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志病证古今验案集萃
¥70.50
该书在《现代中医情志学》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应用,将古今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临床辨证思路,历代情志病医案用药规律和方药配伍特规律,临证效验医案等行整理编写。全书主要分临证思路、临证验案两部分介绍。临证思路部分主要介绍了古今医家对情志病内涵及发病特的认识、论治特及用药规律、以及执中允和思想的内涵及在情志病中的应用;临证验案部分主要通过精选内科、妇科、男科、儿科验案,论述了31种常见情志病证的治疗经验,对指导临床有重要应用价值。本书集古今医家临证经验精华,加之主编及团队20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内容实用,可供从事情志病工作的中医临床医生、大专院校学生,以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五运六气解读人体生命
¥39.50
本书认为,五运六气所论天地四时阴阳是人体生命之本,因为人是天地五气五味合气生成的。又从发生学角度提出崭新中医观,*,作者提出中医人体生命生理病理新概念,以及人体生命双结构新认识。第二,作者认为人体三本是心、肺、脾,心为先天之本而不是肾,后天之本是肺天和脾地,不只是脾,而且肺天比脾地更重要。肺天吸“五气”,脾地摄“五味”,从而从外界环境灌输给人体能量和信息,现代科学称之为“负熵”,以赡养父母遗传给我们的肉体之躯。依据运气的标本中气理论,心、肺、脾天人合一生成的中气升降出运动,主宰着人的生、老、壮、死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用药等各个方面


药物的故事
¥11.92
这本书分为十四章,首先,有一个简短的大纲,说明药物是什么,以及它们来自哪里,下来是对制药工业发展的详细地描述,*后还有一份详细的关于药品如何制作的报告。


癌症思辨
¥11.96
本书介绍了癌症演变基因组理论这一新概念,以求一统研究领域。许多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但又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和悖论将在本书中行批判性分析。通过比较基因和基因组理论,许多普遍流行观念中所隐藏的缺陷得以阐释。本书的讨论旨在抛砖引玉以启动对当前癌症研究的批判性重新评估,这是当前研究形式下迫切需要的一场思辨!


脾肾同调攻治肾病及疑难杂症:*名老中医高惠然学术经验录
¥54.50
本书以发掘、整理、总结、验证名老中医高惠然的学术思想;介绍高惠然名老中医对肾脏病、中医急症等方面的诊治经验;通过典型病例、医案体现高惠然名老中医诊疗疾病的全过程;总结和概括高惠然名老中医的学术成就。


仲景经方临床实践录.呼吸病篇
¥46.50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部中医临床医学专著,素有众方之祖的称誉。其方配伍严谨,用法精当,疗效确切。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对中医临床各科诊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若能正确掌握伤寒论经方的临床运用,则如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所言“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也”。《伤寒杂症论》的条文论述包括了呼吸、消化、循环、神经、泌尿等多系统的重要证候和体征,是为“书虽论伤寒,而百病皆在其中。” 本书将收集编著者临床多年使用仲景经方治疗呼吸病的诸多真实案例,并对病案行分析,阐述经方的临床应用与心得,计划精选经方医案60篇,并对的仲景医学诸多学术问题以医论与医话的形式行阐述,同时收集编者多年来对经方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论文资料,该书将对读者经方临床应用与发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艾灸:癌症患者新生命周期守护者
¥46.50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部分为总论,从艾灸历史、艾灸功效、艾灸技法、艾灸要、艾灸宜忌、艾灸选穴、艾条选择、如何提高艾灸疗效等方面介绍艾灸相关知识。第二部分为艾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内容包括治癌灸法、癌症功能艾条、艾灸治癌机理、艾灸治疗肿瘤并发症、艾灸降低肿瘤标志物、艾灸防治肿瘤复发或转移等方面,采用理论与病例相结合的方法行详细阐述。第三部分为艾灸常见疑问答疑,汇总了艾灸过程中常遇到的97个问题行解答。第四部分为常用艾灸穴位的介绍。 重要观:1.肿瘤疑难重症要灸:如胸腹水、骨髓抑制、肿瘤复发转移等必须艾灸; 2.肿瘤虚证要重灸:艾灸改善虚证效果远胜人参,李延文(李时珍父亲,曾撰蕲艾传、人参传)曾云“艾有参之功,参无艾朴实之德”。其温补作用也非针刺所能比。 3.艾灸改善肿瘤患者基础免疫功不可没:肿瘤免疫微环境与骨髓免疫微环境息息相关,肿瘤免疫微环境关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肿瘤内部免疫细胞绝大多数来自骨髓免疫细胞。肿瘤细胞要生长,首先释放趋化因子,骨髓让不成熟骨髓免疫细胞释放出来,汇集到肿瘤周围,促肿瘤生长转移。可见只有保护好肿瘤患者骨髓才能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白细胞内部有粒细胞、淋巴细胞,这些都是抗癌主力军。艾灸升白不仅解决免疫细胞数量问题,而且还很好解决免疫细胞质量功能问题,可以很好解决肿瘤患者基础免疫问题。此外艾灸的作用远不止如此,它还可将免疫抑制细胞改邪归正变为免疫辅助细胞,让原本帮助肿瘤的免疫抑制细胞改为攻肿瘤的免疫细胞。


