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5折 存存斋医话
存存斋医话
(清)赵晴初;叶新苗
¥31.50
赵晴初(1823~1895年),原名光燮,后改彦晖,晚号存存老人,又号寿补老人,浙江会稽(今绍兴市)长桥沿人氏。著有《存存斋医稿》, 《存存斋医话》, 《存存斋教子学医法》、《存存斋医案留底》、《存存斋伤寒附翼眉批》、《存存斋静香楼医案》等15本著述。 赵公著述虽多,然执意不愿在身前刊行,经其嫡传弟子鲁东川、贺吉人二君的再三努力,才勉强同意将《存存斋医话》一集、二集校订付梓,是书曾于光绪辛已年和辛卯年,先后两次木刻印行,今未见独立刊本。拟与《存存斋医论》同期整理。
满3件5折 肿瘤与癌症临床确诊
肿瘤与癌症临床确诊
林晓轩
¥16.00
健康是人生的**财富,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说法,从不同角度诠释着健康的丰富内涵。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疾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是关于现代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作为身心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我们人人都希望健康,都从不同方面努力地维护着健康,千百年来,人们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精辟的金玉良言。这些健康语录,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好记好做,经过无数人的试验,可谓是健康的结晶,只要我们照做,那么,就能获得真正的健康。 为此,我们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有关运动、饮食、生活、心理、医疗和益寿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健康语录,再结合相关内容阐述其深刻内涵,同时为了想得更周到一些,以增强实用性和理解性,还增加了“贴心提示”和“语录”等内容,所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是广大读者身心健康的良师益友。
满3件5折 鲜龙葵果的研究与应用
鲜龙葵果的研究与应用
梅全喜;张锦超
¥47.50
龙葵果是目前*一个既有传统医学治疗肿瘤的应用记载,又有现代医药学抗肿瘤研究论证的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目前国内外已展广泛研究,鲜龙葵果已被推广应用于治疗肝癌、肺癌、宫颈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取得较好疗效,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美国FDA已批准龙葵果中的主要成分龙葵总碱(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用于间皮瘤、黑色素瘤、肺癌及转移性肾癌的治疗。将其药理作用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行整理总结,编撰出版专著,以供广大的医药工作者和肿瘤患者参考应用,对于推动鲜药应用、提高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都具重要的意义。 本书全面地挖掘和整理了古代医药学家和本草医籍在龙葵果应用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了现代医药工作者对鲜龙葵果行的研究和应用所取得的*展,同时也融了作者自己对鲜龙葵果的研究成果,是国内外*本全面系统阐述总结鲜龙葵果的专著。全书共分4章,即鲜龙葵果药用历史与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参考书,可供临床医师、医药生产经营人员、中医药科研人员、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爱好者及肿瘤患者参阅。
满3件5折 疮疡经验全书
疮疡经验全书
(宋)窦汉卿
¥83.50
本书为小本横。针对大量考生因工作忙碌很难有整块时间复习备考而大纲涉及的考繁多需要熟记编写。本书编委会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大胆保留常考,全部内容表格化,方便考生记忆。同时,将重要考标蓝加星,便于考生有的放矢。本小巧便携,并同时赠送电子书,便于考生见缝插针,利用碎片时间复习。
满3件5折 伤寒“类方-方证-主证”传讲录
伤寒“类方-方证-主证”传讲录
何庆勇
¥75.00
本书为小本横。针对大量考生因工作忙碌很难有整块时间复习备考而大纲涉及的考繁多需要熟记编写。本书编委会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大胆保留常考,全部内容表格化,方便考生记忆。同时,将重要考标蓝加星,便于考生有的放矢。本小巧便携,并同时赠送电子书,便于考生见缝插针,利用碎片时间复习。
满3件5折 卫生家宝方
卫生家宝方
(宋)朱端章
¥44.00
《卫生家宝方》系南宋医家朱端章所辑的一部临床方书,刊于淳熙十一年(1184)。是书凡六卷,卷首为方剂总目,后附药件修制总例,卷一、卷二、卷三为内科诸方,卷四为内科方及伤科方,卷五为外科痈疮及五官科诸方,卷六为妇科、儿科及杂治诸方。末附汤方三卷,现仅存卷上。所辑诸方多为宋代及宋以前临床所常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满3件5折 雪潭居医约
雪潭居医约
(明)陈澈
¥76.0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综合19):雪潭居医约》,陈澈编撰。书凡八卷;卷一格致要论,汇编《素问》《类经》等医论;卷二脉色解微,阐释《素问》《灵枢》有关脉色理论,卷三疾病阐疏,疏解《素问》《灵柩》有关病机、邪气、阴阳、经脉等内容,卷四六淫分类,分别论述六淫,并论脉、列病、载方;卷五内伤条辨,阐述内伤诸病医论及方药;卷六杂症汇考,论述各种杂病并列方用药;卷七女科正录,列述妇科经、带、胎、产及杂症辨治方法;卷八药症忌宜,介绍风、寒、暑、湿、燥、火、阴阳、表里、虚实、五脏虚实及杂症用药忌宜。该书虽是对前代医论医方的“约说”,但实为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一部综合性医书。本次整理以明祟祯十五年(1642)徐世荫校正本为底本。
