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金林文史杂记
金林文史杂记
谢卓伟 编著
¥14.82
本书为“端州历史文化”系列中的一本,书稿主要从“乡土风物”“人文史话”“吉祥谐趣”等三个方面记述金林村的历史人文风俗,以传说故事的形式“复活”村中古物古树古风等,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联语集锦妙趣横生,颇具哲理意味;书中对谢氏家族的记录可作为宗族探源的参考资料。全书概述全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每满80减40 暨南史学(第十八辑)
暨南史学(第十八辑)
纪宗安 马建春 主编
¥16.99
本书收录18篇文章,涵盖秦至清及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内容,既有关于宋元时期的“关扑”活动、明代潮州文人著作、近代湖南乡绅阶层等专题研究;又有剑桥大学怡和洋行档案中的十三行潘宅卖契约考释等史实考证与研究。全书文献资料丰富,学术视野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每满80减40 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北京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
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北京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
刘文鹏
¥53.40
“南海子”(现指以南海子公园为中心的地带)位于北京 市大兴区,属京南永定河冲积平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代皇家 猎场和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在清代,南海子地区形成完善 的行宫体系,是清代帝王于紫禁城之外在北京城中修建的 早的一处居园理政之所。本书汇集了2018年、2019年两届“北京南海子文化高端论坛”的主旨发言,从政治、经济、 生态环境、古建筑等各方面为南海子历史文化做了学术定 位,收录了体现南海子相关研究学术脉络的代表性成果,并 做了明清时期南海子历史大事编年和代表性档案资料汇编, 从多重视角系统展现了北京南海子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
每满80减40 定格魅力——金陵中学物华志
定格魅力——金陵中学物华志
谢金才
¥39.00
《定格魅力—金陵中学物华志》记录了自金陵中学创建至今,不同时期校园的变迁,包括校园用地规模、建筑面积、风格、校内建筑用途以及外观和内部设施等。
每满80减40 从工部局大楼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 一幢大楼与一座城市的变迁
从工部局大楼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 一幢大楼与一座城市的变迁
马学强,朱亦锋
¥51.45
本书为“城市更新与人文遗产·上海系列”丛书之一,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全书以上海工部局大楼的变迁史为切,从大楼的筹建、启用、变动,到后来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到现今成了城市更新中的“老市府大厦”,这段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承载着上海城市的特殊记忆。围绕这幢大楼背后的人物活动、重大事件的发生乃至政权、制度的嬗变,从宏大的历史程中反映了上海这座城市从租界工部局到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下的变迁。本书突出了从上海解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幢大楼自成为人民政府大厦后,在“人民上海”建设中发挥出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具有象征意义。全书图文并茂,包含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史料考究,依据严谨,叙述通俗易懂,将大楼与上海的历史娓娓道来,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现在读者面前。
每满80减4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余东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余东镇
徐耀新
¥4.67
《余东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江苏画派、博物馆、红色文化、民风民俗、江苏的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店、饮食文化等十个系列。丛书以“口袋书”的形式,以江苏特有的文化风貌为内容,以文字、图片为呈现手段,讲好江苏故事,弘扬优秀文化。   余东,古称“余庆”,因其风景如画,形似凤凰,谓之“凤城”。纵观余东历史,经济富庶,人民安居乐业。今日余东,文化遗产遍地,常年游人如织,成为闻名遐迩的南通市特色文化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本书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读者前往旅游观光。
