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四大名著:金匮要略
¥3.99
中医四大名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中医四大名著》既是中国人宝命全神的经典,也是养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母地。《中医四大名著》则具体向你介绍了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的有关知识。


新编肺癌综合治疗学
¥31.20
本书内容覆盖肺癌的基础和临床各个方面,基础从病因学、解剖生理学、影像学、病理学乃至基因发病学人手,临床从外科、放疗、化疗乃至靶向治疗学等综合运用切人。治疗部分突出放疗,力求把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治疗手段有机结合,同时将晚期肺癌的处置和肺癌急症等内容全面编入,把从基础到临床、从单一治疗到综合治疗、从早期肺癌的治疗到晚期肺癌的处置等有关问题尽列其中。


徐福松实用中医男科学
¥60.17
《徐福松实用中医男科病学》之出版,实乃男科界之大事,也是中医界之大事。男科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尽管说,近年来,现代医学在诸多领域发展很快,特别是以万艾可(伟哥)为代表的PDE-5i的出现,使许多男性性功能障碍者得以康复,恢复正常和谐的家庭生活;但在男科更多的领域,中医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在男科疾病的治疗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该书的出版,必然会对男科临床以及中医男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策划,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重图书规划项目——《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共筛选包括王永炎、邓铁涛等在内的共20位当代著名中医学人,出版专科或专病学术经验集。徐福松教授作为中医男科学界的代表当选,诚属实至名归。 徐福松教授是现代中医男科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全国著名中医男科学家。1974年首创中医男性专科;1979年起带教国内外男科学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生12名;1988年主编主讲《中医男性病学》(讲义),率先将中医男科学列大学教程;1998~2000年成功指导我国位中医男科博士后出站。其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为江苏、云南、广西、上海、安徽等省市以及阿根廷、越南等国培养了中医男科学学术带头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为我国男科学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中医男科学的拓荒者,徐福松教授勤奋刻苦,勇于探索,对男子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精囊疾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症,行了深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病员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五大洲。


一口气读懂中医经脉
¥5.79
人体大致有二十七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对应的病症范围。本书阐古扬今,对各种脉象作了通俗而深入的讲解。同时还将脉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附上以便读实践参考之用。


高血压千家妙方
¥9.90
本书是“千家妙方”系列丛书中的高血压分册第3 次修订本,共收集 防治高血压病的药方1000 余首,所介绍的方药都是通过临床实践证明疗效确切或前人用之有效且有文献可依,具有容易掌握、应用简便、取材方便、不受设备条件限制、疗效稳妥可靠、适于临床应用等优。本书内容简洁,易学易懂,适合中医爱好者和中医院校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供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中医疫病防治史略
¥59.50
在全面搜集、整理和分析先秦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医疫病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疫病及相关概念的内涵,系统地疏理了中医疫病防治理论的学术源流,阐释了各历史时期中医对疫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预防等的基本认识,阐明了重要医家、医著的学术贡献,尝试把握中医防治疫病的基本规律,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中医防治疫病的历史脉络。本书适合中医药科研人员、中医临床医师、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阅读,也适合于期望对中医防治疫病历史有所了解的各界人士。


王琦经验传承:创新思维与疑难病诊治
¥32.00
本书系统介绍了王琦老师的为医和治学之道,思维方式和临证之术,以期传承王琦院士的道术全人信息。全文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大医之道与大医之术。上篇从精神境界与中医思维详细解读了王琦老师的大医之道。精诚为医、厚德育人、精勤治学是王琦老师精神境界的体现。为医,他秉承先贤之心,对患者一视同仁,尽力精心诊治;为师,他“绣出鸳鸯凭君看,乐将金针度与人”,重视思维的启发。为学,他提倡“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重视学术思维与方法创新。在传承工作中重视“以道驭术、道术相济,明道以修术,正道而强术”,并倾毕生精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在创新思维引领下,王琦院士构建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提出“主病主方”学术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医学的诊疗模式体系,也为解决临床疑难问题辟了新的路径。下篇从辨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与核心方药深度挖掘了王琦院士的大医之术,并从循环、消化、内分泌、呼吸、精神神经系统等不同疾病分类作了验案评析。


