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内科学速记歌诀
¥11.99
本书是以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采用七字歌诀形式,概括了中医内科学所载病证文精要。歌诀后有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辨证要、治则治法及分证论治,对歌诀所述病证行充分地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书中另附有方剂组成索引,以利于前后互参,学用方便。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适用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零基础学中医(第二版)
¥13.80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能轻松阅读的中医门书。 本书将中医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人体生病的原因(六淫、五邪、饮食、情志……),中医的治病手段(中药、方剂、艾灸……),以20堂课的形式呈现,每课只讲1个主题,讲透讲明白,让零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懂。学会这20课,你就能掌握数千年的中医诊疗智慧,正确地自我测病治病,真正地从零基础爱好者成为中医高手。 书中插了听课笔记、插画、图示、案例等,把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有趣。200多条听课笔记,帮助读者理解、扩展知识;生动有趣的简笔画和案例,把重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妙趣横生,让读者一看就懂。 本书还设有中医必背栏目,选取中医经典医籍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原文,让读者感受中医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拓宽知识面。 如果能够把本书从头到尾地仔细阅读,边读边做笔记,你会发现,中医的大门,已经悄悄为你。


卫生室的经方故事.第二辑
¥31.50
医不在名,有效则中。 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别生面,读后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不得不由衷地钦佩,为这位乡村医生的智慧和坚守赞!为中医经方的疗效喝彩! 第二辑依然保持了第一辑风格,全都是近两年作者的真实案例,简明质朴,鲜活生动。 ...................................................................................................................................................................................................................................................................


杏林学知录
¥48.50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医药经典理论及临床经验30余年的总结,不仅对中医药业者有一定的启发、参考,对初学者亦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的启蒙读物,有较好的社会效果及一定的经济效益。该书分为五个部分。一为“古义新解”。中医经典为学业之根本,自然反复研味为上,积滴成流,多多益善。故作者年少时即留意于此,时时诵读,辄有体会,随记随录,验之临床,常有奇效,可奉为圭皋。二为“治法探源”。“方因证立,方随法出,药依方遣”,可见治法为诊疗过程之中枢,至关重要。治法得当,可得效之大半,反则南辕北辙。作者临证每反复揣摩证候变化,所订治法往往不落窠臼,与常相异,而获出奇之效,可供参考。三为“血证存真”。该篇内容为作者在天津求学时,奉派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修,针对血液系统疾病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依托临床积累的大量资料,对其病因病机、治则治规、辩证分型、预后判断等做了较为全面深之探索,在当时达到了较高水准,可圈可,可供借鉴。四为“肺癌撷菁”。肺癌为当今发病率最高之恶性肿瘤,中西医均称棘手。中医本无肺癌之名,其症散见于典籍,作者自全面复习相关文献手,纤悉无遗。复以现代医学诊治为经,祖国医学辩治为纬,总以中医基本规律为归依,参考前人经验,对其从“理、法、方、药”四个层面,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掘,试图在现代医学语境下按照祖国医学理念对其全面解读,可谓下力最多,结果可信。五为“奇证求实”。内收各项,为古所未见,古书未载之奇病怪症,如放射性疾病、罕见烈性传染病之类,皆在辨证论治之原则指导下,通过全面分析、辨别及综合其原因、性质及病位,及最为关键之邪正关系,加以概括,随之确定相应治疗方法,某些方面可填阙补漏,其思路可法。


四位一体学透经方
¥68.50
遵从原著,首尾一体学经方;结合临床,灵活加减用经方。——李克绍 本书是经方学习门与阶宝典。作者司国民教授为经方大家李克绍弟子,其首创“四位一体”理论,将方体方用相结合,从原著中学习方体,从“性位势证”四个维度理解方用,体用结合,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及运用经方。 全书选取了临床常用的五十首经方,采用“四位一体”分析的方法行深剖析,从方源、方论、方解、方性、方位、方势、方证、方用等十个方面阐理释用。精选古今经方名家的经典医案,从中学习用方思路,既可见古代医家言简意赅之论,又可参当代名家变化之用。书中给每首经方列出了学习和临证应用的“说明书”,对于初学者到底如何应用经方,如何在临床上实现方证相应,给出了实用而又明了的指导。


皮肤病千家妙方
¥9.90
本书是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精选了中医治疗皮肤病的 900 余首特效良方,包括中药内服、外敷、熏洗,以及食疗等。本书内容丰富实用,语言通俗易懂,深浅出。在选方用药上突出“简、便、廉、验”的特色,并穿插介绍了各种疾病预防保健的小常识,名医支招,方出有典,疗效可靠,适合普通家庭配方使用,让您轻松掌握防治良策,远离疾病,摆脱皮肤病的困扰。