每满80减40 亲历滇缅公路(套装共4本)(抗日烽火中“唯一生命线”中华民族的“第二座长城”!一套书读懂滇缅公路的前世今生。中文版首次面世。抗战史专家余戈作序,崔永元、钱文忠、
亲历滇缅公路(套装共4本)(抗日烽火中“唯一生命线”中华民族的“第二座长城”!一套书读懂滇缅公路的前世今生。中文版首次面世。抗战史专家余戈作序,崔永元、钱文忠、
内维尔·布拉德利,蒋彝,H.丹尼尔·弗赖伯格,尼克尔·史密斯
¥119.99
《老滇缅路》为内维尔·布拉德利晚年口述的一部日记体回忆录,书中详细回顾了他与同伴在 1930 年 3 月至 4 月,利用休假时间,以徒步与骑骡的方式,行经从中国云南昆明到缅甸八莫之间 30 多个县市村寨的过程,详细记载了沿途所见风景、民情以及亲历的各种趣事。文笔流畅,记叙翔实,且极富人文情怀。 《滇缅公路上的人们》 本书以中国西南两个家庭为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苦历程。两个普通家庭就是战时中国的缩影,他们因修筑滇缅公路——这一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而发生命运的巨变;从而生动刻画了日军侵华对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创伤,以及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抵抗的爱国精 神;更深刻缅怀了那些为建造滇缅公路而光荣牺牲的人们。 《滇缅公路》 本书是美国著名探险家尼克尔·史密斯在中国抗战时期驾车穿越滇缅公路的旅行纪实。1939年,史密斯从香港出发经河内、印度支那铁路到昆明,后到达腊戍,再沿滇缅公路返回。书中不仅记录了他亲眼所见滇缅公路沿途的风景、奇异的民俗风情,还特别记载了滇缅公路沿线的矿山、教堂、部落情景,并且搜集了当地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全书内容丰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可读性。 《中国西部与滇缅公路》 本书记录了1941年丹尼尔以传教士的身份,只身穿越中国西部和滇缅公路的传奇历程。作者从河南出发,以步行、骑驴、乘车等方式,穿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终沿滇缅公路抵达缅甸;真实记录了沿途所历中国西部的地形地貌、民俗风情、战时场景和旅途险情,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呈现战时中国的民生百态。本书对今天探讨滇缅公路的军事价值和文化内涵仍有深远的意义。
每满80减40 擎起幸福明天——1988年—2018年大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纪事
擎起幸福明天——1988年—2018年大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纪事
《擎起幸福明天》编委会
¥44.00
至2018年,大连建投集团有限公司已成立整整30年。本书编委会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在建投集团成立30年之际完成了这部富有纪念意义的书稿。这部企业发展纪事据事直书,详细梳理了企业30年的历史事件,记载了大连建投集团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大连市市属国有资本自1988年以来在重大能源交通领域的建设投资实践,是一部实事求是、无任何虚构和渲染的史料,对市委、市政府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重大能源交通项目以及公用事业领域建设投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每满80减4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漆桥村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漆桥村
徐耀新
¥4.33
漆桥村,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游子山下、固城湖畔,是南京通往“国际慢城”高淳的门户。2014年,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5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漆桥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向读者全面展示漆桥村的精彩之处,是一本十分精彩的旅游读物。
每满80减4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苏州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苏州
徐耀新
