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密码2——人人都关心的基因科普
¥32.99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从四个角度阐释了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基因科学知识。 解读植物的演化:“水果自由”到底还有多远?是我们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我们?植物也有情绪吗?植物在这颗星球上的历史很多都超过人类,我们应从它们的演化中体会生命的神奇与力量。 揭开动物的奥秘:食鹿茸真的有益健康吗?失落的恐龙世界还会重返人间吗?“三级”动物的生存史给人类带来哪些启示?我们与动物一样,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的长存之道。 关注人类的健康:新冠病毒与蝙蝠到底有何关系?现实中真的存在超能者吗?遗传会带给人类怎样的厄运?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遗传与环境中。与其他前沿学科不同,生命科学的研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纠正误区正是科普的价值所在。 憧憬基因科学铸就的未来:基因编辑真的可以创造“新人类”?用免疫疗法治疗癌症是“天使”还是“魔鬼”?如何给生命进行备份?“人人基因组时代”日趋接近,这是人类攻克疾病战役中的集结号,也是科技引导下值得期待的未来。 虽然相较于过去,我们对“我”的理解,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可这依然未必是生命的真相。探索未知是科学的意义,也是人的独特性所在。 如果说生命不过是一套复杂的代码,那么相信人类的代码中有爱。愿你在生命科学的世界里,发现新的乐趣和方向。


宇宙的结构
¥31.50
我们的宇宙是一首即兴创作吗?宇宙结构与音乐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秘密联系?我们的宇宙本质上是一个音乐宇宙吗?《宇宙的结构》一书是理论宇宙学家、萨克斯演奏家斯蒂芬亚历山大的颠覆式新作,他在书中创新地揭示了音乐和宇宙结构之间的秘密联系,非常独特。 物理与音乐看似是对立的,但在《宇宙的结构》一书中,斯蒂芬亚历山大将带领我们走过他非凡的探秘旅程——从毕达哥拉斯到爱因斯坦,从爵士乐到理论物理学,从天籁之音到弦理论,并揭示出:宇宙结构的起源实际上可能与爵士乐的即兴演奏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都是一种振动与共振! 《宇宙的结构》这本书*迷人之处在于,它既是一本关于历史的回忆录,又是一本推广物理学的前沿科普著作,还是一本普及爵士乐的轻松读物。斯蒂芬亚历山大关于宇宙结构和相关历史的研究,和他的人生故事一样,值得一读。


工程学之书:从弹弓到好奇号火星车,工程学史上的250个里程碑“我们的命都是工程师给的”
¥55.90
工程学到底是什么? 大金字塔到底是怎么修建的? 万维网是怎么运作的? 人类什么时候能移民火星? 这些只是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涉及到众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的一小部分。作者马歇尔?布莱恩探讨了工程学发展历史上250个令人着迷的里程碑事件,从史前期到21世纪,从弹弓到好奇号火星车,各个条目涵盖广泛的主题,包括航空航天技术、建筑、化学、医学、计算机工程学,等等。同时,这些里程碑所涉及到的著名人物也是本书的特色,包括爱因斯坦、居斯塔夫? 埃菲尔、莱特兄弟、罗伯特? 奥本海默等。 本书采用编年体结构,每个条目包含一篇简要的文字和精美的彩色插图。在“注释与延伸阅读”部分列出的每个条目下有可以一步深学习的资源。


从南极到北极:斯文·赫定带你发现地球
¥23.99
在斯文•赫定所处的年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还没有全部完成,“征服地球”依旧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斯文•赫定结合自身多年探险经历与历史上其他著名探险家的事迹,描绘了一幅人类如何勇敢地挑战自然、探索未知区域的画卷,在人类立足地球、放眼太空的今天,这样的经历和探索精神依旧值得回味。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斯文•赫定从欧洲一路往东,横跨亚洲大陆到达中国、日本,穿越沙漠,翻越高原,登上冰山之巅,九死一生的丰富经历,还可以看到对他产生影响和激励的先行者哥伦布、利文斯通、斯坦利、富兰克林、沙克尔顿等人在全球各地的精彩故事。 本书曾经在瑞典作为青少年的教科书,与著名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诞生于同一时代,既是供青少年了解世界历史地理的简明读本,也是了解斯文•赫定经历和人类探索地球历史的全球性读物,既有生动的人文地理描写,也有自然知识和历史故事的讲述。想重温人类探索和征服地球未知区域的事迹,就从这本书始吧!


