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战古人100天:大宋小民生活日志
¥32.40
宋朝普通百姓平时生活是什么样的? 宋朝人也租房住? 房价、租金高不高? 生病吃药去哪里? 婚丧嫁娶讲究些什么? 陷纠纷又如何维权? 饮食、医药、物价、婚俗、科举、司法…… 全景式再现大宋包罗万象的民生民情,再次出发,用文字抵达。


杨宽史学拾遗
¥59.00
本稿为“杨宽著作集”第二辑之后一种,收录了杨宽先生散见于报纸杂志等处、之前未曾收文集内的单篇文章,包括对上古史、春秋战国史、墨子、出土文物、农民起义等的研究,是杨宽先生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史考证类文章,如战国人物和史事丛考,可补杨宽系统的古史专著之缺;对于《逸周书》和墨学的相关研究,可见杨宽先生治学之广博;还有一些对于农民起义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杨宽先生的博学杂识与生平学术,体现了杨宽先生卓越的史学成就。


随园食单(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华书局出品
¥9.10
在袁枚的诸多爱好中,好味、好友、好游、好葺屋几项都与他的好吃联系在一起。他的家厨是一代名厨王小余,二人之间有深厚的“知味”之交;他广交宾朋,云游四野,得以遍尝美食;辞官后隐居的随园,是当地著名的食材生产基地。袁枚推崇饮食之道,四十年的美食实践使他对食物原料的选择与配搭、调味品的使用、烹饪火候的掌握、食要求与步骤,了然于胸,循循有法。在《随园食单》中,袁枚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记述了流行于14—18世纪的326种南北菜肴饭及美酒名茶,既有美食经验与制作技艺的分享,又有饮食理论的总结,堪称厨者之宝典、资深美食家的品鉴指南。 书中提出的本味为上、调和适中、饮食卫生等理论,对今天的饮食文化以及养生思想仍有极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饮食制作和餐桌上的一些陋习的批判,足以令人警醒。


近代社会的百年风云:历史大人物篇(共22册)
¥591.99
这是风云突变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是文化激荡群星闪耀之时。身处大时代的杰出人物的风骨与情怀;描绘一幅关于民国大人物的精妙群像。 主要人物有:梁思成、林徽因、梅贻琦、胡适、陈寅格、傅斯年、陈布雷......


书法学习必读 中华书局出品
¥17.40
《书法学习》是邓散木先生对南宋姜夔所著《续书谱》一书的图解,是书法学习的门图书,也是提高书法艺术修养的导游手册。 邓先生因循《续书谱》的内容次序,对楷、行、草等各种书体的渊源、各个时代不同的风格特等配以名家名迹行解读;对运笔的方法、字形的结构酌附原迹或画出图例;在注释中疏解典故成说、书法术语等。他还指出书法要有神采,须得有崇高的品德。


道家哲学主干说(精)--陈鼓应著作集 中华书局出品
¥36.00
1990年,陈鼓应先生提出“道家哲学主干说”,引起学界很大关注。三十年来,陈先生围绕这一学说陆续发表了一些列文章,《道家哲学主干说》即是这些文章的结集。全书收文13篇,按照导言、方法论、概论、史论的结构编排,既有对道与物的关系、“理”范畴的理论模式、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等宏观议题的整体把握,也有对郭店简本《老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王弼、周敦颐、张载等个体案例的深分析,系统论述了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处于主干地位的学术创见。本书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具有“学术典范”意义的重要著作。


中说(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华书局出品
¥19.20
《中说》隋唐之际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弘扬他的思想学术,仿孔子门徒作《论语》而编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称《文中子说》。全书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下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众弟子、学友、时人的对话,共分为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篇、问易篇、礼乐篇、述史篇、魏相篇、立命篇和关朗篇等十篇,是后人研究王通思想以及隋唐之际思想发展的重要文献。 本次将《中说》纳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出版,原文以《新编诸子集成续编·中说校注》为底本,由西藏民族学院青年教师、北师大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博士马天祥负责注译,力图提供一个面向大众的《中说》读本。


