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历史
¥39.50
化、竞争、蜕变……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本书从天文、生物、历史、地理的角度“高亮”了人类史中的每一个重要拐,构建了宏观的历史框架,指引我们清晰地了解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创生、动物主宰地球、人类主宰世界、人类的文明、西方崛起、现代世界这六个背景下重大事件的谜团与真相。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能在宇宙、生命与文明之间建起桥梁,明确人类在宇宙中的“坐标”,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埃及7000年:人类漫长而灿烂的文明(经纬度系列)
¥76.80
纵览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历史能与埃及历史的古老、丰富与多样性相媲美。然而,由于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埃及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代——史前时代、法老时代、希腊-罗马时代、科普特时代、中世纪伊斯兰时代、奥斯曼帝国时代和现代,所以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幅全景图来研究。 本书文笔行云流水、内容严谨可靠,以前所未有的广度,生动地讲述了关于埃及上下数千年的广博历史,带领读者穿越埃及历史的长廊,从神秘的古埃及前王朝来到 21 世纪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作者将目光投向一些核心问题,例如怎样用整体视角来看待埃及历史,西方又是如何通过直触和学术视角来塑造埃及之主流形象的。 杰森·汤普森将当前的历史学术研究和自己的研究相结合,撰写了一部综合而简明的杰出作品,为学生、旅行者和大众读者提供了一部引人胜的、讲述尼罗河流域人类漫长历史程的单卷记叙巨作,更是凸显了法老的古老土地与现代阿拉伯国家之间惊人的紧密联系。
通俗*次世界大战史
¥59.99
《通俗*次世界大战史》是早稻田大学出版部组织早稻田大学欧洲史研究部学术骨干编写的史学佳作,是日本学界对*次世界大战观察、研究、分析的结晶,从崭新的角度分析了*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用宽阔的视野观察了协约国与同盟国在欧洲的非人道攻伐,深刻解读了正义力量与非正义力量此消彼长的内在逻辑,悲愤地展现了制度私利性、战争暴行与人类文明的黑幕。
战争、法律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55.20
现代时期,不同国家纷纷采用成文法律作为政治工具,推动变革,这一趋势背后有深刻的历史联系。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追溯了现代时期七年战争等跨大陆战争,回顾了海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的立法活动,分析了这一时期军事压力与关乎权利的立法之间的相互影响;展现了印刷业、出版业的普及和远距离交通工具的发展如何促进成文法律在不同国家和大陆传播,推动权利发展和政治变革;作者也指出,在发展的趋势下,成文法律也会成为排斥妇女及殖民地居民权利的工具,而一些非西方国家借鉴成文法律以巩固国家认同,抵抗西方的殖民扩张。可以说,现代世界的形成,就是各国创制成文法律,推动权利发展和国家变革的历史过程。
旧制度与大革命
¥3.17
1789年法国人以从所未有的*努力,将自己的命运断为两截,把过去与将来用一道鸿沟隔。但他们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情感、习惯、思想,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社会的大厦。因此,若要充分理解大革命及其功绩,必须去考察那逝去的、坟墓中的法国。 法国大革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阶段似乎要摧毁过去的一切;第二阶段要恢复部分已被遗忘的东西。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 这部《旧制度与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东西,发了什么前人所未发的新意?托克维尔宗明义就指出,他从事的是“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写另一部大革命史。既是“研究”,就要提出问题。从各章题目就可以知道作者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从方法论说,这也可以称为后来“年鉴学派”创导的问题史学。例如,托克维尔企图说明:何以全欧洲几乎都有同样的政体,它们如何到处都陷于崩溃?何以封建特权对法国人民比在其他地方变得更为可憎?何以中央集权行政体制是旧制度的体制,而不是大革命或帝国的创造?何以18世纪的法国的人们比其他国家人民更彼此相似,同时又彼此分离,漠不相关?尽管文明不断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甚至比13世纪的农民处境更恶劣?何以18世纪法国文人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人物?何以法国人宁愿先要改革,后要自由?何以行政革命先于政治革命?路易十六时期是旧王朝*繁荣时期,这种繁荣如何加速了革命?等等。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写成专著。 与19世纪一些思想家、哲学家——从斯塔埃尔夫人到基内——不同,托克维尔不是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对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他阅读、利用了前人从未触过的大量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1789年的陈情书。他是*个查阅有关国有财产出售法令的历史家;他还努力挖掘涉及农民状况和农民起义的资料。根据这些史料,他得以深了解、具体描绘旧制度下的土地、财产、教会、三级会议、中央与地方行政、农民生活、贵族地位、第三等级状况等,并阐发自己的论。
欧洲文明史
¥25.99
《欧洲文明史》是一部研究欧洲历史和文明史的鸿篇巨著,该作体现了作者通过论述能反映并指示出一条通往文明社会的道路,然而他设计、绘制的"文明蓝图"在确立了欧洲文明中心地位的同时,却忽略了文明的复数形式;他将欧洲文明的历史评价为积极的,具有世界文明发展导向意义,却消极评价他者的文明并将其边缘化,是为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明确表达。
美国的反智传统
¥32.66
美国的“反智传统”已发展多年,几乎可以说是美国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的衍生物。作者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是少数最早注意到美国文化中的“反智”现象的学者之一。他从美国思想史角度出发,对“反智”行了系统与具有历史深度的爬梳,试图挖掘其背后深层的社会背景,并予以同情性的理解。 因此本书不但是研究美国文化与思想的巨著,更可以透过它去思考一个更宏观的主题:“智识”与知识有何不同?知识分子在社会上能扮演什么角色,又如何与权力共处? 该书一上市就造成轰动,并获得普利策奖非虚构作品奖。当代著名学者余英时的《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亦深受其启发。美国思想史名家施莱辛格也对霍夫施塔特推崇备至。可见,在这一研究领域,霍夫施塔特的《美国的反智传统》不仅是集大成之作,还是理解今日美国所不可错过的经典。
日本書紀(日本正史之首,国内初次引进。日本古典文学的源头,神话与历史的交织记录,了解日本的书!)
