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59元6本 父爱如山
父爱如山
李振霞
¥13.83
  本书作者坚持用赏识教育理念教育子女,认为赏识的核心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放手,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特别的爱。作者运用赏识教育方法将四个孩子全部养育长大成才、成为博士,其方法归纳为:,家长首先要构建成人与孩子间在人格上平等的亲子关系,创设一个充满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包容、提醒的和谐氛围。第二,父母要学会在爱与管束之间掌握好平衡点。第三,父母要学会放手、不剥夺孩子做事的权利,不做孩子的“仆人”。
小狮子
小狮子
章小东
¥18.00
《小狮子》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孩子在美国的成长经历。小狮子五岁赴美,从坐在“反思凳”上的调皮孩子,到慢慢发现学习乐趣,自发爱上读书,参加学校的拼字比赛一鸣惊人,变成*秀的学生。然而成长的过程总会有各种挫折和障碍,甚至是“步步惊心”,在此期间,小狮子自立自强,不仅顺利度过难关,也从课外活动中找到自信和快乐,顺利考入耶鲁大学,又被保送到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因为爱,所以节制:如何与孩子保持终身的亲密关系
因为爱,所以节制:如何与孩子保持终身的亲密关系
[美]布伦达?加里森凯蒂?加里森著
¥5.99
“我们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就是不听我们的。” 《因为爱,所以节制》是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布伦达加里森教育孩子的心得,也是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亲子关系的问题所在,“如果把孩子的生活当作我们自己的生活来处理,那样只会拉大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 本书通过不同案例,讲述了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从孩子和父母两个角度分析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必要性,因为亲密关系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没有了与孩子的融洽关系,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影响力,没有了帮助孩子的途径,也没有办法引领他们走向成长” 。 要想与孩子保持密切的关系,做父母的必须真诚,实实在在地关爱孩子,而不要想着怎么搞定他们,更不用担心别人怎么看我们。 如果只能对孩子做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亲爱的孩子,我们都爱你。”
用智慧的教育陪伴孩子成长:中年级
用智慧的教育陪伴孩子成长:中年级
邰晓霞, 主编
¥4.00
把“家教”落到实处 使“家风”得以弘扬   有学生问,那首著名的与扬州有关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孟浩然到扬州做什么?一时语塞。这个问题只有孩童能想、敢问。这是儿童的天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循规律而导意趣,尊重、保护儿童的天性,这样的教育才符合人性。后来,我偶然从图书馆管理员处得知一种古代笔记中的说法:当年李白送孟浩然到扬州是去寻访书籍的。果然一经渲染,顿时诗意盎然。
59元6本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
(韩)田导根
¥23.99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 做过父母的人都有感触:跟孩子聊天谈何容易,尤其是敏感期和青春期的孩子,说着说着就变成了重复和说教,甚至会引发亲子之间的冲突。 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一书中,亲子教育专家田导根博士告诉我们,要想和孩子有话聊,请先检视一下自己的对话习惯吧。如果你总是冷着一张脸,孩子永远不会对你敞心扉。 在父母教育和亲子指导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只要愿意倾听和了解孩子,就很容易孩子的心门。为了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创造力和感性思维,他不断研究实践,*终形成了丰富的对话法。 作者提醒我们:懂得再多的育儿道理,也不如安安心心地陪孩子聊会儿天来得实在。要知道,陪孩子时间*长并与孩子互动*多的人,对孩子的影响力也*。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
王燕
¥9.65
犹太人的教育不但使犹太人精明富有,而且还使犹太民族中每一个流落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能如鱼得水般地开创他们的事业。犹太人相信,良好的儿童教育是世界的希望所在,因此他们极为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我们通过解读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从中发掘这个伟大民族的内涵,从而获得启示。本书将犹太人的教子智慧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相结合,告诉你*中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法,让你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聪明、健康地成长。
59元6本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樊登私房藏书:再忙,也有办法多陪陪孩子。妈妈做再多,也无法替代爸爸的作用!)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樊登私房藏书:再忙,也有办法多陪陪孩子。妈妈做再多,也无法替代爸爸的作用!)
