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一周特价2.21-3.9 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曹卫东学术文集)
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曹卫东学术文集)
曹卫东
促销价:¥14.99|¥25.00
  在《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中,以“现代性”为范畴,作者探讨了我国文艺学学科及文化领导权应如何重建,大学精神和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应如何建构等问题,以及在朝向现代性的过程中,欧洲社会面对的群体自我认同、法律及文化教育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些话题之外,作者还整理收集了自己近几年代表性的阅读札记、时事评论及文艺评论。
49元5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精装珍藏版)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精装珍藏版)
季羡林
¥15.20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岱峻
¥21.60
“历尽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大江”…… 战乱烽火下的弦歌不辍,薄暮余晖中的骊歌永别。 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发轫于民国初年,至1920年代中后期,渐成蓬勃之势,以燕京、辅仁等为代表的十数所教会大学散落于北京、上海、山东,与国立大学及其他私立大学交相辉映,成为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略的一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步伐加速,随即全国长达八年的抗战阶段,全国向大后方迁移,教会大学亦渐次迁移、聚集在成都华西坝等地筚路蓝缕复课兴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四年内战再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中国大陆实行高校改革,教会大学旋遭解散,西方各国传教人员及各方面专家尽数离境。作为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中一种短暂存在而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机构,教会大学其历时不足半世纪,对近现代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却影响深远。因其“辉煌”,故有“弦诵”;叹其短暂,亦复“骊歌”。 作者岱峻将书写对象聚焦“教会大学学人往事”,展示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期,教会大学的几度折转经历,尤其是一代学人的精神气质与人世遭际。这其中既包括齐鲁大学国学所的顾颉刚、钱穆等著名学者的曲折经历,也包括许多或显赫一时或学术影响深远却因种种原因被历史湮没少为人知的学者(如人类学家李安宅、哲学家罗忠恕等)、以传教身份来华的海外学者(如农经学家卜凯、金陵大学教授芮陶庵等)、因卷政治之争而经历曲折的媒体人(毕业于燕京大学的“新闻四杰”唐振常、严庆澍等)。 九篇文章,有特写也有群像,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犹如一部同气连声的短篇小说集,又似一本此起彼落的折子戏。
中德跨文化交际与管理
中德跨文化交际与管理
(德)Bartel
¥11.20
《中德跨文化交际与管理》除了介绍文化、交际和跨文化领域的知识外,还将介绍跨文化培训措施、中德交往中具有实践意义的行动指南、人员领导和管理及国际营销方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重),每个部分由两章组成。和第二章是理论和认识的基础;第三和第四章介绍跨文化培训措施及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旨在为今后的跨文化工作做准备,具体形象地展示在经济生活中如何使用这些知识;第五和第六章涉及国际商务的重要企业管理知识和国际市场营销问题。本书由德国KaiBartel Thomas Kempa编。
中国学术之趋势
中国学术之趋势
李宗吾
¥8.56
“我写文字,有一种习惯,心中有一种感想,就写一段,零零碎碎,积了许多段,才把他补缀起来,成了一篇文字。这次所发表的,是把许多小段,就其意义相连贯的,放在一处,再视其内容,冠以篇名。因此成了四篇文字:(一)老子与程明道,(二)宋学与蜀学,(三)宋儒的道统,(四)中西文化的融合,总题之曰:《中国学术的趋势》。”
49元5本 大众文化新论(第二版)
大众文化新论(第二版)
莫林虎 王巧珍
¥21.50
本书讨论大众文化重要的几种形态,既从文化上加以研究讨论,同时还从媒介传播的角度考察其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而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更是本书要着重探讨的。融合文艺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大众文化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考察,是本书的重要特色。在这次修订中,我们不仅大幅更新了分析的案例,同时结合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修订更新版的一些观点,使本教材保持开放前瞻的视野与思考。
49元5本 文化模式批判
文化模式批判
崔平
¥24.58
