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套装全3册)
¥89.00
在这部凝聚了作者博洛滕半个多世纪心血的作品中,他向我们展现了西班牙内战期间共和派阵营的全面景象,颠覆了对于这场战争的一般认识。作者利用多年来广泛搜集的原始资料开拓了两大主题。首先,他深入而详细地描述了由一九三六年七月的军事叛乱所引发的群众革命,让人们看到这场革命戏剧性地改变了共和派控制区的政治结构,尽管共和派阵营的一些党派煞费苦心地淡化其重要意义;革命委员会突然出现在无数个城镇和乡村,形成了主要由工人组织掌控管理的新的经济结构和政治权力。其次,作者证明,为争夺对左派阵营的政治控制权而进行的激烈斗争使西班牙共产党的力量不断壮大,影响日增;他准确地记录了共产党人如何设法消灭或者兼并包括无政府工团主义者、持不同政见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党人和自由共和派人士在内的左派对手;在苏联的威望和物质援助的支持下,共产党人几乎对公共生活的每个方面均取得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控制权;作者又细致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国际外交风云,从此角度论证了共产党人崛起之因由。


全球通史(4)
¥69.99
《全球通史》为美国著名作家塞缪尔·古德里奇最负盛名的作品,曾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大众历史文化观,其影响力被认为与《常识》《瓦尔登湖》《联邦党人文集》等经典作品并驾齐驱。全书通过七大板块、五百零七章共六册的内容将世界自人类诞生至19世纪中期的全球历史详细生动地讲述出来。作者十分注重地理、历史知识的结合,将全球视角下不同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生活状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展现民族或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视野和绣花针般的笔触,在呈现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全书没有采用一般的世界通史按时间段来分别讲述不同地区历史的方式,而是采用分地区讲述单个国家或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这对门级的读者而言,更容易清晰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不至于引起混乱。可以说,这部《全球通史》不仅显现了独特的全球性视角,还富于深刻性、独到性,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全球眼光和智慧的通史巨著。


全球通史(5)
¥69.99
《全球通史》为美国著名作家塞缪尔·古德里奇最负盛名的作品,曾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大众历史文化观,其影响力被认为与《常识》《瓦尔登湖》《联邦党人文集》等经典作品并驾齐驱。全书通过七大板块、五百零七章共六册的内容将世界自人类诞生至19世纪中期的全球历史详细生动地讲述出来。作者十分注重地理、历史知识的结合,将全球视角下不同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生活状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展现民族或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视野和绣花针般的笔触,在呈现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全书没有采用一般的世界通史按时间段来分别讲述不同地区历史的方式,而是采用分地区讲述单个国家或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这对门级的读者而言,更容易清晰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不至于引起混乱。可以说,这部《全球通史》不仅显现了独特的全球性视角,还富于深刻性、独到性,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全球眼光和智慧的通史巨著。


人类简史
¥20.75
作为通俗易懂的历史启蒙读物,也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人类简史》深受世界各地的读者喜欢。这本书几乎覆盖了从远古到近现代,从西方到东方所有重要的历史大事件。例如象形文字的发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宗教改革之后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世界性的变革和各国的革命等。 除了提纲挈领地展现历史大脉络,房龙还将历史与现代做对比,把那些伟大的时刻轻松幽默地呈现出来,处处闪现着智慧的哲学思辨。在房龙笔下,那些历史名人也不再像雕塑那样冰冷、死板、高高在上,他们变得鲜活生动,充满普通人的气息,甚至让人觉得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的文明重构(好望角丛书)
¥37.20
伊斯坦布尔,旧称君士坦丁堡,是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也是历史上三大著名帝国的首都。作为东西方之间的门户,亚洲与欧洲的不同文化在此碰撞、融合。1453年,“征服者”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了这座城市,使之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在奥斯曼人的统治下,这座城市从拜占庭的残余缩影再次成为广袤帝国与繁荣文明的中心。 在这部内容丰富的著作中,被称为“最后一位伟大的东方学家”的中东史大家伯纳德?刘易斯描述了15世纪至17世纪奥斯曼帝国伟大时代的城市发展及其文明重构。刘易斯依靠奥斯曼编年史家、诗人和欧洲旅行者的第一手资料,以当时的参与者和观察者的视角,配以奥斯曼的散文和诗歌,生动再现了伊斯坦布尔及其人民的社会生活,以及苏丹、宫廷官员、宗教学者等各大阶层的面貌。本书书写的不仅是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更是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灿烂辉煌的文明。