复杂生命的起源(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和生物化学学会奖得主全新力作,追问40亿年间生命到底为何这样演化!)
¥25.20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空前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胞凋亡,复杂生命共有的一套细胞特征在不同的物种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生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在4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从简单的细菌到令人敬畏的复杂生命,这样的演化飞跃事件为何只发生了一次?不得不承认,在生物学的核心地带,横亘着一个巨大的认知黑洞。 生命究竟为何沿着这么令人困惑的路径演化?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从生物能量角度,交给了我们一把有望解开生物起源之谜的钥匙。怪异的生物能量生产机制从各方面限制了细胞,而一次罕见的一个细菌入住到一个古菌体内的内共生事件,打破了这些限制,使得复杂细胞的演化成为可能。看似偶然发生的单次事件,却因为能量的约束而必经一种演化历程,许多重要也基础的生命特征,也由此可以通过基本的生物化学规律进行推断。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取舍权衡生殖力和年轻时的健康,换来衰老和罹患疾病的代价。生命的起源、人类的健康乃至生死,都可以从能量角度重新发问。


性的进化
¥25.20
男性为什么不哺乳? 人类为什么会为了享乐而不是生育而性交? 为什么只有人类女性会经历更年期? 为什么人类男性会成为数不多的照顾后代的哺乳动物之一? …… 关于人类性征的化,没有人比贾雷德·戴蒙德更有资格做出解释。本书力图解释人类的性行为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模式的,包括女性的绝经期、人类社会中男性的角色、离群性交、为取乐而非传宗代的性交,以及女性乳房早于发挥喂乳功用时的隆起等。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案例,戴蒙德帮助我们梳理了人类性征化历程的多个方面,写出了一部迷人的、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
¥16.99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多学科联合研究的结果*终揭了生命的秘密: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组织,承载着所有的地球系统,所有的生命都是大约35亿年前的一个微生物的后裔。 人类基因的十几万年的奥德赛之旅,既有英雄的史诗,也有艰难的跋涉: 15万-20万年前,人类起源于非洲。 6万年前,人类一波一波走出非洲。 4万年里,人类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 《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以恢宏的视野、庞大的数据和600多幅精美图片,讲述了*近25年来关于人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伟大的发现。讲述了基因技术在25年时间里,在艰苦卓绝的全球联合研发历程中,如何一次又一次颠覆了整个人类的观念,如何让全世界一次又一次集体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因为我们终于发现,全人类属于一个大家庭。所有的人类,都是亲戚。 与近年大热的《人类简史》不同,《人类六万年:基因中的人类历史》成功引了DNA技术等相关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实现科学融历史领域的里程碑。凭借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庞大的数据和成果支撑,关于人类起源、人类化等有关人类历史话题,本书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真实科学的答案,而不是草率地为结论而筛选研究数据与成果,而得到一个站不脚或不经推敲的观。


丈量世界的7种方式
¥45.00
为什么过去的伟大文明都对统一计量给予了极大关注? 法国大革命与计量单位的统一有什么样的关系?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对计量单位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光速为什么可以取代铂杆成为定义米的基准? 时间计量的发展与人们对时间的理解是同步的吗? 以上问题都可以在《丈量世界的7种方式》中找到答案。有史以来,计量就与人类的经验交织在一起,塑造了我们对自然、超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理解。本书作者、著名物理学家皮耶罗·马丁探索了7个国际基本计量单位的定义历史,它们分别是:长度单位米、时间单位秒、质量单位千克、温度单位尔文、电流单位安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 马丁不仅介绍了7个国际计量单位的定义历史,还解释了计量单位与科学难解难分的关系。从经典物理学到量子力学,从相对论到化学,从宇宙学到基本粒子物理学,从医学到现代技术,所有这些科学领域都与计量单位的发展紧密相关。 马丁在晦涩的数字与有趣的轶事、严谨的科学与文学叙事之间取得了优雅的平衡。在这本书中,不仅有精准到小数后若干位的数字,还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如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自己儿子求情、贝多芬成为第一批节拍器用户等等。马丁融会贯通的能力使这本书成为一本色彩丰富的画卷。


酒瘾:人们为何饮酒,人们如何改变
¥48.30
饮酒有害健康几乎已经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但为什么摆脱酒瘾仍如此困难?饮酒的动机或许是为了带动聚会的氛围;或许是为了克服焦虑和抑郁;抑或只是为了感到正常。酒精确实能够抑制消极情绪,给人们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但是随着饮酒量的上升,酒精的边际效益下降,饮酒者只能不断增加饮酒量,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想要摆脱饮酒带来的危害,需要正视饮酒欲的合理性,然后制订合理的戒酒计划,并寻群足够的社会支持执行这个计划。

