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之美
¥14.72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温馨亲情——天伦之乐:姓氏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寻找家谱中的中华之根、生死大爱——幸福人生:诞生礼俗饱含美好的寓意、成人礼是对长大的殷切希冀、传统节典——美好人间:元旦节让我们喜迎新年、春节是辞旧迎新的团圆庆典、现代节庆——举国欢庆:妇女节让半边天更加红艳、向母亲表达感恩的母亲节等内容。


西藏文化
¥10.0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文化名人、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曲艺文化、工艺美术、风俗文化等内容。


龙凤文化
¥15.0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龙与凤源于图腾崇拜、凤文化的形成及发展、龙文化的形成及发展、龙凤地位转变的缘由、龙生九子缘起及形象、龙文化历史功能演进、龙凤文化及民间习俗、龙凤服饰文化的演变、各领域龙凤装饰艺术等内容。


投壶游戏
¥10.0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投壶游戏简介、投壶游戏的起源、投壶游戏的发展、宫廷的投壶游戏、投壶的宗教化、投壶的娱乐化、投壶游戏的衰落等内容。


云冈石窟
¥10.00
暂无相关内容


三清山
¥10.0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简要概况、山水名胜、文化遗产、传说故事、茶岩飘香、名人踪迹、保护开发等内容。


黄河
¥10.00
暂无相关内容


秦始皇陵兵马俑
¥10.0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秦陵兵马俑的考古发掘、秦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秦陵兵马俑的保护修复、秦陵兵马俑的研究学者、秦陵兵马俑的研究成果、秦陵兵马俑的海外巡展等内容。


史前家园 文明曙光:西安半坡博物馆
¥34.99
本书包括半坡遗址和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半坡人的家园寸土、生产与生活、精神世界、民风习俗,以及西安半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等内容,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半坡人及半坡社会的独特风采,述说了半坡遗址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脉络,描绘了史前半坡人的生活画卷,传递着来自6000多年前的文明呼唤。走进半坡,开启史前文明之旅,奔向史前文明的召唤曙光,重温关于人类童年的久远故事。

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第一辑)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试读本)
免费
纵古今,横万里。寻梦于文明之巅,叹瑰宝之风华,感秘史之迷离,惊发掘之旷古,思谜案之悬疑。放眼中外,幽深的清宫中隐逸的过往系人心弦,古国、宝藏消匿的影踪引人追寻,一座座古墓掩埋了无数红尘秘事,每一件国宝书写一段传奇。桩桩悬案留给后世诸多未解之谜,一次次考古发现不断揭惊世谜局。 探索发现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段。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10卷本200万字的鸿篇巨制,辅以2000幅珍贵的图片,造出一席华美的文化盛宴。 古老的文明虽已远去,却留给世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当玛雅文明露出羞涩的微笑,人们不免为之疯狂,历尽千辛万苦也不言放弃。古老的废墟之中,惊现一片死亡之丘,惊醒了无数亡灵的千年之梦。迷宫再现的背后,是克里特岛的神话传说,更是一个海上奇迹。穿越千年,法老的诅咒来到人间,只为守护法老那不朽的魂灵。美人倾城,更留下宝藏无数。繁华之都庞贝,瞬间成为永恒。残酷的血祭之风,骤然消亡的文明,一切都是那么玄而又玄。复活节岛的守望,吴哥的微笑,马丘比丘的迷雾,风光旖旎的背后,是震惊世人的谜团。踏上考古的征程,感受远古的呼唤。


流光溢彩的金属宝器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千古遗迹的考古发现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第二辑)
¥26.00
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影响,女性主义考古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着女性主义考古学的发展,又出现女性主义考古学与性别考古学的分离。西方性别考古学成果斐然,相关论文相继发表,注重从多种角度解读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不仅从宏观的社会生活层面,也从微观层面解读考古材料,从而推动了身份考古学、原住民考古学以及环境考古学等诸多考古学理论的发展。相比之下,中国性别考古学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只是简单地解读考古材料,得出男女地位或分工不同的浅层次结论。近年来受西方性别考古学的影响,开始逐渐重视深层次的研究,并且不断地发展与改进,来更好地适应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发展,推动中国考古学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宗子维城:从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国社会
¥63.90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为周代氏族社会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其内部融合与外部分界,第三部分为东周时期的变革与重组。每一部分各有三章,独立成篇,但又互相关联。这三个部分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其前后分别置导论和结语,以起到提纲挈领、总揽全书的作用。全书共有500余页,附有地图20幅、表格32张和图版98幅,还有近千余篇中、英、日文参考文献。《宗子维城》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来看待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材料,观新颖,视角独特,论证有力,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可谓近年来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研究的典范之作。该书集中体现了如何以日新月异的考古资料为证据,从社会人类学的观来阐述中国青铜时代晚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化过程这一重要的历史命题。