(澳)布鲁斯·罗宾森
¥19.92
父教缺失是当今,特别是城市家庭的普遍现象。父教缺失*容易导致男孩终生“缺钙”:男孩变娘、懦弱,女孩产生不安全感等,会对孩子的的性格造成不可逆的终生缺陷。 为此,作者以作研究的严谨态度,访问了超过75位爸爸及其家人。这些爸爸来自社会各阶层,包括白领职员、企业高管(微软副总裁)、文体明星(国际著名导演梅尔1吉布森)、国家领导人(澳大利亚前总理)等,一起分享如何照顾孩子、如何在家庭与工作间找到平衡、如何与妻子互相协助、如何与孩子建立起亲密关系……
说到孩子心里去:完美亲子沟通书
说到孩子心里去:完美亲子沟通书
富杰
¥9.18
这是一本教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书,针对当下父母教育孩子普遍存在的困惑,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不要否定孩子;可以批评,但不要伤害;赞美孩子的每一个步;放下家长的架子;说教之前,父母要学会倾听;引导孩子从侧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督促孩子跟坏习惯说再见;善于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这样给孩子定规矩,孩子不抵触等。每个建议下面又有很多案例和方法,简单实用又便于理解,非常有助于家长运用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带着娃娃看世界
带着娃娃看世界
乔小兽
¥9.95
很多妈妈在有了宝宝之后放弃了爱好,甚至自由。乔小兽不这么想。没有小小兽之前,她游走了10个国家,36个城市。有了小小兽之后,她带着不满周岁的“熊孩纸”,开始了10个国家和城市的萌娃看世界之旅! 孩子对于她的旅行从来都不是一种桎梏,反而开启了她看世界的另一扇窗。她在网上发表了带小小兽去旅行的网帖,没想到竟然收到很多妈妈们的热议和转帖。她这才发现原来还是有很多妈妈有和她一样的想法,一样希望能够让宝宝看到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妈妈形象。只是可能有的缺少勇气,有的缺少经验。于是,她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给更多的妈妈们提供一点方向、一点理念、一点经验、一点参考。
孩子,我拿什么留给你
孩子,我拿什么留给你
吴文君
¥8.00
说起企业家,人们心里马上就会出现很多“高大上”的人物,比如叱咤风云的马云,地产大亨潘石屹,不断登上峰的王石等等,这些中国当代企业家的名片和标签,引领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社会责任与使命的担当者。对于这些社会精英和企业翘楚,大众先看到的是他们光鲜的社会形象,但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从跨越一个个心理盲点而走向心灵自由的。阅读本书,可以帮助成功人士脱下坚硬的成功者外衣,可以帮助他们能够触碰到内心对家庭幸福真实的期待和渴望,从而可以帮助他们走向更加开阔的人生。
和爸爸一起读的晚安故事(幸福卷)
和爸爸一起读的晚安故事(幸福卷)
钟锐
¥7.72
每本含40个孩子和爸妈百读不厌温馨暖人的哲理童话小故事,适合爸妈陪孩子睡前阅读, 和孩子相约睡前来一起读童话故事,让孩子的童年精彩和快乐!在阅读中培养了孩子的耐心和坚持的能力! 16开本全彩美绘版,阅读方便,插图精美,色彩艳丽,让书籍成为孩子童年成长的好伙伴。
跟孩子心贴心——打造零距离亲子关系的65个秘诀(试读本)
跟孩子心贴心——打造零距离亲子关系的65个秘诀(试读本)
林夕著
免费
  本书是知名家教作家林夕对家庭教育多年来研究心得的凝结,也是她对女儿十五年教育经验的总结。作者采用说故事的形式,精心选择教育女儿的滴琐事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案例,并结合当前孩子的普遍问题,在趣味十足、娓娓动听的讲述中,从一个教育专家的视角向父母阐述了“亲子交流”的科学理念、本质规律和关键,传达了人性化的家教理念和深浅出、凝炼睿智的教育智慧,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操作性建议,让读者在轻松感受阅读故事的温馨、快意之后,又获得思想的升华和心灵的震撼。     读者对象:15岁以下孩子的父母;关注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的相关人士。