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好望角书系)
¥69.99
阿拉伯世界的历史是一个关于殖民、战争和抵抗的血腥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多样、动人的故事。在这部创性的雅俗共赏的著作中,屡获殊荣的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尤金?罗根广泛利用五个世纪的阿拉伯资料,将阿拉伯人的经历放在其关键的历史背景之中,从阿拉伯人自己的视角加以客观呈现。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涵盖了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的整个阿拉伯世界,探索了近现代阿拉伯历史的方方面面。从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征服始,到欧洲帝国主义时代、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竞争,再到现在的美国霸权时代,罗根生动描绘了五百年来阿拉伯人身份的演变过程和争取国家主权、实现民族复兴的曲折历程,探究了当今阿拉伯世界诸多困境的历史成因,充满权威睿智的学术洞见。 在世界不少地方,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性格常被严重误解。对于任何想要清晰、高效、可靠了解近现代阿拉伯世界的人来说,本书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罗马帝国简史
¥8.00
《罗马帝国简史》古罗马如何从一个弹丸小城发展成为横跨三洲的超级帝国?其统治精英又如何在落后的技术条件下治理国家,实现首都和行省之间的政治互动?近代的大英帝国,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和当代的好莱坞又如何看待罗马帝国的是非功过?本书以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史为经,以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为纬,既展示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成就,又揭露了其政府和统治过程中的血腥和残酷,既有对古罗马人民日常生活的微观描写,又有对古罗马帝国运作机制的宏观分析,是一本引领读者走进神奇的古罗马世界的上佳读物。


非洲现代史(第三版)
¥59.99
本书探讨了非洲大陆两个多世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以详尽易懂的笔调叙述了现代非洲的塑造过程,有助于读者理解关键概念,认识重大主题。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非洲19世纪的独特与暴力;19世纪的复兴与变革;非洲与欧洲;至1920年前后的商业、冲突与合作;殖民主义;帝国的解体;遗赠、新的始和未结束之事。设计奴隶贸易、殖民地与革命、政府与瓜分等重大历史课题。作者强调从19世纪以及更久远的历史解释当下非洲大陆现状,强调非洲历史中的环境因素、非洲能动性,在当代背景下探索了19世纪和殖民时期的遗产,相较于传统的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战争与财政(财之道丛书)
¥98.00
本书是一部从财政学视角出发,研究和剖析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影响的作品。书中通过对既往数百年全球史,尤其是英国与日本历史的观察与梳理,探讨了战争、财政与国家形成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回溯全球秩序的变迁,揭示了大国财政战略演变的根本原因,以及经济学与地缘政治学相互交融并深刻影响全球秩序的内在逻辑。 书中将英国与日本作为主要案例行深剖析,探讨了“财政军事国家”的形成、发展和挑战。英国倡导的自由放任主义与其对印度财政的殖民掠夺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19世纪以来“日不落帝国”经济政策的表与里。日本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强大有效且不受束缚的经济与财政制度,成为其政治意图与国际战略的重要支撑。两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日本的和平主义、财政危机以及新自由主义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本书同时将着重对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前与后的军备扩大和其财政基础,展深分析。


曾经的王者:阿育王与孔雀王朝(经纬度丛书)
¥46.80
这是一本别生面的、讲述阿育王和孔雀王朝的历史书。 书中前两章简单讲述了孔雀王朝之前的印度史,着图书主体讲述了孔雀王朝的兴起、阿育王的统治、后世经典对阿育王的神话、考古发现的阿育王时代真实历史,以及孔雀王朝给予后世印度诸王朝的遗产等等。 另外,本书还整理了大量延伸阅读参考资料,可供学习研究者使用。


全球通史(6)
¥69.99
《全球通史》为美国著名作家塞缪尔·古德里奇最负盛名的作品,曾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大众历史文化观,其影响力被认为与《常识》《瓦尔登湖》《联邦党人文集》等经典作品并驾齐驱。全书通过七大板块、五百零七章共六册的内容将世界自人类诞生至19世纪中期的全球历史详细生动地讲述出来。作者十分注重地理、历史知识的结合,将全球视角下不同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生活状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展现民族或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视野和绣花针般的笔触,在呈现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全书没有采用一般的世界通史按时间段来分别讲述不同地区历史的方式,而是采用分地区讲述单个国家或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这对门级的读者而言,更容易清晰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不至于引起混乱。可以说,这部《全球通史》不仅显现了独特的全球性视角,还富于深刻性、独到性,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全球眼光和智慧的通史巨著。