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研究论集(精)
¥168.00
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牵头组织靠前各民族契约研究方面的有名专家学者,于2014年申报并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整理及其与汉文契约的比较研究”(14ZDB030),合作对一些民族语种契约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开展了对各民族契约文献的多方位研究,2015年10月,在吐鲁番市举办了“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研究靠前学术论坛”,与会的四十多位来自靠前外的专家学者,对于古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佉卢文、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察合台文以及汉文契约文献作了多方位的探讨,对于契约在丝绸之路繁荣中的作用,各民族语种契约与汉文契约比较中的异同以及由异趋同的演变,不同时期丝绸之路路线的调整及其经济活动的比较,契约自身发展中的特点和规律性认识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真知卓见。现将这些学术成果汇辑成《丝绸之路各族契约文献研究论集》,以广交流。

考古未解之谜
¥9.99
本书分“世界考古未解之谜”和“中国考古未解之谜”两部分,以全新视角来探索研究中外考古目前影响大、有研究价值和广被关注的考古未解之谜。时间上从远古时期一直到近现代,内容上则涵盖宗教、哲学、政治、军事、艺术、科技等诸多领域,引领读者去触摸消逝的文明,零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全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参考大量文献、考古资料,通过科学而严谨的分析论证,将探秘之旅多方面、立体地展现出来,为读者徐徐启一扇跨越古今、通往神秘殿堂的大门,使其在快乐阅读、丰富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想象空间。这些谜题虽未完全解,有些真相甚至可能永远无从得知,但其精彩却在于探索过程本身,在于对读者的震撼启迪和潜移默化中的历史文化素养提升。


新出简牍与秦汉赋役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41.40
本书利用新出简牍对秦汉时期的土地制度、土地税、商业税、财产税、人头税以及徭役制度等重大问题行了重新审视。我们认为,秦汉既存在土地公有制,也存在土地私有制;秦汉土地税按所占田亩面积的1/10或1/12税率征收。秦汉时期商业异常兴盛,青岛土山屯木牍显示,当时市租收是财政收主项。尤其重要的是,岳麓秦简还首次披露了秦存在征收“訾税(或曰财产税)”的历史真相。关于徭役制度,岳麓秦简首次刊布的《徭律》《戍律》文书为我们重新认识秦汉“徭”和“戍”的真实内涵提供了直的史料依据,对于律文中的“吏徭”“取庸代戍”“戍者月更”“君子守官”等诸多问题,本书皆给予了重关注和分析。


跟着中国走
¥58.00
甲骨文前身,并不是常规文字,而是轩辕黄帝用来记载「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进行「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特种图示。 我们把这种特种图示称为「源头甲骨文」。 「源头甲骨文」被重新解读出来,就好像按下了照亮「人类文明整体进程」灯塔的开关,让我们一下子看清了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目前世界所处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背后的大背景就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仅有的一次,从「前(幼稚)文明」向「后(成熟)文明」的跨越,这个跨越已经到了交替临界点。 而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突破这一临界点,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中的历史使命。 因此,唯有中国才能完成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历史使命…… 本作品将站在「人类文明进程」的高度,对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将来进行*论述。


水下沉船遗址形成过程
¥74.90
本书聚焦水下沉船遗址的形成过程分析和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 部分介绍影响沉船遗址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貌、沉积环境、水流冲刷、海洋腐蚀和有机物降解等;第二部分介绍影响沉船遗址形成的文化因素,譬如海洋能源发、捕鱼、海洋保险与捞等;第三部分简单说明了沉船遗址形成研究在遗产管理和研究方面的应用,特别是有助于遗产管理机构制定水下遗产管理策略方面。本书可供水下考古、沉船考古专业学者参考,对水下沉船感兴趣的读者也可翻阅了解相关内容。


向孔子学功夫之:破译古本大学
¥98.00
「源头甲骨文」是轩辕黄帝记载「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特种图示。 安阳甲骨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后世常规字义文字。 我们在用「源头甲骨文」字义破译了《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以及《帛书?老子》这两部古本《老子》后,进一步发现,《大学》*章以及《尚书》十六字心法,也是上古流传文本,用此特种图示进行了破解。 这些上古典籍都在论述:人陷入「重叠结构世界」中,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获得生命智慧的方法。 「重叠结构世界」原理和「心智系统转换」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而「中国源头文化」是当下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原动力,将使之从「单一结构世界」的认识,进入到对「重叠结构世界」的认识。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
¥9.90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要建设在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遗产是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天天会面对。多种资源相互制约的结果,新的发展往往并不能和遗产保护达成均衡,常常会表现为矛盾和冲突,而且有时还很强烈。由于我们的遗产太多太丰厚,保护的压力十分巨大。大家从各自的角度来认识、各自知识积累和实践讨论这个面对历史、面对未来的话题,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份贡献。 遗产保护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事业,政府也需要加大投,不仅仅是保护的投,也需要加大研究的投,此外,还需要探索多种渠道来筹措资金行保护和深度发,建立和发展中国自己的遗产经济学。 而对于学者,则是有责任来揭示遗产的多重价值,然后把研究的成果透过媒体来影响公众。让公众有选择地行交流和互动,真正使公众从遗产中达到文化认同,这样才是遗产长期可持续保护的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