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作人经典作品:泽泻集
¥9.99
《泽泻集》收录周作人散文二十一篇,既有情趣盎然的“美文”,也有铿锵典雅的“时文”,乃“质朴平实”与“暗含杀机”两种风格的结合,颇堪品读玩味。《过去的生命》为周作人的诗集,收录近三十篇作品,这些作品或天真清新,或婉转悲悯,其中对于小孩及妇女的关注尤多,“小孩呵,小孩呵,我对你们祈祷了,你们是我的赎罪者”,这样的祈祷,十分感人。

周作人经典作品:周作人书信
¥6.98
《周作人书信》中收录了周作人与友人之间的私信集,周作人说:“此集内容大抵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书,二是信。”从中不仅可以知道周作人的兴趣爱好,还能知道他与友人之间的关系远近,并能从侧面知道当时的社会状态和风物、民俗等,很是有趣。

容膝斋随笔
¥5.82
随笔,作为一种文体,属散文类,是“随手写来,不拘一格”的意思(《辞海》)。将随笔归属于散文,应是散文中的小品文一类。散文可分抒情散文和小品文两大类,其包容面很广,诸如报告文学、抒情散文、杂文、随笔、小品、札记等等名目不一,其实都可以称为散文。这恰如橘子、橙子、柚子、柑子、柠檬、金橘等等,貌似不同的水果,其实有许多共同点,可以通称为柑橘类。文体这档子事,正如古人所言:大体须有,定体则无。有些文体的边界往往是交叉的,比较模糊的,即便分得很清楚,也往往并无多大实际意义。


旷野的鸟
¥13.90
《旷野的鸟》共分8辑,“时尚先锋”是对时尚休闲的解读,是对流行生活的界定;“娱乐至上”和“浮世新论”是以新颖的角度,对时下娱乐圈及社会上的种种现状,进行了冷静的分析,有褒扬,更有抨击,体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良知和责任;“心海微波”和“生活思索”是他的内心独白,也是他对生活感悟的表露,舒缓的文字节律,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掩卷深思;“‘侨报’札记”里记录了《新侨报》创办近五年来的“心路历程”;“履迹处处”和“文学实验”是作者多年“文学梦”的再现,那些游记、随笔、小说不是无病呻吟的,都是来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佳作。纵观这些文本,我觉得楼伟华同志在不经意间,“发明”而践行了一种“新闻文学体”,是一种中国馅饼与西洋比萨相糅合的“混血儿”,也可以说,这种文本是一种“时尚体”的实验。


海漂:一个“青椒”的追梦之旅
¥11.96
本书取材于作者近些年在科学网上发表的系列博文。这些博文原汁原味地记录了作者在香港读博士,在美国做博士后,以及在澳大利亚的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心路历程;道出了一个青年学者在学术之路上奋斗的酸甜苦辣,他有过痛苦迷茫,有过数不清的失败,也曾有过退缩,甚至自暴自弃,但更多的是执着,是对科研的迷恋,对生活的热爱……本书带你走近当代“青椒”,一窥“青椒”们的修炼之路,体验学术圈的生存之道,感受“海漂”们的别样人生。

赤潮
¥9.00
树多成林袁林中的空气自然清新。由此袁我们希望热爱北仑或者喜爱文学和有志于文学的朋友,不妨到这片林子里来,哪怕是仅仅呼吸一下这里的空气也好!文学和生活相关相应,向下扎根袁文学之树承接地气曰向上生长,生活之树四季常青。

