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治验录
¥20.93
《吴门治验录》内容涉内科、妇科及目、耳、鼻、咽喉各科病证以及时病等。书写体例为先案后按,每案有患者姓氏里籍、临床表现、机理分析、治法方药、治疗过程,按语以问难形式释疑解感,详析病因、病理,以及辨证用药的原因。顾氏治法灵活,能随证而变,临证多效。
女科百效全书
¥20.06
《女科百效全书》由明代龚居中于1630年根据《校注妇人良方》辑录,清代刘孔敦增补并于1667年春题序刊刻。全书分四卷,包括众疾、调经、求嗣、胎候、胎前、产育六大类,对妇人内外科病证、经带病、妊娠病的诊治及其孕前和孕期的保健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刻本为底本。
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
¥19.00
《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仍本着学习研究、挖掘继承的精神,将编者段治钧、冯世纶当年聆师讲课中的学习笔记(胡希恕先生讲常见病的治疗),课余采撷资料(胡希恕先生医案卡片手抄本),现在已出版或未出版的资料中胡希恕先生精粹的医论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汇集整理成册。
拍案称奇:奇方妙法治验录
¥34.45
本书收集古今名医那些有深刻启示,过目不忘的好案,以方法独特、用药奇妙、思路新颖为亮,令人读来不禁拍案称奇,从中获得新思路,新启迪。 “变法稍有出奇者采之,诸庸常者不录。”(《名医类案》)不要中规中矩,平淡无奇的案例。部分章节曾在《中医药报》发表。本书技术含量高,信息丰富,可读性强,市场前景没问题。
颈肩腰腿痛中医特效疗法 第二版
¥32.20
本书从局部解剖结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疗、预后、预防调摄等方面系统全面介绍了60余种相关病变导致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诊疗,涉及中药、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离子导入等多种中医药常用治疗方法。本书适用于临床中医师、针灸师以及中医专业的学生参考使用。
中医学基础
¥13.99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药学、中医护理、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心理等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本教材主要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机理、疾病的诊察方法与辨证、疾病的防治与养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图解刮痧疗法
¥15.70
本书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中医养生、自我保健展详尽地介绍。用图文对照的形式对各种手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方法等内容行描述,书中配备详尽的保健技法、自我养生、常见疾病的治疗等内容。详细介绍了刮痧疗法的基础知识、刮痧疗法常用经络穴位、内科常见病刮痧疗法、外科常见病刮痧疗法、妇科常见病刮痧疗法、儿科常见病刮痧疗法、皮肤科常见病刮痧疗法、五官科常见病刮痧疗法、美容美体刮痧及保健刮痧等内容。 本书适用于中医爱好者阅读,也是基层理疗科、康复科医务人员、保健服务人员的参考书。
江南程氏针灸经验集
¥19.99
本书由以zhu名老中医,江南程氏第四代传人——程子俊为代表的江南程氏针灸学术思想、论文著作和医案讲义,经整理、精选、汇编而成。分为历史沿革篇、学术经验篇以及针道杂谈篇三个篇章,其中历史沿革篇主要介绍了程氏针灸从清代到近现代五代传承、薪火不熄的历史演变;学术经验篇主要介绍了程氏针灸*穴位、施针手法、家传对穴等,以及理、法、方、穴之独到经验;针道杂谈篇包含了程子俊教授的针灸讲义、对针灸经典医籍的体会及校释。 本书适合有志于中医针灸学理论继承和创新的所有中医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伤寒论气化理论与临床辨证思维
¥23.20
本书立足于临床辨证,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理论,分析阐述《伤寒论》六经病发生发展及证治规律。通过通俗的言语阐述六经气化说,来向读者展示张仲景当时所具有的高深理论与临床辨证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教程