¥59.40
本书为日本正史之首,官修“六国史”之*种,述及神话时代至持统天皇让位(六九七年)间日本神话与历史,为日本神话与早期历史的*重要著作。其书为天武天皇(六七三—六八六年在位)于壬申之乱中得胜即位后下令编修,至七二〇年始完成呈。全书共三十卷,以中国文言写成,略似中国古代正史之帝王本纪。该书将日本纷杂的神话梳理出体系,突出天皇的神授世系;除各代天皇的政治、经济、宗教活动,亦大量涉及与中国、朝鲜的外交关系,极具价值。在日本,此书与《古事记》并称“记纪”,向为朝廷定期诵读研究,是了解日本文化与历史的基本著作之一。
牛津欧洲史:中世纪风云三部曲
¥239.70
《牛津拜占庭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独留拜占庭在东部苦苦支撑。波斯人、阿拉伯人相继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十字军更是直接破城而入,但拜占庭帝国始终屹立不倒。终,在土耳其大炮的轰鸣声中,拜占庭帝国残存千年的躯壳终于轰然倒塌…… 《牛津维京海盗史》:公元8世纪,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冒出了一群被称为“维京人”的海盗。他们驾驶长船有组织地入侵欧洲各国。从英国、法国到俄罗斯,维京海盗的身影随处可见…… 《牛津中世纪欧洲史》:分裂让欧洲各地都可以自由探索不同的政治制度。英格兰的贵族与乡绅推动了议会的建立;法兰西的国王为了与教廷抗争而设立三级会议;威尼斯通过公民大会选举产生执政官……
地中海的衰落:文明的征程(《埃及四千年》《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均源起这部书;它将告诉你地中海如何塑造西方文明;美国古典史学科奠基人布雷斯特德经典之作)
¥14.99
金字塔帝国 公元前2560年 世界*大金字塔完工 帝国盛极一时 新月联盟 公元前2418年 乌尔城成为统治新月地带的中心 特洛伊之战 公元前1183年 希腊联军利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 布匿战争 公元前146年 迦太基城在大火中毁灭 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罗马灭亡 公元476年 久经屠戮的罗马城送走了*后一位皇帝 地中海是地球上*古老的海洋,也是人类文明征程中*声名显赫的家园和战场。古代欧洲先民,用了将近4000年的时间,创造了辉煌的地中海文明。 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那些伟大帝国的君王们,则为整个世界创造了无数不朽的传奇。而地中海北岸印欧人与南岸闪米特人的冲突与融合也奠定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的基本态势。 罗马衰落之后,西部欧洲了一个文化荒凉、物质贫乏的黑暗时代。而西方文明的再次兴盛,让人类等待了整整1400年。 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征程,不论是兴盛还是衰落,都是推动人类不断步的一种力量。 然而西方文明在黑暗时代的衰落,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它只是在思想和物质的沉寂中,孕育一个新的始。
迦太基帝国(经纬度丛书)
¥58.00
曾经璀璨无比的迦太基帝国为何会在繁荣700多年后覆灭,它的兴亡对后世有着怎样的重要启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英国近代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丘奇认真梳理大量史料,从昔日地中海霸主的历史碎片中一路探索,完成了这部叙述迦太基历史的著作。他呕心沥血多年,皓首穷经,细致地勾勒出迦太基旧有的样貌,详细地叙述了迦太基从建立、崛起到覆亡的全过程,探讨了迦太基的文化及腓尼基人的民族特性,更塑造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勇猛善战的形象,让本书成为一部广大读者研究和学习迦太基历史的权威作品。
叙利亚: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好望角丛书)
¥118.00
叙利亚,这个古老名词一直被用来指代一片拥有灿烂文明的土地。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横跨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几千年来,叙利亚先后成为亚述、埃及、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周边强权相互竞逐和交流的舞台,无数的军人、教士、商人、游牧者、冒险家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战争与和平的史诗。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叙利亚破碎而脆弱的社会底色。 19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逐渐衰弱,叙利亚再次受到了帝国和地方权力交叉的冲。无论是地方精英的统治,还是来自埃及的干涉,都轮番破了这里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权力平衡。一战后,一个独立的、立宪的阿拉伯叙利亚王国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中崛起。然而欧洲列强的介,使得独立和宪政的梦想最终破灭。伴随着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这片本就是被拼凑起来的土地,最终在二战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实现了从叙利亚地区到叙利亚国家的转变。然而独立后的叙利亚仍频繁发生暴力冲突,因为这片支离破碎的土地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同。社会、地理、政治和民族的分歧,最终导致军人掌握了政治话语权。迈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这个国家再次产生裂痕,暴力与冲突成为叙利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本书的作者马修·雷伊将目光聚焦于叙利亚在1780—2013年之间的历史,探究了造成她破碎而脆弱现状的历史根源。
