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肾脏病学
¥230.50
本书稿为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名中医李顺民主任医师2003年组织编写出版的《现代肾脏病学》的修订再版。此次修订,一定程度上丰富、完善了肾病学科的理论,对技术和方法都有很多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工作者良好的参考书。全书内容庞大,篇幅较多,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系统介绍了肾脏病防治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肾脏病的中西医基本理论、中西医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下篇为各论,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各种临床常见肾脏疾病及症状的中西医诊断、治疗及调护,并提出问题及对策,内容丰富,易读易懂,可为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参考。


三年难得师承录:跟师经方家刘志龙教授记
¥46.50
这是《一个青年中医之路》作者的又一本著作,“小裕中医”系列之一,是其三年跟师学习、临床的收获、成果。分三个篇章:师传篇(老师的学术经验)、徒承篇(徒弟的心悟收获)、师徒对谈篇(师徒对话交流)。角度新颖,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资料真实,文字朴实,是难得的师承之作,值得一读。


卵巢早衰治验
¥31.50
本书阐述了柴松岩辨证治疗卵巢早衰中医妇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是柴松岩六十余年医学生涯不断探索、总结的临床体会。个中医案之分析,突出了临床辨证思辨的过程,亦综合运用了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如超声波检查、女性激素检查、基础体温测定等,对中医妇科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颜正华中药歌诀500首白话解读本
¥33.50
《颜正华中药歌诀白话解续》,自出版以来颇受读者欢迎,曾多次重印再版。本书体现了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毕生心得与用药经验。本次白话解读收选常用中药,由其弟子常章富教授执笔。《颜正华中药歌诀白话解读》,以赋体行文,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为初学中药者之书。书中不仅行白话翻译,还凝聚了两代人对中药学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用药经验。


微针系统诊疗学(十三五)
¥14.00
微针系统诊疗学,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微针系统(微针疗法)泛指采用针刺等方法刺激人体相对独立的特定部位,以诊断和治疗全身疾病的各种针灸疗法。其刺激部位有别于传统经穴,且偏于短针。与传统经穴应用相比,微针系统疗法具有穴位集中、操作简便、疗效独特等特。微针系统诊疗学中的诊疗方法大多数是在继承中医诊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众多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使得微针系统诊疗学的内容不断充实,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如耳针、头针、眼针、舌针腕踝针、面针、口针、鼻针、人中针、手针、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等各种微针疗法的穴位定位、操作、临床应用。这些不同的微针疗法在理论、操作、治疗作用和主治范围上各有特,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病证性质、证候类型及治疗要求等具体情况,分别选择应用。 根据《关于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的指示精神,结合微针系统诊疗学近几十年理论体系的完善及广泛的临床应用的现实,我们组织全国2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30余名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教材的创新体现在:首次将“微针系统诊疗学”的概念引教材,对微针系统诊疗学的源流及发展行了系统总结;以现有的各类微针疗法的“国家标准”为基础,并结合目前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全面整理出微针系统的相关疗法;各个微针疗法之后给出典型病例,并对临床各科的主要疾病的微针治疗以专篇列出,以紧密与针灸临床相结合。此外,本教材精心配以大量插图,包括各类微针疗法的定位及操作图等,图文并茂,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本教材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级各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 本教材总论部分(*章、第二章)由贾春生编写,第三章耳针由潘兴芳、张莘编写,第四章头针由高希言、周艳丽编写,第五章眼针由马铁明编写,第六章舌针由李晓峰编写,第七章腕踝针由赵吉平编写,第八章面针由孙曙霞、任珊编写,第九章口针由于溯编写,第十章鼻针由孔立红编写,第十一章人中针由杨志新、冯淑兰编写,第十二章手针由冯玲媚编写,第十三章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由马铁明编写,第十四章足针与足底反射区疗法由田岳凤编写,第十五章神经精神疾病由王军、尚秀葵、陈卫华编写,第十六章内科疾病由田岳凤、张斌仁、胡幼平、秦晓光编写,第十七章外科及皮肤科疾病由张潮、杨宗保、李铁、杨路编写,第十八章妇科疾病由戴丽丽、姜云武、谢敏、杜玉茱编写,第十九章儿科疾病由尹洪娜、陈美仁、岳增辉编写,第二十章五官科疾病有岳增辉、杨志新编写,第二十一章其他疾病及美容由赵建新编写。


