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权论
¥49.50
本书是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海权理论的奠基之作。马汉一生致力于海军战略理论研究和著述,并拥有丰富的海上作战经验。他在这本书里主张应该拥有并运用优势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确立对海洋的控制权力和实现国家战略目的;通过讲述欧洲和美洲的海上战争史,揭示海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当今世界,争得国家海权、保卫国家海权、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观念已被广大的海洋国家所认同。海权观念即将经历新的世纪的检验。为了保卫我国辽阔的海疆,维护神圣的主权,我们必须加强海权观念,确保国家海权不受侵犯。


汪达尔战争(战争史三部曲)
¥25.99
《汪达尔战争》聚焦于拜占庭帝国与北非汪达尔王国之间的冲突,详细记录了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局。普罗柯比以其亲身经历和详实的史料,描绘了拜占庭名将贝利撒留的军事策略、汪达尔王国的兴衰,以及战争对地中海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书中不仅有对战争场面的宏大描写,还有对人物命运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权力、野心与命运的交织。

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
¥19.54
本书为论文及文章集成,全面详尽地论述了日本历史与文化的脉络,见解独到,有学术价值。


日本发现欧洲,1720—1830
¥10.00
本书勾勒了1720-1830年间,西学在日本的发展与实践。这段时期的前后两个年份中,前者标志着官方始关注西学,后者则是驱逐西博尔德出境的年份。如果说日本的近代化始于明治维新的话,那么,从1868年回溯到1720年的近150年,则可以说是酝酿这场近代化的漫长的准备期。彼时的知识分子奋起反抗锁国,拼命探索来自国外的新知识。像本多利明这样有着充沛精力并极富热情的人们,促使日本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 本多利明是本书的核心人物,其手稿中的任何一页都充分表明他已一个新的时代,即近代日本。在他的书中,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精神:不安、好奇和受。本多好奇于新的发现,乐于阔眼界,甚至带着某种喜悦揭示日本只不过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座小岛而已。对那些认为中华文明才是源远流长的日本人,他公然宣称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埃及才更为久远、更加崇高。他发现,世界充满了奇妙的事物,他坚持认为日本应该取诸所长。他尝试用西方人的视角观察日本,明了时局必将扭转,如今的国家已被严重耗费德行和物力。即便如此,他仍确信日本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大国之一。

辉煌与苦难:伊拉克6000年(好望角丛书)
¥128.00
如今被称为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的广阔土地,曾是古代世界的中心。它见证了王朝的更替——从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到古巴比伦王国的辉煌,从亚述帝国的崛起到新巴比伦王国的繁荣。它是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的交汇,孕育了无数伟大的哲学家、诗人和科学家;它是人类的乐土,一个个勇敢善良的民族在这里安居、融合;它更以富饶的石油资源著称于世,聚集了巨大的财富。 近代到现代的几百年中,它却经历了国家的动荡、战火的燃烧,国民颠沛流离。21世纪,它终于走上了正轨,摆脱蒙昧,迈现代化程。 这片土地何以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在这里繁衍民族凭借什么建立了一个个璀璨的王朝? 这里随处可见的石油究竟是天赐的富贵还是祸根? 几千年的争端、征服、掠夺和如今的和平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逻辑? 约翰·罗伯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梳理出一条完整的伊拉克历史的脉络,以翔实的史料和细致的叙述,展示了伊拉克古代文明的兴起,各个王朝的建立与覆灭,近代后遭受战火荼毒的苦难,现代化改革历程的艰辛,全面、深地介绍了伊拉克的过去、现在,并展望了未来,为读者奉献出一部充满趣味又引发思考的历史巨著。


西方文明4000年
¥54.00
西方在文化上有一个共同的根——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此后西方各国共同创立了灿烂的西方文明。 本书讲述了自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西方社会历史程,将西方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事件、影响历史程的人物、鲜为人知的趣事与细节串联起来,简明、生动地展现了西方4000年波澜壮阔的文明史。


大学的兴起
¥25.99
《大学的兴起》以精炼笔触,带领读者回溯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发展历程。书中首章聚焦 “*早的大学”,生动展现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的欧洲南方大学,以及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大学的独特风貌,同时探讨中世纪大学留给后世的深远 “遗产”。后续章节 “中世纪的教授” 和 “中世纪的学生”,深入教学活动、学术地位、学术自由,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等多个层面,勾勒出中世纪大学的全景图,为我们理解高等教育的起源提供了珍贵视角。


