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西门子工业专家会议论文集(上)
¥238.99
西门子公司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引领着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方向,并且致力于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两年一次的自动化专家会议将于2018年9月召,为了收集和便于会议交流,特出版会议论文集。论文集的众多作者均是来自生产一线,具有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经验的专家,每篇的应用案例对于从事自动化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均有实用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书。


电子测量技术
¥13.00
本书是在2003年8月出版的《电子测量技术》一书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第2版教材继续贯彻了高等职业教育“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继承了《电子测量技术》第1版的特色和编写模式,修正了第1版中的错误,扩充了部分章节的测试方法和应用实例,并补充了光通信领域中的测试技术。 全书共分12章,包含四大部分内容。部分为第1、2章,主要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特点、测量误差理论与测量结果的处理;第二部分为第3~10章,阐述电子测量基本原理和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第三部分为第11章,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光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特别增加了一章,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参数和光测试仪表的应用;第四部分为第12章,介绍计算机测试技术及其在新领域的应用,以便读者跟踪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 教材着重讲述电子测量的基本测试技术,介绍电压、频率、时间、相位、元件参数、频率特性、噪声及数字逻辑等基本参量的测试原理、方法以及常用测试仪器,同时了介绍该领域的*发展技术,包括虚拟仪器、网络仪器和完程测控技术。


电动拖动
¥11.00
本书是在1995年版同名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拖动的基础知识,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及故障修理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直流电动机及其电力拖动,常用生产机械控制线路,典型机床控制线路及自动控制等。 本书突出实用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既可做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工学校的教材,又可供技术维修人员自学使用。 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包括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及习题答案),详见前言。


电工电子实践
¥12.00
本书是非电类专业“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学”和电子类专业“电路基础”、“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课程的实验与实践指导教材。本教材针对工科学生掌握的基本实践技能进行了理论知识介绍和相应的实验实训内容编排;实验内容、实验要求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验内容包括基本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以及基本测试、验证性实验和实用电路、综合电路设计,侧重实践技能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本书内容比较全面,针对工科类不同专业的特点可灵活选用。


实用接插件手册
¥35.00
插接件是电子系统和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元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计算机、通信等领域,是用途广泛和受关注的元件之一。本书整理了目前常用的7大类插接件的技术资料,包括插接件的特征、组成、规格及参数等。 本书内容丰富、准确实用、图文并茂、查阅方便,适合电子产品研发及维修人员使用,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


新编电视机原理与维修项目教程
¥12.00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电类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家电维修专门化方向的必修课,是电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本书的编写,采用项目化课程模式,本课程内容共分为9个项目。项目一为彩色电视机维修入门,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彩色电视机原理和结构功能以及万用表在电视机的基本测量知识;项目二为高频调谐器与频道预置电路;项目三为图像中频通道和伴音通道;项目四为彩色解码电路;项目五为彩色显像管及附属电路;项目六为行、场扫描电路;项目为七开关式稳压电源;项目八为遥控电路;项目九为彩色电视机新技术,介绍了彩色电视机的延伸产品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背投电视、数字电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和数字电视机顶盒等。 本教材内容深浅适中,适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作为前期职业技能的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的培训教材。同时,还可作为上岗、转岗和职业技术等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人员的自学用书。


智能控制与MATLAB在电控发动机中的应用
¥20.00
本书首先对电控汽油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其故障的种类、原因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然后以电控汽油机为研究对象,详细地介绍了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预测控制等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电控汽油机的怠速控制、喷油控制和点火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MATLAB仿真实验;后针对电控汽油机故障的复杂性、多样性及诊断信息存在模糊性的特点,将专家思想和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电控汽油机的故障诊断中,并运用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功能,计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电控汽油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及其人机交互界面。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类、机械类及机电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发动机电控系统智能控制策略和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的研究、设计及应用的科学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全书MATLAB源程序除部分通过附录A给出外,其余可免费从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华信教育网(http://hxedn.com.cn)上下载。


