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
¥32.99
贴敷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一种,数千年来一直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突出等优。“三伏贴”疗法作为贴敷疗法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贴敷疗法在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本书图文并茂,收集整理了疗效确切的验方和秘方数百首,介绍了处方组成、制法和使用方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本书适用于临床各科医师、药师和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尤其适用于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选方疗疾。
任之堂中药讲记
¥47.00
腺体指人体能够产生特殊物质的组织,由腺细胞组成。"腺体"的归类方式很多,可以依照组织所在部位、功能划分,或解剖学和生理学上归类。外科领域常见腺体疾病有淋巴腺、甲状腺、乳腺、胰腺、前列腺等。 中医药学蕴藏着丰富的腺体病学内容,《山海经》中就有瘿病的记载,《黄帝内经》有多处关于甲状腺、乳腺、胰腺、前列腺疾病的描述,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步,对腺体疾病研究愈加广泛、深,近年来,外科腺体疾病研究取得了很多展,但在高等教育中,尚未有独立系统的创新教材。因此《外科腺体疾病中西医诊疗学》集中西医理论和诊疗之精华,编写一部对研究生有重要指导价值的参考书。
胡希恕经方医学:经方表证
¥23.80
经方大家胡希恕运用“六经一八纲一方证”的经方医学体系,让您真正读懂《伤寒论》,步清代医家柯韵伯所说的境界:“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经方医学,大道至简胡希恕先生一生研究《伤寒论》的成就,以《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为指导,摆脱《伤寒论》研究史上的某些误读,又紧密联系临床实践,解读《伤寒论》每条条文和方证,并一步探讨每一方证的六经归属,使读者能够读懂《伤寒论》
医生,我没事吧?!
¥47.99
大多数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第一时间都会难免自我慌乱。两位分别来自北卡罗来纳州健康中心(UNC Health)、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UIMC)的专业医师告诉我们,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冷静。 通常情况下,鼻塞不代表癌症;但有时头疼却不仅仅只是个短期困扰,它可能意味着更严重的问题……没有人想忽略掉任何可能伤害我们健康的隐患,尽管今天的网络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但这也可能是有害的、错误的信息来源。所以,当身体出现了新的症状时,我们到底该有多担心?科学、合理的尺度到底是怎样的? 这本务实、幽默的症状指南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40余种疾病症状,并将这些症状归类到头部、颈部、胸部、背部、腹部、四肢、皮肤、男性、女性等不同的专属门类,详细为我们解答了在面对身体出现不舒服时,我们最科学的做法应该是什么,以及如何科学就医,并从医生那获取更多的帮助。 尽管全球各地的医疗体系差异明显,但本书仍以一种诙谐幽默又易于理解的方式,回归基本的医学常识和科学的医疗建议,帮助我们避免做出情绪化、冲动的决定,冷静、科学地面对我们的身体,面对我们自己。
图解四部医典
¥5.00
西藏有一部神奇的医书,我们称之为《四部医典》,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医的《黄帝内经》。
医学衷中参西录
¥54.19
《医学衷中参西录》乃清末民初河北盐山县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所著。张锡纯在学术上主张沟通中西,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中西医汇通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虽其平生著述甚多,然现传世者仅《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 本书共分八期三十卷。前三期共八卷,重点收载各科经验方;第四期共五卷,重点记载常用中药和部分西药的应用经验;第五期共八卷,主要为医论,内容丰富、独树一帜,并收载有部分回复信件等;第六期共四卷,为张氏对各科医案的总结;第七期共四卷,主要记载张氏对于伤寒方证的心得经验;第八期不分卷,乃张氏之孙于1957年献出的遗稿,为《医话拾零》与《三三医书评》。
中医方剂讲用
¥38.00
《谈方论药小丛书:中医方剂讲用》按照现代方剂学分类方法,分为解表、泻下、和解等17类,每方均按“组成用法”“配伍晴”“证治说略”和“研用心得”四项予以解读。 方剂之所以效于单味药,一在组成,二在用量,因此每方均参照本科方剂学教材,在“组成用法”中标注传统剂量与现行剂量,传统剂量仅选录《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其他部分方的量标于括号内,现行剂量及用法则注于其后。为了突出制方人的学术思想和遣药组方特色,设置“配伍睛”,从方解和药物交叉作用,阐述了本方的组成原旨及配伍特。“证治说略”扼要说明该方功能、主治症及某些适应证。部分参考资料来自王世民教授的《实用中医方药手册》第3版。“研用心得”综述对该方的运用、同类方的比较及方中某些药物的深层理解,体现了印会河先生“药无论其贵贱,能治病就是好药;方无论其大小,能对症就是好方”的内涵。 2005年金秋,我曾将《谈方论药小丛书:中医方剂讲用》的部分章节请王绵之教授指正,王老过目后说,虽“因体力不佳,未能逐句审阅”,但“你的治学精神很好,这种体例有新意”。得到国医大师的支持,更坚定了我完成这项工作的信心。在整理过程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艳杰编审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为我作嫁衣,真乃良师也!恩师王世民教授亲自指并赐序,为是书增色添彩,又承蒙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题词祝贺,在此谨致谢忱。
《伤寒论》注释