幽默笑话
¥4.50
这是一套休闲系列图书,是供读者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愉悦自我的快乐休闲读物。本书精选*新、*雷人的经典脑筋急转弯若干篇,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如:大胆猜一猜,脑袋别气歪;你也练,我也练,练成一个绝顶聪明的大脑袋;脑筋大挑战,让你急出汗,等等。小小的一道题,让读者在阅读中提升智力。

神奇的问题·第二辑-自然
¥9.60
无花果到底有没有花?为什么很少见到黑色的花?哪些植物能预测地震?古灵精怪的神奇问题,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让我们一起剥开科学的内核,发现更广阔的的世界。


被掠夺的星球:我们为何及怎样为全球繁荣而管理自然
¥12.66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为了与全球贫困和环境破坏做斗争,对国际政治行了激的、与直觉相悖的反思。 我们如何帮助*底层的十亿人获得更好的生活的同时避免对地球造成伤害?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繁荣和自然和谐共存? 保罗•科利尔为这一困境提供了巧妙的、出人意料的建议,*重要的是为这一困境提供了符合实际的答案。他在肆无忌惮地牟取暴利的欲望和环保主义者的浪漫主义观之间辟了一条道路,探索了解决贫困、人口过剩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创造性方法——这一方法向我们表明,解决这些问题不需要以牺牲地球为代价。


科技史笔记·飞天之道(全彩)
¥59.40
本书的科技史笔记第4部,重讲述了从热气球始,到飞艇一直到专业航空飞机的发展历程,详细阐释了人类飞天从梦想到现实的发展道路,让读者从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两条路径了解这一科技发展史中每个发展阶段的里程碑人物和事件,了解发展背后的底层逻辑和必然结果,可以带给读者不一样的视角和解读方式,能够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深度理解人类飞天的发展之道。


生生不息的地球
¥54.60
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动植物在任何极端的气候和环境中都能存活并生长下来。海底的火山喷泉里,密集多样的生物群落在黑暗中繁衍生息;红树林中的弹涂鱼,成功过上一半水中一半地面的生活;猫头鹰在极北之地的定居过程中,长出了更厚更白的羽毛;藻类和真菌在高山之巅结成共生体亲密依存……无论在冰盖和苔原,还是在沙漠、深海和火山口处,单一物种乃至整个群落都能最终适应并充分为己所用。 在《生生不息的地球》一书中,享誉世界的大卫·爱登堡爵士以敏锐的眼光、持续的好奇心和富有感染力的热情,向我们展现了栖息于12个典型地域中缤纷复杂的生命及其对生境的适应性。从孤寂的喜马拉雅山巅到极寒的冰原地带,再到我们身处的城市环境中,动物和植物都能择地生息。几乎每一个微小的生态位都存在适应它的特定物种。相似的环境导致相似的适应,不同的地域也孕育出迥然不同的生命。物种和生境不断变化又彼此适应,展现出地球的活力、演化的奇观。 在此次推出的全新版本中,大卫·爱登堡与动物学家马修·科布联手,增加了近些年来至为重要的生态学和生物学发现,补充了百余幅罕见的摄影照片,并关怀甚切地探讨了我们这颗星球如今面临的紧迫问题: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和物种大规模灭绝。


解密载人航天器:热门载人航天器问题的答案清单
¥47.88
在载人航天活动的过程中,载人航天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太空环境十分恶劣,为了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对载人飞船、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的研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根据各个阶段载人航天活动的要求,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载人航天发展战略;二是要攻克载人航天器各个分系统的技术难关;三是要研制出高可靠、高性能的载人天地往返系统;四是要造出寿命长、功能强、体积大、用途广的"太空大厦”——空间站;五是要为载人登月,载人登火,建立月球基地、太空城和太空电梯等做准备工作。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与上述内容相关的载人航天器的知识和故事。