企鹅欧洲史·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27.99
11世纪之初,从地中海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农民在不那么肥沃的土地上为领主耕作,罗马式的圆拱教堂零星矗立在大地上。教会对普通人还没有什么控制力,许多王国也尚未成形。 到了14世纪中期,欧洲人口已然翻番,城镇涌现,高耸的哥特式教堂遍布各地。教皇与国王争斗不休。十字军发起了九次远征,圣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通俗骑士文学成为从贵族到平民的消遣,大学建立,古典文化复兴,政治结构在各方势力的消长中悄然改变。为这一切希望、变革、成就、扩张画上句的,是突如其来的饥荒、瘟疫与战祸。在那之后,欧洲再不是从前的那个欧洲了。 在王权和教权、王国与王国的缠斗中,限制权力的机构得以创制。为理解信仰,经院哲学家构筑了理性的大厦。在国家与教会的危机中,蕴含着革新和复兴的转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欧洲,就在中世纪盛期里孕育醇化。


大英帝国扩张史
¥69.99
《大英帝国扩张史》以汉诺威王朝三任国王的统治阶段划分章节,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章节主题,论述史事时辅之以地图、大事年表、家族世系、主要人物介绍、章节注释和索引,全面讲述了汉诺威王朝的崛起与大英帝国扩张的历史。


古文明之夜:探秘古代人类的城市夜间生活
¥68.00
本书由多位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的15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是“夜晚考古学”专题的第三本文集,主要探讨埃及、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北美洲及南美洲等不同地区的古代文化,均围绕着一个独特且浪漫的主题——千百年前,古人如何照亮并体验夜晚? 以往的考古研究与历史科普往往只讲述白天的历史,甚少涉及古人与黑夜的互动。夜的黑暗是印刻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源泉,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黑夜总是代表阴郁、邪恶、混乱与死亡,唯有神圣的光明能够将其驱散。因此,夜间是一个天然的临界场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与迷思,也更适宜举行一些有关信仰的仪式。 本书以9种古代文明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大量古代遗迹、文物、壁画、文献及口述史的研究分析,还原出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玛雅文明以及其他美洲古代文明的独特夜晚。古埃及人的除夕献灯仪式,是对神明与亲人的敬奉与纪念;萨莫色雷斯岛上,古希腊人走黑暗中的神庙,完成神秘的会仪式;美索不达米亚的平原上显露烽火;古玛雅的君主选在月色黯淡的朔日登上宝座;阿兹特克人有制定太阳历的传统,相信唯有献祭人的活心方能燃新火,从而结束黑夜,召唤出新生的太阳……黑夜不止与古人的生活直相关,更在无形中塑造了古人的神话、信仰与文化认知。


墓地中的军营:越南的军事化景观
¥56.99
20世纪的越战深刻体现了战争对环境的复杂影响:它制造了废墟,并长期地影响战后的重建。美军投了除核武器以外的几乎所有现代武器,倾泻了总吨数超过二战的炸弹,修建了大量军事基地,甚至喷洒化学药剂来清除丛林。战争结束后,儿童在废弃的坦克边嬉戏,有毒物质残留在地表下,村庄和城镇顽强地重建,而军事基地变成了工业园区…… 本书除了讲述20世纪的越战,还追溯了越南历史上的多次战事:“北属时代”、阮郑之争、法国殖民、日本侵……这些战争及其战后重建反复地发生在以古都顺化为中心的中部地带,仿佛形成了层叠的足迹。这反映出:再先的军事活动也依旧受限于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如同美军登陆之后,他们尴尬地发现,只能将军营建造在当地村庄的墓地之中。