¥5.00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休闲读物,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力图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全面介绍苏州的精彩之处,领读者前往旅游观光。在那里可游、可看、可怀古、可探幽,可选购富有特色的物产,也可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每满80减4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木渎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木渎镇
徐耀新
¥4.67
【内容简介】 木渎古镇,别名渎川,胥江,雅称香溪,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 《木渎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采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向读者全面介绍栟茶镇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领略栟茶镇的精彩之处,进而读者前往旅游观光。
每满80减40 100像:文字与图像间的重庆城(晚清-民国)
100像:文字与图像间的重庆城(晚清-民国)
杨宇振
¥60.70
《100像》一书从晚清到民国期间重庆的历史图片出发,将文字的解说与历史图像结合起来,展现出重庆城近代发展过程的100个“面相”。全书图文并茂,既有带来视觉刺激的图片,也有力透纸背的文字,恰如作者所说,这“是抽象之城与具体之城结合的写作”。 这种写作,是视觉性时代写作意味的一种生成,也是一种影像史学在重庆近代城市史研究过程中的有益尝试,通过文字与图像的合力,将近代重庆城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书,能够从不同阶段、不同人士、不同角度来勾勒重庆城市的不同面向(像),有思想,有知识,有趣味。虽然不算系统,但是由于选择的图片很有代表性,所以非常能够以带面说明重庆在晚清到民国期间的风貌特征和城市变迁,和《五十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100像》比《五十章》展现的历史更加全面多元,增加了地理、建筑、人物等叙述对象,形象也更加立体生动,有图像,有档案,有数据的支撑,而不只是《五十章》那样的叙述和评论。同时,本书为作者原创,写作过程中有大量的历史史料支撑,且史料之间能够东西方交叉验证,很有说服力。值得值得的是,作者文字精美,文笔流畅,阅读起来,毫不费力。特别的其中的许多图片,源于西方大学图书馆,搜集起来非常不容易。
每满80减40 第三领域:近代江苏地方自治研究(1905-1937)
第三领域:近代江苏地方自治研究(1905-1937)
陈胜明
¥26.00
推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国家对第三领域和基层社会不断渗透的过程;地方精英虽然有与国家博弈的现象,但总体来看,这种博弈是严重不对等的,士绅阶层的分化及功能的异化,导致其整体实力不断下降,面对国家的强势渗透,不得不以“缴械投降”而告终;基层社会的广大民众因为智识不足等诸多因素,对地方自治基本抱着排拒或漠不关心的态度,在国家强势渗透的过程中,往往扮演冷眼旁观的第三者。地方自治有名无实,宪政民主理想破灭,一党专制国家形成,这一内在逻辑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国家、地方精英、基层社会三种力量综合较量的结果。
每满80减40 粤西府县旧志丛书·康熙八年吴川县志
粤西府县旧志丛书·康熙八年吴川县志
(清)黄若香 修 (清)吴士望 纂 邓建整理
¥19.99
本书为《(康熙八年)吴川县志》的整理书稿,为“粤西府县旧志丛书”的一部分。按照原志的编排体例,全书为四卷,四卷中又分天经、地纪、王制、文教、官师、民事、人物、武备、艺文、杂志等。整理者除录外,亦对字迹模糊、疏漏、谬误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本志还特重于隆教化、彰名教,垂美于后世,凡德行良善者,广为搜采,悉为著录,图书出版对吴川这濒海小城德教风俗的培育,极具表彰意义。
每满80减40 上海滩·1843
上海滩·1843
卞君君
¥19.00
     《上海滩1843(中国在此转身)》由卞君君编著 。      《上海滩1843(中国在此转身)》简介: 上海,在1843年之前,只是中国众多小县城中默默无名的一个。鸦片战争之后,它被发现了,西方人 用船坚炮利将它轰成了一座贯通东西的新兴之城。从此,上海成了西方文明中国的桥头堡、古老中华 民族面向世界的窗口。      然而,这座城市的崛起,是屈辱?是步?1843年,传教士麦都思创立墨海书馆,现代印刷技术传 中国,上海成为近代西学东渐的根据地;1845年,中国近代史上个租界——英租界出现在上海滩; 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上海租界,此后,上海逐步成为亚洲金融中心;1854年,小刀会起义,上海海 关为列强所窃,这成为外国控制中国关税机构之滥觞 ……1843年,上海埠,曾经的滩头成了中国洋气 的摩登之都,东西文明在此交汇、激荡,而碰撞出的浪花,改变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史,更影响了整个中国 的近代历史程。      它,是一座见证了近代中国跌荡沉浮的城市! 
