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广阳杂记(上)
广阳杂记(上)
[清]刘献廷
¥6.99
《广阳杂记》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为清初刘献廷撰,共五卷,此书不编类,是随手记录之作,内容涉及“礼乐、象纬、医药、书数、法律、农桑、火攻、器制”等,以“杂”为特征。所记翔实可信。但此书论识精当,记述精细,固又不可以“杂”而略之。 刘献廷撰写,汪北平、夏志和点校的《广阳杂记(清代史料笔记)/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对时事、典章制度、礼乐、象纬、律历、音韵、地学、水利乃至医药、佛学,均有涉及。所记翔实可信。
山海经(第八卷)
山海经(第八卷)
竭宝峰
¥0.99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怍,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校时,才合编在一起。
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
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
饶宗颐
¥19.99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楚辞》和唐诗、宋词一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能使当代读者滋生永恒不变的审美愉悦。   《盐铁论》是我们了解汉代学术思想的重要作品,书中的民间学者(贤良与文学),一如司马迁般,也是在老百姓的生计上考量,大肆批判国家的干预行为,痛斥政策导致民不聊生,背离人民,言语中或多或少地倾向自由主义,他们追忆文帝的无为而治,认为政府应减少管制以及干预行为,反对官营工商业,提倡国际应减少不必要的管制,强调不应与民争利,以此议讽当朝的干预主义。 ?
汉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汉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张永雷,刘丛
¥7.70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是中国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史事。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它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其语言整饬详瞻、富丽典雅,在文学史上有较高的价值。
49元5本 传统经典:草木春秋演义(二)
传统经典:草木春秋演义(二)
驷溪云间子
¥10.99
《草木春秋演义》在大约清初或康乾时期出现,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流传影响比较大,刻本很多。《草木春秋演义》算是清代药性剧的前驱和铺垫,以后相类的《本草记》《草木传》《群英会》等皆同出此源,它们的回目、情节非常相近,只是由于流传空间不同而形成差异。在清代,以中医药为内容的诗笺、韵语、骈文、弹词、鼓书都有,还有以药名做对联、谜语,写尺牍、传奇的。但在以拟人化情节化为表现手法的药性剧出现之前,这些作品都只涉及药名,不体现药性药用,远远比不上《草木春秋演义》。
49元5本 人与经典·左传
人与经典·左传
张高评
¥47.40
《左传》是我国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张高评教授研究《左传》四十余年,学术心得积累无数,现取精用宏,粹选《左传》名篇二十四,分叙事、辞令、议论三大单元,每单元分原典、为便利读者,分原典、鉴赏、评林、语译四大栏目,尤以鉴赏一栏彰显作者学养和功力。该书原名《左传英华》,取韩愈《学解》“含英咀华”之意,现纳道善文化公司“人与经典”丛书系列,以原典命名。该书脉络清晰、难易适宜,实为初学者研读《左传》的阶梯,探索《春秋》的津梁。
读史札记
读史札记
方士华 李天云
¥5.50
本书收录了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吴晗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表于国内各大历史学术杂志上的历史研究随笔,属于考据型历史作品,全书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排,是研究明史的经典著作。 其中有考证《金瓶梅》出书时代和作者真伪、论述《金瓶梅》与《清明上河图》关系的《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有记载明代*与兵员以及募兵、军饷与国家财政等军事问题的《明代的军兵》;有介绍明朝取得天下后,建立国子监培养治国人才起始经过的《明初的学校》等文章。
金代艺文叙录(套装共2册)
金代艺文叙录(套装共2册)
薛瑞兆
¥118.80
本书是迄今著录金代文献为详明的著作。作者在多年研究金代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广泛搜求,认真爬梳,整理出金代书目上千种,远远超出干嘉学者的二百余种。著录分为女真著述、文人著述、医学著述、佛教著述、道教著述等五部分。每部分先冠以序引,概括该类艺文状况;然后著录作者与书目,以作者为经、书目为纬;所收书目,一律说明存佚,引用文献均注明年代、作者、书名、卷数、篇目、版本及页码。内容丰富,体例规范严整,是了解和研究金代文化的工具书。
49元5本 新序
新序
马世年
¥26.06
《新序》是西汉刘向编纂的先秦至汉初的历史故事类编,共十卷,166个条目。书中材料多采自《吕氏春秋》、《韩诗外传》、《荀子》、《庄子》、《韩非子》、“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有些是摘抄,有些则出于刘向的“弃取删定”,故有不少出入。刘向编纂此书目的是以古人的成败得失为本朝治政作昭鉴,集中体现了他德治仁爱、任用贤人、崇谋尚义等政治思想。
49元5本 群书治要心得
群书治要心得
萧祥剑