化书 无能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华书局出品
¥16.80
《化书》和《无能子》是中国道教思想史上有着独特地位的两部哲学著作。《化书》唐末五代谭峭撰。共六卷,分道、术、德、仁、食、俭六化,一百一十篇。书中又用大量篇幅论述了社会演化,揭示动乱的原因,提出对策。全书在内容上,基本发挥了老庄学说,并把一切皆化的自然观和小农平均主义理想的社会观作为主轴行论述,又兼有一些凹凸镜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很广泛。在思想上,本书中具有同情人民的社会观与历史观;既有对传统道教思想的禀承,又有对其的阐发,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能子》全书分上、中、下三卷,近万言,现有三十四篇。指责君主专制制度违反自然,提倡道教的服气和坐忘修炼法,并宣扬儒家的宿命论、仁义道德和近似佛教禅宗思想的“无心”。


资治通鉴(精)全四册--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142.80
《通鉴》是司马光在其助手刘攽、范祖禹、刘恕等人的通力协作下,根据大量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之书。


晚清大变局:失序、冲突与衰亡(共5册)
¥189.99
再现华夏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套装共5册,分别为《中华帝国的衰落》《山河变:晚清的失序、冲突与衰亡》《清亡启示录:一个王朝在一百天的危机中走进历史》《马勇说晚清》《从晚清到民国》


全面战争·日式三国(吉川英治笔下的三国英雄记)(套装共5册)
¥49.99
我没有选择改写或是节译,而是斗胆尝试采用*适合长篇巨制的报纸连载小说的体例来对这部作品行再创作,并且在刘备、曹操、关羽、张飞以及其他一些主要人物身上都加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书中随处可见的原著中所没有的辞句和对白等,便是我的彩之笔。 ——吉川英治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不胜枚举,他们把《三国》奉为历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战宝典和励志奇书,从中学习历史文化、成功之道、处事方法、领导理论等。 《三国》系列共五部,这是第四部,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望蜀之卷和图南之卷。 望蜀之卷:周瑜三夺荆州失败,抑郁而终。张松奉命出使结交曹操,却不被礼遇,转而交好刘备,并献上西川地图。以此为基,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一同川。 图南之卷:先有张飞智取瓦口关,令曹军损失惨重;后有黄忠、赵云勇夺营寨和粮草,大破曹军主力。背水一战成功逼退曹操后,刘备自封“汉中王”,蜀汉政权达到鼎盛。


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精) 中华书局出品
¥51.60
本书综合运用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文艺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与理论,对于汉末魏晋时期的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陈郡谢氏等十个家族的文化转型、书法传承、重要人物、经典作品等行深刻剖析,全面梳理了汉末魏晋书法发展演的具体过程,全方位展现了这一时期书法文化世家的形成原因、传承谱系、发展盛况及其典型特征。


天地之间:天文分野的历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中华书局出品
¥52.80
天文分野是由中国传统星占学衍生出来的一套认知天地对应关系的理论体系,它既是传统星占学的理论基础,又是古代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世界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从历史学的视角出发,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首次对中国古代天文分野的历史演变、理论模式及其政治文化涵义做了系统研究。全面梳理了天文分野学说的起源、释义和理论类型,重考察影响z大的二十八宿及十二次分野体系的形成、定型与衍变,以及在古代王朝政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折射出的天下观思想,而透过天文分野的视阈对东西方世界观试作比较,体现出一种全球视野。


张守春:通俗讲史系列(共7册)
¥262.99
套装共7册,分别为《春秋贵族:历史故事集》《赞汉:汉朝四百年 上》《赞汉:汉朝四百年 下》《写给少年的两千年中国历史》《司马懿讲三国》《三国的70个强人》《做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台湾往事
¥19.99
一本书,了解民国,了解台湾,了解蒋家王朝。 秉承以过来人亲身谈历史往事,大是大非中细诉滴滴,“因事找人,因人找事”的宗旨,聚焦重要历史人物、国家政要所亲身经历的事件,选取台湾那些年历史中的亲历者见证人,对台湾这些年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行了富有人情味的普及性的描写。每一位讲述者都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台湾民国政府的参与者,或者是重要人物的后代,以及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具有权威特质。 有国仇,也有家恨,讲述了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之后如何稳定局势,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政要又度过了怎样的晚年生活,他们在政治以外,在家庭生活中,又是怎样的角色?在金门炮战时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又是怎样的社会境况?台湾,为何能成为今日之台湾? 应舜仁(蒋介石侍卫)讲述蒋介石在台岁月;陈履安(陈诚之子)讲述陈诚晚年在台湾的生活;白先勇(当代华人世界重要的作家之一,白崇禧之子)讲述白崇禧在台湾的日子;蒋孝严(蒋经国私生子)讲述蒋家门外的日子;孔令仪(孔大小姐)讲述作为家族后的守望者的历史;郝柏村(中国国民党中央副主席)亲历金门炮战;陈明忠讲述作为台湾后一个政治死刑犯的日子。


