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中医四大名著(第五卷)
中医四大名著(第五卷)
李楠
¥0.99
《中医四大名著》既是中国人宝命全神的经典,也是养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母地。《中医四大名著》则具体向你介绍了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的有关知识。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
高濂
¥9.33
生活即养生,养生即养性。你想了解中国古代士大夫别具一格的精致生活吗?你想感受一年十二个月风趣活泼的民俗风情吗?每月宜忌,导引吐纳,逸事幽赏……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去杏花烟雨的江南领略一番“生活即养生,养生即养性”的真谛吧!
49元5本 实用心内科掌中宝(第二版)
实用心内科掌中宝(第二版)
王东、张贝、张洁 主编
¥11.99
  本书内容以医生临床工作中常用、常查的知识为主,为充分体现内容的实用性、权威性和先性,再版参照*公布的各种指南、*教材和各种权威专著重新编写。内容包括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血脂异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病、心包疾病、心肌疾病、大血管疾病、心血管综合征等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还包括心电图检查、负荷心电图检查、心导管检查、X线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等内容。本书适合心血管专业临床医师、内科医师、全科医师及实习医师参考阅读。
49元5本 中医特色熏洗疗法和处方
中医特色熏洗疗法和处方
葛湄菲、朱庆文 主编
¥32.99
熏洗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作用迅速、不良反应少,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历千载而不衰。如生活中常见的药浴、香熏疗法已受到广泛欢迎。本书收录疗效确切的熏洗良方数百首,强调以提高临床疗效为要,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广泛吸取古今医家的经方、验方及现代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两部分,基础篇着重介绍了熏洗疗法的基础知识,临床篇介绍了熏洗疗法在临床各科和美容保健等的应用,不但介绍了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还对各科疾病行了具体的辨证分型和辨证熏洗,体现了中医辨证治疗的特。 本书适用于临床各科医师、药师和相关研究人员以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49元5本 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
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
叶橘泉
¥38.00
《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是叶橘泉方证代表作之一,由《合理的民间单方》《实用经效单方》集结而成。作为“方证药证”学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叶橘泉先生认为“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以及辨症求‘证’,论治施‘方’,方证相对,疗效卓著。”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首次提出了“方证学”的概念,此后不断地向中医界呼吁“应该重视中医方证学的研究”。从他的经方临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他不但具备临床经方家的一般特性,而且有他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风格。他提出的“方证学”,是现代经方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叶橘泉先生在其一生的临床诊疗中善于使用经方,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由叶橘泉先生在诊疗中既侧重经方原方,又不乏使用经方与经方及其他方合方,同时也不薄时方。本书即是叶橘泉先生运用方剂的经验总结。
49元5本 名医大家讲中医思维
名医大家讲中医思维
陈达灿;杨志敏
¥55.50
中医思维,是中医人从事诊疗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对于中医思维的研究虽然刚始,但已经显示出这种研究的现实意义。本书收录广东省中医院中医思维研究室举办的13场中医思维系列讲座。涉及哲学、医学、系统论等不同领域13位名家对于中医思维的解读。 全书分为13章节,即13位名家的中医思维主题讲座。其中包括?P国维、王琦、梅国强3位国医大师,从理论角度研究中医思维方法学。且有全国知名伤寒学者,诸如傅延龄、李心机、姚梅龄、黄仕沛、刘方柏、冯世纶、许家栋、刘力红等名家,从临床角度探索中医经典思维体系。更有刘长林研究员从中国传统经籍出发,思考中国思想的原与认知取向;祝世讷教授从现代系统论出发,思考中医思维的先性。 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发行,能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及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中医思维的研究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49元5本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分册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分册
张洪春
¥43.50
系统地介绍了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耐药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呼吸衰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变应性鼻炎15个中医肺系病学科的优势病种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其中治疗中的中成药用药方案一项总括了同一疾病中不同证型的辨证要、治法、中成药,然后对每个具体证型行详细描述,重强调同一证型不同中成药选用的区别;对于每一种中成药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行了详细阐述,使临床医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全书内容详实,实用性强。
49元5本 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汤
李林等主编
¥37.00
本书是关于中医经方厚朴温中汤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经典温习”,论述了本方原文的学习研究的见解,包括对原意的理解和作者的认识;中篇“临证新论”,介绍了本方加减化裁在临床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下篇“现代研究”,采集选编了近年来有关本方的实验研究成果,并附有当代名医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论阐释和医案。全书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述深刻,有独到的见解,对本方的理论认识研究成果颇具创新性,更侧重了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沈绍功学术传承文集