欧洲历史上的诺曼人
¥25.99
在《欧洲历史上的诺曼人》里,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为读者全景式展现了诺曼人的历史画卷。诺曼人,作为 8 至 11 世纪分布于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以其独特的 “北方人” 特质登上历史舞台。从诺曼底公国的创立开始,他们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征程。诺曼人不断向外扩张,足迹遍布欧洲多地。在西进过程中,他们频繁侵扰不列颠群岛、法国诺曼底等地,甚至远至格陵兰和美洲北部海岸;东支则从瑞典出发,深入俄罗斯,并沿伏尔加河、第聂伯河、顿河到达里海、黑海直至拜占廷。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征服多地,更在文化、政治、社会等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哈斯金斯深入剖析诺曼人的宗教信仰,揭示他们对基督教实用主义的虔诚态度;阐述其语言在殖民扩张中与多种语言的交融演变;还探讨诺曼人独特的文化,如兼具防卫与居住功能的城堡建筑,作为种族联盟手段的婚姻习俗,以及苛求劳役的生产制度和创新的郡守制度等,*呈现诺曼人在欧洲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理想国译丛33)
¥39.99
拉丁美洲,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曾孕育出璀璨文明,为何如今却成为一个贫穷而动荡的大陆,沦为附庸? 1971年,受“依附理论”激发,乌拉圭记者、作家兼诗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出版了这部震撼世界的《拉丁美洲被切的血管》,试图解剖拉美的病体,探讨大陆的前途。他用难以辩驳的丰富资料,以澎湃有力的悲情笔法,铺陈出这片大陆自哥伦布启航海新纪元之后的崎岖命运,写下一页页拉美受难史:金银、可可、棉花、橡胶、咖啡、水果、石油、铁、镍、锰、铜、锡……这些“血管”贯穿了整个拉美大陆,延伸到阔的尽头,在那里它们流欧洲和美国的宝库。曾经的殖民主义野蛮掠夺这片土地;而自由贸易、经济援助、合资企业、国际组织等现代文明体制同样以不文明的手段参与古老的掠夺战。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的地区,是拉丁美洲不发达的历史构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本书试图揭拉丁美洲孤独百年的真相,也让我们聆听失败者的声音:那些追求拉美独立富强的英雄和他们失败的革命。这是整个拉丁美洲悲剧的缩影。与书中所揭示的历史被官方掩盖和篡改一样,本书在出版之后不久即遭到拉美右翼政府的禁令,然而它却以几十种语言的译本走遍世界,被一代人长久地当作叛逆拉丁美洲的象征。它的论断带着时代的烙印,它的命运却已经融历史。


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第四版)
¥13.99
麦克尼尔《世界史》是公认的全球通史开山之作,次完整讲述了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互动的故事,中文版首次出版。阿诺德·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杰里·本特利、何炳棣、许倬云、钱乘旦、刘新成等权威推荐。 1963年,麦克尼尔出版《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史学界一般以此作为全球史诞生的标志。 1964年,麦克尼尔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世界历史课程,为此他为“学生和一般读者”将《西方的兴起》精编简化,于1967年出版《世界史》作为该课程的教材。 自1967年问世至今,麦克尼尔《世界史》经过四次修订再版,一直在英语世界中畅销不衰,既是美国大专院校世界史课程的著作,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入门读物,甚至成为美国空军学院的指定教材。 麦克尼尔的贡献和独特之处在于:他认为世界史只有文明间的互动才有意义,他不断书写文明间的冲击与反冲击、征服与反征服。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以文明为单位,书写全球文明的互动,让之前隔离、孤立的世界史,变成动态、交互的世界史,绘制了一幅人类文明的交互网络图。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研究的真正开始。 麦克尼尔《世界史》中文版姗姗来迟,问世近50年后首次在中国出版。此次,中文版获麦克尼尔全球独家授权,依据第四次修订版翻译出版。 全书收录109张精彩图表,附标记人类文明历程的历史年表,特别推荐了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并针对1976年之后的世界历史与文明发生的重大事件做了全新论述,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 麦克尼尔《世界史》内容包罗万象,文字简明流畅,是一般教科书所不及的。不管是上班族、学生教师,还是商界人士、政府官员,《世界史》都是经典可靠的世界史入门读物。


人类命运转折时
¥59.00
智人凭什么脱颖而出成为地球霸主? 掌握了粒子对撞机,就能解锁未来科技? 我们距离找到外星文明还有多久? 人类在未来可以永生吗? 不想结婚、不想生娃,低欲望社会的未来会怎样? …… 人类历史浩浩荡荡,作者从中选取了22个*为惊心动魄的片段,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类闯关地图”,同时也向读者揭示,人类史就是一部人与进化、灾难、科技、自己不断博弈的历史。面向未来,我们仍将继续向地外探索、寿命极限、社会肌体演变发起挑战。