¥11.11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由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人编撰的。该书辑录了历代帝王治国的资政史料,撷取了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65种,共50余万言。书成,诚如魏徵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对今人而言,此书虽为治国理政而编,但其中的思想对于领导干部如何为政、企业家如何治企,乃至个人如何修身齐家,都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是《群书治要》所体现出的古圣先王的治国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化解世界冲突,都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   本书作者在阅读《群书治要》后,深感此书实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至宝。然而,《群书治要》五十万文言,对繁忙的现代人来说,非一日之功可以得览此书要旨。为此,作者以一年多来学习此书的心得,将该书主要思想进行了整理归纳,虽不能尽揽全书的精华,但对于快速领会此书的主旨,或许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诚愿我们能以诚敬之心体会古人之存心,愿先王之道惠泽天下,寰宇太平,天下大同。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竭宝峰
¥0.99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群书治要360译注贰(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群书治要360译注贰(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魏徵
¥9.88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著名谏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辑录前人著述而成的谏书。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从大约一万四千多部古籍中摘取出有助“修齐治平”的内容。本书将整套书概括为六条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条大纲下,又归纳了《群书治要》论述的相关要点作为细目,总计360条。希望本书的纲目,对于读者领纳《群书治要》全书的精神,亦能有所帮助。
左传译注(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左传译注(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左丘明
¥8.80
  《左传》是我国现存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以《春秋》为本,采用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成就,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宋书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宋书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梁)沈约 撰
免费
《宋书》100卷,包括本纪10卷、列传60卷、志30卷。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 《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价值很高。其中《宋书》的八类志,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占全书的一半,价值尤高。其上溯先秦,魏、晋尤为详尽,记载了不少诏诰、奏疏和古代乐曲、歌词等珍贵资料。余嘉锡称赞《宋书》志是“史家之良规”。
隋书  1--6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隋书 1--6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唐)魏 征
免费
《隋书》,唐魏徵等编撰,共八十五卷,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记载了隋代自建国至灭亡短短三十八年间的史事。由于隋代史料大多已遗失,《隋书》作为隋史专著的价值尤为重要。《隋书》注重以史为鉴,较少隐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体现了较高的修史水平。 校本《隋书》以宋刻递修本、宋中字本、元十行本、元九行本、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淮南书局本九本校勘,以宋小字本和两种元刻本互校,并参考其他刻本,择善而从。此外还参考了《通典》《太平御览》《资治通鉴》《通志》等书的有关部分,并采用了前人对《隋书》的研究成果,是目前zui完备的版本。
元史  1--15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元史 1--15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明)宋 濂等撰
免费
明代宋濂等修《元史》共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再到元朝北逃蒙古高原的历史。 《元史》成书于明朝初年,以元代各朝实录、《经世大典》等为基础,并收典章制度、文集碑传、杂史杂著等,史料价值较高。《元史》体例整齐,叙事明白,文字浅显,便于阅读。 中华书局校本《元史》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洪武本等版本,吸收了前人对《元史》的校勘成果,是目前*好的通行本。
晋书  1--1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晋书 1--1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唐)房玄龄等 撰
免费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130卷,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其叙事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
