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赵尚华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集
赵尚华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集
贾颖
¥14.50
“瘿病”属于中医外科学的范畴。本书系统介绍了山西中医学院原外科教研室主任赵尚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经验方法。书中介绍主要的甲状腺疾病,同时给出中医、西医的病名,方便读者查验。此书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行文简洁通俗。诊病、辨证、处方、用药贴合临床实际,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专科专病的诊疗经验小册。由于此书在说理、处方过程中,适当征引古今典籍,因此同时具备一定的文献价值。此书适合广大中医院校的师生和中医外科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49元5本 中医针灸传承集粹
中医针灸传承集粹
杨金生,王莹莹
¥38.37
  《中医针灸传承集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分三大部分,部分为中医针灸申遗,介绍了中医针灸申遗之路和意义,以及传承保护工作;第二部分主要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和思想和临症经验集粹,分别由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继承人负责收集整理和编写,其中程莘农部分由杨金生、王莹莹、程凯、王宏才等编写;王雪苔部分由黄龙祥、岗卫娟、潘迪等,贺普仁部分由王磷鹏、王桂玲、郭静等编写;郭诚杰部分由闫平慧、张卫华、陆健、刘娟、田磊等编写;张缙部分由王顺、乔斌、刘高峰、白妍等编写,全方位的归纳总结提炼了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思想、学术成果、临床经验、教书育人和医德医风等,真实可信的再现各位传承人的医源、医理、医术、医德和医脉,对于“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学术流派研究是中医药传承和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好流派传承问题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医学术发展和传承具重要意义。本书附篇简要介绍了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全国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以便大家了解更多的针灸流派。
49元5本 康良石肝病指归
康良石肝病指归
康俊杰,吴剑华,陈进春
¥33.50
  康俊杰、吴剑华、陈进春主编的《康良石肝病指归》分为疫郁理论和相关专题两篇,上篇为作者对康氏肝病“疫郁理论”的系统阐释,从理论、心得、辨证论治、典型医案、辨证施护等方面进行总结,下篇为作者的读书札记、论文选读,以及其学生、同仁对其学术思想的研究。
49元5本 字缘中医
字缘中医
任宏丽,彭卫华
¥12.65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再到今天的简化字,汉字的演变反映着中华文化的沧桑变迁,其与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书撷取了57个汉字,通过阐释其蕴含的文化和医学知识,探索汉字与中国社会文化、生命文化之关系,与中医学认知理念、认知方法之关联,从另一侧面展示汉字的独特魅力。
49元5本 中医古籍与藏书文化
中医古籍与藏书文化
金芷君
¥12.65
历经历史的沧桑变迁,中医文化已传承千年,中医古籍功不可没。从甲骨、金石到简牍、缣帛,再到写本卷子,中医知识通过各种载体代代流传下来。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是我们学习研究中医甚至其他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源。 本书介绍了中医古籍的基本知识、明清官私藏书及《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中的中医药资料,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打开中医古籍中的另一扇窗,让读者看到古籍中除中医药知识本身以外的别样风景,并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49元5本 医经允中
医经允中
(清)李熙和
¥54.94
  《医经允中》系清,李熙和所*的一部综合性医 *,全书分24卷,书中纂集《内经》《脉经》《伤寒 论》《神农草经》诸书内容,分别从医理、脉理、诊 治、用药等专题予以阐述。其中,首卷为总论;卷二 至四论脉,分述36脉象、16种怪脉及脏腑阴阳脉等; 卷五至卷十六论病,将《内经》原文分隶于诸证,侧 重阐明医理,而不载方药,仅《动气》及《妇人保产 》两篇略载数方;卷十七至卷二十三论药,以脏腑各 有温凉补泻之宜分配之;末卷集论医格言及延年要诀 。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二卷
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二卷
刘德荣
¥43.50
  传统蒙学读物中,《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是千百年来流传*广的幼儿启蒙教材,俗称 “三、百、千”。所谓“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诵 《百家姓》以便日用;懂《千字文》通晓义理。” 王应麟编*的《三字经(大字拼音双色配图诵读 本)》是“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相传为南宋 进士王应麟撰,自宋以后家喻户晓,它包含了广博内 容:“先举方事类,次及经史诸子,观其分别部居不 相杂厕。虽字有重复,稀有藻采,其启人知识过之。   ”既讲教与学,又讲礼仪规范和名物,还讲人文历史 的典故。