伤寒论选读(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53.50
本套丛书由张伯礼会长、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担任总主编,由1本教学大纲和13本教材组成,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审稿会、定稿会分别已于2015年3月、5月底以及2016年1月、6月在北京举行,由世界中联教指委和我社联合举办,我社具体承办,费用由天津中医药大学资助的出版费承担。按照《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编写。编写人员由世界中联教指委和我社联合在世界范围精心遴选的来自海内外*中医药院校和机构的具有丰富教材编写经验和国际化教学经验的一线、一流*专家、学者,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及研究院(所),合计283人,其中境内34个机构、226人;境外40个机构,57人。英文版教材已陆续编辑加工、出版。现申报的中文版教材内容有国际化特色,强调规范性、实用性、安全性,部分内容为国内教材所缺,如洁针技术等。海外华人中医从业者众,且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日众,与该套教材的英文版配套,很有必要。市场需求和前景较好。两个效益均佳。《伤寒论》由王庆国、张国骏主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0.00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全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是中医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本次整理,以元版宗文书堂郑天泽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精要版
¥19.99
列胡希恕医学全集。本书根据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讲课录音及笔记整理而成。讲述《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学特,强调它是有别于《内经》而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解《伤寒论》原文,下篇讲解《金匮要略》原文,其特是以八纲释六经及方证,并结合临床解读,易于理解和应用。


永葆青春:中医养生与文化内涵
¥5.96
本书内容包括了老子创立道家养生之术、孔子创立儒家精神养生、庄子发展道家精神养生、葛洪将道家养生发扬光大、嵇康体现精神养生哲学等。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糖尿病分册
¥24.42
此书编写以“病”(西医疾病)为纲,以“药”(中成药)为目,全书分为三篇。*篇为糖尿病类中成药的概述;第二篇为糖尿病类中成药的临床使用原则;第二篇为各论,共遴选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并发症、合并症共10个优势病种。每个病种使用西医病名,对其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行详细阐述,其中治疗一项总括了同一疾病不同证型的辨证要、治法、中成药,然后对每个具体证型行详细描述,重阐述不同病种中成药使用的异同,以及同一病种不同证型中成药选用的区别。全书内容详实,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使临床医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中药学速记歌诀
¥14.14
本书采用七字歌诀形式概括了中药学之精要。本书按章节划分,一药一诀,歌诀后又有该药的性能、功用、特及配伍、用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对歌诀所述行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 本书适用于中医院校本专科学生及自学中医者阅读,对临床工作者亦颇具参考价值。


一罐一拔小妙招
¥8.72
你也许想问,拔罐痛苦吗?操作起来简便吗?事实上,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只要掌握好要领,就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无任何痛苦和毒副作用。小小火罐,大大作用,适合世界各民族人民的使用。 火罐疗法,是中华千年的国粹,能否保留传统,回归自然,拥有健康,决定于我们能否“重新发现”健康的根基和真谛!所以,本书选取将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疾病,运用简便的方法,带您“重新发现”拔罐的奥妙,助您拥有健康的未来!本书具有实用性强,覆盖面广,图文并茂,真人彩图展示,可操作性强,疗效确切,不仅可供中医爱好者、中老年闲暇学习,也可供青年医师、医学生课外阅读。


黄永凯经方带教录
¥12.00
经方,本是古代经验方的称谓。明末清初,伤寒学迅猛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医家视为医学的经典。徐灵胎说:“古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故对经方的重视和应用,是从明末清初始的。近现代,一大批善用经方的名家,启了“经方派”的新时代。近几年,经方再次回归中医主体人群的视线。为此,我们策划了这套“经方研习书系”。其中的著作,有的是出版多年而仍受读者青睐的“名家老书”,有的是近些年的“新人新作”,然而,它们有一是共同的,就是有助于经方的学习和运用。


肛肠病门诊局麻治疗
¥26.59
本书论述了肛肠病门诊局麻治疗的思路、原则以及肛肠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全书包括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正文章至第八章详细介绍了肛门和直肠的生理解剖及病理特点、肛肠病保守疗法、门诊麻醉方法的选择、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以及罗哌卡因和消痔灵的临床应用情况;第九章至第二十一章系统阐述了针对痔、瘘、裂、脓肿等肛肠科常见疾病,应用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罗哌卡因和消痔灵的肛肠病门诊局麻治疗方法。


近代医易学派
¥18.50
张其成教授,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教授,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博士生导师,*重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重交叉学科中医人文学学科带头人。张其成教授是中医哲学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有较大学术影响。目前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分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


伤寒舌鉴注释
¥17.50
《伤寒舌鉴》是清代张登所*的一本舌诊专*, 书中载有一百二十幅舌象图。以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为 主,按六经由表及里、由浅深地介绍了各种舌象。 由马一森编*的《伤寒舌鉴注释》一书是对《伤寒舌 鉴》行注释,能*好地让临床医生在六经辨证中结 合舌象诊断疾病。


