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珍藏版)(套装共14册)
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珍藏版)(套装共14册)
季羡林
¥109.00
本书是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全14册包括:《季羡林谈国学》《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谈人生》《读书·治学·写作》《赋得永久的悔》《红》《一生的远行》《彼岸印迹》《牛棚杂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象牙塔日记》《悼念忆:师友回忆录》《风风雨雨一百年》。
一个人的远行
一个人的远行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1.99
我總是隨心所欲地行走, 樹林、草地、荒蕪的牧場或是小山丘, 我的未來就在那條路上, 那是一條彗星的軌道,一條永不折返的曲線。 出發吧! 地方就在你的腳下!──梭羅 每個旅行者都在踐行的心靈之旅 一輩子必讀的舉世經典 啟發凱魯亞克《在路上》的傑作 精彩程度超過《湖濱散記》 本書收錄亨利.梭羅關於「漫步、遠行」的九篇文章,在他的筆下,自然、人以及超驗主義理想交融匯合,渾然一體。九篇文章多寫於梭羅生命晚期,作為他後一本出版的書,《一個人的遠行》有著與《湖濱散記》不一樣的韻味,並體現越來越強的活力。 「旅行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到生命的春光。」梭羅如是說。人的一生該怎麼過?什麼才是活在世間重要的事?在梭羅以雙腳行走北美家鄉的山水、領略人情風俗的旅程中,在他交織對於歷史的懷想、對詩歌神話的反芻,探討何為「美」的九篇散文中,答案呼之欲現。北美新大陸不該是歐洲的複製品,誠如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去找出真正的你吧。《一個人的遠行》在西方被譽為偉大的旅行文學作品之一,深受愛默生、甘地、馬丁·路德·金等人的讚賞,也直接啟發了《在路上》(On the road)等偉大的旅行文學創作。可與梭羅知名之作《湖濱散記》媲美,這裡有著深刻、也寬廣的自然世界。
49元5本 河上一周
河上一周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15.70
梭罗是简单生活的身体力行者,他常年在自然中生活,漫游山河湖泊,体味自然的灵动,并以此为生命的重任。本书是和《瓦尔登湖》同期撰写的作品,主要记述了梭罗和兄长一同乘自造的小船在康科德和梅丽马可河上的游览。除了风景描写以外,还加有很多梭罗的对历史、政治、日常生活的联想,以说明环境对于精神的作用,人的灵魂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得以净化。
周作人经典作品:谈龙集
周作人经典作品:谈龙集
周作人
¥6.98
《谈龙集》收录周作人散文四十四篇。此集“略略关涉文艺”,也是作为文艺理论家的周作人的主要作品。此后他的随笔创作,无论兴趣点还是切入方式,均与《谈龙集》的关系更为密切。
周作人经典作品:药堂语录
周作人经典作品:药堂语录
周作人
¥6.98
《药堂语录》收入周作人一九四○年前后所作文章五十篇,是其散文创作文体的一种新尝试,同《书房一角》为一类,文章篇幅短小,近于“前人所作的笔记”。作者自述为文经过是一部书“读过之后或有感想,常取片纸记其大概,久之积一二百则”,《药堂语录》就是其中一部分。题曰“语录”并不是想效仿儒释,记录自身言行以传世,而取其“说的更简要”,择取一点切入,抓住思想的某种闪现。   书中所“抄”所谈之书都是中国古籍,其中又以笔记为多。作者自称这些文章意不在针砭,只是“摊数种草药于案上”,“摆列点药”,但行文处处透着“疾虚妄”“爱真实”的精神。以《女人三护》为例,文章从《茶香室三钞》中女人三护一条,谈及佛家三护与儒家三从之不同,进而深及到对佛道儒的讨论,可谓对中国思想文化的点评式梳理。
周作人经典作品:夜读抄
周作人经典作品:夜读抄
周作人
¥6.99
《夜读抄》收了周作人散文四十七篇,可看作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   “瓦屋纸窗,灯檠茗碗,窗外有竹有棕榈”,擎着一册爱读的书,消磨半夜,多么惬意。但是里面文章虽然大多关于一种书,却是以自具的法眼观之,说的终究是文化,社会,人生,并非满足于自我的逍遥。
周作人经典作品:雨天的书
周作人经典作品:雨天的书
周作人
¥8.99