本书中,文化被逻辑地推导为连接主体和客体的创造存在的实践活动中介,是一种使得实践便利化和高效化的工具,因而人与文化的正确关系是人主导文化而不应该文化主导甚至奴役人。由于文化支配人面对世界时的思维方式,所以具有拟人性,会转化为操持某种文化的社会群体的精神活动效率、品格和接物态度,表现出特定的智商、情感和意志特征。
小清新:文艺与生活
小清新:文艺与生活
张柠
¥24.31
小清新,一个泛化的群体——没有固定的组织、却有着相对稳固的趣味和风格,在文化论坛、艺术沙龙或一些隐匿之所,你会发现并捕捉到他们。 村上春树、陈绮贞、棉麻长裙、逆光的格桑花、宜家…… 有很多相关的意象和标签企图定义他们。而往往,是他们定义并左右一个时期的文艺风向。 小清新如何起源?怎样呈现?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熟悉的小资、重口味、愤青之间又有何勾连?在这本书及生活之间,你也许能找到出乎意料的答案。
文化人何苦为难文化人
文化人何苦为难文化人
林奕华
¥11.79
  文化人能有几诚实地面对自己?答案就在他们如何呈现、论述自己的欲望——也就是对自己的想象——之中。由于这是个“没有成名等于不存在”的时代,身在这样的“文化”中,如果说文化人不受影响,就像是说他有自备的空气和水而不受污染。
如何阅读一本书(试读本)
如何阅读一本书(试读本)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著
免费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解密 :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
解密 :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
申友良
¥6.80
该书是大英博物馆中国部主任弗朗西丝·伍德(汉文名吴芳思)所著,英文版在1996年由美国Westview Press出版,汉文版在1997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学者一致认为该书是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代表作。然而综观全书,作者在书中并没有明确地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再加之书中结构散漫、观点模糊,该书让许多研究者感到迷惑。本人自信研究马可·波罗多年,在看了该书三遍之后,还是摸不着头脑。因此,如果要解开该书的密码,就非常有必要对该书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释读和评价,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弗朗西丝·伍德和她的著作《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本书采用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的《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作为释读和评价的参考范本,对从前言到结束语共计十七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全面地释读和评价,以期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学术交流。
道德经诗解
道德经诗解
青藤
¥3.80
《道德经诗解》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将道德经的 深意内涵表达了出来。此书会让学校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 ,从此喜爱《道德经》,爱读《道德经》,并且能给他们今 后的人生 指明方向。此书字数不多,便于记忆,便于携带。 如能大力推广,不论是为人父母、学 生幼童、政府公务员或 者企业管理者,都能从中找到智慧的源泉。
49元5本 重庆老镇·千年乡韵
重庆老镇·千年乡韵
肖习
¥22.40
老镇的文化不是挂在宣传海报上的口号,而是一种可以令人深陷其中的“场”—记忆中那种关于“家”的味道,那种曾深深烙在每个家乡人心里的味道。何其幸运,这个年代,还有老镇,令我们体会到家的朴实和馨香;还有老镇,令我们不只是回忆,还可以去看一次,吃一顿,醉一回,梦一场。肖习编著的《重庆老镇(千年乡韵)》精选老镇人文的滴,如同从古梦中寻找到“家”的片段一般——有些片段已经永远消失,有些片段仍在此地,静待您的发现与珍惜。希望本书能为您带去一些概貌式的了解,让您闲暇之时重温一段“老镇古梦”。
49元5本 苏格兰民谣:历史与故事,魔法与自然
苏格兰民谣:历史与故事,魔法与自然
(英)萨拉·M·邓尼根
¥18.00
本书对苏格兰文学的传统形式民谣行了文笔简洁而内容丰富的介绍。本书从民谣的概念、音乐性、阅读体验、作者等基本方面谈起,介绍民谣的形式构成、历史性和戏剧性,展现民谣中的超自然元素,讲解民谣中的女性歌者与人物故事,促人们了解诗韵悠扬民风盎然的苏格兰民谣。
中国文化常识系列(套装共9册)
中国文化常识系列(套装共9册)
郑振铎,胡云翼等
¥218.00
本套装包括《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文化常识2》、《中国文化常识3》、《中国文化常识:一本了解中国文化的微型百科》、《仙与道:神仙信仰与道家修身(精美插图版)》、《腹有诗书气自华:唐五代两宋词简史》、《唐诗宋词常识》、《中国近代史常识》、《中国书法常识:中国书法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49元5本 王国维讲读红楼梦
王国维讲读红楼梦
王国维
¥16.99