张健眼科医案
¥32.00
本书分为两部分,并附方剂汇编。部分为名医传记,内容包括从医之路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为医案精选:其内容共涉及眼科病证79种,典型病案254则,方剂147首(其中家传和自创经验方33首),基本覆盖了中医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治疗具有特色与优势的部分疑难病症,展示了著名眼科专家张健的临证思辨特和用药经验。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
¥24.00
薛芳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之一。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以善治心血管病为主的内科疑难重危病症而著称。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较完整地收录、整理了薛老临证50多年治疗内科疑难危重病症的思路、方法及经验体会,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肺心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等疑难病症,内容丰富,经验独到,方法具体,体会深刻,切合临床,真实反映了一位名老中医以人为本、扎实临床、不懈探索的大医精神,颇具实用及参考价值。


协和专家揭秘:人体与健康
¥10.98
本书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专家学者联合撰写。分为四章:生命释疑、人体奥秘、疾病由来和医学三国。作者或宗明义,单刀直,以简朴的语言阐明复杂的人体组织结构与功能作用,如皮肤为什么会晒黑;或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事物转化为易于明了的过程,比如体内阵容强大的隐形战斗部队;有的则以医学知识为基础,分析疾病的由来与可能的预后,如糖尿病的那事。总的来说,旨在介绍医学知识,倡导科学思维,使读者更好地学习与了解医学知识与生命现象。本书可供常见病患者及家属阅读,也可供医学、生物学专业学生参考查阅。


经典针灸歌赋全集:针灸快速入门一本通
¥41.42
学习中医者,历来都有诵读中医歌诀的习惯。本书作者系“葛氏针灸”传承人,为传师衣钵,启蒙后学,特将历代医籍中的针灸歌诀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分成经络、腧穴、刺灸、治疗、流注八法五类,补偏救弊,将其中存在歧义、晦涩难懂的部分加以注释。作者首次将经络循行图与所过部位、主治病候相结合,并将针灸禁忌提炼汇总制成图表,使之一目了然,更有利于记忆。为便于读者学习,作者还按照临床实际标注出需要背诵、熟读和细读的部分,不管是临床医生,抑或是初学者,得之则如窥得门径而少走弯路。 学习中医者,历来都有诵读中医歌诀的习惯,因医学知识枯燥乏味,强记诚难,若融书本内容于韵律优美之歌诀中,则韵味顿生而脍炙人口。一经熟读,历久而不忘。长沙方歌括、濒湖脉诀,这些中医歌诀经无数中医人口传心授,早已成为传世经典。 针灸歌赋是历代针家智慧和经验的宝贵结晶。一本优秀的针灸歌赋书,是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的重要工具。临床医生烂熟于心,实践中可以更加得心应手;老师教起来,简单易解,中医院校学生学起来生动、便于背诵;初学者得入门捷径而少走弯路。针灸歌赋类图书,市面不断出现新版本,但均为选录或新编,一本收录全、实用的针灸歌赋亟待面世。作者有自幼背歌赋的经历,后又有六十余年的中、西医临床和教学的丰富经验,相信本书会成为同类书中的佼佼者。 该书从大量古代医籍中辑录了比较实用和常用的针灸歌诀、歌赋,分为经脉篇、腧穴篇、刺灸篇、诊疗篇和流注八法篇分类介绍,并加以简单注释。 主要特色: 1、收录*全,并且做了归纳、对比、纠错和修补; 2、历代关于针灸禁忌日、子午流注、八法针法的典籍形式、流派多而杂,本书系统整理后做到了清楚了然; 3、有评述,诸歌赋的作用做了精简的评述,便于初学者掌握; 4、对初学者列出了*背诵量,便于他们迅速入门、立竿见影,本书是普及和提高相结合; 5、吸纳了日本学者对中国针灸的研究成果,首家绘制出经络诊察治疗图。


备急灸法
¥23.50
《备急灸法》为南宋?闻人耆年所著,1226年初刊。1245年孙炬卿合《骑竹马灸法》和《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两部,仍以《备急灸法》重刊并传世。闻人耆年著《备急灸法》是以灸法为主治疗急性病症的专著,介绍了心痛、牙痛、痈疽、疔疮、腹痛、吐泻等22种急证的灸治方法及急救方法,并附简明图说。《骑竹马灸法》详细介绍了痈疽发背的灸法,取穴方法独特。《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介绍了36个证候及其处方,包括单方、复方、内服药和外敷药,以及灸法和熏喉法等,多为有效验方。此次整理以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影宋本为底本行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