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全二册)
¥69.99
《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全二册)》包括:《大国的兴衰(上)》《大国的兴衰(下)》。 《大国的兴衰(上)》内容简介:《大国的兴衰》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大国的兴衰》的重点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保罗?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他通过追述公元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军事战略的相互影响。 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不光将军事冲突同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关系时,能对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这种写法独树一帜,打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使《大国的兴衰》具备了全球性的宽广视野、引人思索的新颖观点,旁征博引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富含逻辑严密的有力论证,因此《大国的兴衰》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学术界、政界与读书界的震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国的兴衰(上)》重点论述公元1500前后至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主要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大国的兴衰(下)》内容简介:《大国的兴衰》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大国的兴衰》的重点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保罗?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他通过追述公元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军事战略的相互影响。 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不光将军事冲突同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关系时,能对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这种写法独树一帜,打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使《大国的兴衰》具备了全球性的宽广视野、引人思索的新颖观点,旁征博引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富含逻辑严密的有力论证,因此《大国的兴衰》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学术界、政界与读书界的震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国的兴衰(上)》重点论述公元1501前后至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主要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23.99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土耳其人拥有草原民族一贯的凌厉作风,而他们的灵活与包容则在那个时代独树一帜。仅仅经过三位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 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在欧洲,奥斯曼帝国在拜占庭帝国的废墟上建起新的繁荣,被汤因比称为“罗马帝国的第五次复兴”;在亚洲,它再现阿拉伯帝国的辉煌,带领伊斯兰世界回归了团结与强盛。这一切,使得奥斯曼帝国在那个帝国时代无往不利,成为“三洲两海、东方西方、世界中心伊斯坦布尔的主人”。 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与东方强权奥斯曼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奥斯曼军队再度围攻维也纳遭遇惨败,从此,“胜利”愈发成为一种奢望:奥斯曼帝国在军事、制度、科技上都被欧洲赶超了。帝国尝试过种种维新道路,新与旧的交锋异常残酷,一些大臣甚至苏丹为了改革事业献出了生命。 帝国的改革亦步亦趋,而世界近代的帝国主义争夺和民族独立运动却来得无比迅猛。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同时期的埃及也自立门户。此后,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中东和非洲领土上陆续分裂出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很多国家迅速沦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终,奥斯曼帝国本身也在“一战”战败后倾覆。六百年世界帝国的历史成了被人怀念、叹惋的过去,而现代土耳其以一个共和国的面貌启了新的篇章。 在土耳其的跌宕国运中,中国读者能找得到祖国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国际现状的根源。那段帝国时代是欧亚两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
¥24.99
20世纪初,欧洲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突然,享受着这一切的欧洲人被拖大战,历经极深的苦难、哀痛和惊惧。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曾雄踞文明之巅近百年,如今却骤然落野蛮的深渊。在文明的讴歌声中启的20世纪,沦为战争的世纪。 从1914年到1949年,欧洲连经历两场惨烈的大战,似乎铁了心要自我毁灭。那是大混乱的时代。族群仇恨、领土之争、阶级冲突、经济危机毒化了政治,在战争的阴霾下,人性之恶借着机器和技术彰显。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两次大战之后,在地狱行了一遭的欧洲试图在人性和文明的废墟上重生,新欧洲的轮廓逐渐清晰。 20世纪上半叶,欧洲走向地狱,又历劫重生。在这段令人战栗的历史之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带着它的烙印前行。


源平合战:治承·寿永内乱的虚与实
¥15.00
本书深入剖析了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幕府初立的关键历史时期——源平合战与治承·寿永内乱。全书共分八章,系统梳理了源氏与平氏两大武士家族的兴衰历程,从源氏与平氏的起源、早期冲突,到保元之乱、平治之乱,再到源平合战的*爆发,直至镰仓幕府的建立与奥州征伐,详细展现了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与军事对抗。书中不仅重现了源赖朝、平清盛等历史人物的风采,还深入探讨了庄园制崩溃、武士阶层崛起等社会背景对日本历史走向的影响。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与分析,本书揭示了源平合战背后的虚实,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日本中世纪历史画卷,是了解日本古代历史与武士文化的经典之作。


全球通史
¥49.80
由英国历史学家乔治·威尔斯和美国历史学家卡尔顿·海斯联合撰写的《全球通史》是享誉全球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世界通史领域的开山大作。自出版以来,在多个国家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一致赞誉。此书中文版由知名翻译家李云哲参考多种资料,历时五年,逐字逐句,精益求精,翻译而成,文字清新隽永,有趣深刻,结构宏大,原汁原味地展现《全球通史》的本来风貌,堪称译著的经典范本。 全书从人类的起源和史前文明——旧石器时代的诞生着笔,纵贯数千年,剖析五大洲,一直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冷战的开启。全书分为二十个章节,以人类的文明尤其是四大文明的演变发展为经线,以世界区域的繁荣、衰落、流变为纬线,纵横捭阖,洋洋洒洒五十万余字,透视全球的文明兴衰和历史进程。读完这本书,你将不仅对世界自古至今的演绎图景了然于胸,也对全球的趋势与未来有着深邃乃至哲学高度的认识和理解。 乔治·威尔斯和卡尔顿·海斯都是世界史学界的巨擘,他们所著的《全球通史》有别于其他作者的通史版本,不仅内容更为翔实丰富、涉猎更为深广,文字也更简明通俗,适合各个年龄段和学识水平的读者,是了解全球历史不可不读之作。

无尽沧桑:一纸婚约与一个普通法国家族的浮沉,1700—1900【译丛062】
¥59.90
历史学家艾玛?罗斯柴尔德,结合教区档案、税务记录、回忆录等材料,对一个普通法国家族五代人的故事进行了全景式观察,并围绕一份婚前协议,复原出一个巨大的地方社会网络,进而开辟了一片由许多普通人共同构成的、无边无际的历史时空。它就像一幅勃鲁盖尔的画,其间埋藏有无数细密的历史脉络,诉说着与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托克维尔、巴尔扎克同时代的普通人的怕与爱、不安与希望,道尽了法国近三百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