¥54.41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教程》是一本围绕中医临床基本技能实训的专业类教程,全书共分9篇35章,包括绪论、体格检查、中医内科学实训、临床常用操作技术、临床常用急救技术、创伤急救技术与骨科常用操作技术,以及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心电图与放射读片等常用操作技术。
中华输血学
¥142.40
全书分4篇62章,以输血医学的*理念、*成果及发展方向为主线,既全面展示了国际相关的先科学和经验,也突出反映了国内包括作者的成功技术和发展。 *篇基础输血学,第二篇输血技术学,第三篇献血服务学与输血管理学,第四篇临床输血学,这部分除了对内、外、妇、儿和肿瘤患者输血等常遇到的疑难问题予以全面阐述外,又新增了老年患者输血治疗、高原患者输血治疗、战场输血治疗、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中医与输血、血液代用品等内容,并重介绍了临床输血存在的风险等。
中医心脏病学
¥111.20
中医心脏病学是中医临床重领域,系统地阐述以中医心脏病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研究方法,适应中医内科学诊治领域的拓展。本书将从心脏病的一般病证深到各个系统的相关疾病,从基本中医心的藏象学说到心悸、胸痹、真心痛、不寐、癫狂等病证的辨证论治,形成以心脏病专科以辨证论治主体融汇其他方法,包括西医药治疗的中医心脏病诊治的研究方向。总结中医心脏病常用中药复方、名家经验行系统,以提高中医心脏病学的防治方法交流与学术影响力。
针灸适宜病种优势技术组合治疗
¥47.20
针灸治疗疑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就目前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存在诸多需要改之处,如针灸处方单一、操作手法单一(仅用毫针针刺治疗)、操作程序简单等。本书介绍了60余种针灸科疑难病的优势治疗技术及其组合使用方法,多方多法在一次门诊中完成,疗效显著,患者欢迎,有重要推广价值,符合临床实际需要。
艺海航舟--国医大师张志远访谈录
¥28.00
内容涉及国医大师张志远教授家乡、家族、初学、习医、山东中医修学校、读书、著作、经方心得、药物炮制心得、养生等章节,历求从生活经历、学习工作情况、学术经验等各方面均有涉及,既注重文献价值,也注重临床价值。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研究新进展
¥41.60
范瑞强、陈达灿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研究新展(精)》分为上篇、下篇两大部分。上篇总论主要介绍我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历史、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研究展望。下篇各论主要介绍本学科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疗效较好、特色明显病种的研究展。包括*新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对照临床试验和病案报告、实验室研究等。 本书主要供中、**临床医生,尤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科的临床医生阅读使用。西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和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亦可参考使用。
雷火灸疗法-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
¥14.40
由赵时碧主编的《雷火灸疗法》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雷火灸的理论基础。介绍灸的起源、发展及种类;雷火灸的产生;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灸与中医基础理论;雷火灸以中西医结合为理论基础;手法创新;灸具革新;雷火灸的特色等内容。下篇为雷火灸的临床实践。介绍雷火灸的特色、主要治疗疾病等内容:首创雷火灸塑身疗法,美容疗法;女人保卵巢疗法;男人养肾疗法;防癌、延年益寿疗法;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造血系统;治疗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妇科、儿科等疾病及止痛。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金针王乐亭经验集
¥16.00
本书系由北京市已故*名针灸医师王乐亭的亲传弟子整理而成。王乐亭擅长以金针医病,所以在群众之中素有“金针王乐亭”之美誉。本书内容分为两篇,**篇为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经验,包括治法、针灸处方、方解、配穴:第二篇为临床论治及经验配方。张俊英、陈湘生编写的《金针王乐亭经验集》虽行文简捷,但却已充分体现出王乐亭运用针术疗疾之精髓。