红楼梦评论》,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1904年发表的*篇文学论文,也是中国文学研究历史上*篇运用西方文艺理论评论中国古典文学明珠的论文,历来评价甚高。本书除全文收录《红楼梦评论》一文并加以详注外,还挑选了王国维其余讲述叔本华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几篇文章,包括《叔本华的哲学及其教育学说》《论叔本华与尼采》《古雅在没血上之位置》《<静安文集>自序》《自序》《自序二》,并附录有《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王静安先生与晚清思想界》《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以及王国维年谱,助读者一步了解王国维对《红楼梦》的研究和文艺理论思想,以及王国维其人其学。
49元5本 社会风景的寓言
社会风景的寓言
张旭东
¥40.90
收录张旭东自1988年以来的电影研究和批评文章。作者主要关注八十年代中后期始崛起的“中国新电影”,自这一时代,中国电影始审视自身历史,盘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源,探索审美突破的策略,努力学习崭新的“现代世界电影语言”,以此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走向世界”。 张旭东在书中主要以“第五代”电影为主要分析对象,对《红高粱》《孩子王》《秋菊官司》《芙蓉镇》等名家名作,以及以贾樟柯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作品的叙事解析和批评阐释,结合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探讨历史如何在荧幕上再度呈现,第五、第六代导演在海外与在国内民族文化图景中的位置,以及电影现代主义在社会与意识变革舞台上的位置,等等。
49元5本 教学相长:书院教育概要
教学相长:书院教育概要
邓洪波,兰军
¥46.50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一种制度,对文化发展关系甚巨,并且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视书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包括5种,由邓洪波教授担任主编,从书院历史、书院教育、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等方面总结传统书院精华,探讨书院千年来弦歌不绝的原因,解读新时代下书院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教育使命。作为教育组织的书院,创造过辉煌的教育成果,许多历史名人、大师、国家栋梁,都曾经是学校的讲师或者学生。《教学相长:书院教育制度》充分挖掘传统书院教育精华,为现代教育制度完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49元5本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 : 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 : 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王华东
¥24.00
好说推荐,值得阅读
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
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
朱自清,胡适,梁启超,李叔同
¥9.99
《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大师写给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朱自清、胡适、梁启超、李叔同等皆为造诣精深的国学大师。 《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介绍了国学典籍、儒学、佛学、艺术等国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国学常识。通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对中国古代典籍有一鸟瞰式的概览,也能对儒家、佛法、中国传统艺术有相当之了解。 《说文解字》《周易》是什么样的书?儒家是殷商士族的后裔?中国的佛教和印度的佛教有什么异同?学佛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欣赏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篆刻艺术……透过国学大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你对国学将有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国学,本书还配有精美插图。
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第一版)
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第一版)
孟繁华
¥17.50
世纪之交,市场经济解放了的“众神”迎来了狂欢时代。文化的众神狂欢,使中心与边缘、精英与大众的界限被打破,一种多元、开放、现代、新质的文化正在生成、展开和传播。消费的大众化、享乐的大众化,正在神话般地进行着文化重构。与此同时,所谓“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市场文化”在复杂的关系中纠缠不休,大众文化令人炫目的流光溢彩掩饰不了人们的失落与伤痛。 本书以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考、饱满的激情对当代中国的文化;中突问题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扫描;揭示出全球化景象下的狂欢只是这个时代的虚假表征,现代性虽断裂了历史经验,但传统却仍在延续,文化冲突无可避免地降临。 作者拨开大众文化的层层迷雾,给人们以深刻的警醒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