满3件5折 步入中医之门1——道少斋中医讲稿
步入中医之门1——道少斋中医讲稿
毛以林
¥47.00
本书为 “执业药师考试通关题库2000题” 系列丛书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分册,为执业药师考试备考用书。本书严格按照2016年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南编写。根据新考纲中各章比重和题型新变化,精编试题,基本覆盖所有考。本书所载2000题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近5年的真题,大概有600题;另一部分为根据近5年考试的出题思路编写的“仿真题”。考生通过做这样的考题才能起到巩固知识,检查复习效果的目的。本书所有考题均附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不仅避免了考生们做完题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对为什么错的情况,也能通过解析掌握出题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2020年大纲全面修订,此次为根据新大纲修订再版。
满3件5折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
毛以林
¥47.00
模拟试卷3套及全部试题的答案,试卷完全真卷形式。经深解读大纲、剖析历年真题后根据真卷题量及学科分布设计,与真实试题相似度极高。力求给考生*真实的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环境.供考生考前自测,使考生在备考时能够对考试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阶段性复习和临考前能够全面的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并熟悉考分布、控制考试时间。本书按2020版大纲行修订。
满3件5折 中医临证技巧
中医临证技巧
周仲瑛
¥10.36
本书是中医泰斗周仲瑛教授六十多年临床带教的教学心得。他认为,医院校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应以中医药为主体,应坚持中医特色,加强中医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培训,应坚持中医特色和主体地位不能丢,要在今后临床中起主导作用,要在临床实践中与中医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守正。 本书名为中医临证技巧,周老从四诊、辨证、治法、选方、用药配伍等临床环节,一一论述,旨在向初学者指明方向。本书适用于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在医院实习阶段及西学中学员在临床学习过程中使用。
满3件5折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2021)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2021)
王诗源;孟庆岩
¥38.50
本套丛书涵盖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全部科目,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中医学、针推专业等)学习用书、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者及其他中医考试复习用书。本书以课堂笔记为基础,编写时注意突出重要知识,条理清晰。
满3件5折 伤寒活人指掌图
伤寒活人指掌图
(元)吴恕
¥28.00
  《伤寒活人指掌圈》为元代医家吴恕所著,以论述外感热病为主,成书于惠宗至元三年(1337)。主要内容为伤寒赋、伤寒脉法、五运六气图、伤寒病证证洽、药方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0:伤寒活人指掌图》撷取《伤寒论》要旨,兼采诸家有关伤寒学验之精华,论述阐发仲景之学。以骈文、绘图形式论述伤寒病传变证洽及五运六气学说,以表格形式阐述伤寒20种脉象及发热等80种病证证治。并评述药物炮制,考证元制与汉制药物衡量之异。收集仲景方及后世医家验方(含法)约240首。是元代研究阐发外感热病的重要专著。本次整理以元代惠宗至元三年(1337)元刻本为底本。
满3件5折 伤寒溯源集
伤寒溯源集
(清)钱潢
¥65.50
  《伤寒溯源集》系清代医家钱潢所*,是注解《伤寒论》的重要*作,也是研究《伤寒论》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作之一。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从“ 阴阳发病六经统论”始,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作为全书总纲。卷一至卷十依次为太阳上篇、太阳中篇、结胸心下痞并附脏结、太阳下篇、温病风温痊湿喝、阳明篇、少阳全篇、太阴篇并附霍乱证治、少阴篇和厥阴篇。书中附有论文六篇,体现了钱氏“以法类证统方”治伤寒的学术特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虚白室刻本为底本。
满3件5折 汤液本草经雅正
汤液本草经雅正
(清)钱雅乐等
¥47.5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汤液本草经雅正》为清末医家钱雅乐、钱敏捷、钱质和所辑的本草学著作,全书共10卷。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汤液本草经雅正》成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雅正即“其辞雅,其理正”,著者以此表明所辑内容不仅离雅不俗,更是纯正、正统之说,合乎规范。按原书总目收录药物364种,某些药后附有功用相类的药物,所以实际药物种类达400余种。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汤液本草经雅正》将药物分成草、木、金、石等部,每药先著录药物性味、主要功效,着摘录前代各家关于药物理论及功效等的精妙论述,从而体现药物内容的精华。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汤液本草经雅正》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汤液本草经雅正》稿本为底本。