花镜(清代介绍花草种植专著,植物学家权威校注。文字的古典美与现代考据的结合!后浪出品)
¥27.30
《花镜》是中国清代主要介绍花卉植物的专著。全书共七卷。卷一“花历新裁”,就每月在移植、扦插、压条、下种、收种、浇灌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具体而细微的罗列。卷二“课花十八法”,内容涉及花卉特性和嫁、扦插、移植、下种、浇灌、培壅、治虫、催花等方法,以至盆景、插瓶、花园款设等,是全书着意所在,所陈技术,有不少独到之处。卷三至卷六分别介绍植物花木类65种、花果类50种、藤蔓类78种、花草类102种,共295种。卷后附录叙述调养禽鸟、兽畜、鳞介以及昆虫的方法。 本次修订,我们参照《中国植物志》和《江苏植物志》重新核对了每一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做了很多修正;同时使用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的各位专家精心绘制的墨线图,插图精美、科学,细节一览无余。


大脑是个1500克的宇宙
¥21.90
你知道我们的大脑有多重吗? 关于我们的大脑你了解多少? 宇宙和大脑的结构有何相似之处? 我们生活在谁的大脑里? 学神里的大脑有什么特别的吗? 相亲时的“看对眼”到底是咋回事? 亲吻时为什么要歪头? 脑海里的那个声音是谁? ....... 本书是知名脑科学专家赵思家神经科学的科普代表作,以问题为引,辅以图画、比方、举例子,将人脑工作机制等神经学科理论知识向读者娓娓道来。 正因为我们的大脑的不断运行,才让我们学会感受和理解身边的世界,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为。


趣味物理学·进阶篇
¥45.00
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里,涌动着许多物理学原理! 比如说: 我们很难挤碎一枚鸡蛋,因为蛋壳的拱形结构; 旋转的陀螺不倒,全靠上面每一所做的圆周运动; 凸出的鱼眼提高了折射率,这样鱼儿在水下才能看清; 离舞台10米的观众,竟不如100千米之外的听众更快听到声音。 和别莱利曼一起,穿透日常事物的表象, 了解物理学的趣味与奥秘 !


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延伸
¥51.00
本书以多旋翼飞行器为载体,全方位系统地阐述了产品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涵盖“市场之需”、“科技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和“商业之作”五个章节内容。 “市场之需”章节,它梳理了多旋翼飞行器的发展历程,详述多旋翼是如何从人类自我实现需求转变为目前市场上娱乐、安防等需求;分析了当前多旋翼国内外行业发展及技术研究现状,指出当前多旋翼行业细分市场规模以及技术研究的热;提出了未来多旋翼飞行器应用及发展方向,分析其细分市场发展的行业空间及趋势,以及当前发展受限的瓶颈关键核心技术。 “科技之真”章节,它概述了多旋翼设计的总体技术、部件技术和系统技术。这些技术知识是多旋翼飞行器学习门的必要基础,也可为多旋翼飞行器设计工程师提供经验数据参考。 “人文之善”章节,它阐述了多旋翼飞行器设计涉及人文方面的设计理念、任务使命和使用体验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多旋翼飞行器面向市场必须考虑因素,也是多旋翼飞行器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 “艺术之美”章节,它阐述了多旋翼飞行器关于造型美学、交互美学和色彩美学等设计内容。这些内容是多旋翼飞行器产品面向市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考量因素,也是多旋翼飞行器产品迭代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商业之作”章节,它阐述了多旋翼飞行器市场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相关的技术产品化、产品商业化和商品产业化内容。这些内容可为科研人员透视多旋翼飞行器产品市场的途径,抓住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各个环节的关键,促多旋翼飞行器设计走向商业成功。


尸体教科书
¥29.99
本书是日本法医界的典范——上野正彦,整理全部职业生涯的从业经验汇总而成的非正常死亡百科书。全书分8章介绍了法医工作中的“8个依据”,只要依循它们,就能与死者跨越界限,展真正“对话”,从而破解案件谜团。本书的内容均来源于实践,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既满足了其有关法医验尸技术对于刑事案件侦破的好奇心,也通过形形色色的凶案展示了社会百态。对于法医行业从业者或有意从事者,以及司法工作者、刑事侦讯人员等专业人士而言,则在前述阅读体验外,能对自身工作获得些许借鉴和指导。

了不起的中国古建筑
¥174.00
《了不起的中国建筑》是一本以“人居环境艺术”为视角的中国古建筑艺术普及类书籍,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六个章节,介绍了不同派系的古建筑,包括京派、徽派、闽派、苏派、晋派和川派,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中国悠久以及丰富的古建资源。第二部分四个章节,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包括形制样式(形)、建筑功能(器)、材料工艺(材)和装饰艺术(艺)。本书不仅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更突破传统宏观讲解的专业壁垒,着重以图景教学的思路,直观地普及建筑的美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