沈绍功学术传承文集
杨金生;韩学杰;沈宁
¥84.00
沈绍功,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40余年来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曾任急诊科主任,基础研究所副所长等职。本书偏重于阐述其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心得与成果,以及在实践中对理论的运用和研究的思考,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凸显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所以本书既是对中医基础理论所著名专家研究工作历程、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也是落实*书记对中医药守正创新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对中医药传承精华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49元5本 中医节律探秘
中医节律探秘
李世明
¥54.00
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生物节律与祖国医学运气三阴三阳学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它与人体生命活动机能以及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为此,我们萌发了以生物节律为主线,以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为佐证,展对我国古代《周易》《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运气三阴三阳学说的探讨和研究,试图通过生物节律揭示古老中医药理论的奥秘,历经5年,编辑成册《中医节律探秘》一书,使古老中医药理论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 《中医节律探秘》一书,以全新的生物周期节律新理念立论,阐述了生物节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特征之一。以病理“标志性节律”为切,以六个靶向时空坐标为横径,以生物时间节律为纵轴,揭示了《伤寒论》生理病理“标志性节律”在中医临床医学中运用的重要作用。他不仅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而且更具有当今的实用价值。
四库全书中医眼科证方药类注.上
四库全书中医眼科证方药类注.上
庞荣;魏琛琳
¥97.00
本书内容以《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中医眼科文献证、方、药内容为主,整理所用底本为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之《续修四库全书》两书所收中医眼科古籍文献影印本。其中,《银海精微》二卷,据清内府藏本抄录而成,业经太医院医官姜晟、编修仓圣脉等人校勘,旧本题作唐孙思邈撰,而实为宋元人所编;《秘传眼科龙木医书总论》十卷,据辽宁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年刻本影印,不题撰著之人,前有万历三年广东按察司佥事王问所撰《龙木集序》,后附《葆光道人秘传眼科》一卷;《秘传眼科全书》六卷,据上海图书馆藏日本宽政三年(1791)刻本影印,题为“武夷精眼科后学晴峰袁学渊辑著”;《一草亭目科全书》一卷,据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一年颍川鹿氏刻本影印,题为“清江博望邓苑自撰”;《傅氏眼科审视瑶函》六卷、卷首一卷、医案一卷,据湖南图书馆藏明崇祯十七年刻本影印,题为“秣陵傅仁宇允科纂辑”;《校刊目经大成》三卷、卷首一卷,据山东图书馆藏嘉庆二十二年达道堂刻本影印,题为“卢汀不尘子黄庭镜燕台氏笔乘”。
49元5本 全国名中医林天东诊疗思想集萃
全国名中医林天东诊疗思想集萃
卓进盛等
¥55.50
林天东教授从医50余年,临证善用经方、时方、自拟方不拘一格,临证辩证精准,理法方药严有度,遣方用药,经验独到。尤擅内科、男科、妇科、肿瘤内科,求医者众,新、马、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患者常来函求医问药,或登门求诊,并成功地为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等国家领导人行保健诊疗,其医道医德在海内外均享有盛名。每天的专家门诊量在100人次以上,居全省之首,是深受国内外广大患者尊敬和爱戴的名老中医之一。 全书共分为10个部分:成长之路、方药篇、女科病诊治篇、男科病诊治篇、肝病诊治篇、肿瘤病诊治篇、肺系病症诊治篇、疑难杂病诊治篇、黎医黎药汇编及附录,较全面反映林天东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由林天东教授带领其传承弟子收集整理。 本书旨在能更好的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事业。对林天东教授的成才之路和学术渊源行了梳理,可以对临床医生、中医同道、广大中医爱好者有所帮助、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49元5本 中医入门大医讲记:胡永盛医述
中医入门大医讲记:胡永盛医述
赵德喜;贾秋颖
¥39.50
胡永盛,男,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1926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曾任方剂教研室、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从事教学、医疗工作达50余年。长期专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理论及《易经》等祖国传统文化,旁通中医各家流派学说,拥有丰富的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著有《中药方剂学》、《串雅内编造注》、《新编中成药》、《民间医方传心录》等书,发表20余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曾主持完成吉林省科研课题补肾新药“颐和春”。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本书包括待诊课业答问篇、中医门提要篇以及胡永盛教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篇。待诊课业答问篇,以问答的形式讲述了在学习中医要经历从门到不断深化再到融会贯通的阶段,应研读四小经典、四大经典、历代医家著作,回答了医者在学医之路的相关问题,并且说明了胡老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中医门提要篇,简述了阴阳、藏象、经络、治法治则、辨证纲要等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篇从胡永盛教授医路历程、临证经历、经典医案等方面阐述了其主要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值得现在中医学者们仔细的去研读,将中医精髓传承下去。
49元5本 中医基础理论精要速读
中医基础理论精要速读
王卫;李岩琪;徐一兰