腧穴明理与实践心得
¥36.00
本书是针灸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李志道教授从教行医50余年的学验总结。 本书*特是基于临床谈针灸,所载均为李志道先生在临床上反复验证、不断完善的心法灼见:着重介绍腧穴的特定功能及特定穴的应用,凝练古今选穴刺灸规律,并参以己见,完善了现代选穴方法与取穴原则;提倡解剖学选穴,创立大腿前九针、小腿外侧八刺、肱二头肌三针等一系列组合穴内容,为他书所未及;系统阐述李志道先生单穴及穴组应用体会及70余种常见病的成熟治疗方案,凸显条理实用。 本书编委多为硕博翘楚,从初稿到定稿历经七年之久,集体讨论,反复修改,是两代人智慧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明腧穴与治疗之理,阐实践与心悟之得”的编写宗旨。
国医大师路志正临证精要
¥20.80
《国医大师文丛:国医大师路志正临证精要》作为系统全面介绍路志正国医大师学术成就的精华版,相信能够为大家了解其学术思想、临床诊疗经验等方面提供一个快捷、准确的窗口。 《国医大师文丛:国医大师路志正临证精要》从临证思想探源、诊疗策略专论、临床案例赏析、临证治学要旨四个方面来阐释路志正其临证精粹。
门氏中医临证实录
¥18.40
(二)联合方组的特 *,注重胃气,大病以胃。若患者脾胃功能不足,则联合方组中*方常以胃气为先导,只有保证了胃气才能使药物真正发挥作用。例如,脉管炎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有很多兼证,如兼有胃病的患者,往往出现胃脘胀痛、恶心等症。所以,遇到此类病例,在运用“联合方组”时,*方便是治疗“胃病”的方剂。脾胃调理好了,下来再服治疗“脉管炎”的方剂,才能使药物充分吸收,才会有很好的疗效。处方如下:*方“香砂六君子汤”,如胃酸过多致心下痞满时,可用“半夏泻心汤”;第二方用温经通脉的方剂;第三方活血化瘀;第四方补养气血。这种组合非常灵活,目的是让患者吃了药有效,循序渐缓解病情。慢性肝病的治疗也是如此,例如,肝硬化患者由于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吸收障碍,容易出现食欲减退、厌食,或者食后脘腹胀满等症状,我在运用联合方组治疗过程中,*方多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除湿,腹胀、腹满时则用理中汤或自拟柴胡理中汤,出现心下痞、嘈杂等症使用治疗厥阴病、胆系病效果好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以顾护胃气为主。有些患者久病之后体内产生淤滞,出现功能阻滞,可以用“通”的方药,如治疗中穿插用大柴胡汤,但是中病即止,不可多用,以免伤及胃气。 第二,体现中医的整体观。联合方组的组成既有它的原则性又有它的灵活性。因为疾病的发展变化是复杂的,人体各脏腑既有联系的一致性,又有各脏所喜所恶的不同性,有的相差还很悬殊。在治疗当中,如果不注重整体观,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变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运用联合方组就可以主次分明,全面照顾,也才能够防止不应出现的变证出现,从而提高疗效。 第三,便于扫清治疗主证的外围障碍。疾病的变化是复杂的,一种病也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证候。有些证候虽然不是病因,也不是主要矛盾,但是它可妨碍医者消除主要矛盾或病因。如果不加以重现,就不能很好地解决主证,有时还可能使病情加重,出现弊端。治疗主要证候是针对病因,如同作战时的“战略”;治疗次要证候是为治疗主证扫清障碍,是“战术”上的灵活变化,也可以说是一个一个的“战役”。联合方组就好像是完成战略任务,其中又包括了战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联合方组就是执行战术的这么一种方法。战术是为战略服务的,联合方组这种形式是为了便于医者掌握战术的灵活性,也就是为治疗主证而扫清外围障碍。很多疾病在治疗上需要这样。例如,临床常可见肾病综合征患者因氮质等代谢物潴留而引起明显的恶心、呕吐等胃肠系统症状,治疗时应先止吐,才能治疗主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是证呕恶,水气上逆,故*方常以小半夏汤降逆安中。饮停于胃,阻滞于膈,故加茯苓引水下行。 第四,诊中有治,治中有诊。有的疾病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患者的脉证往往错综复杂。有时脉证不一,病和证也不一样,寒热虚实难分,造成了诊断的困难。为了论清病证,往往要行试探性观察治疗,也就是诊断性用药。通过联合方组这个治中有诊,医生才能下决心诊中有治,然后再运用联合方组而取效。