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经典小说:明珠缘(四)
¥7.99
明珠缘又名《檮杌闲评》,共五十卷五十回,小说前二十回,是描写魏忠贤入宫前之事,后则主讲其进宫后的经历。

古代经典小说:明珠缘(五)
¥7.99
明珠缘又名《檮杌闲评》,共五十卷五十回,小说前二十回,是描写魏忠贤入宫前之事,后则主讲其进宫后的经历。

古代经典小说:明珠缘(六)
¥7.99
《明珠缘》又名《梼杌闲评》,是明末一部揭露宦官魏忠贤的小说。共五十回,卷首有总论一卷。作者不详,当为明代人。刊刻年代当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现多数学者认为是明代李清所著) 《明珠缘》是一部融讲史、言情为一体的作品,许多有关魏忠贤进宫后弄权的描写,都可以从史料得到印证,在一定程度上可补正史之阙。因为有了真实的历史背景作衬,小说显得内容厚重,历史感强烈,并具有时效性、新闻性。所以也有人将这一类小说称为“时事小说”。作者写史事又不完全为史料所束缚而能有所虚构,使小说虚实相生,可读性大大增强。尤其前20回,魏忠贤进宫发迹之前的生活经历,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奸大恶作为有七情六欲的人的多个性格侧面。他豪侠义气、温柔多情又耳软心活,本性中又有一份狠毒、贪焚,后成为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奸大恶,完全符合他的性格特征,显得真实可信。 《明珠缘》的语言清丽典雅,非一般通俗小说可比,总之,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说,它都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 《明珠缘》在清代曾三次遭到禁毁,道光十八年(1838)一次,道光二十四年(1844)一次,同治七年(1869)江功巡抚丁日昌查淫词小说依然没有放过它。

传统古典文学:醒世姻缘传(三)
¥7.99
本书以明代前期(正统至成化年间)为背景,写了一个两世姻缘、轮回报应的故事。前二十二回写晁源携妓女珍哥打猎,射死一只仙狐并剥了皮,后娶珍哥为妾,虐待妻计氏,使之自缢而死,此是前生故事。

传统古典文学:醒世姻缘传(六)
¥7.99
本书讲述了狄家的来龙去脉。狄希陈是晁源转生,娶了狐精托生的薛素姐为妻,后来又继娶了计氏转生的童寄姐,婢女珍珠是珍哥转生的。狄希陈受尽薛素姐、童寄姐的百般折磨、残酷虐待,珍珠也被童寄姐逼死,“偿命今生”。后,狄希陈梦入神界,虔诵佛经,便“一切冤孽,尽行消释”。

传统古典文学:醒世姻缘传(八)
¥7.99
本书讲述了转世后的故事。在后世姻缘中,狄希陈变成一个*怕老婆的人,而薛、童则变成*悍泼的女人。她们想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残忍办法来折磨丈夫,而狄希陈只是一味忍受。后有高僧胡无翳点明了他们的前世因果,又教狄希陈念《金刚经》一万遍,才得消除冤业。

传统古典文学:醒世姻缘传(九)
¥7.99
本书对晁源的家庭关系进行了分析。晁家的计氏原本并非是不幸的,当初计家比较富裕,嫁到较贫寒的晁家时,除了丰厚的妆奁,还带来一顷田地,公婆欢心,丈夫也有几分惧怕,曾过了几年舒心日子。后来公公夤缘钻营,做了知县,晁家富贵了,晁源更加浪荡,娶了小妾,喜新厌旧,计氏才逐渐陷入了等于被遗弃的境地。

传统古典文学:醒世姻缘传(十二)
¥7.99
《醒世姻缘传》以明代前期(正统至成化年间)为背景,写了一个两世姻缘、轮回报应的故事。它以描写一个家庭为中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比较尖锐和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小说以平民家庭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对惧内现象的描写尤为精彩。惧内现象昭示着男权文化的式微及妇道教化的失败,也体现了妇女对低下社会地位的不满,以及对一夫多妻制的反抗。