何处是家园
¥6.00
《何处是家园》作者褚树荣,六一年生人,出自山岙海隅,无地缘文脉可承,接受乡村教育,无名校硕师可游,故不入调不入流。喜读书的年龄,无书可读,书籍多的时代,却无时可读,故读书不多,底气不足。做事认真,为人低调,习惯于边缘,笨拙于人事,疏远于政治,故不进不取,无党无派。上过省内省外的讲台,发过各式各样的文章,得过大大小小的荣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故淡然处之,无愧无怍。游走在校园里,立足在课堂上,与人为善,于己积德,故恬然自安,无怨无悔。 人是理性的动物,从本质上说,没有一个人是喜欢假话、空话、大话的。但我们却置身其中,不能逃离也不愿逃离,这正是人性的弱点。幸亏人还具有主观能动性,他可以做到“身在曹营心在汉”——置身现实语境,而灵魂出窍,神游真实的精神世界。于是很多人选择了心灵的写作。 发自心灵的语言一定伴随着心跳,回顾真实的人生一定听得见坚实的脚步。这种声音不为功利:取悦领导、定级增职、养家糊口之类与之无关;也不充当崇高:担当道义、承受责任、振臂一呼、应者如云;更多的是反观自照,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看清自己的模样,廓清自己的来路,理清自己的去向。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8.99
本书是台湾摄影人阮义忠2012年的微博结集,并附有大量精妙的摄影作品。 全书分三大章12小节,章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第二章主要涉及音乐、摄影、艺术及美食等作者的个人爱好,其中不乏作者对音乐、摄影、美食的独特认知,思维很开阔。第三章分两部分,前两节是作者随台湾慈济证严法师行脚行善的记录,着重精神体悟,后两节是作者来内地参与摄影活动时的见闻,着重观察记述。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5.99
在母亲的生活出现了诸多问题的时候,我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去旅行。我们一路走,聊聊天,吃当地的食物,回归一种简单的生活,我在都市生活中被磨皱的内心渐渐回归安宁。而这场结伴的旅行,也帮助母亲解决了很多生命中的问题:对健康的怀疑,对男人的不信任,对孩子婚姻的担心,对衰老的恐惧…… 妈妈,我们去看一看,一起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一起去看,让万物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心里; 简单活着,生命是闪耀的此刻。

半亩荷塘留清梦
¥8.94
本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46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在内容上或是写亲友间的交往、家庭里的琐事,或是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虽然题材上较为狭窄,但是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与时事的思索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书中作品构思精巧,文笔秀丽,语言质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创作面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让心灵充满快乐:世界最佳散文随笔精华·第四卷
¥9.19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柴达木笔记
¥9.90
前几年,肖复华从柴达木回来就告诉我,说青海油田在敦煌基地建了座局史展览馆,那里有李季与康世恩在1954年勘探柴达木时的留影,以及李季的诗作《柴达木小唱》。去年,复华又重返青海,在格尔木给我打来电话,说这里也建了座纪念馆,不仅有李季的照片、诗作,还在一块展牌上刻印着这样一行字:个走进柴达木的诗人——李季;个走进柴达木的作家——李若冰……今年,复华再返青海,为我带回在纪念馆里和李季诗作在一起的照片。他对我说,柴达木永远不会忘记李季、李若冰,我要将《柴达木小唱》继续歌唱下去,将《柴达木手记》继续写下去。这一切,都令我感动,我从心底铭记并感谢青海油田的领导和朋友们对诗人李季的怀念之情谊。肖复华对柴达木的一往情深,我很理解,他让我想起李季那句诗:“回玉门、回柴达木去吧,这念头哪一天不煎熬着我的心……”这是他们两代作家与石油、与柴达木心灵共通的写照。

沉默也会歌唱
¥16.80
新书是散文集。距离上一本散文集,已经十年。 2001年我来北京时,正值网络论坛的黄金时代,身边有许多跟我一样的外省文艺青年,我们一起高谈阔论,挤站在舞台候场区等待上场,仿佛一个全新的时刻就要到来——来的是现实生活,沉重,巨大,琐碎。像我的朋友们一样,我主流上进过、放弃写作过,面目全非过,也许这模样太难看,很长时间,我们失去联系,各自在生活的迷宫中寻找出口。 这两年,朋友们又陆续出现,我吃惊地发现,我们都成了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的人。我们虽不在同一个地方,却同样走过心灵的夜路,路遥远,青春被现实甩干脱水,甩掉不切实际的行李、甩掉脂肪,有人得抑郁症,有人自杀,但大部分年轻人不再把梦想挂在嘴上,而是沉默地,低着头大步赶路,直到黎明的风吹到脸上。 “更年轻时,梦想对于我,是奢侈品;如今,梦想是一个朴素的事情,需要你同样朴素踏实地完成。” ——绿妖 “谁曾在年轻时到过一座大城,奋身跃入万千生命热望汇成的热气蒸腾,与生活短兵相接,切肤体验它能给予的所有,仿佛做梦,却格外用力、投入。摸过火,浸过 烈酒,孤独里泡过热闹中滚过。拆毁有时,被大城之炼丹炉销骨毁形,你摧毁之前封闭孤寂少年,而融入更庞大幻觉之中;建造有时,你从幻觉中寻回自己,犹如岩 石上开凿羊道,一刀一刀塑出自己初轮廓;烈火烹油中来,冰雪浇头里去。在现实的尘土飞扬与喧嚣之中,你迟早会有一瞬,感到自己心中的音乐,与这座城市轻 轻共振,如此悠扬,如此明亮。谁的生命曾被如此擦拭,必将终身怀念这段旋律。” ——绿妖