1972年,我父亲正给“西学中”班的学员授课,授课过程中一位六十岁的女性患者前来求诊,因为是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把她请到讲台上讲课示范。患者自述:口干咽燥,但不想饮水,舌头干且硬,愈饮愈干,已有好几年了,晚上更甚,便秘,已十日未便了,脉沉细迟,颜面苍白,四肢不温,食欲不振。通过全面的检查,诊断为阳虚。因此种情况很少遇到,所以尽管是这样认识,也不敢肯定下来,怎么办呢?先生就始试探性的治疗。*方用的是“麦门冬汤”原方,第二方用“附子汤”,第三方是“竹叶石膏汤”,嘱其服后再来。 患者过了一周又来了,并说:“服了*方平平常常,口还干。服了第二方后,当晚就想喝水了,口也感到滋润了,第二天早晨就大便了(已十二日未大便)。第三方服后,又恢复原状了,口又干了,很难受。”根据患者服药后的情况分析,确认这是一个寒证,是阳虚,肾阳不足了,阳虚使津液不能蒸腾运化,上乘于口舌。患者因此病遍寻名医,过用养阴生津之品,而先生根据其症状(颜面苍白,四肢不温,脉沉细迟)分析她为一派寒象,在运用联合方组后,服用附子汤显效更加明确了诊断。 很多医者因为受到原有对应思维的影响,一遇口干之证就辨证为阴虚。其实,口干的辨证应该根据病程判断,久病之口干往往不是阴虚,因为此类患者大多服用过养阴生津的方药。我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口干是因津液不能上乘,多属阳虚,或属阴阳两虚,阴阳不能互济,多见于糖尿病和干燥综合征患者。此类患者出现口燥之症,往往同时伴见舌质偏黯,脉偏沉、偏细或偏弦。按照一般的惯性思维,舌质黯是瘀血所致,就采用对应的思维去活血,其实不然。久病影响血运,故见舌黯;脉沉、细、弦,属于阴脉。在问诊时,要着重问患者内心想不想喝水,或者问患者一天的饮水量,如果患者回答“喝了以后肚子胀,但是不喝不行,嘴干得不行”,这就是喜热饮但未必想喝水。患者反复强调嘴干,不是体内需要消耗性的热饮,而是需要热气来蒸腾津液以濡润口唇。所以,此类口干、口燥证多属阳虚,以肾气汤或附子汤等振兴功能的方药治疗,效验甚广。第四讲中谈到疾病发病的相加因素,现在很多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源于偏听偏信一些健康保健知识。如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白,以水果代替吃饭,诸如此类的外来文化并不一定适合我们。水果中固然富含维生素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不能当饭吃。主食之所以叫主食,是因为它是主要的食物,辅食之所以叫辅食,说明它是辅助的食物。主食和辅食不能主次颠倒,很多人以大量水果代替饭,这就吃偏了,结果吃出很多问题。同样,对于此类阳虚口干、口燥的患者,指导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往往疗效倍增。 (三)联合方组的临床应用 1.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应用 联合方组*早是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称之为“脱疽”“脱骨疽”。此病多发于北方寒冷地区、贫困地区,病因尚不明确,但与寒冷和营养不良密切相关,直到现在发病率也很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不同于一般的动脉粥样硬化,它属于一种血管炎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以下肢多见,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同学们读过《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可以知道,当年我父亲研究脉管炎经验颇丰,他在早期治疗时也是使用传统的方法,如四妙勇安汤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活血化瘀,但疗效一直不甚理想。我现在仍然记得他在给我们传授经验时讲到,什么时候转变用药思路,通过临床实践一步一步走到经方的道路上,历练出那么好的方证经验。 那是1968年,父亲的一位老友、老红军任某前来求诊,他自述右下肢冷痛已四月之久,医院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当时诊见:患肢暗红微肿,患侧大趾已色黑、溃烂。他因此病已在全国遍寻名医,疗效不显。一般的红肿疼痛,在西医而言是有炎症,中医则多辨为热毒壅盛之证,因此父亲先是处以“四妙勇安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药量很大,银花用到60~90克,元参30克。患者服2剂后对父亲说:“老门,服你这药后,疼痛更厉害了。再给我想个办法吧!”我父亲当时发现他的患肢虽暗红微肿,但其温度降低,且肢端怕冷,又通过详细问诊,知其平素不欲饮水,诊其脉略沉,一派寒象。此外,他服四妙勇安汤后疼痛加重的情况也提醒了父亲,此非热证。因此,当时已经准备尝试用温热药物来治疗此病,患者似乎看出了父亲的心思,说:“老门,我相信你,你就用你*好的方法吧!”