《雨天的书》收录周作人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五年所做散文五十多篇,大多是随笔杂之类。其中有些文章平淡自然,闲适冲和,《故乡的野菜》《喝茶》《苍蝇》等篇,历来脍炙人口。而这并非该集文章的特色,作者并没有以闲适为旨趣,其对文艺以及国民性等的关注,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周作人经典作品:知堂文集
周作人经典作品:知堂文集
周作人
¥6.98
《知堂文集》是周作人满意之作,收录文章45篇,包括随笔、小品、杂文等,有自己的思想领悟和见解,也容纳了各种知识,集多种情态于一册。展现了周作人创作生涯前期的成就,是周作人的自选集中*代表性的一部。
49元5本 清华少年说(第二辑)
清华少年说(第二辑)
邴浩
¥26.39
这是一本关于清华年轻学子的书籍。 无论是醉心学术、勤奋有加的学霸,还是矢志不渝、情系家国的赤子; 无论是才华横溢、白衣翩翩的少年,还是奔跑如风、坚毅果敢的健儿; 无论是特立独行、追求梦想的学子,还是不舍昼夜、执着坚守的行者。 清华人用自己的行动讲述了这个时代的清华故事,而清华的风貌也正寓于其中。 50组人物各有各的不同风采,但在这变化与多样之中,也自有不变与共同 ——那就是清华人无不镌刻着国家情怀、民族烙印、时代使命。 “清华少年说”,讲出更多当代清华学子的故事,传承历久弥新的清华精神。
古代文学经典:金台全传(一)
古代文学经典:金台全传(一)
佚名
¥8.99
盖闲书杂说固各有议论宏深,言辞雕凿者,以悦人耳目而已,惟《金台》一传,忠孝信义足为人世之榜图。且喜邪僻淫词毫不侵犯,即闺阃中亦可作淑性陶情之快睹也。惜乎原本敷成唱句,未免拘牵逗凑,抑且近坊鎸刻讹错不乏,令阅者每致倦眼懒怀。余兹精细校正,更作说本,付诸石印,极为爽目醒心,别生意趣。亲炙焉则得之矣,故有是艺之续序云。时光绪乙未年孟春月中浣瘦秋山人撰并书。
古代文学经典:金台全传(三)
古代文学经典:金台全传(三)
佚名
¥8.99
盖闲书杂说固各有议论宏深,言辞雕凿者,以悦人耳目而已,惟《金台》一传,忠孝信义足为人世之榜图。且喜邪僻淫词毫不侵犯,即闺阃中亦可作淑性陶情之快睹也。惜乎原本敷成唱句,未免拘牵逗凑,抑且近坊鎸刻讹错不乏,令阅者每致倦眼懒怀。余兹精细校正,更作说本,付诸石印,极为爽目醒心,别生意趣。亲炙焉则得之矣,故有是艺之续序云。时光绪乙未年孟春月中浣瘦秋山人撰并书。
古代文学经典:金台全传(五)
古代文学经典:金台全传(五)
佚名
¥8.99
盖闲书杂说固各有议论宏深,言辞雕凿者,以悦人耳目而已,惟《金台》一传,忠孝信义足为人世之榜图。且喜邪僻淫词毫不侵犯,即闺阃中亦可作淑性陶情之快睹也。惜乎原本敷成唱句,未免拘牵逗凑,抑且近坊鎸刻讹错不乏,令阅者每致倦眼懒怀。余兹精细校正,更作说本,付诸石印,极为爽目醒心,别生意趣。亲炙焉则得之矣,故有是艺之续序云。时光绪乙未年孟春月中浣瘦秋山人撰并书。
偶然草
偶然草
石评梅
¥7.99
石评梅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她的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偶然草》是她的一本散文选集,包含了20篇文章,分别是:《恐 怖》《寄到狱里去》《深夜絮语》《梦 呓》《墓畔哀歌》《偶然草》《灰 烬》《惆 怅》《蕙娟的一封信》《花神殿的一夜》《梅花小鹿》《绿 屋》《沄 沁》《董二嫂》《血 尸》《雪夜》 《朝霞映着我的脸》《低头怅望水中月》《我沉沦在苦忆中》。其中的《痛哭和珍》可以和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互为参照,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社戏
社戏
石评梅
¥7.99
鲁迅先生有一篇短篇小说《社戏》。此处的《社戏》与之不同,这是石评梅的一部散文选集,有《一片红叶》《象牙戒指》《后的一幕》《 缄情寄向黄泉》《烟霞余影》《二翠峦清潭畔的石床》《心之波》《红粉骷髅》《狂风暴雨之夜》《我只合独葬荒丘》《肠断心碎泪成冰》《梦回寂寂残灯后》《无穷红艳烟尘里》《 梦 回》《归 来》《 社戏》等篇目。尽管这些作品的内容各有侧重,却表现出了作者极热烈又悲哀至极的呐喊。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沈复
¥5.23
《浮生六记》是清朝乾隆年间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作者用简洁朴实的文字描述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爱情婚姻、家庭变故、闲情志趣、游山玩水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性格特征、人生态度、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
贾平凹散文选(试读本)
贾平凹散文选(试读本)