¥34.50
一、策划思路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学界公认的中医成才之路。名师难觅,临床难做,但书人人可读。经典永远是中医临床的理论指导,初学中医者读,具有临床经验者读,国医名师、国医大师依然在读,不同层次的阅读者对经典领悟的程度不同。对经典,尤其是对无解释的经典原文的阅读,可使读者想象的空间更大,理解更加深刻,这就是阅读经典原文的意义。 中医经典注释丛书,旨在向读者提供较好版本,注释其中难以理解的字词,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二、体例 每书原文照录较好底本,可适当校勘;注释其中难以理解的字词,消除阅读和理解障碍;根据书稿情况,按篇写出提要或篇解。 体例厘定为篇解、原文、注释。 底本应为业界公认较好版本,并在前言中说明。 三、装帧 成品尺寸145mm×210mm,平装胶钉,正文70克胶版纸,封面200克铜版纸。
《伤寒论》求是:精修案例版
¥12.50
陈亦人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名中医。国内著名的《伤寒论》研究专家,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享誉南北,有“南陈北刘”之称。他主编的《伤寒论译释》是当代研究《伤寒论》划时代的巨著。《<伤寒论>求是》则是他的另一部精粹之作,融注了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伤寒论求是》修订版出版后,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与好评,为满足大家要求,深刻领悟书中理论的真谛,重新编写精修案例版。本版在前版基础上,重将伤寒论求是的丰富理论结合临床加以引申、拓展,使之理论更深刻化、系统化。在理论拓展的基础,更附以精心整理的针对性较强、契合临床实践的案例加以说明,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梅国强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60.00
内容上:将研究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成果,行全面整理,从青年教师、学生的角度体现学生对梅教授的《伤寒论》学术观的认识;对其拓展《伤寒论》方临床运用途径的学习和思考;在临床侍诊过程中所学习的梅教授临床辨证思维与要、拟法选方思路、药物加减的特色、临证守方更方的要与思路;药对的应用与配伍的变化等。 形式上:从学生的角度展现学习者对名老中医的诊疗过程的学习与认识,更切合读者的思维;从滴中提炼、较系统地总结、体现临证中的思路与要,以帮助读者理解其中思辨要、鉴别要等,可提升辨证思维与临证运用能力。也体现了梅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传承过程。
平脉辨证相濡医论
¥47.50
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与其妻田淑霄教授共同推出平脉辨证体系的原创作品: 《平脉辨证仲景脉学》《伤寒论冠名法求索》《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平脉辨证脉学心得》《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平脉辨证温病求索》《论汗法》《火郁发之》《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平脉辨证治专病》《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一、二)《平脉辨证相濡医案》《平脉辨证相濡医论)《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上《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中《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下。 成为中医界平脉辨证的代表性作品。
任之堂医经心悟记:医门话头参究
¥45.00
本书为任之堂医学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围绕选自医经典籍中的名言名句即所谓医门话头,通过任之堂师徒参究、琢磨这些被临证者奉为圭臬的经典医理知识的过程,说明学习中医就要不断体悟领会医经典籍中的理论知识,将经典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临证时应用得得心应手,从而解决临床变化多端的疾病和问题。 医经中的很多基本概念和经验总结,好比数学中的定理公式,中医看病的过程就像解数学题,由已知的定理公式出发,经过严密的推理,能够得出很多有用的推论,最终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这一过程就是中医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的过程。 全书分为阴阳、脏腑、气血、经脉、治法和取象六章,共收录100篇文章。每篇文章以一两个医门话头篇,文中选取与该话头相关的医案,详述了任之堂师徒辨证、思考、立法、用方的全过程,通过师徒间的问答、思辨,层层解析,抽丝剥茧,深浅出地解释了一个个经典的医门话头。篇末,还特别列出参究提示,为读者留下继续探讨的思路和方向。书中根据每篇文章的核心内容配有知名画家手绘的插图,或简洁明快,或寓意深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意。
香药与温病:明清文献中芳香药物防治温病研究
¥59.50
从历史角度窥探,温病的防治从未离过芳香药,特别是预防方面,使用大量芳香药物以到达扶正气、避邪秽之功。但鲜有医家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出发,研究芳香药物在温病辨证论治及预防的应用规律及药用价值。甚至在每一版的《温病学》教材中对该部分的内容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理论离不实践,实践更加离不理论,知行合一方为最优。本书从明清时期文献整理和理论探究角度,系统、完整归纳从卫气营血辨证方面,芳香药物在温病治疗、预防的应用,以解决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论述芳香药在温病防治中应用的问题,丰富温病理论内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未来温病临床治疗效果及水平。
中医儿科临床六经辨治手册
¥36.00