¥31.50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首先要掌握的一门课程,其中包括中医理论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要点,阐述了中医学的实践性与科学性。本书在*梳理历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基础上,以点带面,*总结归纳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知识点,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又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便于读者理解与掌握。书中运用图示和表格等多种形式,逻辑性强,对重要内容进行高度提炼和阐释,有利于理解性地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本书适合各级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伪善的医疗:医疗的限度与更好的告别
伪善的医疗:医疗的限度与更好的告别
凯蒂·巴特勒
¥47.60
2001年,79岁的父亲突然中风。康复期间因查出心率过缓,医生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的电池可以持续工作10年,而父亲的身体因为中风急剧退化,在失忆失能后依然靠心脏起搏器维持了数年生命。 这是一本回忆录,作者用深情而冷静的笔触讲述了生病后的父亲由风趣儒雅的大学教授到后只能呆坐着、被剥夺了一切的过程,以及作为主要照护人的母亲在漫长的照顾过程中承担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这也是一部现代医疗状况的报告书。在父母相继过世后,记者出身的作者通过研究与访谈调查了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科技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医疗的极限,揭示出过度医疗的背后诱因,并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做才是对临终之人更好的照护。
49元5本 神志病性医学(十三五)
神志病性医学(十三五)
毕焕洲;赵永厚
¥59.50
神志病性医学是精神心理与性医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性医学中心理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中医神志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志病性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从精神心理层面研究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护理保健规律的一门中医临床医学,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志病性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运用见外揣内、有诸内必行诸外的人体内、外统一理论去认识疾病的发生和演变规律,应用内治和外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疾病。
49元5本 中医病机辨证学
中医病机辨证学
周仲瑛;周学平
¥39.50
审证求因,实是求机,审证求机的过程,就是辨证的过程。求机的实质是求病理因素。病机是辨证的核心,是通向论治的桥梁,抓住了病机,就抓住了病变本质,组合形成病机证素,得出证名诊断,治疗也就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本书重论述了风病善变、寒多阴伏、火热急速(温暑同类)、湿性缠绵、燥胜伤津、郁病多杂(气病多郁)、瘀有多歧(血病多瘀)、痰病多怪、水饮同源、虚多久病、毒多难痼、疫为疠气、多因杂合(复合或兼夹病机)等十三病机的辨证与治疗。
49元5本 灵素节要浅注(陈修园医学丛书)
灵素节要浅注(陈修园医学丛书)
(清)陈修园;林慧光
¥31.50
《灵素节要浅注》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乙丑(公元1865年)。全书共12卷,18篇。陈氏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有选择地将《灵枢》、《素问》的内容按不同性质分为道生、脏象、经络、运气、望色、闻声、问察、审治、生死、脉诊、病机等十一类,与滑寿、张介宾所辑互有出。注则约取张志聪之说,并间附己意,畀以津梁,确有独到之处。是学习《内经》的一部良好参考书。
49元5本 肛肠病知多少
肛肠病知多少
袁和学
¥15.00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肛肠疾病的种类、病因、常见症状、检查方法、治疗和预防、康复与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内容通俗易懂、深浅出,将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可读性有机结合。本书可作为从事肛肠专业医护人员、基层医生、社区医生的临床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作为科普阅读。
实用中医诊断学
实用中医诊断学
李灿东
¥190.50
本书分绪论、上篇、下篇和附篇四部分计24章系统全面论述了中医诊断学学科内容,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有一定的创新性。 本书的特是: 1.系统全面,正本清源: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医诊断文献,从基础、理论、思维、方法、技术和科研成果,既考虑正本清源又考虑到现代中医诊断学科体系的衔,同时充分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中医诊断发展方面的运用。 2.突出思维,体现临床:本书实用性强。把握中医临床诊断的思维,为临床各科提供诊断的技术和方法,实用,够用,好用,可作为临床各科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3.传承创新:本书基于中医理论系统研究,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成果,处理好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科研的关系,对现代成果行评价、甄别,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诊断学。
49元5本 扶阳论坛.2(第2版)
扶阳论坛.2(第2版)
刘力红;孙永章
¥47.00
《扶阳论坛2》与2008年出版的《扶阳论坛》为系列书,为2008年10月在北京召的第二届扶阳论坛专家演讲稿等相关内容行整理策划组稿的一部著作。本书延续了《扶阳论坛》的“完全现场实录”的鲜明特色,让无暇参会的广大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也能够感受完整、真实的“实录现场”。扶阳学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64个学术流派之一,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中华中医药学会先后造了“扶阳论坛”“国际扶阳医学大会”等品牌活动,展扶阳基地建设,发掘培育扶阳医学人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扶阳医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