妈妈心态决定孩子状态:一本书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关键心理问题
妈妈心态决定孩子状态:一本书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关键心理问题
江慧
¥9.90
每一个妈妈的错误心态都可能成为孩子不幸状态的端。《妈妈心态决定孩子状态》认为好妈妈应该懂得人才的培养,是观念重于方法的。本书将育儿理论与具体事例相结合,针对妈妈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心态这一核心问题做了充分而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妈妈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同时,本书还就妈妈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技巧和方法。为那些渴望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妈妈们提供了帮助和启迪。
辣妈侦探团
辣妈侦探团
孙明一
¥9.99
这是一本悬疑层出不穷却让人忍俊不禁的情感小说,有泪,有悬念,有温暖,有冲突,也有生活的真相:不省心的“熊孩子”在学校闹得鸡飞狗跳,甚至架逃学瞒着父母家人赏网红主播……家有青春期子女的妈妈们为了弄清孩子们是否在“学坏”的路上越走越远,不得不组成了“妈妈侦探团”。而聪明的孩子们则发起反,高超的反追踪能力让妈妈们瞠目结舌。
59元6本 智慧的父母
智慧的父母
朱莉·罗森格伦
¥11.99
▼全世界的妈妈恐怕都会问“我说的我做的都是为了我的孩子好,为什么完全没有用?” 孩子的降生是世界上美妙的事, 也成全你丰富的感情体验, 婴儿时吃不好睡不好时常生病让你忧虑;幼儿时期的探索和闯祸让你疲惫不堪;一旦孩子进入学校,哎,请尽情体验无奈,焦虑和气愤的滋味, 全世界的妈妈恐怕都会问“我说的我做的都是为了我的孩子好,为什么完全没有用?” 在学制宽松的澳大利亚,成为优秀的父母更加不容易,当孩子缺乏来自学校的压力之下还要保持永不放弃,寻找挑战的自我动力,看看运动场上那些直面竞争笑看输赢刻苦努力的孩子,想想这一切需要父母无比的耐心,同理心和多强大积极的感染力才能鼓励孩子自信独立勇往直前! 这就是为什么朱莉博士总是被澳洲著名企业争相邀请为员工举行育儿研讨的原因。朱莉博士先后获得悉尼大学文学学士,牛津大学管理硕士,默多克大学教育学博士。 她的书不仅仅来自于心理学大脑科学的研究更是参与无数家庭育儿实践的积累。
孩子可以这样教:来自“妈妈下午茶”的35个亲子心理案例
孩子可以这样教:来自“妈妈下午茶”的35个亲子心理案例
虞叶琴
¥2.80
孩子可以这样教 来自“妈妈下午茶”的35个亲子心理案例》是作者从三年多来、一百多场的“妈妈下午茶”活动带来的35个亲子心理故事集结成册,试图让关注到的读者透过故事看见自己、看见孩子、看见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懂孩子、陪伴孩子、教导孩子的协同成长道路上有一点点参考和启发。分四个篇章:读懂孩子,需要的才会被接纳;妈妈的柔爸爸的刚,成就孩子的韧;成长中的重要驿站——学校;在经历和体验中成长。读者可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从体味到痛点的激发。
59元6本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
张小雪
¥19.99
孩子的学习问题一直是困扰很多家长的心病,其实,孩子不是不爱学习,而是没有培养出正确的学习思维。《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从备受家长关注的学习习惯出发,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力提供了几建议。作者认为,家长应该将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提升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并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拓多样化思维,始高效学习。从改变习惯始,帮助孩子建立自主学习观念,并逐渐爱上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59元6本 儿童教养课
儿童教养课
含含妈咪
¥18.00