偶像的黄昏
¥18.00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偶像。他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一份报纸或者一所大学,等等。 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他承载了过重的道德化精神的分量,在历史、文化与道德的场域中充满张力,并在大众传媒的合力策划中被推上历史文化的*。 我们只是怀抱着一个简单的信念:时代所给予的道德光环必然得接受时代的严正评判。在这个信念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坚强地说:“我不害怕你们剥我的皮,因为那下面,都是鲜红的血肉。”


北宋三大文人集团
¥90.09
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北宋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北宋文人和北宋文学,有其鲜明的特。王水照先生《北宋三大文人集团》,通过分析钱幕僚佐集团、欧门士集团、苏门学士集团,这三个时间上前后相继、人员上传薪脉的文人集团的构成、群体特、文学活动,为人们展现了北宋的社会文化和士人精神生长、演变的主要线索,以及北宋诗歌、散文、歌词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叶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
¥25.99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胡适、陈寅恪、严复、刘师培、梁启超等晚清民初的学界“大师”。作者从晚清民国的各种报纸、档案、日记及后来的回忆录中,钩沉索隐,考证出这些著名人物不为人知的一些行动或文字,如讨论胡适早年在上海读书时的一些经历和发表的文字、陈寅恪到底是不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严复在复旦公学时期的所作所为、刘师培如何为袁世凯称帝张目、康有为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关系等,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清末民初历史和这些重要人物的认识,揭示了过去那段历史的另一面。


诸葛亮集 中华书局出品
¥18.00
《诸葛亮集》据清人张澍所撰《诸葛忠武侯文集》整理校而成。全书共十一卷,包括“文集”四卷、“附录”二卷、“故事”五卷。“文集”是诸葛亮个人的著作。“附录”中,卷一是三国时人的文字,其中有蜀主策诸葛亮的诏书、他人与诸葛亮的书信等,差不多都是从《三国志》中辑出来的;卷二是后人所作关于诸葛亮的论、赞、碑、铭。“故事”辑集各书中的有关材料,分列诸葛亮的家世、遗事、用人、制作、遗迹五门。


王维--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中华书局出品
¥7.00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少年时即有诗名,十五岁赴长安求取功名,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他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利,曾外放济州,也曾出使塞外,在经历了张九龄罢相、安史之乱等打击之后,于蓝田辋川别业半官半隐。 王维诗画双绝,他的山水画深为后世推崇,他的诗寓情于景,浑融自然,不着痕迹。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一看就懂的史记【这一次给你讲透《史记》。延续“历史段子手”的风格,让你边笑边涨知识,一本书看懂《史记》。】
¥59.80
项羽败北乌江,人人为之叹惋,后世连大诗人杜牧也为他作诗感叹。如果项羽当年过了乌江,就能战胜刘邦改写历史吗? 富强如秦国,在强国林立的战国时期能一统天下,但却坐不住自己亲手下的江山,为何短命到二世就灭亡了?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强盛下了坚实的基础,本应是大功一件,但商鞅本人却落了个悲惨的下场,这到底是为什么? 好多人说这是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实行重农抑商,这么说确实不错,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以上问题,作者温伯陵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解读,这一次给你讲透史学经典《史记》。 在作者温伯陵笔下,《史记》不再是你平时看到的说滥了的泛泛解读,“刘邦能成事是因为会用人”“秦朝灭亡是因为秦二世昏庸残暴”,也不是按时间推砌的“流水账”,而是用主题的方式连通时间、贯通史料、捋清脉络,帮你看清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从多个维度看历史,给历史不同的方式。再加上作者“历史段子手”式的搞笑文风,让你边笑边涨知识,轻轻松松读懂《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