沧海遗珠:海崇熙医案医文选
¥45.00
安徽宿州市萧县目前被确定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单位候选地区。萧县卫健委致力于造地域特色国粹学术流派——龙城医派。牵头发掘本地名中医,积极整理其学术著作。萧县名医海崇熙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其祖父习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专心研究肝病30年,在乙肝大小三阳转阴方面有较多体会和临症价值,本书系由其女儿整理其医案、医论、自编汤头歌诀、诗词等集合而成。本书系萧县卫健委牵头并抢救发掘的当地名中医著作之一,对于发掘和保护民间中医等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经方实验录
¥70.50
、麻黄汤证、葛根汤证等35个经方验案;中卷包括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等40个经方验案;下卷包括治疗神志恍惚、肠痈、肺痈等疾病的25个经方验案。 全书完整收录原版所有序言和全部附录内容。卷首包括曹颖甫、章次公、邵餐芝等11人序言、中华国医学会等团体及个人题辞、读者评语、张仲景事状考、曹颖甫小传和方笺,及编按者自序等。附录包括《经方的认识》《论甘草之主治》《经方不盛行的原因和补救》等经方相关论述文章15篇及《本书集的检阅和第二集的展望》和《跋》。


沈丕安风湿免疫病治疗经验集
¥39.90
本书为一部介绍上海市名中医沈丕安在中医风湿免疫病领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名医简介”对沈丕安名中医做了简要介绍;“学术思想”系统阐述了沈丕安在中医风湿免疫病领域的学术思想;“经验特色”以疾病为分类,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沈丕安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诊治特色;“跟师临床”对应“经验特色”中的疾病顺序,每个疾病列一到数个病案,详细记录患者的诊疗经过、疾病预后及转归等临床信息,每个病案后附有“临证心得”“用药滴”“释疑解惑”,可供研习者一步揣摩学习。 本书可供从事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


考研中医综合研霸笔记中药学龙凤诀(2024)
¥30.00
综合市场上各类中医考研书籍,解决学生复习时候的痛、难、易混淆,总结了背诵歌诀,答题技巧,记忆重,核心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背诵、理解,懂得如何去答题,如何去得分,怎样得高分的一本书。该书的内容特色:中药的记忆方法、功效,偏于考研更全、更实用和安全。本书是作者结合考研所做的笔记,内容紧扣的考研大纲,以九版《中药学》为主要参考,辅以十版、七版、五版教材及考研要精心整理与完善而成。本书由核心考干货篇和冲刺高分杀手锏篇两部分组成,前者着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后者着重于知识的总结提高。是广大考研学子的高分宝典,亦是考研冲刺阶段的得分秘籍。


苏颖说《内经》
¥34.00
本书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苏颖教授应长春某电台邀请做的内经科普文化讲座的录音整理稿。是苏颖教授对《内经》观对的解读。书中针对内经所提的观,做相应的解释,并结合日常生活,联系实际讲解。


仲景学术历代医家研究与传承
¥54.50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具备,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历代医家深研究其学术思想、挖掘临证辨病与辨证思路、用药规律与特色,并总结其诊治经验与证治心得撰写成一部部研究《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学术专著,使仲景学术传承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形成今日的仲景学说。因此挖掘继承历代仲景学家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不仅可以更好地学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提高理论水平及临床疗效,对于仲景学术传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本教材主要选取许叔微、喻昌、徐大椿、喻昌、尤在泾、黄元御、张志聪、郑重光、陈修圆、章虚谷、张锡纯、曹颖甫、恽铁樵、陆渊雷等历代伤寒名家。每位医家内容包括医家简介、著作概要、学术渊源、伤寒学术成就、应用经方临证经验、经方医案、参考文献、原著摘录等。 特色:系统总结历代著名伤寒名家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弘扬仲景学说的独特贡献,及丰富和发展仲景学说的历史皆知,为仲景班提供拓展学术视野的特色教材。


儿科肺病证治
¥52.00
论述小儿感冒、鼻鼽、鼻窒、鼻渊、鼻衄、乳蛾、喉痹、急喉风、咳嗽、肺炎喘嗽、哮喘、肺痈、腺样体肥大、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儿科常见肺系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预防、护理、康复,以“审思心得”专论作者对于各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康复的认识与体会。


骨科疾病穴位注射疗法
¥48.00
本书简要介绍了穴位注射疗法的基础知识,重点阐述了穴位注射治疗骨科常见疾病的方法,包括常用穴位的选择,穴位注射药物的配制,操作方法,药物注射剂量、治疗疗程和效果的分析等。其内容丰富,方法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在校医学生及患者阅读参考。 骨科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朱瑜琪主任作为骨科主任和我社的优秀签约作者,在骨科疾病治疗上面有很多实战经验和很好的疗效,这本书诠释了这个穴位注射疗法的学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读者能够提供很好的指导。