电子仪器仪表设计
¥21.00
本书是针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特点和需要,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控制、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编著的培训教材。全书共有6章,内容包括:时频测量仪、电气参数测量仪、时域测量仪、元器件参数测量仪、频域测量仪、数据域测量仪的工作原理、设计基础、设计方法及大量的设计举例。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叙述条理清晰,工程性强,可以作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参加各类电子制作、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参考书,以及电子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参考书。


电工电路设计与制作
¥14.00
本书是依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课题“中高职IT类专业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成果开发的项目课程教材,是高职高专IT制造类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全书通过直流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电桥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延时开关的设计与测试、日光灯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谐振电路的设计与测试等6个项目来阐述电路(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每个项目都由工作任务引领,通过工作任务,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电子测量技术
¥19.00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 本书系统地阐述电子测量的原理与方法,以及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与应用。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模拟测量方法、数字测量方法、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调制域测量、非电量测量、电磁兼容测量、智能仪器、虚拟仪器及自动测试系统等。每章末均附有习题。 本书在选材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内容丰富,使用面广,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非仪器制造)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对于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学电工技术入门到成才
¥15.70
本书共15章,主要介绍电工入门基础、元器件的识别技术、电工识图技术、变电与配电技术、照明设备的安装技术、动力供电与设备安装技术、电工测量技术、电工焊接技术、电工计算技术、安全用电技术、电工制作技术、低压电气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工维修技术、电工常用工具及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 本书通俗易懂,具有新颖性、技术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可作为广大求职者、下岗再就业者及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学校的教材,也可供电工技术爱好者自学参考。


大电网安全性评估的系统复杂性理论
¥29.99
本书主要介绍了复杂性理论及其在大电网安全分析领域的应用,内容分为9章。第1章研究了电力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提出了构建电力系统复杂性理论的框架及研究电力系统复杂性理论的综合集成方法。第2章介绍了电力系统大停电的自组织临界现象,通过对北美及我国大停电的历史数据分析,证明了大停电规模与频率之间呈幂律关系以及大停电规模分布的分形分维特征。第3章主耍介绍序优化箅法和电网演化机制一般模型,该模型将电网演化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划分为三个时间尺度,涵盖了电力系统长期演化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第4章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了电力网络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研究了网络结构对于电网安全的影响,提出了线路脆弱度的评估方法。第5章结合电力网络的实际特性,提出了电力网络的局域世界演化模型和电力网络的时空演化模型,并对电力网络结构脆弱性进行了分析。第6章提出了基于直流潮流的改进OPA模型和基于交流潮流的大停电事故。第7章建立了考虑暂态稳定约束的大停电事故模型。第8章提出了改进的连锁故障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同时刻画电网的演化,并进一步提出了有效准确地评估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和连锁故障的多智能体控制方法。第9章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纳米艺术概论
¥20.00
纳米艺术是近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而派生的一门新艺术,目前尚没有公认的定义。本书中将其定义为“使用纳米科技手段、方法创作的纳米尺度的或纳米题材的艺术”。本教材的主要对象为各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内容包括纳米艺术的内涵、发展历史、创作路线、纳米艺术创作实验技术、艺术品展现技术、计箅机辅助纳米艺术等;后,书中还对网上相关的纳米艺术资源以及几个纳米艺术小专题进行了介绍。本书注重将*的纳米科技成果与艺术紧密结合,图文并茂,与时俱进,目的在于普及和传播纳米艺术知识,进而推动纳米艺术的发展。


提高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二)
¥20.99
传统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抑制大型互联电力系统输电断面上所发生的区域间功率低频振荡的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现象,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以提高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输送能力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该装罝以储能原理为基础,能有效抑制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分两方面进行。首先在理论分析方面建立了详细的储能装迓数学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详细分析T储能装置对大区间低频振荡的抑制作用,探索有效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的稳定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同时初步闸述了基于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基础理论。其次,在试验研究方面,研制了两种基于不同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通过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试验研究,验证了控制样机抑制低频振荡的效果并证实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此外,本书还以一个实际电力系统为背景,分析了利用基于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器抑制低频振荡的可行性。