蒙泰费尔特罗之谜:从帕齐阴谋到西斯廷礼拜堂(美第奇家族三部曲)
¥23.99
1478年4月26日,佛罗伦萨的统治者洛伦佐·德·美第奇和朱利亚诺·德·美第奇在教堂做礼拜时受到攻击。朱利亚诺被刺杀身亡,洛伦佐因逃至教堂圣器室而幸免于难。这一事件被称为“帕齐阴谋”。五个多世纪之后,后世关于这场阴谋的调查和研究数不胜数。但谁为帕齐家族提供了资助?谁才是这次暗杀事件的幕后主使?在*比诺领主蒙泰费尔特罗寄给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的加密信中,真相终于浮出水面。这封加密信便是作者的灵感来源,促使他写下这一系列作品。本书从较小的视角切入,着重介绍了1476至1482年之间发生的事情,揭开了帕齐阴谋发生前后许多不为人知的秘事。
人类简史
¥20.75
作为通俗易懂的历史启蒙读物,也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人类简史》深受世界各地的读者喜欢。这本书几乎覆盖了从远古到近现代,从西方到东方所有重要的历史大事件。例如象形文字的发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宗教改革之后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世界性的变革和各国的革命等。 除了提纲挈领地展现历史大脉络,房龙还将历史与现代做对比,把那些伟大的时刻轻松幽默地呈现出来,处处闪现着智慧的哲学思辨。在房龙笔下,那些历史名人也不再像雕塑那样冰冷、死板、高高在上,他们变得鲜活生动,充满普通人的气息,甚至让人觉得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西方将主宰多久: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
¥9.99
【作者简介】伊恩·莫里斯,全球著名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和古典文学教授。已出版12部著作。现在居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内容简介】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发现美洲的却是哥伦布?为什么康熙大帝、张居正挽救不了当时的中国?西方缘何主宰当今世界?东方为何沉寂多年?很多学者在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制度,甚至盲目的随机事件中寻找解释,而没有关注确凿的物质现实世界。 伊恩·莫里斯站在长达5万年的东西方人类发展史上,指出为什么西方的统治地位既非长期注定,也非短期偶然。这两种理论都无法解释为何在落后的情况下,近现代西方的发展反而远远超过东方。他认为,关键是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决定了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脚步,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改变了地理的意义。 《西方将主宰多久: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将各个学科的发现联系起来,并独创“社会发展指数”,衡量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方文明的社会发展程度,展示了财富和力量如何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并就此奠定西方几百年来的统治地位。 《西方将主宰多久: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并未止步于此,伊恩·莫里斯指出,我们越回溯历史,便越有可能展望未来;我们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会使现在变得更明朗。 《西方将主宰多久: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得以统治世界,同时通过对过去的梳理,结合战争、能源和气候变化等,大胆预测了在未来的几百年里,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法国大革命:起源和进程(古韵堂译丛)
¥25.99
《法国大革命:起源和进程》是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于1790年出版的著作,是她的一部政治评论作品。这本书讨论了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发展和影响,并提出了沃斯通克拉夫特对自由、平等和革命的看法。她支持法国人民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斗争,并批评了欧洲各国的君主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结构。这部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球通史
¥49.80
由英国历史学家乔治·威尔斯和美国历史学家卡尔顿·海斯联合撰写的《全球通史》是享誉全球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世界通史领域的开山大作。自出版以来,在多个国家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一致赞誉。此书中文版由知名翻译家李云哲参考多种资料,历时五年,逐字逐句,精益求精,翻译而成,文字清新隽永,有趣深刻,结构宏大,原汁原味地展现《全球通史》的本来风貌,堪称译著的经典范本。 全书从人类的起源和史前文明——旧石器时代的诞生着笔,纵贯数千年,剖析五大洲,一直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冷战的开启。全书分为二十个章节,以人类的文明尤其是四大文明的演变发展为经线,以世界区域的繁荣、衰落、流变为纬线,纵横捭阖,洋洋洒洒五十万余字,透视全球的文明兴衰和历史进程。读完这本书,你将不仅对世界自古至今的演绎图景了然于胸,也对全球的趋势与未来有着深邃乃至哲学高度的认识和理解。 乔治·威尔斯和卡尔顿·海斯都是世界史学界的巨擘,他们所著的《全球通史》有别于其他作者的通史版本,不仅内容更为翔实丰富、涉猎更为深广,文字也更简明通俗,适合各个年龄段和学识水平的读者,是了解全球历史不可不读之作。