有临床经验的大夫一般都会有这种体会,当遇到一些疑难病,用一般常规治法疗效不好,想尝试新的方法和新的药物却不敢用时,此时是患者给我们力量,给我们信任!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篇就讲过的一句话,有时候真正传承中医的是我们的百姓。患者疼痛剧烈,我父亲当晚了1剂乌头桂枝汤。其实当时父亲在临床上运用乌头桂枝汤的机会和经验已比较多了,经常以该方治疗寒凝血滞之痛证,如类风湿关节炎全身肢节疼痛等。第二天,患者服药后再来就诊时,门便高兴地说,昨晚后半夜患肢就不疼痛了。父亲也非常高兴,这说明用温热药是正确的,对此病的研究也有了信心。从此以后,始潜心研究脉管炎。 乌头桂枝汤温通经脉,这是*步,后来这个方法被我父亲命名为“兴阳法”。他所提倡的先温后通的理论,在全国的脉管炎学术会议上获得很多学者的赞颂。用“温”的办法解决“通”的问题,这个理论很有价值,这也是对中医学术思想的一大认识。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20世纪80年代先生去世,他先后治疗脉管炎患者达2000多例。我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看到面临截肢,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脉管炎患者经过兴阳法治疗后,逐渐痊愈,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患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当然,难道说用乌头桂枝汤这一个方子可以尽愈诸病吗?当然不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疾病的病机是多元的,病因也是多元的,疾病在不断变化,不同时期不同证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主要表现为寒凝,中期以瘀为主,后期以变为主,为炎症局部热变。辨证分型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变化而定,治疗亦根据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证型往往是相互夹杂、相互转化的,所以“联合方组”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从治疗上来说,不能把治寒的、治瘀的、治热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形成大杂烩方。 我父亲采用联合方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如下:*方先以“乌头桂枝汤”为主大热温经通阳,一马当先,可速止痛;第二方以“当归四逆汤”兴奋末梢的阳气,或以“附子汤”兴脾肾之阳;在上二方的基础上,活血化瘀通络,第三方用“活络效灵汤”加味;第四方“人参养荣汤”或“八珍汤”补养气血,因为当时脉管炎患者大多生活条件差,营养不良,这些因素先生在治疗时都要考虑到。如果患者疼痛不剧烈,可以不用乌头桂枝汤,而以当归四逆汤或附子汤作为*方。上述的四类方药交替轮服,一天一首方,疗效倍增。此外,联合方组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安全,乌头桂枝汤每一轮服一次,而不是天天服用,有效避免了乌头的蓄积中毒问题,长期服用也很安全。在父亲多年运用乌头的临床实践中,没有出现过一例不良反应。 我也曾经运用乌头桂枝汤治疗过很多顽固性痛证,疗效显著。例如,上一讲中谈到的患者刘某,顽固性高热,因颅内压增高头痛欲裂,痛不欲生,而且拒不受医院的西医治疗,我也是在患者父亲支持下,大胆地用了乌头桂枝汤,有效缓解了疼痛。还有一例可证乌头桂枝汤之神效,在哈尔滨时我曾用乌头桂枝汤治愈吕某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当时一付乌头桂枝汤仅需0.6元,患者诉说真想不到十多年的三叉神经痛,牙齿都快拔掉一半了也没好,中药居然1剂而愈。所以,中医里丰富的好经验,传承下来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没有这种实践经验的示范,没有这种经验更好的使用是不行的。乌头桂枝汤原出处为《伤寒论》中的腹满寒疝宿食篇,虽然仲景没能具体示范到某一个具体疾病的治疗上,书中记载的一些病与我们现在认识的疾病也有所差别,但它所反映的方剂的有效性与治疗的针对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应用。? ??
名老中医薛秦临证治验实录
¥22.40
本书将随师薛秦老先生学习所录之临床医案,择其有代表意义者,汇集整理,书中将集辨证施治、学术观点及医论医话于一体而综合阐述,以反映薛秦老先生的学术全貌,并注意薛老先生特色处方用药经验的整理与发挥,临床指导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