张扣启医案合集
¥32.00
北京中医药大学肖相如教授,潜心医道数十载,汇通中西,终成一代伤寒大家、全国重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学业有成,当为先圣继绝学,遂创立诵明书院,望为当代明医摇篮。张扣启老师,行医亦三十余载,然精之心日切,遂于知命之年拜门下,得肖师指关窍,医道大,不敢秘技自珍,故集结成册,期与天下慕道君子共享。 本医案合集主要包括张扣启老师自2017年拜师门,经肖师指并大有长后,疗效比较显著的医案,已陆续在师门内分享,门外难得一见;以及近五年来,为师门弟子授课及参加其他培训,讲义中所引用的关键病案。自古善治者治皮毛,外感不精,遑论他病。张扣启老师深得肖师外感病辨治精髓,因此医案以外感病居多,包括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三仁汤等常见外感病用方的典型医案;也收录了一些难治性的外感病案,如竹叶石膏汤、柴胡桂枝汤的应用等;另有各科杂症;总数约190个,以方为目录,予人纲纪,启人深思。 前学之路,后学之引,张扣启老师拜师五年,即有此大,莘莘学子,何可错过?


各科经方
¥65.00
本套教材为首套经方培训系列教材,包括《经方概论》《经方方证》《经方药证》《各科经方》《各家经方》以及《基层经方推广手册》六本,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组织编写,黄煌教授担任主编。突出经方医学的独特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以培养经方临证辨治思维能力为核心,系统、全面讲述经方医学“方-证-人”体系,旨在训练培养一大批基础理论全面,临证功底扎实,能熟练运用经方的临床实用型人才。 全套教材深浅出,简明扼要,严谨规范,可供各种经方培训、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广大经方爱好者学习、运用经方的参考读物。


何晓晖经验传承:脾胃学术思想临证实践
¥51.50
国医堂专家,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2013年获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西省劳动模范。在脏腑理论、体质学说、辨证论治、盱江医学、中医动物模型等方面均有突出的学术成就,尤其是在脾胃理论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见解,他创立的“胃质学说”、“脾营学说”、“气化病从脾胃论治”、“脾胃病辨病-辨证-辨体-辨时四辨一体诊疗模式”、“衡法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等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


施氏针灸的传承
¥19.90
施氏针灸是一种源自清朝嘉庆年间的传统中医针灸疗法,拥有200年的历史和七代人的传承。该疗法以针、灸、药并重为特点,强调因人而施的个性化治疗,特别擅长运用温针灸。施氏针灸不仅在中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深受患者和同行的信任与认可。施延庆作为施氏针灸的代表性传承人,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誉,并成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施氏针灸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医针灸领域的重要流派。施孝文继承了父亲的医术,继续发扬施氏针灸的精髓,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医学瑰宝做出了贡献。


经方传承实录
¥54.50
本书为广安门医院博士生导师何庆勇的第三本书《经方传承实录》,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上篇为何庆勇及其硕士、博士、徒弟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治疗临床疑难病的医案实录,下篇为作者的学生介绍运用甘草干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黄土汤等经方的临床经验。


肝胆瘀血论
¥31.50
作者深耕基层三十余年,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诊治胆囊炎出发,自拟一方名为肝胆逐瘀汤,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发现此方还能用于治疗多种临床常见和疑难杂病,收到很好的疗效,故将肝胆逐瘀汤可以应用的肝胆瘀血证的定义、诊断要、药物组成、临床病案示例等一一整理,集书出版。


青年中医成长之路
¥38.50
如何让青年中医成才?如何让青年中医尽快地找到学习中医的感觉?尤其是如何让青年中医能够对这门古代创立起来的传统医学产生“信”呢? 本书生动展示了黄靖、赵江滨、左乔建三位青年中医从求学跟师、独立诊疗、学术研究、带教讲学等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中医成长经历,能够给全国的青年学子提供生动而亲近 的参考。 本书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探寻青年中医成长之路”的案例和范本,是该委员会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


