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高职教研文章集萃(2014-2017年)
高职教研文章集萃(2014-2017年)
魏安邦
¥27.99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所谓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共同活动。教学要提高质量,离不开教学研究。就高职教学而言,因高职新生录取批次靠后,生源质量相对较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如何针对生源实际组织教学,因材施教;所用教材,如何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采用教学方法,如何体现能力本位、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兴趣。这些问题均属教研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便教学与教研紧密联系,水乳交融,进而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鉴于此,作者一直以来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研文章,以助学院职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以期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能不断提升教学与教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现从2014—2017年间撰写的文章中精选19篇汇集成《高职教研文章集萃》一书,以供教师、教育工作者参考与借鉴。 本书内容分为职教研究、师资建设、教学实践、校史文化四个部分,具有如下特点。 ① 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依据国家关于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颁发的文件和领导的讲话,助推上级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落实与体现。如“怎样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一文,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指示精神撰写而成。 ② 联系实际,承接地气。注重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下工夫,着力联系学院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教师提高等实际,使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工有所参考、有所裨益。 ③ 传播经验,引入新知。把学院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如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基地对本科高校开放等)都写入书中,加以肯定与传播,并注重引入职教界的新理念、新实践,为我所用。 ④ 重视校史,传承文化。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一文,注重对接本校历史文化,反映本校特色的办学理念,挖掘自身的文化精神;“重视校史传承,发挥校史作用”一文,具有一定的传承价值和育人作用,可供当今广大教工了解昨天、把握今天,有助于学院借鉴传统、治校理政,有助于教工传承优良办学传统,开启明天的智慧,助推学院创新发展。 敬希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职教同行,从书稿中汲取有益之处,借以提高,对不足之处,不吝指教。愿我们在教学教研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互勉互励,共同前行。
徐志摩生活美学
徐志摩生活美学
徐志摩
¥5.50
徐志摩的一生都在追寻着爱、自由和美。 本书为关于生活美学的徐志摩选文集,从爱情之美、快乐之美、信念之美、艺术之美、风景之美等方面,选取“翡冷翠山居闲话”“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泰山日出”等经典篇目,带给读者情感、幸福、观念、艺术等方面的审美文化,呈现给读者变化万千的美学世界。
忆昔(精装典藏版)(试读本)
忆昔(精装典藏版)(试读本)
汪曾祺
免费
《忆昔》是一辑回忆性散文,包括作者的家人以及自己,遇见过、交往过的各色人物。这本散文集平淡自然,人物事迹似信手拈来,但读后却又让人感怀至深。   书中展现的是凡人凡事,但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真诚温暖的情感,像一江平静的春水,却处处透露着生意盎然,让人读后心生感动。
49元5本 好日子,菜花螺蛳过老酒
好日子,菜花螺蛳过老酒
沈春儿 著
¥15.70
这是一本理想生活随笔集。蚕豆花瓣有黑色的斑,如睥睨着的眼睛;豌豆花细小、洁白,像翩飞的小蝴蝶;萝卜花小小又洁白,朴素得容易让人忽略……还没来得及关注的麦苗,一不留神,就长大了,如同那些田头的花,前几天还没呢,似乎转眼就结果了。这本书里,写的无非是这样的一些小日子—厨中事、花间行、旧时光、过得去。美景良辰,不过如此。
我们心中的怕和爱(增订版)
我们心中的怕和爱(增订版)
水木丁
¥15.99
《我们心中的怕和爱》是水木丁的一本情感书信集,2017年推出增订版,增加了5万字全新内容。全书共42封书信,结构上分为三部分:“死了一百万次的猫”、“我们心中的怕和爱”和“要活得比自己的命还跩”,分别探讨了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包括两性、朋友、家人等),以及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三个层面的问题层层递,清楚地阐明了现代人的“怕和爱”及解决之道,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在这42封信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不是大观园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而是在这滚滚红尘中谋生亦谋爱的芸芸众生,徘徊在“怕和爱”之间,需要智慧和勇气来解决困境。水木丁有一颗温暖的心,一双冷静的眼,她的回信透着洞明练达、舒爽清晰、切实可操作,充满智慧和温情。她像一个朋友陪伴在你身边,分享在这个冷酷粗暴的世界里,如何温柔地活下去。
49元5本 时光不再,惊羡你温柔如初
时光不再,惊羡你温柔如初
朱自清
¥10.80