传统古典文学:醒世姻缘传(十一)
¥7.99
《醒世姻缘传》以明代前期(正统至成化年间)为背景,写了一个两世姻缘、轮回报应的故事。它以描写一个家庭为中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比较尖锐和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小说以平民家庭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对惧内现象的描写尤为精彩。惧内现象昭示着男权文化的式微及妇道教化的失败,也体现了妇女对低下社会地位的不满,以及对一夫多妻制的反抗。

传统古典文学:醒世姻缘传(十三)
¥7.99
《醒世姻缘传》以明代前期(正统至成化年间)为背景,写了一个两世姻缘、轮回报应的故事。它以描写一个家庭为中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比较尖锐和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小说以平民家庭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对惧内现象的描写尤为精彩。惧内现象昭示着男权文化的式微及妇道教化的失败,也体现了妇女对低下社会地位的不满,以及对一夫多妻制的反抗。

传统古典文学:醒世姻缘传(十五)
¥7.99
《醒世姻缘传》以明代前期(正统至成化年间)为背景,写了一个两世姻缘、轮回报应的故事。它以描写一个家庭为中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比较尖锐和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小说以平民家庭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对惧内现象的描写尤为精彩。惧内现象昭示着男权文化的式微及妇道教化的失败,也体现了妇女对低下社会地位的不满,以及对一夫多妻制的反抗。


古典言情小说:青楼梦(三)
¥31.70
本书讲述了金挹香发奋读书并建功立业的故事。金挹香与三十六美人朝夕往来,感情日益浓厚,难舍难分,缠绵缱绻,同时金挹香意识到自己应该努力攻读诗书,以此不负美人的期望,博得美人的喜爱,于是金挹香彻夜点灯读书,终于不负众望,成功考取功名。金挹香中乡举后,为回乡赡养亲人,遂而捐官,迁往杭州,任杭州知府。


古典言情小说:青楼梦(四)
¥31.70
本书讲述了金挹香与三十六美人的结局。在做官的日子里,渐渐产生厌倦的思想,经过慎重思考,金挹香终放弃做官,在寺庙里修道。在一阵青灯古佛的日子过后,金挹香回到家中,只见妻妾全都白日升天,后来真相大白,三十六美人乃仙女从天上谪降,一一了却空缘,同结风流案。《青楼梦》寄托了俞达人生幻灭之感,抒发了其感士不遇之情。

古代经典传奇:施公案(三)
¥6.99
施公案,晚清民间通俗小说。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大约由于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现存道光四年(1824)刊本,有嘉庆三年(1807)序文,可推知它大约成书于嘉庆年间。现尚存多种道光年间的刻本。小说以施仕纶为中心人物。从施仕纶作扬州府江都县令写起,到升任通州仓上总都止。所作之事,不外“审案”和“剿寇”。情节比明代公案小说更加曲折,断案之外,又有私访遇险之事。书中大小十余案,大都靠托梦显灵、鬼神鉴察来解决,灵怪色彩较浓。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是侠客黄天霸,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意在使安暴济民的“侠客”和致君泽民的“忠义”结合起来。其语言通俗,颇似口语。叙事长于铺排,具有民间通俗文学的特点。

古代经典传奇:施公案(五)
¥6.99
施公案,晚清民间通俗小说。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大约由于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现存道光四年(1824)刊本,有嘉庆三年(1807)序文,可推知它大约成书于嘉庆年间。现尚存多种道光年间的刻本。小说以施仕纶为中心人物。从施仕纶作扬州府江都县令写起,到升任通州仓上总都止。所作之事,不外“审案”和“剿寇”。情节比明代公案小说更加曲折,断案之外,又有私访遇险之事。书中大小十余案,大都靠托梦显灵、鬼神鉴察来解决,灵怪色彩较浓。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是侠客黄天霸,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意在使安暴济民的“侠客”和致君泽民的“忠义”结合起来。其语言通俗,颇似口语。叙事长于铺排,具有民间通俗文学的特点。