任之堂医经心悟记:医门话头参究
¥45.00
本书为任之堂医学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围绕选自医经典籍中的名言名句即所谓医门话头,通过任之堂师徒参究、琢磨这些被临证者奉为圭臬的经典医理知识的过程,说明学习中医就要不断体悟领会医经典籍中的理论知识,将经典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临证时应用得得心应手,从而解决临床变化多端的疾病和问题。 医经中的很多基本概念和经验总结,好比数学中的定理公式,中医看病的过程就像解数学题,由已知的定理公式出发,经过严密的推理,能够得出很多有用的推论,最终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这一过程就是中医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的过程。 全书分为阴阳、脏腑、气血、经脉、治法和取象六章,共收录100篇文章。每篇文章以一两个医门话头篇,文中选取与该话头相关的医案,详述了任之堂师徒辨证、思考、立法、用方的全过程,通过师徒间的问答、思辨,层层解析,抽丝剥茧,深浅出地解释了一个个经典的医门话头。篇末,还特别列出参究提示,为读者留下继续探讨的思路和方向。书中根据每篇文章的核心内容配有知名画家手绘的插图,或简洁明快,或寓意深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意。


跟师胡希恕抄方实录
¥38.00
胡希恕(1898-1984),沈阳市人。1958 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教授《伤寒论》、《金匮要略》。临床擅用经方, 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除用于伤寒温病以外,尚有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每用必效,是当时人所公认的经方家。刘渡舟先生称其为 "经方学派的大师 ",并介绍说: "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陈雁黎,主任医师,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嫡传弟子。1960年考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六年制),1961年见习、1963年期中实习期间,走了胡希恕先生诊室,认真聆教,潜心笔记。并到胡老家中听课,有闻必录,还利用寒暑假期去胡老诊室抄医案,记录了230个胡老临证医案。1966年毕业,参加北京医疗队一年。1967年底,响应国家号召,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先后在包家店乡、乐土驿乡、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昌吉州中医院做临床工作五十余年。


香药与温病:明清文献中芳香药物防治温病研究
¥59.50
从历史角度窥探,温病的防治从未离过芳香药,特别是预防方面,使用大量芳香药物以到达扶正气、避邪秽之功。但鲜有医家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出发,研究芳香药物在温病辨证论治及预防的应用规律及药用价值。甚至在每一版的《温病学》教材中对该部分的内容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理论离不实践,实践更加离不理论,知行合一方为最优。本书从明清时期文献整理和理论探究角度,系统、完整归纳从卫气营血辨证方面,芳香药物在温病治疗、预防的应用,以解决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论述芳香药在温病防治中应用的问题,丰富温病理论内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未来温病临床治疗效果及水平。


朱氏针法传承:朱新太针灸经验集
¥52.00
朱世鹏、刘桂林主编的《朱氏针法传承(朱新太针灸经验集)》分为五篇,“总论篇”介绍朱氏针法的历史沿革和学术思想;“手法篇”具体介绍朱氏针法的手法及特色;“医案篇”收录了朱氏针法的典型医案;“医论篇”收录了朱氏公发表的论文,共19篇;“附录篇”则收求部分门人对朱氏针法的学习体会、病友反馈,以及媒体对朱氏针法的相关报道等。 本书能帮助读者了解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针法”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能*好地光大朱氏针法的宝贵经验。本书可供中青年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及针灸爱好者学习参考,亦可供**中医帅研修参考。


医海缀叶:全国名老中医叶海学术思想与临证精华
¥54.50
叶海先生是当代中医伤科临床大家,师从浙东著名伤科医师陆银华先生。叶老长期从事各类复杂性骨折、骨病及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科研工作,创立有重要学术思想“经纬辨证理论”,对于伤科血证、痰瘀证、痹证等疑难杂症深有研究,强调脾胃为骨续筋之机,主张随时顾护中焦。本书分七个章节,详细介绍了叶老的医学生涯、重要学术思想、伤科临证治略,整理辑选了临床常用伤科验方33首,骨病验方10首,杂病验方30首,经效药对106对,精选骨折、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伤筋、骨病、杂病等各类典型医案26例,每则病案附有详尽评,并展示了近年来工作室展的叶海教授学术经验研究项目及课题研究的部分成果。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解读
¥62.50
本书是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全新解读,其根于衣之镖“《辅行诀》整订稿”(是从医理出发,直抵陶氏创作此书时的精神主旨,提供了学理层面上相对精确的一个文本),并力求一步阐释其中的深意。本书重要突破之处,在于将《辅行诀》的“五味化生”学说,由方药推广至脏腑。作者依照《神农本草经》气味化生学说制成五味化生图,展示了从药物的气味化生到与五脏的气化功能相结合全过程;又依陶氏五行气化图表,制成五脏各自的五味五行图,勾画出了阴阳五行及五味相互变换潜规则。