如何在平均短短不到十余分钟的日常儿科门诊中从六经辨证宏观的临床角度充分把握以“扑朔迷离”著称的“哑科”并开出一张体例适中、配伍严谨、有章有法的精准处方,同时依靠严谨的临床思维与客观的临床疗效征服患儿群体及其家属,是作者从事儿科以来常常思考的问题,这部手册便是长期思考与多年临证后的一部分结晶。作为国内*部中医儿科临床六经辨治指南,本手册的编写可谓字字斟酌,既要避免传统课本与指南的繁琐冗杂,又要凸显中医儿科六经辨治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规避现行中医内科学指导下并不实用而又模糊杂糅、自相矛盾的“文字游戏”辨证。其中包含了一些作者个人的儿科经验总结与临证诀窍,加之内容精简、携带方便,相信会在读者需要的时候提供即时的帮助。
全科医生诊疗手册(第三版)
¥31.99
《全科医生诊疗手册》(第三版)从结构框架上来说,仍以内科疾病为基础,也包括常见的外科疾病及骨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疾病,以及眼科、耳鼻喉科和口腔科常见疾病。本次改版增加了18种疾病,并对治疗方案和使用说明行了全面细致的升级调整,更方便全科医生临床实践中查阅参考。从具体内容设置来说,仍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更注重实用性,每种病包括概述、诊断要及详细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以预案的形式出现,使全科医生更快捷地找到疾病的合理处方。治疗方案后均有说明,包括疾病诊疗应警惕和注意的问题,以及保证医疗安全的知识。 改版后的《全科医生诊疗手册》不仅可作为区、县、乡镇医院全科医师的常备用书,对于大中型医院的实习医师、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处理常见病、多发病也有指导意义。
图解黄帝八十一难经
¥5.00
《黄帝八十一难经》是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讲述了在2000多年前、甚至更远的年代里,人们对人体生理与病理的认识,可以称之为古代人体使用手册。
伤寒恒论:大字诵读版
¥19.00
《伤寒恒论》为近代伤寒学家郑钦安所著。 郑氏为清道光,光绪年间名医。 其研究《伤寒论》服膺方中行,喻嘉言,舒驰远,陈修园之学。 所著《伤寒恒论》一书,为其研究《伤寒论》的代表作。 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89年),该书为西南医家所倚重,影响之大,及于海外。 《伤寒恒论》一书,按法辨证,纠失补偏,独具创见。 郑氏深研仲景《伤寒论》,对原文逐条剖析发明而有《伤寒恒论》,谆言"不可专凭原文一二语以论药论方",原文恰当者,直言之;原文欠妥者,亦直言之;有疑义而不确信者,姑存疑以俟高明.要之,郑氏自有一贯之旨,绝无骑墙之论,远非随文释义之注家所堪比肩者。
古老神奇的灸法:化脓灸治疗肺系疾病
¥53.50
《化脓灸治疗肺系疾病》一书首次系统论述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省中医药专长绝技——“慈利化脓灸”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丰富了中医外治法的疗效和治疗范围,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编写成员均为中医药行业中的高层次人才。化脓灸作为一种独特的针灸疗法,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本专著具有以下特,一是系统性,本书全面介绍了化脓灸疗法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从历史渊源到现代研究,内容涵盖全面,层次分明;二是实用性,重介绍了化脓灸在多种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医生可直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总结归纳化脓灸的理论、技术及应用,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学习和研究,对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
常用药酒配方大全
¥19.63
本书共分三章。章简要介绍了药酒的起源与发展、药酒的命名与制作、饮用药酒的禁忌等;第二章介绍了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男科、儿科、皮肤科等近100种常见疾病的药酒治疗方;第三章介绍了美容养颜、延年益寿、补气养血、健脑益智等保健药酒方。全书共精选药酒配方1000余首,多为现代药酒良方或民间广为流传、历代沿用至今,且经验证疗效明显者。每方均按原料、制作、用法、功效、附记、提示、注意等依次介绍。本书对指导读者配制、生产和正确应用药酒具有重要意义,适于各级医务人员、医药院校师生、药酒生产研制人员和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中医内科学速记歌诀
¥11.99
本书是以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采用七字歌诀形式,概括了中医内科学所载病证文精要。歌诀后有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辨证要、治则治法及分证论治,对歌诀所述病证行充分地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书中另附有方剂组成索引,以利于前后互参,学用方便。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适用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 第二辑
¥29.50
中华民族自古有修身养性之传统,以“仁义礼智”为美德,正所谓“谦谦君子,礼仪之邦”。君子之道,文武兼备,通过修习养生功夫,可以调和气血,淬炼精神,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也是此书出版的目的所在。 本书是《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推荐功法》的第二辑,在*辑大获成功的基础上,再次精选简洁干练、确实有效的养生功法十套,图文并茂,辅以视频,让学习者能够轻松习练,从而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另外,相对*辑,本书还对养生气功的历史源流、基础理论、研究展等做了详细介绍,所以对中医药爱好者、中医学工作者、养生气功爱好者具有更大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