本书收录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共分三部分,写生活中平凡的景色与人事的“流光正徘徊”,写各地风景、民俗的游记散文“行走与游思”,写对国外各种盛景与人文景观的“异域的弦歌”。格调清新秀丽,文笔朴素自然,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感细腻动人。
49元5本 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
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
萧红
¥12.99
本书收录了萧红作品中的一些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和小说。有的作品是对充满叛逆同时又趣味盎然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有的作品是对成年所经历的饥饿与困顿生活的描写,还有一些是悼念鲁迅先生和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全书情节生动而又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语言简劲、犀利而又不失幽默与诙谐。
中国古代书坊研究
中国古代书坊研究
戚福康 著
¥8.00
本书重点在于对书坊在一千三百年过程中所经历的兴起、发展和消亡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烟火人间(老舍经典作品精选集纪念珍藏版)
烟火人间(老舍经典作品精选集纪念珍藏版)
老舍
¥4.99
这本书选取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经典短篇小说和散杂文作品。这些作品多取材于市民生活,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挖掘对人们生存、命运的思考。这些文章或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轨迹,或书写知识分子的生活趣事,或描摹生活见闻,作品充满生活情趣,文笔细致微,更贯穿着老舍先生一贯的幽默风格,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体味人生哲思。老舍的创作受益于民间文艺的影响,他的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雅俗共赏,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等特,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散文卷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散文卷
莫泊桑,张英伦
¥140.00
  《莫泊桑文集》一共四卷,精选了莫泊桑创作的堪称经典的短篇小说一百零一篇,以及五部长篇小说《一生》《皮埃尔和让》《我们的心》《漂亮朋友》《如死一般强》。莫泊桑是一位极其勤奋和富有天才的作家,他的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年,但是硕果累累,一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游记和三百零六篇中短篇小说,其中以短篇小说的成就为突出,它们精湛的艺术技巧使莫泊桑获得了“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与契诃夫和欧·亨利一样被公认为世界短篇小说的大师。莫泊桑擅长的题材是他亲身参加过的普法战争、长达十年的小职员生涯和青少年时代在诺曼底故乡的生活,这三种环境为他的短篇小说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这些作品歌颂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表现了农村的习俗和世态,真实地反映了小职员的单调刻板的生活。在福楼拜的指导和帮助下,莫泊桑形成了逼真、自然的写作风格。他不追求离奇的效果,只描写那些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叙述的笔调几乎到了白描的程度。不过他的叙述看似自然流畅、不着痕迹,其实都是经过了巧妙的构思,留下了一处处为情节发展所需要的伏笔。莫泊桑的天才在于他既叙述生动又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就使环境的气氛跃然纸上,几句对话就使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他的描写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称之为字字珠玑并非过誉。他具有独特的视角,能见他人之所不见,以平淡的情节塑造人物,以真实的细节凸现性格,从而使小说既有反映现实的思想内容,又是引人胜的艺术精品,因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9元5本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美)蕾切尔·卡森著;马绍博译
¥42.00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逊的代表作,也是50年以来全球*影响的著作之一!该以寓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并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是一本公认的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被称为其引发的轰动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都要大。   “人类正在毁灭于自己热爱的事物”,卡逊这样警示着狂热的人们。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49元5本 背诵全文(8090回忆杀·你有多少次梦回中学时代)(初中+高中版)(套装十二册)
背诵全文(8090回忆杀·你有多少次梦回中学时代)(初中+高中版)(套装十二册)
大吕文化
¥39.99
本套装集合了初中和高中耳熟能详的课文,如《出师表》《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兰亭集序》《鸿门宴》《滕王阁序》等。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多样。当你阅读其中的某一篇课文时,记忆会把你带回到那天,让你在回味那一幕出现的人,发生的事。致敬青葱岁月!
49元5本 金庸十二钗
金庸十二钗
武五陵
¥19.62