执业药师考试考点速记突破胜经.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22)
¥33.00
“执业药师考试考速记突破胜经系列丛书”是针对执业药师考试的备考辅导用书。本套丛书由知名培训专家吴正红博士、田磊博士编写,是在对“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反复研读基础上,凝炼而成。凝聚了编者十余年的执业药师考前辅导的经验,对考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配以表格形式展示重和难,简明直观地突出各章节知识,帮助考生快捷掌握重要的和易混淆的内容,以强化和巩固考生对知识的掌握。书中根据考题出现的频率,将筛选出来的考分为三类,用“★”号作标记:★★★表明本考为重要;★★表明重要性次之;★次。书中对于考生头痛的记忆性内容,配有记忆的口诀、歌诀,方便学习和记忆。本次主要将上一年度库存书行修书处理,以清库存。


跟*名老中医邵经明做临床
¥55.50
邵经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全国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创始人,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河南省针灸事业发展的奠基人和带头人。邵老幼读私塾,先后拜清末举人当地名中医郭玉璜及近代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为师。30年代起设“鹤龄堂”悬壶应诊,邵老以其精湛的医技和乐善好施的善举一直被患者、同事、百姓所称颂。邵老提炼的“邵氏五针法”治哮喘,疗效显著,独具特色;创“努针运气热感法”,临证治病擅用背俞穴,“火针治疗瘰疬”等经验亦是邵老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后学潜心钻研。 本书分为邵经明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医案两部分。其学术思想将邵老的学术特色及其治学理念给予了高度概括;临证医案涉及临床各科多个病种,在编写题例上围绕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以案例为主题,以问题为中心行编撰,其特色之处在于将邵老的学术思想贯穿于每个医案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可使学生能够掌握邵老临证辨治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其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亦为临床医师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一部良好的参考素材。


脾胃病证治探微
¥39.00
本书为宁波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王建康教授精心研究脾胃病证治的心得集,从理论探源、名家探颐、病证探讨、治法探究、方药探幽、临床探索六个方面分门别类探微。本书名为《脾胃病证治探微》,其中之“探”,含有距离、未知、求索之意,体现脾胃病研究特和原创思维。一是探其源,脾胃学说形成年代远久,未知领域的研究创新任重道远,需着眼其远大;二是探其深,脾胃病涉及脏腑多,病机复杂,内容深奥,需坚持其深度;三是探其广,脾胃病发病率高,患病人群广,研究领域宽,需把握其普惠广泛;四是探其新,脾胃病研究成果多,学术展快,再创新要求高,需关注其前沿。通过这种“探”的理念、追求和精神,经过“六探”的谋篇列目,希冀本书能够基本反映本人对脾胃病之理、法、方、药、术、案的阶段性认识和探索。


炁脉抉微
¥46.50
《炁脉抉微》分为六个章节,分别简述了炁,炁脉,炁脉与经络穴位,炁脉的组成及功能,“外挂丹田”式炁脉调理的判断原则,调理方法,调理阶段,调理效应表现等方面内容,其论述多简约浅明,直见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十年磨一剑”的不懈心力。


嵇康《养生论》诠释及拾遗
¥54.50
嵇康《养生论》是三国时期的作品,其养生理论与实践在个体养生层面堪称一绝。但其文属古体,字义深奥,不易被今人读懂和采纳,除意译外,有必要对其深层次的意义行研究和诠释。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步,有必要结合现代的情况,应用中西医两套理论和知识,对其养生保健的不足部分给予补充完善。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崭新的养生保健科普知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为民众带去健康和快乐。为和谐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奉献绵薄之力。本书的特有:1、对嵇康《养生论》行了深的研究,用近15万字诠释嵇康的1200余字,这是嵇康《养生论》问世以来的作;2、应用中医西医两套理论知识作注释,为中西医结合在养生保健领域做了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3、将嵇康《养生论》未论及的家庭、社会及人生各个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养生保健知识行了拾遗,使养生保健科普知识更加完整,实用性更强;4、书中对养生保健的定义,天年期限,长寿期限,预防健康板块变短,防止病理性衰老作为养生保健的关键环节、守法修德为养生保健的基石等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大大丰富了养生保健的内容,预测能得到读者的共鸣和赞许。


王万林论治乳腺病
¥31.50
全书系统介绍了王万林教授的从医经历和学术精华,总结了王教授对常见乳腺疾病的独特中医诊疗思路及经验;书中从常见乳腺疾病(乳癖、粉刺性乳痈、乳岩)出发,对王教授常见疾病及常用方药行了梳理和分析,为读者在日常诊疗中提供了指导。并且书中还着重介绍了王教授的典型医案及跟师手记,还原了王教授诊治疾病的思路及遣方用药的依据。王教授以“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病证结合”思想贯穿治疗各种乳腺疾病的始终。结合乳腺位于体表,又提出“整体与局部结合,内外并举”的治疗大法,以及“经乳同调,以通为用”的独特视角,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晚期乳腺癌等乳腺疑难病种行了独特的诊疗视角分析及总结。纵观全书,既有王教授诊治乳腺疾病提纲挈领的学术理论,也有细致微的遣方用药心得,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了王教授的医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