贾平凹 著
免费
贾平凹(1952~),陕西商洛人。当代著名作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怀念狼》《高兴》等,以及《贾章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乎凹散文自选集》等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本书是贾平凹自创作以来的新编散文精选集,共收其散文74篇。包括《丑石》《静虚村记》《哭三毛》等众多名篇佳作。散文内容丰富,涉及世俗百态,人情种种,从平凡的事物中寻求真、善、美,表现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耐人品读。本书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贾平凹散文》编辑。
杨朔散文选(试读本)
杨朔散文选(试读本)
杨朔 著
免费
本书是杨朔的新编散文精选集,收选作者自1926年创作以来代表性散文51篇,按不同时期分为四辑,包括《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等名篇。作者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优长,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结构精巧,语言清新凝练,时代气息浓郁。本书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杨朔散文》编辑。
49元5本 人间小暖
人间小暖
汪曾祺
¥22.99
本书以“爱和温暖”为主题,收录了汪曾祺经典小说与散文共36篇。这些文字饱含生命由繁华与浓烈归于平静后的从容与淡雅,倾注了汪老对光阴草木、虫鱼鸟兽以及人间生活的关注与温爱,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透过文字,汪老向我们传递了他的处世智慧:人生如梦,唯有将一颗真心安顿好,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才能获得生命的馈赠。
东瀛文人·印象中国(套装共5册)
东瀛文人·印象中国(套装共5册)
(日)芥川龙之介 著,施小炜 译,(日)谷崎润一郎 著,徐静波 译等
¥124.73
“东瀛文人·印象中国”套装书共5册,包含:《中国游记》、《秦淮之夜》、《南方纪行》、《中国色彩》、《禹域鸿爪》5本单册。 日本20世纪初重量级文人,游历中国的亲见实录。著名翻译家施小炜领衔翻译,通过异域之眼,发现未知的历史细节。 《中国游记》——由日本大正文学代表人物,日本文坛三巨匠之一的芥川龙之介著,著名译者施小炜全新译本,生动再现文豪风采。 《秦淮之夜》——由日本唯美派文学代表人物,备受周作人推崇的作家:谷崎润一郎著,细腻译笔勾勒“谷崎式风味”的徐静波首次翻译的散文随笔。 《南方纪行》——由郁达夫崇拜的日本作家,芥川奖、直木奖初代评委,太宰治、远藤周作的老师,获得鲁迅肯定的杰出译者:佐藤春夫著,胡令远译。 《中国色彩》——由上海“魔都”之名的命名者,活跃于大正昭和时代的“中国通”,早和郁达夫、田汉、欧阳予倩等交流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著,徐静波译。 《禹域鸿爪》——由日本东洋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著名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著,李振声译。严复、文廷式、张元济畅谈中国政治的笔谈实录。 《中国游记》 《中国游记》是日本文豪、“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之托,于1921年游历中国后写作的多体裁游记。书中语言可读性强,又富于变化,口语和文言夹杂,变幻多姿;体裁涵盖剧本、书信、对话、手记等多种文体,虚实掺杂,叫人读来颇觉新鲜。芥川龙之介这种别出机杼、不肯落他人窠臼的写作风格,使这本游记较少呆板的平铺直叙、风物描摹,而更多以文艺的、甚至漫画的笔法,表现中国见闻在他敏感的心中所引发的情绪和思考。著名译者施小炜经过长时间精心而传神的翻译,充分再现了原著风格,将芥川龙之介语言、体材上的变化,完美展现在译文之中。除了文学价值外,本书还保留了芥川龙之介拜访章炳麟、郑孝胥、辜鸿铭等名人的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秦淮之夜》 《秦淮之夜》收录了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谷崎润一郎于1918、1926年两次游历中国后,写作的游记、日记、散文等作品。