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
¥10.46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不但生产水平和社会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贵族衰落,庶族崛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政治动乱,谋略斗争。同时,也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为争夺霸主地位,国与国之间常常发生战争,从而促使纵横捭阖之术盛极一时。
长生殿
长生殿
洪昇
¥4.36
此文虚实相生,既尊重历史,又有艺术的虚构,脉络清晰,情节错综复杂又自然紧凑,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辅以与之相关出版说明的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清楚地交代了杨国忠和安禄山,郭子仪与安禄山等的矛盾冲突。作品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写实,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生前的爱情,充满悲剧色彩;后半部分主要为虚幻,写他们死后的相思,强调真情。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清)刘鹗
¥3.49
《老残游记》以江湖郎中老残为主角,以他的游历见闻为主线,着重描写了“清官”的种种恶行。他手中的串铃一摇一摇,便串联起了晚清社会的幅幅社会众生相,徐徐展开了一卷晚清社会生活图。
49元5本 中国古代奇幻小说:绣云阁(套装11册)
中国古代奇幻小说:绣云阁(套装11册)
魏文中
¥39.99
《绣云阁》,又名《绣云仙阁》。叙述三缄修道、降妖、收徒,七窍贪名、求官、受难的故事。绣云洞紫霞真人奉道君师命,为阐明大道于天下,令弟子虚无子托生尘世,且造绣云阁以待成道者他日居住。虚无子投生李氏为子,名三缄。小说叙他后来如何看破功名,求取正果,降妖伏怪,劝善戒恶,后列仙班,登绣云阁。
生花梦2
生花梦2
古吴娥川
¥7.06
本书全称《新说生花梦奇传》,未署撰人,只署“古吴娥川主人编次”, 娥川主人尚有小说《无世匹》、《炎凉岸》。首有序,后署“时癸丑初冬古吴青门逸史石仓氏偶题”。全书共十二回,分元亨利贞四集。 书中回有一入话,述康熙九年(1670)苏州吴江县耿村魏二、许十一官与殷胜姐、顾一姐的婚姻事,并云“切近的新闻”,据此可知序中所署“癸丑”当为康熙十二年(1673)。 序云:其书“笔墨之妙,曲折变幻”,“几于梦笔生花”。“何花非梦,何梦非花,请颜之曰《生花梦》。”是为书名的由来。
尉缭子
尉缭子
尉缭子
¥7.99
本书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兵法图书评论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天官、兵谈、制谈、战威、攻权、守权、十二陵等。
炎凉岸
炎凉岸
古吴娥川主人
¥7.99
叙述冯袁二家两代人之恩怨情仇。情节文笔均甚普通。
明代小说·洞冥记第三部
明代小说·洞冥记第三部
仙谷子
¥7.99
洞冥记一书通过天堂地狱的鬼神生活,展示了清末民初在革命风潮中死不悔改的封建地主阶级借助鬼神迷信自我麻醉的惶恐心态。该书攻击义和团、辛亥革命,意欲将进步人士、开明学者及军械学家皆以鬼神法力打入地狱。又鼓吹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欲等待真命紫微天子下世,以重造一个地主们所期望的中世纪圣贤国度。
明代小说·洞冥记第五部
明代小说·洞冥记第五部
仙谷子
¥7.99
洞冥记一书通过天堂地狱的鬼神生活,展示了清末民初在革命风潮中死不悔改的封建地主阶级借助鬼神迷信自我麻醉的惶恐心态。该书攻击义和团、辛亥革命,意欲将进步人士、开明学者及军械学家皆以鬼神法力打入地狱。又鼓吹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欲等待真命紫微天子下世,以重造一个地主们所期望的中世纪圣贤国度。
墨子间诂:第二部分
墨子间诂:第二部分
孙诒让(1848年—1908年)
¥7.99
本书是有关《墨子》诸整理本中*一种,充分代表了孙氏的学术水平,也奠定了其在近代墨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被公认为清代朴学家研治《墨子》重要的学术成果,是研究先秦墨家学派及其创始人墨翟思想学说的重要著作。晚清著名学者孙诒让吸收王念孙、王引之、洪颐煊、戴望、俞樾、黄仲弢、杨葆彝等人的研究成果,黄绍箕称《墨子间诂》:“先生此书,援声类以订误读,采文例以移错简,推篆籀隶楷之迁变,以刊正讹文,发故书雅记之晻昧,以疏证轶事。”
古代文学精品:三侠五义·五
古代文学精品:三侠五义·五
(清)石玉昆
¥7.99
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初入仕途,就遇上“狸猫换太子”之事,后经包拯断案折狱,平反宫冤,迎归“*”,从此展开包拯波澜壮阔的一生。包拯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除暴安良、行侠仗义,在此过程中,抱拯收获大批侠义人士。本书主要讲述了包拯先同众侠客义士保护范仲禹、颜查散等年轻清官,同奸臣庞太师及其爪牙的斗争的故事;后以颜查散巡按襄阳为中心,写众侠义同叛逆襄阳王及其党羽的斗争的故事。
古典文学精品:小五义·二
古典文学精品:小五义·二
佚名
¥7.99