徐文达临床经验集
¥5.65
《徐文达临床经验集》是宁波市著名老中医徐文达的临床经验汇集。《徐文达临床经验集》共分三部分。部分为养生与食疗。介绍了徐文达的养生心得和食疗知识。第二部分为杂病证治,是徐文达60余年临床实践的总结,也是《徐文达临床经验集》的核心部分,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恶性肿瘤等多系统的疾病。其中有医论有医案,有的医案后面有按语,医论按语部分多有其临证心得之言,极为珍贵。第三部分为论文集锦,主要对临床常用方剂和常用药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徐文达医师的处方用药特点。《徐文达临床经验集》对广大中医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中医师有较好的学习意义。


方剂学速记歌诀
¥10.98
本书是以*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采用歌诀形式编著,概括了该门课程的内容精要,并以注释形式囊括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读者只需熟读背诵数句简单上口的歌诀,便可以迅速掌握复杂的方剂学知识。本书可作为中医院校本专科学生的应试助学参考书,对于刚步临床的初级医师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中医基础理论速记歌诀
¥11.99
本书是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蓝本,采用歌诀形式,概括了该门课程的内容精要,并以注释形式囊括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本书可作为中医院校本专科学生的应试助学参考书,对于刚步临床的初级医师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医门法律
¥29.50
《医门法律》为清初名医喻昌所著,全书共分六卷,卷一阐述四诊、《内经》及仲景学说法律,卷二至卷六分中寒六、中风门、热湿暑三气门、伤燥门、疟证门、痢疾门、痰饮门、咳嗽门、关格门、消渴门、虚劳门、水肿门、黄瘅门及痈肺痿门论述,每门之下先论病因病机及证治,再出法律,最后附方。法是讨论辨证施治的原则和灵活性,律是指出医疗差错的原因和医生所负的罪责。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
¥62.50
《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正篇,是根据先师在广西中医学院所作的五个晚上讲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录,附录一是先师根据运气七篇的内容所作的运气提要,这个提要基本将运气七篇中带“常数”性的内容提摘出来,可以方便查找。提要中所列出的时相模式,先师在讲座中都有介绍。附录二是先师部分信件的摘录,从这些信任可以看到先师的平生志愿、治学态度、治学范围及思想深度。因此,我们认为这部《导论》不但是运气学的《导论》,也是整个中医学的《导论》,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导论》。


针灸杂悟:创新百孝针灸疗法
¥39.50
本书是赵百孝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的总结,共分为5个章节,1.成长经历:故土汲养、首都增识、英伦磨砺、不惑前行。2.针道探究:针灸层次论治体系的发掘与构建,经络诊察是针灸诊疗的关键环节,针刺治神中的气功因素,中医对梦的认识与辨梦论治,针灸治疗言语疾病。3.经络诊察:经络诊察的基本方法与内容,人体各部经络诊察及临床意义。4.灸法创新:灸法的优势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百孝灸法。5.临证心悟论述了眩晕等18种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


中医抗癌进行时.7,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
¥47.50
这本书是中医肿瘤专家王三虎从事抗癌过程的真实、动态记录。由其弟子跟师记录病案,抄写方药,总结老师辨证用药规律撰写而成,动态提供真实病例,全面反映众多信息,展现当代名医风采,抒发临床学习心得。对在临床工作的医生和学生有重要的启示。

图解黄帝八十一难经
¥5.00
《黄帝八十一难经》是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讲述了在2000多年前、甚至更远的年代里,人们对人体生理与病理的认识,可以称之为古代人体使用手册。


常见病小儿推拿
¥19.90
本书为零基础父母提供了简单、易学、有效的小儿推拿,不懂中医、不会辨证,照样能给孩子做推拿。书中配有丰富的手绘图,穴位标示准确,推拿手法分步演示,每种疾病治疗都有基础治疗方法,满足常见疾病的日常辅助治疗需求,解决零基础父母辩证难的问题。在基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也有常见证型的辨证加减治疗,满足有一定推拿基础的父母的更高需求。并且每种疾病都有作者临床曾经治疗得效的病案举例,可供参考。? “是药三分毒”,小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副作用更是敏感,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尽量不针、不吃药,本书在每种疾病治疗后附加了中医食疗方法,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医养结合,使小儿身体更快康复。? 另外,还有保健推拿方法,帮助宝宝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让孩子在少吃药、少针的情况下轻松摆脱病痛,更加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