印度文明史
¥49.99
印度人是不是都信印度教? 印度“奇葩”的种姓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 诞生古印度文明的印度河,居然不在印度境内? ……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印度文明史》里! 关于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邻国印度,一本书吃透它! 美国南亚史学者伯顿·斯坦代表作,国外权威教科书,畅销25年。 全书叙述了印度自公元前7000年起直到21世纪的历史变迁,将当代印度的政治问题与其历史联系起来。以印度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轴,对印度的地缘关系、王朝更迭、宗教文化和社会发展行了全面解读。 运用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三重视角,纵深解读今日印度历史成因,全景再现南亚次大陆文明演变,为中文世界读者深分析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印度文明。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23.99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土耳其人拥有草原民族一贯的凌厉作风,而他们的灵活与包容则在那个时代独树一帜。仅仅经过三位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 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在欧洲,奥斯曼帝国在拜占庭帝国的废墟上建起新的繁荣,被汤因比称为“罗马帝国的第五次复兴”;在亚洲,它再现阿拉伯帝国的辉煌,带领伊斯兰世界回归了团结与强盛。这一切,使得奥斯曼帝国在那个帝国时代无往不利,成为“三洲两海、东方西方、世界中心伊斯坦布尔的主人”。 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与东方强权奥斯曼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奥斯曼军队再度围攻维也纳遭遇惨败,从此,“胜利”愈发成为一种奢望:奥斯曼帝国在军事、制度、科技上都被欧洲赶超了。帝国尝试过种种维新道路,新与旧的交锋异常残酷,一些大臣甚至苏丹为了改革事业献出了生命。 帝国的改革亦步亦趋,而世界近代的帝国主义争夺和民族独立运动却来得无比迅猛。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同时期的埃及也自立门户。此后,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中东和非洲领土上陆续分裂出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很多国家迅速沦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终,奥斯曼帝国本身也在“一战”战败后倾覆。六百年世界帝国的历史成了被人怀念、叹惋的过去,而现代土耳其以一个共和国的面貌启了新的篇章。 在土耳其的跌宕国运中,中国读者能找得到祖国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国际现状的根源。那段帝国时代是欧亚两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
¥24.99
20世纪初,欧洲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突然,享受着这一切的欧洲人被拖大战,历经极深的苦难、哀痛和惊惧。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曾雄踞文明之巅近百年,如今却骤然落野蛮的深渊。在文明的讴歌声中启的20世纪,沦为战争的世纪。 从1914年到1949年,欧洲连经历两场惨烈的大战,似乎铁了心要自我毁灭。那是大混乱的时代。族群仇恨、领土之争、阶级冲突、经济危机毒化了政治,在战争的阴霾下,人性之恶借着机器和技术彰显。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两次大战之后,在地狱行了一遭的欧洲试图在人性和文明的废墟上重生,新欧洲的轮廓逐渐清晰。 20世纪上半叶,欧洲走向地狱,又历劫重生。在这段令人战栗的历史之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带着它的烙印前行。
帝国的科学: 现代日本的科学民族主义
¥26.00
作者考察了1920年代到1940年代间日本对于科学的讨论和推动。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面临着构建一个何种类型的现代化帝国的问题。 发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显示出一种普遍的可检测性和普适性,并以此获得了存在的合理性与权威性。对于那些非西洋式的、依靠自身文化特色建立起现代形象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自身的文化和逻辑将受到来自普适性的挑战,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将被动摇。因此,如何将“放之四海皆准”的科学容纳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和神话逻辑中,解决传统文化与科学间的冲突,成为日本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大问题。 作者提出了本书的核心问题:战时日本是如何将非神话的理性的科学和宣扬神道的民族主义相结合的?日本人想要发展的科学,是一种怎样的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出现了新的解决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