古墓派创派祖师林朝英,“小东邪”郭襄,明教波斯总教教主小昭,毒手药王关门弟子程灵素……金庸用一支生花妙笔,在十五部小说中塑造了数十位女性角色,她们性格各异,在各自的江湖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结局。本书精选12位金庸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从全新的角度对她们行解读。 马屁经、敲竹杠、侠客、面子、起哄……几十个词条构成了本书下篇的主要内容,作者由《鹿鼎记》的情节发散来,以小见大,戏说《鹿鼎记》中与中国历史上的庙堂、江湖与国民性,并为男主角韦小宝单辟一节,以幽默、犀利的语言重新检视了出身底层的韦小宝的传奇经历。
金庸江湖志套装(共四册)
金庸江湖志套装(共四册)
刘勃
¥65.73
金庸小说的随笔杂谈结集。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是“武侠与金庸”,收录了《五岳剑派实力考》《少林达摩院的变迁》《杨过的水准问题》等“武评”文章;第二部分作者对金庸小说中的二十几个人物进行了精彩分析;第三部分“故事新说”中,作者借前两篇《苗人凤》和《风清扬》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后一篇《趟子手》则借传统武侠小说的元素,书写了一些注定成不了大人物的年轻人。 金庸十二钗 古墓派创派祖师林朝英,“小东邪”郭襄,明教波斯总教教主小昭,毒手药王关门弟子程灵素……金庸用一支生花妙笔,在十五部小说中塑造了数十位女性角色,她们性格各异,在各自的江湖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结局。本书精选12位金庸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从全新的角度对她们进行解读。马屁经、敲竹杠、侠客、面子、起哄……几十个词条构成了本书下篇的主要内容,作者由《鹿鼎记》的情节发散开来,以小见大,戏说《鹿鼎记》中与中国历史上的庙堂、江湖与国民性,并为男主角韦小宝单辟一节,以幽默、犀利的语言重新检视了出身底层的韦小宝的传奇经历。 金庸师承考 在《天方夜谭》会情郎的刀白凤和“梦姑”;借用达达尼昂“活盾牌”的向问天;烈火中高歌的老太婆乌尔莉佳和李莫愁;大理国“三公”与《狄公案》;“琴剑双侠”与“靖蓉双 侠”…… 本书从大量中外名著中爬罗剔抉,寻找金庸作品中借鉴、吸收的古今中外著作中的实例,揭示出金庸小说素材的源泉,并以一篇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呈现出来。 金庸随想录 本书为关于金庸的文化类随笔集,共分两部分。上篇为“‘拜金’五记”,收录了《水浒与金庸》《金庸人物志》《金庸毒物志》等五篇文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小说中读出新意;下篇有《世说金语》《金庸点将录》《金庸小说人物杂咏》《笑傲江湖回批》《金庸诗词隅见》等文章,通过模仿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形式来新鲜解读金庸。
案头文沫
案头文沫
李更
¥4.36
《案头文沫》一书为作者李更在工作之余的所思、所想。分为三辑,有为图书而写的序及书评,还有对文化现象、社会热以及文化名人的品评。他的文字一针见血,其文笔犀利,机智但不失幽默,对于当代文化时事嬉笑怒骂,品评人物则毫不留情。
瑶华传(下)
瑶华传(下)
丁秉仁
¥8.99
《瑶华传》描写了瑶华公主修道成仙的完整经历,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相互混融的文化内涵,但同时也揭示了对现实宗教的不满和对理想宗教的寄托。《瑶华传》吸取了道教的修炼方式,瑶华修仙过程中的云游四方、积功累行无一不是道教文化的体现。小说中的因果报应论以及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带有着明显的佛教色彩。《瑶华传》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宗教,并创设了一套别开生面的宗教科仪制度,体现了其特殊的宗教文化蕴含。 《瑶华传》融合古代小说的各种题材,以雄狐转世及修仙的故事为结构框架,叙写了王府家族的生活,展现一定时期的社会人生百态。同时,小说以明末的历史为背景,加之神怪风格的强烈渲染,讲述了女英雄瑶华的传奇人生。小说立意造境新奇,并灵活运用叙事文学中的各种精妙手法,使故事的结构轻巧自然,而表达的寓意十分深刻。小说情节安排井然有序,语言简洁生动,体现了精湛的叙事艺术。
至美的爱:朱生豪情书(1)
至美的爱:朱生豪情书(1)
朱生豪
¥8.99
朱生豪与宋清如写了整整九年的信件,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从1933年相识到1942年两人结婚,再到1944年朱生豪去世,这些情书见证了传奇而悲壮的爱情。正是由于伟大的爱情和患难与共的知己,才成就了一代译莎巨匠。书中共精选了朱生豪先生的188封情书。这些情书无不展示了他当时写作的手迹和心迹,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栩栩如生的朱生豪,这或许是他的同学、友人都不曾认识到的,因他在旁人面前不爱开口,所有的幽默、聪敏与遐思,只对他亲爱的“好友”宋清如讲。
至美的爱:朱生豪情书(2)
至美的爱:朱生豪情书(2)
朱生豪
¥8.99
朱生豪与宋清如写了整整九年的信件,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从1933年相识到1942年两人结婚,再到1944年朱生豪去世,这些情书见证了传奇而悲壮的爱情。正是由于伟大的爱情和患难与共的知己,才成就了一代译莎巨匠。
民国文事
民国文事
介子平
¥5.00
  本书记录了民国时期的一些人和事,一半通过丰厚史料文献的佐证,一半通过作者将今昔作对比的的有感而发。谈古论今,游刃有余。作者丰厚的文学积淀带给我们更为丰富的知识量,所引用的部分均为中外经典,本书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值得一读。
有梦楼随笔
有梦楼随笔
启之
¥4.35
  本书分为两辑:辑为闲言,所收录文章为之前发表在报纸、杂志的,有对异域电影的看法,有对中国影片的见解,更有对中国传媒的的认知。第二辑为随影,主要是对过往之事的回忆,有对北大学习生涯的回顾,也有和朋友往事的记忆,另外,还有对“艺术”“义”的看法。
吕梁学院“圆梦”文学奖获奖作品集:2008-2015.散文卷
吕梁学院“圆梦”文学奖获奖作品集:2008-2015.散文卷
康序,王春林
¥6.50
文学奖的设立,可以被看作是文学现代性的显著标志之一。从声名显赫的诺奖,到国内具有官方意义的茅奖、鲁奖,再到民间意义上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文学奖项可谓难以计数。但我们这里所要说到的,却是由地处偏僻的一所地方性高校吕梁学院(其前身为吕梁师专)的一群大学毕业生(吕梁师专85 届中文班)专门为在校大学生设立的一个民间文学奖项。这一奖项的设立,显然意在彰显两代大学生的文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