  一般来说,教养与知识学养没有直的联系,所以你会看到成绩好的孩子也会乱扔垃圾,而成绩差的孩子并不一定不会孝顺父母。而在这个强调综合素质的时代,不仅需要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有气质、有风度、有内涵的人才,即有教养的人才。为此《儿童教养课》分别从礼仪、社交、自控力、规则意识、习惯、性格、气质、品质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一个有教养的孩子的素质,并给予了科学的建议和指导,旨在帮助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养土壤,帮父母把孩子培养成有教养的孩子。
劳拉博士有问必答——搞定父母问得最多的72 个问题
劳拉博士有问必答——搞定父母问得最多的72 个问题
(美)劳拉·马卡姆博士
¥8.99
精选劳拉博士回答父母问得*多的72条问题,为父母提供*全面和实用的解决方案,包括新生婴儿的养育、吃喝拉撒睡好习惯的养成、情绪管理情商培养、棘手育儿挑战的解决办法、多子女的养育。基于劳拉博士的平和养育法,你将从实例中学到*实用的育儿方法,得到有效的育儿支持。 “我们的目标是要慈爱地引导我们的孩子……当孩子们感受到与父母的深度联结之时,他们会为了维持那种情感而做任何事情,而且他们永远不会与我们作对。有了联结,如果我们的孩子越界,我们会追上他们,慈爱地将他们带回界限之内,而不会利用惩罚措施将他们隔离来。因为在爱之中没有界限可言,只有爱而已。” ——劳拉·马卡姆博士 劳拉·马卡姆博士是美国著名育儿专家,她曾提出平和教养的三大理念(自我调节、联结和引导),让无数家庭的亲子关系获得极大改变。本书精选劳拉博士回答父母问得*多、*地气的72条问题,集合成册,为父母提供可操作的理论和有效的方式,帮助父母走过每一个艰难的时刻,把人生*的挑战变成*的快乐。你将学习到诸如以下的技巧和方法: ●轻松科学地养育新生儿; ●学习孩子吃喝拉撒睡的规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解决孩子各种情绪问题,培养高情商孩子; ●应对育儿挑战,例如不良行为、园焦虑等; ●学会处理二宝问题。
59元6本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从讨爱到情感治愈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从讨爱到情感治愈
赵梅如
¥32.37
你的生命盒子,让爱流动起来! 对爱的渴求是生命的本能。爱在家庭中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有需求就应有回应。当需求得到回应,讨爱的一方就能被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感凝滞的心结,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这一心结还会被带新的人际关系,甚至代代延续。 本书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视角出发,通过生动详实的案例,剖析了我们在家庭和人际中无意识的讨爱行为及其原因,并给出了疗愈的绝佳方案。作者认为,摆脱这一恶性循环的方式,就是回顾往事,我们的生命盒子,把家人之间的爱找出来,让家庭里凝滞的爱再次流动起来。 温暖比温饱更重要 建立情感联结,获得安全感 重新计算公平,把“失去”变成“得到” 多勉励、少指责,才能让“讨爱”的心得到满足
59元6本 智慧妈妈的亲子整理术
智慧妈妈的亲子整理术
童潼
¥18.80
面对家中杂乱的场景,你一定迫切希望习得一个秘籍解决所有问题,但你有必要先弄清,本书的重并不在于妈妈们自己如何高水平地完成整理,而是掌握亲子整理术,带领孩子一同解决。 ??? 生活是自己的,没有人可以代替,包括父母。 孩子整理意识的培养在一岁半即可始,三岁左右才是黄金时期。也就是说,大众所认知的孩子整理意识的培养期足足晚了七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做不到,不需要,却往往错过了*培养期。 整理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技能,父母不应该剥夺孩子*本能的生活能力,要把生活交还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磨炼自己,体谅他人之不易;让孩子从独立饮食起居到整理自己的物品,理自己的生活,形成独立自强的品格,这才是本书想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