魏书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魏书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北齐)魏收撰
免费
北齐史学家魏收撰《魏书》是一部记载北魏一朝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一百一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十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卷,实共一百三十卷。《魏书》完成于北齐天保初年,搜罗史料翔实丰富,是中国古代正史中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空前著作,是研究北朝史的基本史籍。 中华书局校本《魏书》,由著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唐长孺先生等校,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行对校,同时广泛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书,旁征博引,考定是非。本书引书之富、校勘之细、考证之精和标之准,广受推崇,是当前*为通行的“标准本”。
左传
左传
梁宽,庄适
¥20.00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是我国*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大概成书于战国中前期,共三十五卷,儒家“十三经”之一。由于《左传》的传文和《春秋》的经文有较多对应,《左传》也被认为是为传《春秋》而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录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的历史,以周王室的衰微及诸侯争霸为主要线索;同时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历法时令、天文地理、古代文献、民族关系、歌谣言语、神话传说等均有记述和评论。
中国史学史举要
中国史学史举要
翟林东
¥158.40
本书是一本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史学爱好者的介绍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历程的普及读物。凡九章,从史学的兴起、“正史”的创建、史学的多途发展、史学发展的新转折、通史撰述和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多民族史学演的深、史学走向社会深层、史学的总结与嬗变、史学在社会大变动中的分化九个方面阐述了自先秦至20世纪初年中国史学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各发展阶段上的面貌与特征,内容翔实、丰赡,尤其对中国史学之理论成就的发掘与阐释,用力甚多,特色鲜明。全书结构严谨、新颖,于横向上把握历史发展与史学发展的关系,于纵向上揭示在社会历史程中史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二者紧密结合,风格卓尔不群,脉络井然有序,凸现出各相关历史时段之史学的独特风貌与发展趋势。本书新意颇多,文风平实,叙述流畅,高屋建瓴,深浅出,便于读者阅读和埋解,对全面认识中国史学面貌与继续探索这个领域多有启迪和参考价值。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全42卷)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全42卷)
¥3600.00
"本套书的四大亮点: 1)便于阅读和理解《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如雷贯耳,能读下来的人很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资治通鉴是编年体,一件事隔着好几卷,故事线一多,读着读着就乱了。这样的写法,对非历史专业的人来说,阅读负担太重。但是如果你就是对它感兴趣,想知道写了什么。怎么办?你需要一部书,把散在《资治通鉴》里的事件整合起来,一事一题,首尾完整地为你讲述。而完成这个工作的,就是这套书。 2)版本权威:市场上现有的《通鉴纪事本末》,通俗流行版本是台湾作家柏杨版本,不是对原著的整理,很多地方有删改和任意发挥。而这一版本是迄今为止次对《通鉴纪事本末》进行完整、全面、严谨的注、译、释。以中华书局1964年版的《通鉴纪事本末》为底本,对原文的纠错、勘误总计250余处,注释极其详尽,对人名、地名、典故、职官等均作详解,降低阅读的难度。还邀请历史地理专家绘制了200多幅具有专业水准的区域、战争、形势、宫城等示意图。 3)联合攻关的成果:本书采用联合攻关的形式,组织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形成集团优势。本书的主编李志生、王永平、宁欣、李鸿宾都是史学界的著名学者,他们的加入,成了本书得以完成的重要的助推器。 4)感人的出版故事:推动这套书出版的出资人魏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经营实业近三十年。他喜爱读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在阅读《资治通鉴》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历史事件首尾相隔而难以把握的问题,从而开始以《通鉴纪事本末》来辅助对《通鉴》的阅读。与此同时,他又想到,或许还有更多的历史爱好者也有着与他同样的感受。所以,他聘请有关专家和学者,投入资金,开始了对此书的校勘和详注全译工作。本书还是一份同学情谊的见证。曾任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潘邦顺和北京日报出版社社长司景辉都是魏超的大学同班同学,他们对魏超的出版计划,都表示高度赞赏并给予了支持。作为同学,他们三人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协作,来纪念那美好的青春岁月。?"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