49元5本 何天佐医论医案集
何天佐医论医案集
王勇,马云
¥34.00
  王勇、马云主编的这本《何天佑医论医案集》分 为医论和医案两大部分。主要特色为:①系统阐述何 天佐关于骨伤骨病的独特诊断、治疗观点;②以何氏 骨科对骨伤骨病的独特分类为纲,具体病例为目,采 用按语的形式,阐述何氏骨科治疗骨伤骨病的学术见 解或施治规律;⑧结合其体病例,分析何氏骨科正骨 、点穴和推拿手法,以及遗方用药特点。
49元5本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五)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五)
张奇文、柳少逸
¥37.06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五辑)》内容包括:矢志岐黄盈甲子漫漫医路真国医;笃定学中医一生不言悔;家传师承高校培育之岐黄路;追古溯今——为探索糖尿病的治疗奋斗一生;幼幼济众——我的杏林之路;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教书育人担道义读书临证济世人;坚守龙砂特色弘扬运气学说;精研医术为大众躬耕杏林传岐黄;传承岐黄之道弘扬新安医学;吴佩衡医学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介绍;扬州中医儿科名医郑汝谦;从龙川走出来的新安名医胡节君等。《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五辑)》关键词:中医师、生平事迹、中国、现代、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
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规范·摄像环境
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规范·摄像环境
中华中医药学会
¥4.20
中医红外热成像是指能够敏感地接收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人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以表达人体表面的热源分布、深度、强度、形态及走势,从而全面、真实、客观、动态地反映由人体代谢所表达的整体健康状况的一项非接触性的快速测温技术。 本《规范》的编写和发布,对于规范中医红外热成像摄像环境及相关概念,其保障规范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适于中医红外热成像环境检测者和被检测者在检测过程中参考。
广嗣全诀
广嗣全诀
陈文治
¥65.96
  《广嗣全诀》系明代陈文治辑,全书共十二卷,卷一阐述种子,卷二、卷三论及保胎及保产。卷四叙述产后护理及诸疾的辨洽,卷五至卷十论述儿科杂病,卷十一至卷十二叙述痘疹。全书共№00余篇,并附诸多验方、验法。本次整理以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十九年(1∞oll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本草汇笺
本草汇笺
清·顾元交
¥39.99
《本草汇笺》,清代顾元交编撰,成书于清康熙五年(1666)。正文凡十卷,前附“天元芥说”,概述五运六气,次附药图264幅(多为药材图)。正文参照《本草纲目》分草、木、果、谷、人、禽、兽、虫、鳞、介、玉石、水、火、土14部,共载药397种。每药论述不拘体例,主要涉及性味、主治、归经、应用等。正文后附“总略”,为作者概述诸家本草理论及用药观点。该书选药精当,既博采诸家之长,又间有自己心得,论述简明,有裨实用,可供本草学习与研究参考。 此次以清康熙五年(1666)龙耕堂本为底本进行整理。
49元5本 慎斋遗书
慎斋遗书
(明)周之干
¥27.00
   ?《慎斋遗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明代医家 周之干*,系周氏晚年治学心得及其临证经验之汇编 。全书共十卷。卷一至卷五分载阴阳脏腑、亢害承制 、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证施治、二十六宇元机、 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古经解、古方解等医论,辑录 古今名方90首。卷六至卷十分述寒热、内伤、虚损等 内科杂病及妇人、小儿、五官、外科90余种疾病的诊 治心得,间附其验方、验案以佐证其说。论说皆宗医 经要旨,旁及元素、东垣诸家之说,并会通其师薛己 心法,结合其数十年临证经验而予以阐发。本次整理 以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目耕堂刻本为底本。
松菊堂医学溯源
松菊堂医学溯源
(清)李奇勋
¥62.00
《松菊堂医学溯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系清代李奇勋《宇德树》所*,是一部中医理论综合性* 作。全书共41卷,卷一至卷五为阴阳类钞,论述(欲溯医学之大源者,非阴阳无以端其始):卷六为五行约旨:卷七为时令考;卷八为四时调摄:卷九至卷十一为五运六气直格;卷十二为人身全体;卷十三为营卫省度:卷十四为经络骨度:卷十五为脉矩,附奇经八脉;卷十六为色诊汇征;卷十七为镜人集;卷十八至卷十九为治症提纲:卷二十至卷四十一分别为肝、心、脾、肺、肾、三焦、心包络、胆腑、胃、大肠、膀胱等,其中卷十三.卷十七.卷三十九,卷四十一有目录,正文阙如。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中医传承思辨录
中医传承思辨录
单志华
¥13.30