提高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一)
¥29.99
为解决远距离、大容里的电能输送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柔性紧凑型输电方式。研究中将柔性技术与紧凑型技术有机结合,利用柔性技术缩短线路电气距离,并抑制紧凑型技术带来的过电压及潜供电流问题;利用紧凑型技术提高线路自然功率,有效地规避了高串补度带来的次同步振荡风险,并可节省走廊;针对柔性紧凑型线路特有的线路参数特性,给出了可行的继电保护方案.通过上述关键问?的研究及各环节的全方面论证,给出了可直接应用的典型配S,使500~1000 km线路的输送容貴达到常规线路的1.5~1.8倍。

混沌系统与弱信号检测
¥7.60
本书是基于混沌理论进行微弱信号检测的一本专著,主要针对混沌理论在信号检测和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本书提出的检测方法为微弱信号检测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书中详细分析了混沌系统的高斯化特性和混沌信号的非平稳特性;研究了基于Melnikov方法检测任意周期信号的混沌判据;提出了基于特定混沌系统相轨迹变化特性的微弱信号幅值检测方法,研究了与传统互(自)相关检测方法相结合进行混合测量的方案,并且分析了检测性能;提出了三种检测方法检测未知频率信号;后,将变结构滑模方法引人到混沌理论检测信号频率方法中,构成一个带有控制项的混合系统。


技术未来分析探索:首届中国技术未来分析论坛论文集
¥12.99
技术发展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把握技术发展的规律,分析可能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研究其应对策略,对于当今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开篇阐述了技术未来分析的由来发展及对我国开展技术未来分析的建议;现状分析篇对这一领域主要研究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专题研究篇中对一些技术未来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本书对相关领域学者、研究人员、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者、政府机构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电力市场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二)
¥24.99
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产生了电网和多个发电厂商等市场主体,在提高系统竞争水平的同时,必须分析其对系统可靠性产生的影响。本书分为理论研究和电力市场模拟仿真平台两部分。


电力市场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一)
¥18.00
本书研究电力市场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内容分为3篇。第1篇为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充裕度评估,研究了不确定因素对发电投资决策和系统机组检修安排的影响,提出了动态确定*备用容量的弹性备用思想,阐述了可中断负荷的补偿机制与补偿费计算方法,发展了两部制无功定价新方法和无功等值定价方法,并针对不同需求响应特点提出了有效的电价决策模型。第2篇为电力市场环境下输电充裕度评估和阻塞管理,研究了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规划、阻塞管理、ATC计箅、输电系统充裕性指标,以及电力市场环境下输电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和安全稳定措施控制效果评价方法。第3篇为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的交互稳定性,提出了电力市场动力学的框架模型以及电力市场电力系统交互动态仿真的方法,研究电力市场稳定性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危机防御、电力系统长期动态仿真、电力市场动态阻塞管理以及排放权市场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基于三维设计的工程制图
¥29.80
本书是在总结近几年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将经典的工程制图内容与计算机二维、三维辅助设计与绘图融合为一体,将制图的方法、技术充分的体现出来。 除绪论外,本书共分为7章,分别为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组合体、物体的表达方法、零件图、钣金零件的设计与表达和装配图。 为配合教学,本书有配套的习题集同时出版。


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三)——试点示范项目汇编(消费品行业卷)
¥59.40
为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部署,自2015 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连年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共遴选并确定了306 个试点示范项目,涉及92 个行业类别,拉动投资超过千亿元。这些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化改造后,在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减耗、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支撑并带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形成了一批较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在组织出版了首批46 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案例汇编之后,为相关地区、行业、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形成了很好的效果。为扩大试点示范效应,加快示范企业典型经验的推广应用,对2018 年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汇编,分为《电子信息行业卷》《装备制造行业卷》《原材料行业卷》《消费品行业卷》4 个分册(本书为《消费品行业卷》),以持续营造全社会推广智能制造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