帝国的胜利:从哈德良到君士坦丁的罗马世界
¥55.20
本书展示了罗马在其帝国权力巅峰时期的历史。从哈德良始统治罗马,一直到“叛教者”尤利安在波斯战役中去世,它提供了一个详尽的叙述,描绘了帝国政治的复杂形式和常常致命的转折,一连串皇帝们崛起和垮台,有时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尽管存在这种不稳定性,罗马人却能够抵御帕提亚人、日耳曼人、波斯人和哥特人的连续攻,巩固了他们作为欧洲和地中海主宰的地位。本书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迈克尔?库利科夫斯基教授描述了2世纪帝国的文化融合,3世纪罗马的地中海世界受到欧亚大陆历史的更大力量影响而产生的政治危机,以及4世纪在君士坦丁和他的儿子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统治下罗马帝国制度的重塑。库利科夫斯基教授认为,君士坦丁革命是帝国命运的转折,也是东西方帝国分道扬镳的始。这本关于世界上最伟大帝国之一在其辉煌巅峰时期的概述深刻、权威且扣人心弦。


欧洲文明史
促销价:¥9.99|¥25.99
《欧洲文明史》是一部研究欧洲历史和文明史的鸿篇巨著,该作体现了作者通过论述能反映并指示出一条通往文明社会的道路,然而他设计、绘制的"文明蓝图"在确立了欧洲文明中心地位的同时,却忽略了文明的复数形式;他将欧洲文明的历史评价为积极的,具有世界文明发展导向意义,却消极评价他者的文明并将其边缘化,是为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明确表达。

教宗与墨索里尼:庇护十一世与法西斯崛起秘史
¥24.99
1922年,庇护十一世被推选为教宗,几个月后,墨索里尼就任意大利总理。一直以来,两人之间的关系被掩盖在罗马教廷从战前即英勇地反抗法西斯党的假象下,而庇护十一世及其继任者也长期被塑造成与墨索里尼为敌的英雄。大卫·I.科泽利用梵蒂冈2006年放的秘密资料,历时七年,呈现了两人的共谋故事,彻底颠覆了这一既定观。 忧心于教会权威衰落的庇护十一世借助法西斯的力量抵抗共产主义和现代社会的来临,野心家墨索里尼则凭借教宗的祝福提升公信力,而掌控意大利。两人充满尔虞我诈、*终摇摇欲坠的利益结盟,改变了上百万人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梦魇也由此始。 科泽利用详实的史料、紧凑干练的文笔,生动刻画了多个20世纪早期欧洲和罗马天主教会的重要人物,从崭新的视角揭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崛起的秘辛,还原了一段重要历史的真相。


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52.80
这是一部高度还原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真实生活的自传体作品。 自1948年以来,战争和占领迫使无数巴勒斯坦人离了自己的家园和土地,在异国他乡艰难度日。然而,虽然人生遭遇磨难,民族遭受欺凌,但巴勒斯坦人并没有沉沦和抱怨,而是怀着对世界美好的向往,积极抗争,快乐生活。 本书收录了11位生活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撰写的自传体散文,他们以自己的真实经历表达了对生活、民族及巴以几十年冲突的所思所想,用自己个人的笔触展现了巴以冲突大背景下巴勒斯坦普通人的精神风貌,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11篇文章中,有对人生的感悟,有对童年的回忆,有以另一个角度叙述历史,有讲述与家人快乐的过往,其文字优美动人,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气息,是一部独特的控诉战争,讴歌和平和人性光辉的佳作,同时也是真实记录历史的文献资料。

旧制度与大革命
¥2.99
旧制度与大革命》公认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一部经典之作。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法国大革命似乎要摧毁一切旧制度,然而大革命却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情感、习惯、思想,一些原以为是大革命成就的制度其实是旧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在本书中,作者除了对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后果提出了一种创性的解释之外,还提出了许多引发后来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思考与探索的现象与问题,例如,何以封建特权对法国人民比在其他地方变得更为可憎?何以法国人宁愿先要改革,后要自由?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等等。 尤为可贵的是,作者不是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对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作者阅读和利用了大量前人从未触过的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1789年的陈情书等。根据这些史料,他得以深了解、具体描绘旧制度下的土地、财产、教会、三级会议、中央与地方行政、农民生活、贵族地位、第三等级状况等,并阐发自己的论。 ★商界、学界同样鼎力推荐——易纲、许小年、任志强、雷颐、朱学勤、秦晖、何兵等强烈推荐,微博自发持续热议,敲响当今中国社会的警钟 ★牛津大学教程,传统已持续一百多年 ★自艾森豪威尔以来,历届美国总统都会引用作者托克维尔的话 ★可读性的译本


