝病30年,在乙肝大小三阳转阴方面有较多体会和临症价值,本书系由其女儿整理其医案、医论、自编汤头歌诀、诗词等集合而成。本书系萧县卫健委牵头并抢救发掘的当地名中医著作之一,对于发掘和保护民间中医等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居家养护
¥12.00
小儿腺样体肥大发病率为9.9%~29.9%之间,儿童发病人数甚多。此病与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相互影响,鼻塞导致口呼吸引发腺样体面容,夜间鼾和频繁发生阻塞性呼吸暂停导致睡眠周期紊乱,睡眠质量差,影响身高和智力发育。目前手术是临床一线方案,手术意外和失败导致家长有强烈保守治疗意愿。居家养护涉及孩子饮食宜忌,衣着、起居、洗漱等,可以说和孩子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直影响孩子疾病转归。编著者负责的小儿腺样体专科在门诊获得启动性疗效之后,对家长行居家护理的谆谆医嘱可谓不厌其烦。事实证明,居家护理得当小儿腺样体持续而平缓地萎缩。居家护理不当,小儿疾病缠绵难愈。 本书是部专病门诊谈居家护理经验,填补本专科领域科普书籍的空白。本书是应广大患儿家长呼声而出,也是应历次科普讲座时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而作,因此具有广大的读者群体。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具有良好的出版价值。

现代中医糖尿病学
¥190.50
本书是集作者近60年的临床、科研、教学经验与国内外现代医学科研成果、新进展及中医历代医家丰富经验融为一体的现代实用糖尿病专著。全书共38章,详细介绍糖尿病的历史沿革、中西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研究思路和方法;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分型、综合治疗、预防措施;糖尿病急性、慢性病变的综合防治,临床与并发症部分均附有病案;此外,介绍了作者从事糖尿病临床与科研的心得,旨在启迪临床、拓宽科研思路,作为引玉之砖。


平衡中医:回归阴阳的本源
¥28.00
本书作者师承于漳州市名中医方安海、王三虎、毛军等医家,系统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著,深研究了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等医家思想。衷中参西,并通晓融会现代细胞营养学。其核心思想在于以传统的八纲为根基,一步完善和发挥,并上升为平衡理念。作者朱庭芳临证每以平衡之理念,分析病机病证,并以此指导方药之运用,力图追求“和其阴阳”之境界。其医论及医案,富于哲理,笔法流畅,用药轻灵,无论是运用汤液、药散、膏方,还是外治,皆具鲜明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