《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本书从《三侠五义》一百回后开始写起,部分内容与前书重出。小说以襄阳王赵珏图谋叛乱为线索,历叙颜查散奉旨巡按襄阳,大印被盗;白玉堂坠铜网而死;众侠义云集襄阳,蒋平找回大印;智化用计,里应外合,收降襄阳王党羽钟雄;破铜网时,颜查散被沈中元劫持,众义士分头寻找,沿路行侠仗义;“小五义”不期而遇,结拜为兄弟;继而沈中元归附颜查散;众义士参悟阵图,分工破阵,锦毛鼠白玉堂不幸误落铜网……
古典文学精品:续小五义·二
古典文学精品:续小五义·二
佚名
¥7.99
这部长篇小说讲述北宋年间,襄阳王聚寇谋反,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在一个个短兵相接、性命相关的战斗中,小五义展示出高超的武艺和热血侠胆。
古典文学精品:续小五义·四
古典文学精品:续小五义·四
佚名
¥7.99
这部长篇小说讲述北宋年间,襄阳王聚寇谋反,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在一个个短兵相接、性命相关的战斗中,小五义展示出高超的武艺和热血侠胆。
古典文学精品:七剑十三侠·一
古典文学精品:七剑十三侠·一
(清)唐芸洲
¥7.99
《七剑十三侠》是一部著名的公案侠义小说,又名《七子十三生》,作者为清末桃花馆主唐芸洲。该书写明武宗正德年间以"赛孟尝"徐鸣皋为首的十二英雄聚义,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在七子(以"子"命名的七位剑仙)及十三生(以"生"命名的十三位剑仙)的帮助下,随右都御史杨一清平定甘肃安化王朱寘鐇叛乱,随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其间穿插许多怪异和不平情事,环环相扣,波浪迭起。
古典文学精品:七剑十三侠·四
古典文学精品:七剑十三侠·四
(清)唐芸洲
¥7.99
《七剑十三侠》是一部著名的公案侠义小说,又名《七子十三生》,作者为清末桃花馆主唐芸洲。该书写明武宗正德年间以"赛孟尝"徐鸣皋为首的十二英雄聚义,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在七子(以"子"命名的七位剑仙)及十三生(以"生"命名的十三位剑仙)的帮助下,随右都御史杨一清平定甘肃安化王朱寘鐇叛乱,随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其间穿插许多怪异和不平情事,环环相扣,波浪迭起。
古典文学精品:七剑十三侠·五
古典文学精品:七剑十三侠·五
(清)唐芸洲
¥7.99
《七剑十三侠》是一部著名的公案侠义小说,又名《七子十三生》,作者为清末桃花馆主唐芸洲。该书写明武宗正德年间以"赛孟尝"徐鸣皋为首的十二英雄聚义,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在七子(以"子"命名的七位剑仙)及十三生(以"生"命名的十三位剑仙)的帮助下,随右都御史杨一清平定甘肃安化王朱寘鐇叛乱,随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其间穿插许多怪异和不平情事,环环相扣,波浪迭起。
古典文学精品:英烈传·二
古典文学精品:英烈传·二
(明)佚名
¥7.99
这个故事发生在山西,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有一位贤妻良母,非常贤惠,终身许配宝刀手美髯公。大儿子叫赵匡胤,……赵匡胤15岁时就投军了,以致后来成为了大宋朝的开拓者,统一华夏,成为大宋皇上太祖皇爷。
古代经典小说:彭公案(套装共三册)
古代经典小说:彭公案(套装共三册)
贪梦道人
¥9.99
贪梦道人,原名杨挹殿,福建人。《彭公案》以彭朋出知三河县、升绍兴知府、擢河南巡抚、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叙述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除盗平叛的故事。 作品在叙述主人公彭朋在破案断案中,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打击、征治贪官赃吏和豪绅恶霸的同时,塑造了许多各具性格特点的人物,像心高气傲、沉稳庄重、武艺超群的侠客黄三太,官逼民反、豪爽鲁莽、不贪财色的绿林豪杰窦二墩,占山为王、老奸巨猾、专干打家劫舍勾当的吴太山等,都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
49元5本 清代长篇武侠:瑶华传(套装共三册)
清代长篇武侠:瑶华传(套装共三册)
丁秉仁
¥29.99
本套书为清代白话长篇武侠通俗小说。四十二回-有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道光二十五年(1845)慎修堂刊本。作品主要讲述了:亳州与安庆之间,有一南山雄狐,欲修炼成仙,然其耐不住清苦孤寂,又不能屈身降志,师事仙真,却思取一百童女的元阴以幻形解脱,以成仙道。遂糟踏童女八十九人,被剑仙无碍子知晓而斩杀。其魂魄哀求无碍子准许其入道修行。剑仙命其改邪归正,偿还夙孽,方可归入正道。
墨子间诂:第一部分
墨子间诂:第一部分
孙诒让(1848年—1908年)
¥7.99
本书被公认为清代朴学家研治《墨子》重要的学术成果,是研究先秦墨家学派及其创始人墨翟思想学说的重要著作。晚清著名学者孙诒让吸收王念孙、王引之、洪颐煊、戴望、俞樾、黄仲弢、杨葆彝等人的研究成果,黄绍箕称《墨子间诂》:“先生此书,援声类以订误读,采文例以移错简,推篆籀隶楷之迁变,以刊正讹文,发故书雅记之晻昧,以疏证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