古代经典传奇:施公案(七)
¥6.99
施公案,晚清民间通俗小说。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大约由于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现存道光四年(1824)刊本,有嘉庆三年(1807)序文,可推知它大约成书于嘉庆年间。现尚存多种道光年间的刻本。小说以施仕纶为中心人物。从施仕纶作扬州府江都县令写起,到升任通州仓上总都止。所作之事,不外“审案”和“剿寇”。情节比明代公案小说更加曲折,断案之外,又有私访遇险之事。书中大小十余案,大都靠托梦显灵、鬼神鉴察来解决,灵怪色彩较浓。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是侠客黄天霸,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意在使安暴济民的“侠客”和致君泽民的“忠义”结合起来。其语言通俗,颇似口语。叙事长于铺排,具有民间通俗文学的特点。

古代经典传奇:施公案(八)
¥6.99
施公案,晚清民间通俗小说。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大约由于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现存道光四年(1824)刊本,有嘉庆三年(1807)序文,可推知它大约成书于嘉庆年间。现尚存多种道光年间的刻本。小说以施仕纶为中心人物。从施仕纶作扬州府江都县令写起,到升任通州仓上总都止。所作之事,不外“审案”和“剿寇”。情节比明代公案小说更加曲折,断案之外,又有私访遇险之事。书中大小十余案,大都靠托梦显灵、鬼神鉴察来解决,灵怪色彩较浓。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是侠客黄天霸,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意在使安暴济民的“侠客”和致君泽民的“忠义”结合起来。其语言通俗,颇似口语。叙事长于铺排,具有民间通俗文学的特点。

古代经典传奇:施公案(九)
¥6.99
施公案,晚清民间通俗小说。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大约由于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现存道光四年(1824)刊本,有嘉庆三年(1807)序文,可推知它大约成书于嘉庆年间。现尚存多种道光年间的刻本。小说以施仕纶为中心人物。从施仕纶作扬州府江都县令写起,到升任通州仓上总都止。所作之事,不外“审案”和“剿寇”。情节比明代公案小说更加曲折,断案之外,又有私访遇险之事。书中大小十余案,大都靠托梦显灵、鬼神鉴察来解决,灵怪色彩较浓。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是侠客黄天霸,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意在使安暴济民的“侠客”和致君泽民的“忠义”结合起来。其语言通俗,颇似口语。叙事长于铺排,具有民间通俗文学的特点。

古代经典传奇:施公案(十八)
¥6.99
施公案,晚清民间通俗小说。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大约由于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现存道光四年(1824)刊本,有嘉庆三年(1803)序文,可推知它大约成书于嘉庆年间。现尚存多种道光年间的刻本。小说以施仕纶为中心人物。从施仕纶作扬州府江都县令写起,到升任通州仓上总都止。所作之事,不外“审案”和“剿寇”。情节比明代公案小说更加曲折,断案之外,又有私访遇险之事。书中大小十余案,大都靠托梦显灵、鬼神鉴察来解决,灵怪色彩较浓。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是侠客黄天霸,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意在使安暴济民的“侠客”和致君泽民的“忠义”结合起来。其语言通俗,颇似口语。叙事长于铺排,具有民间通俗文学的特点。

古代传奇文学:狄公案(一)
¥6.99
《狄公案》,原名《武则天四大奇案》,又名《狄梁公全传》《狄梁公四大奇案》,是写于清末的一部公案传奇小说。该书以唐武则天时代为背景,写狄仁杰任昌平县令时平断冤狱及任宰相时整肃朝纲的故事。故事情节较为细致缜密,带有政治色彩。《狄公案》从故事框架上看,仍是清官与侠客合流的小说。但书中的侠客比起《施公案》《彭公案》的侠客戏份少了很多,基本上全都是写狄仁杰的政绩。所写的案件,也不再是以强凌弱的案件,而是疑难案件。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名臣,曾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断案的传说。可惜该书不题撰人,作者究为何许样人,已无从查考了。


断案传奇:包公案之百家公案(全三册)
¥20.99
《包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其内容虽不连贯,但包公形象却贯穿全书。书中内容部分来自民间流传的包公故事,也有部分采录自史书、杂记和笔记小说中的有关材料加以编排敷演成篇。 小说描写包公秉公执法,清正廉明,通过他审理的一系列有关“人命”“奸情”“盗贼”“争占”等类案件,作者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书中故事曲折生动,人物形象较为鲜明。 编著者安遇时生平事迹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