本书是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跟师刘渡舟、胡希恕、许振寰学医暨临证四十年手记,是中医传承的一个生动文本,是作者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独立思考与临证的思辨实录。全书共分仲景学术专题探讨、医论医话拾零和经络腧穴探讨三部分。其中,仲景学术专题探讨为本书重点部分,作者立足临床,文字强于思辨,针对仲景学说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如用大量篇幅将《伤寒论》中的时空辨证格局做了全方位的分析探讨;对百合病与肺藏魄关系的规范与定位;对大青龙汤条文难点的剖析与论证;结合临证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深层内涵剖析;师承“辨证知机论”破解《伤寒论》第181条等。学术视角新颖,颇具原创性与可读性。书中还对肝硬化腹水结合临床提出中医论治四法;从精神情志上对孙思邈与十三鬼穴做了专题探讨与诠释;本医道同源,明确提出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对丰富治疗思路很有价值;此外,针对运气学说中“十干化运”问题,结合古代天文背景做了详细推导与论证,风格别开生面。
家藏蒙筌:全2册(下)
家藏蒙筌:全2册(下)
(清)王世钟
¥69.5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家藏蒙筌(套装上下册)》为清代医家王世钟编纂,成书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家藏蒙筌(套装上下册)》属综合性医书,共16卷(其中卷二又分上、中、下三部分)。卷一主要论脉学、经络、五脏苦欲补泻、十剂、服药法等。卷二上为伤寒门,论述三阴三阳寒温表里、汗吐下法、看目辨舌、阴厥阳厥辨、温病署病辨、伤寒攻补论、六经病脉证洽法、合病、并病、两感等;卷二中、下摘录诸家注释《伤寒论》之精义,编为“订正伸景伤寒六经论注”。卷三至卷十四分别论述内科、妇产科、儿科、痘疹、外科等各科计250余病证的证治,并附针灸法,间载医论,如“肝无补法辨”“洽诸郁实邪药”“妇科经脉病本”痘疹部位吉凶论一等。卷十五、十六为本草,载药387种,记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家藏蒙筌(套装上下册)》取历代著述精言要旨,考古证今,辨疑订误,间附己意,论述详尽。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文盛堂重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医方一盘珠全集
医方一盘珠全集
(清)洪金鼎
¥28.78
  《医方一盘珠全集》成书于 清乾隆十四年(1749),临江 府新淦县(今江西省新干县)生 员洪金鼎著。全书共十卷,卷一 为脏腑、脉理、外感病证治,卷 二至卷四为内科病证治,卷五为 外科病证治,其后分别为女科病证 治、儿科病证治、眼科病证治。本 书先论后方,编有歌诀,并附有医 案。本次整理研究以清简文堂藏板 刻本塑爆本。
49元5本 弄丸心法
弄丸心法
清·杨凤庭
¥33.50
  《弄丸心法》八卷,清乾隆间四川名医杨凤庭(瑞虞)著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卷一、卷二讨论脉诀,卷三卷四论述医理、药性,卷五至卷七载录内科杂证,卷八介绍妇、儿科诸病证治。其医学思想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辨证论治,*应变,认为遣方用药当如以手弄丸圆转自如,不可泥古,并以此意命名其书。本次整理以宣统三年(1911)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临证医案笔记
临证医案笔记
清·吴箎辑
¥31.00
  《临证医案笔记》,清代吴篪著,成书于清道光 十六年 (1836),刊行于道光十七年 (1837)。全书六卷,分三十 七门。各门先列医案,后附所用 方药,各方在方名下叙功用主 治、组成、制法、服法等。全书 载案九百余则,叙方四百余首, 问附历代医家有关论述。书后附 有种痘法、人参真伪辨。本次整 理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 所藏清道光十七年刻本(树滋堂 藏板)为底本。
49元5本 余仲权经穴辨证运用精要
余仲权经穴辨证运用精要
余仲权,林建华 
¥30.08
余仲权(1912—1991),四川省万县人。*名中医 针灸学家。在数十年的针灸临床、教学中,余*古 践今,兼收并蓄,临床上娴熟地运用中医辨证施治、 整体观念及脏腑经络学说,指导遣方配穴,紧扣病机 设计治疗方案。把皮肤滚针和毫针结合起来治病,是 其针灸医术的重要特色之一?br/> 林建华、马烈光编*的《余仲权经穴辨证运用精 要》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原名《经穴 运用辨证学》),以经络为纲,病证为目,对每一经 的主治功用加以归纳;再根据十四经主治小结,以病 证为纲,把十四经腧穴主治行对病对证的整理归纳 ,从而为临床辨证运用经络腧穴提供依据?br/>
49元5本 精准辨证 分期治癌——李斯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撷粹
精准辨证 分期治癌——李斯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撷粹
郭利华,李艺 
¥23.98
《精准辨证 分期治癌:李斯文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撷萃》为李斯文教授四十余年临床经验的结晶,并由李斯文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结合跟师的临床体会总结而成。《精准辨证 分期治癌:李斯文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撷萃》分医家小传、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案举隅、用药经验、诊余漫谈六个部分,条理清晰,重突出。指导性强,适合中医理论研究者及临床工作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