满3件5折 外科心法真验指掌
外科心法真验指掌
(清)刘济川;周兴兰
¥47.50
《外科心法真验指掌》为天津医家刘济川所著,刊刻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全书共分元、亨、利、贞四部,一部一卷。该书吸取《外科正宗》、《医宗金鉴》之精华,在药、方、论等广有采择。重论述了外科疮疡的辨证治疗及方药。对外科某些特殊疗法如外用撚子、敷药、拨治、薰洗等亦有记述,作者对疮疡的内外治疗及后期康复颇有心得。此书内容全面丰富,理法方药具备,预后、康复、养生十分详备,所载外科方药较为广泛,另有刀针图式,图文并茂,对了解古代手术器械的名称、形制、用法等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部内容全面丰富,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外科文献。
满3件5折 程氏释方
程氏释方
(明)程伊;金秀梅
¥63.50
  《程氏释方》四卷,明代程伊撰。全书分中风、伤寒、伤暑、湿证、燥结、火、疟疾、痢疾、泄泻、霍乱、呕吐、反胃、脾胃、咳嗽、痰气、喘急、诸气、诸虚、痨瘵、头痛、眩晕、心痛、胁腰、脚气、黄疸、热淋、消渴、白浊、水肿、胀满、积聚、自汗、健忘、癫、疝气、诸血、痔漏、脱肛、遗溺、咽喉、眼目、耳聋、鼻塞、口舌、牙齿、疮毒、折伤、济阴、活幼四十九门,共收集实用方剂八百余首,每方之下先详释方名,后列主治,并附方歌,有利于加深对方剂的理解及配伍应用,是一部对中医药工作者极具参考价值的图书。本次整理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馆藏据日本文化元年(1804)索须恒德抄本为底本。
满3件5折 医书汇参辑成(上)
医书汇参辑成(上)
(清)蔡宗玉
¥71.50
  《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包括:《医书汇参辑成(上)》、《医书汇参辑成(中)》、《医书汇参辑成(下)》共3册。《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是一部综合性医著,凡24卷,由清代江西龙泉(今江西遂川县)名医蔡宗玉辑,刊行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汇集了清代以前历代名家医学理论。既有对《内经》《伤寒论》经典理论的阐发,又有对温病温疫及临床各科证治的全面阐述,堪称一部中医学全书。然绝非人云亦云,多有结合作者临证经验而作之评议。书中所引古医籍众多,在内容上分类编写,排列有序,易于检索,便于利用,因而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满3件5折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2021)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2021)
王诗源;孟庆岩
¥41.00
本套丛书涵盖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全部科目,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中医学、针推专业等)学习用书、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者及其他中医考试复习用书。本书以课堂笔记为基础,编写时注意突出重要知识,条理清晰。
满3件5折 张氏医门零金碎玉微信小课堂.第二集
张氏医门零金碎玉微信小课堂.第二集
张炳厚
¥42.00
本书以张炳厚教书微信授课内容为主线,以张炳厚教授本草用药心得及体会为主要内容,并附弟子学习心得,张老答疑,形式新颖,内容详实,独具特色,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得以传承和挖掘。本书为第二集。
满3件5折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进展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进展
邢玉瑞
¥55.50
本套丛书主要以“973”项目课题“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的工作为基础,以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体,对60余年来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等专题,系统阐述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研究前景,并提炼其中具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的中医理论新概念、新学说,深考察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及源流,确认其原创性及理论价值,揭示科学内涵,规范理论表述。
满3件5折 医林纂要探源
医林纂要探源
(清)汪绂
¥108.00
《医林纂要探源》作者汪绂(1692—1759),生 平*书30余种。《医林纂要探源》为其代表作之一, 为其集诸家医书分类编撰而成。卷一为医源,总述医 学基础理论47篇,推《内》《难》微言为纲领,对中 医基础理论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卷二至卷三为药 性,收药680种,详述药物性味功能;卷四至卷十为 方剂,收方630首,其中第四卷为肾、肝、心、脾、 肺、三焦六部诸方,卷五至卷七为寒、风、署、湿、 燥、火六部诸方,卷八为经带、胎产诸方,卷九为婴 儿痘疹诸方,卷十为痈疡、诸伤、目部诸方,另有行 状、儒林传、墓表等。本次整理以道光三十年(1850 )遗经堂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