有一种智慧叫低头
¥2.99
生活是一门学问,但在某些形势之下,你是否会选择低头?捍卫尊严固然重要,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学会忍耐,懂得低头,这也是一种智慧。本书分八个章节讲诉低头也是一种智慧,告诉我们要懂得选择与放弃,参透人生,把握一生,学会坚持与忍耐,搏击人生,成就一生。

草草集
¥12.96
本书是陈丹青近年来所写杂文和随笔的结集,按主题分为艺术、影像、社会以及木心四个部分,各篇主题与内容虽有不同,却不难读出作者一贯独特的见识与风格,全书或谈及艺术,或论及历史,都极具知识性,并引人深思,延续了其旧作的高水准。在杂文之外,特别收录陈丹青纪念木心文字三篇,其中《守护与送别》,记录了木心去世前后的点滴瞬间,与以往嬉笑怒骂的杂文相比,伤感、动人而更显温情。

迷死人的故事
¥16.32
读古书,有助于思辨,让人理解知识结构的历史演化,思考文明发展的意义。作者阅读古书,除了体味历史的孤寂,也经常能得到有用的知识。读书而有感想,就在书上写批语,感想太多或有所辩驳,就需要写札记,由此而衍发成文章。 作者写读书札记,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因不想只做一个书房里的读书人,不怎么信任士大夫阶级的学术霸权观点,书里的文章,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哪怕是研究一个小问题,作者还是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以狮子搏兔的精神,全力以赴,从黄帝大战蚩尤说到陈寅恪有个间谍弟弟,话题汗漫无际,故事都十分迷人,在这些历史的侧面,也能稍稍窥出古今人物的真性情。

品味的记忆
¥17.28
郑培凯在台湾生活了二十年,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现在又在香港生活了十五年,何处是他乡,何处是故乡?对他而言,既暧昧又吊诡,既真实又虚幻。这将近一百篇文章,多半是作者过去十年到处游览的经历,以及品尝饮食佳肴,记载各地风土特色。在他乡与美食中,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寻找着家乡的记忆。

木心纪念专号:《温故》特辑
¥18.72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时时感到,这是一份郑重的纪念,更是一组历史的见证——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与艺术史中,木心先生是一个*的孤例:他的几乎全部创作生涯,鲜为人知, 直至他79岁那年,他的文学著作始得陆续在他的祖国大陆出版;到他逝世为止,木心著作被阅读的时间,仅仅6年;在他逝世之后,他的有限的读者,主要是年轻人,才有机会来到他身边,向他致敬,与他告别。可以说,木心先生真正被重视、被尊敬的过程,仅在过去一年,刚刚开始。 因此,本辑的内容并非“温故”,而是一组当下的实录。虽然木心先生是已故的老人,他的创作与思想,却是簇新的遗产。 《木心纪念专号》(《温故》特辑)共分上中下三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上辑收入了木心先生的讣告、桐乡告别仪式的悼词、乌镇与北京两地追思会的长篇实录。中下辑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属、挚友、学生,及海内外读者的多篇文章,还有木心从未发表的《狱中手稿》对话和致读者信。

乐府杂录:唐代乐制的珍贵记录(国学网原版点注,吴相洲审定)
¥1.65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将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不断更新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每一位拥有这本书的国学爱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读者的每一次反馈,我们都合理采纳,精益求精。

风居住的第三条街
¥1.99
我开始给你讲故事了。写完作业,街灯亮了,“簌”地,我冒出给你讲故事的想法。

人间卧底
¥11.99
生活的电光火石都是真真切切的,只是有的灵魂生来就敏感易燃,在别人的回忆里不过一缕青烟,在他的生命里便成了燎原之势。可故事在那儿,如同日子早撂那儿,能添枝加叶的也无非是多愁善感几许。我写下这些,也是为了如今回头再看一眼那片火海,它在辽远的时间之外依然烈焰冲天,只是再也没有任何声息,静静的像是默片电影,虽然已经不再能切实感受到那灼人的温度,也无须再担惊受怕,但那火,确实不曾寂灭。 ――马良 本书记述的,是一段理想还只是理想,不曾成为苦役,梦只是梦,还能来去自如的“无赖岁月”,这是一部更为彻底的“坦白书”,如同作者其他作品,讲述的是马良的成长与梦幻,却不小心道出所有人都曾有的困惑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