这些文字生动优美、引人入胜,展现了谷崎润一郎在散文方面的独特风貌。这些游记,有的如《西湖之月》《苏州纪行》,对江南水乡的风景人物进行了唯美的描摹,反映了谷崎润一郎或者一般日本作家的趣味喜好;有的如《上海交游记》《上海见闻录》,记录下谷崎润一郎和田汉等上海新文学作家的往来细节,是了解当时中日文坛交流史的手材料;还有的如《中国观剧记》《中国的菜肴》《中国趣味》,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对中国当时的戏剧、美食等文化介绍、评论,这些观点可以反映当时日本人的视角,也可以加深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并引起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本书也是谷崎润一郎经典散文《阴翳礼赞》的补充。 《南方纪行》 《南方纪行》是日本著名作家佐藤春夫1920年造访中国后写作的游记,既是一本妙趣横生、动情动人的散文集,也是展现20世纪初中国南方风貌和研究中日交流的重要材料。佐藤春夫是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的好友,也是太宰治、远藤周作等的老师,作家李长声更说“佐藤春夫有弟子三千”,可谓一代文坛“导师”;另一方面,他和中国作家往来密切,他曾翻译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鲁迅小说,他的翻译甚至得到了鲁迅的认可,郁达夫更曾表示:“在日本现代的小说家中,我所崇拜的是佐藤春夫。”《南方纪行》是他次到中国后的“初次印象”,书中详细描写了民国初期厦门等地区的市井生活,南洋巨商的豪宅花园,爱国青年建造的新式学校,乃至陈炯明叛变前驻军漳州的详细情形,中日关系的日渐恶化等等。 《中国色彩》 村松梢风是日本大正时代“中国通”,以《魔都》一书著名并因而为上海命名“魔都”的作家。《中国色彩》是他于1923年到1933年间多次来到中国游历后写作的游记合集。村松梢风在华期间,足迹北至东北、热河,南到台湾、广东、香港;在作品中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区的风俗、社会面貌,进行了广泛的描绘。与芥川龙之介、内藤湖南等作家学者不同,村松梢风来华前对中国文化了解并不多,这使得他的记录较少主观影响,而更多简单白描;此外,也不同于文人学者对政治、文化、学术界的关心,村松对吃喝嫖赌、拉车卖唱的市井生活兴趣更大,因此本书有较多篇幅记录了当时一般市民和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中国一般社会实情提供宝贵的材料。 《禹域鸿爪》 内藤湖南是日本中国史研究领域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禹域鸿爪》是他于1899年到1918年之间,多次到中国访问、游览后,写作的七种考察记录的合集。这些文字以旅行家的严谨态度,详细记录了作者在中国各省各市的所见所闻,既包括名山大川的地理地貌、走势分布,也包括名胜古迹的保存状况、建筑样态,既誊录或回忆了内藤湖南和严复、张元济、文廷式、清肃亲王等知识界名流和朝廷要人的笔谈对话,也描写了一般百姓、兵卒小贩的生活与姿态。作为深受汉学影响的一代知识分子之一,作者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文化认同和理解。这本游记并不停留于走马观花的记录和浮皮潦草的议论,而是在文化批评和社会观察上具有非一般的深度和参考价值。
不经意
不经意
杨葵
¥23.50
立春,抄一页小楷《入菩萨行论》;芒种,冲一碗二十年的茶饼;夏至,深夜在胡同里拍电影;立秋,回忆那年成都的菊花香味;处暑,听老先生弹奏古琴曲《忆故人》;白露,跟随虞山吴派余老师学琴;大雪,闭户读日本古典文学《徒然草》;至若清明扫墓,立夏观雨,寒露听风,霜降看琴……生活中的这些柴米油盐、风花雪月,构成了读书、写作两大主题的底色,它们更接近“不经意”的本来意思。恰如作者所言:“过日子,流水一样,一泻千里,得失成败都是不经意。”读书、品茶、写字、弹琴,跨出“界”,跨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不经意间的动人时刻;在嘈杂浮躁的现代社会里,保持一份冲淡随和的心境,无所住而生其心。
听闻:咖啡岁月
听闻:咖啡岁月
阮义忠
¥16.00
《听闻:咖啡岁月》是著名摄影家阮义忠的全新摄影、文化散文集。在“咖啡岁月”中,作者从他在“小镇青年”时代养成的喝咖啡习惯说起,回顾在台湾各地咖啡馆所亲历的往事,记录自己遍访欧洲时所遇见的风格迥异的咖啡馆文化,介绍冲泡咖啡、鉴赏咖啡的经验,妙趣横生,却又不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