每满80减40 上海传:叶辛眼中的上海(知名作家叶辛新作,讲述他眼中的上海,写不尽的上海岁月,说不尽的上海故事。)
上海传:叶辛眼中的上海(知名作家叶辛新作,讲述他眼中的上海,写不尽的上海岁月,说不尽的上海故事。)
叶辛
¥39.99
作者通过十多万文字和100多幅图片追寻上海与丝绸之路、上海发展与变革的契合。 这本书,如同一个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响诗,散发着海洋的气息;又似一部城市与作者的回忆录,真实有力,却又饱含不尽的温情。
每满80减40 漳州传:从九龙江到太平洋
漳州传:从九龙江到太平洋
陈子铭
¥32.99
  从中原到海滨,从海滨到海上,当一群人正在满怀信心探索海洋,憧憬荷马时代的荣光时,一群来自中原腹地的人早已深海洋,然后又认真地从源头始寻找精神力量。   作者从漳州的源头始,   写在史前的山海之间一个在闽南之地的城市如何诞生,   写这个城市在如何经历了农耕文化、海洋文明之后迎来如今的经济活跃发展时期,   写唐代时陈元光如何少年老成,在金鼓交鸣中带领玉钤万骑犁庭扫穴,纵横闽越间,建立起漳州;   写宋代时朱熹如何带领格物穷理、求实力行,带领漳州走上成为"海滨邹鲁"的道路;   写中国海商如何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日本人斗智斗勇,使得财富与荣耀让城市充满活力;   写漳州移民经由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垦荒时代,穿越海洋、穿越陆地,去新的世界闯荡,在跌宕的时局中逐渐扎稳脚跟;   写这个城市百年沧桑、波澜起伏中寻求转型与社会发展。   漳州本质上就是一座移民城市。公元七世纪,中原移民缔造了她;十二世纪,人们把她建成海滨邹鲁;十五世纪,越来越多的人跨海而去。盛唐的光辉、两宋的温润、大航海时代的风帆交织成漳州的历史镜像。一路向海是地理使然,是自然生存条件使然,也是人们精神意志使然,吐故纳新是移民社会流动过程中必须发生的事情。   他们仰望中原,因为这是来处;他们一路向海,这是他们的去处。
每满80减40 绵阳市游仙区中小学校信义教育读本
绵阳市游仙区中小学校信义教育读本
编写组
¥5.40
建设信义游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也是传承信义文化,建设幸福新游仙的时代 需要。
每满80减40 悠悠登沙河——老镇登沙河历史文化图本
悠悠登沙河——老镇登沙河历史文化图本
王国栋
¥30.00
本该书介绍了大连地区的一个老镇——登沙河,登沙河所处位置是辽南的一块小平原,号称金州粮仓。这里有着很多历史文化遗址。登沙河老镇有三条河在境内入海,有黄海盐大澳的海湾岬角和海蚀地貌,也是现代版的田园牧歌图、清明上河图。 这本书为登沙河的历史文化定位,为登沙河的规划发展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文化支撑,也为登沙河区域寻找到它独特的根和魂。 全书图文并茂,资料性强,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每满80减40 大连的鲜香
大连的鲜香
杨道立
¥40.00
本书是一部纪实作品,描写了一群为“大连鲜”而忙碌的人。“大连鲜”,是从北纬39度地理概念延展出来的一个城市品牌,体现了食品供应、餐饮服务、调味料等多种产业做出安全美味食品的积极性。作家在大连市食品协会的支持下采访大连餐饮、水产、调味等产业发展情况,通过讲述周长生、邓恩堂、丛培刚、林楠等从业者充满正能量的奋斗经历、励志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食品行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
每满80减40 清华时间简史:土木工程系
清华时间简史:土木工程系
朱宏亮;郭红仙;杨军
¥90.60
为庆祝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系95周年,土木系专门组织人员队伍,系统收集查阅史料,访谈相关老领导、老教工、重要校友等,整理、筛选资料,分工撰写《清华时间简史——土木工程系》一册。详细讲述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发展历程,从国立清华大学早期土木工程系的设立与发展、西南联合大学时期的土木工程系、复员时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的恢复,到1949年至1966年期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调整与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清华大学土建系的历程,再到“改革放”后清华大学土木系的发展。邀请清华大学校友、土木工程系所有离退休教职工、在职教职工、历年系友、在职学生、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回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木工程系。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