伤寒杂病论:大字诵读版(第二版)
¥31.50
《<伤寒杂病论> 大字诵读版(2版)》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文合刊,为方便读者诵读,《<伤寒杂病论> 大字诵读版(2版)》对全文采用大字排版,对具体方药采取小字排版,以当前教材通行的赵美复刻宋版本为蓝本。 读者在心无旁骛、反复诵读之中,能悟仲景医圣的“字外之义”。 《<伤寒杂病论> 大字诵读版(2版)》适合中医学子、经方临床者、研究者阅读。3版增加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


王晓军经方临证实战录.1,60则亲诊案例的成败得失
¥31.50
所有临床案例都是笔者实战经历,从病患的基本病情介绍到治疗步骤,选方用药,如何转方方,以及笔者是如何思考的,中间的成败得失,可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说理方面,尽量让读者知道是什么,适度的探讨为什么,因为笔者不想无谓的陷一些虚幻的理论中,而是更多的指明用方的切实证据以及临证抓手,在贯彻方病人的学术思想中,把方路方的学说,应用得出神化,让读者可师可法,有所启迪,有所悟。


含章新经典系列:图解遵生八笺(白话精华版)(随查随用 阐释养生理论与实践)
¥25.06
《图解遵生八笺》是明代养生经典《遵生八笺》的白话精华本,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侯学思历经两载反复翻译、整理而成的,以帮助更多读者通畅地阅读、全面地理解。 《遵生八笺》一直以来被奉为中国名仕养生的*经典,内容不仅包括卫生健康、健身锻炼、饮食起居等生理养生知识,逸游山川、四艺怡情、古玩养性等心理养生理论,更涵盖儒学、释典、道籍、经史杂著和传统医药理论等丰富的文献,调身养心、陶情养性的养生理念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直至今日,依旧值得借鉴。书中文笔隽永,意趣高雅,读者阅读时不仅可以增长养生知识,还可以丰富文学艺术审美情趣。


小药工:中医传统手工制作活动
¥14.99
本册小书结合现今社会对工匠精神的需求,同时从平凡生活出发,取材方便近民,工序简单易学,又不失中医药传统知识技能。希望在少年儿童心中树立动手的观念和执着于精的态度。制成品的利用率广,从而提高孩子们对各种传统中医药手工的兴趣。兴趣是*好的老师,通过趣味性较强的传统中药手工体验,使得中医药科学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萌芽生根。


汉字中医
¥41.00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做斗争中形成的医学科学,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汲取了儒释道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具有现代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就文化属性而言,中医学理念与思想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精神。 该书以汉字为形,中医为神,相形益彰。在理解汉字的同时,自然渗透中医。全书分13章节,从中医的天人合一到阴阳平衡,从五脏之志到仁义礼智信;从经络到表里;从养形到养神,在快乐学习汉字的同时获得中医知识。 该书编辑讲究图文并茂,增加篇幅的信息量及趣味性,在放松中学习,在休息中增长智慧。行文以散文的形式,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读者的文学修养。


中医皮肤性病学基础
¥21.00
目前,中医皮肤病参考书籍较少,而且,大多数参考书籍为个人经验,比较深奥,通俗易懂基础类中医皮肤病书籍缺乏,而皮肤病发病广发,很多其他科医生经常会在临床见到,本书简单易懂,适合阅读人群比较广,有较多的社会需求及较好的出版价值。


海派骆氏妇科治疗不孕不育症
¥55.50
骆氏妇科,传承的是高超医术。在学术上旁征博引,结合其*“骆氏妇科指南”,师古而不泥古,发扬而不离宗,善用奇经理论治疗妇科疑难杂症。立法处方虽多遵古训,但又不拘一家之言,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奇经,亦善用虫类药治疗顽疾。此书专门针对时下较为普遍的不孕不育症,分门别类,对症用药,分享了诸多临床经验和真实案例,其中还不乏有许多家传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