燃烧的大洋:1941—1942,从突袭珍珠港到中途岛战役
¥34.30
"1941年12月7日清晨,习惯了军事演习的火奴鲁鲁居民,像往常一样从嘈杂的炮火声中醒来。他们并未意识到,一首赌上国家命运的宏伟交响曲已然奏响…… 不可一世的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珍珠港的两列巨舰烈焰腾空,永不沉没的传说消失在高耸入云的黑烟中。日军随后势如破竹。铺天盖地的太阳旗成为浩瀚大洋上的死神使者,日本战士则被对手视同怪物,留下不可战胜的神话。然而日军的“胜利病”给了美军机会。日本舰队试图将美军主力诱入圈套,一举歼灭,全然不知动向已被美军掌握,终参战航母在中途岛全部葬身海底,战略主动权也拱手让人。 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前所未有的激烈海战摇撼着参战国的根基。这六个月的战况,不仅决定了太平洋战争的走向,更是左右了整场二战的局势。此间历史的天平移动分毫,我们熟知的世界便会彻底不同。 《燃烧的大洋》书写的便是太平洋战争这扣人心弦的初阶段。我们从中既可以领略罗斯福与丘吉尔谈笑风生背后的运筹帷幄,山本五十六目空一切的豪赌,又可以体会九死一生的飞行员面对阵亡战友遗物时的怅惘,舰队司令刚刚发出命令就收到不利情报时的绝望。当我们伴随书中的人物一同浮沉,历史不再遥不可及。


埃及四千年
¥39.99
埃及——世界上*伟大的文明体,其古代故事跨越了四千多年的历史时段,而这一历史时段又塑造了日后整个世界的形态。英国古埃及研究权威、BBC古埃及历史纪录片首席讲解乔安·弗莱彻教授将古埃及的往事连缀成书,完整地讲述出来,记录王朝的兴衰沉浮,并将古埃及人的整个世界呈现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一个历史情境之中。 本书是乔安?弗莱切的代表作,作为英国BBC该书电视台相关古埃及解读的系列节目的原著,因此具有BBC纪录片式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全书以古埃及4000多年一代代的王朝为阶段,按时间推行的王朝兴衰为轴线来讲述不同王朝的情况,根据考古实物,如壁画、神庙、金字塔等,以及各类出土的文献来还原每代帝王的生活和王朝的发展,同时会记录当时民众的世俗生活。全书按照历史上的王朝分目,共分为20个章节,再现了公元前埃及的数千年历史,是目前国内完整讲解古埃及历史的权威之作。


简读日本史
¥46.99
日本是一个特别的国家,文化内核超稳定而外表却极易变化,让世人捉摸不定。理解了日本历史的独特性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才能理解日本对东亚、乃至世界历史走向的影响。 本书从四个维度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立体而丰富的日本历史。部分从日本人独特的性观念切,分析日本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第二部分按时间顺序,简述从绳纹时代到明治维新的历史,重是分析日本为什么行大化改新,以及大化改新何以失败,对比日本历史轨迹与中国的相似之处;第三部分分析日本人的世界观念以及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第四部分则总结日本国民性的成因及特。 本书以多元视角与理解路径,解答关于日本的困惑,也为认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提供一个参照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繁荣的幻灭
¥27.00
“一战”门普及读本,牛津大学教授、撒切尔政府顾问经典之作,200多页看清“一战”全貌。 ? ? 20世纪,科技的大发展让上至政治家、知识分子,下到市井民众都相信:世界在步,科学将拯救人类。“一战”就是从这样的繁荣和步中脱胎出来。世界文明的龙头欧洲内战不断,继而演变成世界战局。事实证明,表面的欣欣向荣,不过是人们的幻觉而已。 ? ? 战争爆发后,人们的又一个幻觉是:战争将是短暂的。然而,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戳破了幻想的泡沫,人们始领教到真正的现代战争的威力。上千万人死亡,四个帝国被摧毁,甚至战胜国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一战”把人类从19世纪强行拖20世纪。1914年的欧洲就像是一尊众人仰慕的巨像,4年之后,这片大陆面临着从经济到社会、从生活到梦幻的灾难性破碎。诺曼·斯通在本书中,改变了以分析为主的历史专业写作方式,转而以叙事为主,穿插新颖独到的见解,深度解读20世纪欧洲各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关系,真实具体地刻画昔日的文明中心,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一战”这个20世纪重大又复杂的论题。


英国食物史
¥40.70
著名美食作家、明星主厨克拉丽莎·赖特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英国人餐桌的变迁,从中世纪时单一的本土食物鸡蛋和培根、王朝及帝国时代随着移民带的东方香料、食材和烹调方法,到现代的饮食方式。你可以在书中读到王室、贵族、厨师、烹饪书作家、美食家和平常人的故事,了解到来自欧洲大陆的王后们怎么引领英国的餐桌潮流、土豆是怎么从无人问津的外来植物变成国民食物(英国皇家学会功不可没)、学术大咖约翰·伊夫林为他挚爱的沙拉写的专著…… 英伦三岛这个在地理上与大陆分隔的岛国,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它继承了欧洲和其他帝国的历史,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侵略和移民,而英国的食物就是这些历史和体验的产物,独具地域特色和历史特色。享用这本书吧,愿各位吃得愉快,读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