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大唐变局
大唐变局
高成
¥42.00
       在各类作品中,唐高宗的形象并不突出,可当我们仔细研读历史,拨岁月留下的层层迷雾,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李治。本书追随历史的脚步,细数大唐变局的关键人物唐高宗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政治生涯、历史功绩,以及他和武则天之间的恩恩怨怨,力求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李治和他统治下的大唐宫廷及社会状况。
49元5本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吕思勉
¥29.70
《中国通史》内容简介: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吕思勉在我国现代史学史上,是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其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 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旧籍读得多的一位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他是易中天推崇的史学大师,是钱穆敬重的授业恩师,国学基础深厚,治史意趣生动。 《中国通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主讲文化现象,下编则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行梳理。吕先生著此书时正值抗日战争,是为了满足当时大学教学的需求而编写,如今看来,这种特殊的体例对初学者系统掌握历史各个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通史》渗透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潭其骧称吕思勉“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严耕望称吕思勉的治史是“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这也是本书的主要特色。顾颉刚评价本书“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一新的纪元”。
49元5本 中国政治五千年
中国政治五千年
吕思勉
¥11.99
叙述历代的盛衰,即向来所谓政治史。本书依据时代,叙述从上古至民国历代政治变革得失。 自先秦诸子时期,改革社会的思想就出现了,但起起伏伏,改革力度一直不大,及至西汉末年才终于引发了王莽的改革。而王莽改革的失败却导致“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成为政治上的金科玉律。一时间,变革的根本之计再无人提及。 然而社会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社会的病态必然导致新一轮的变革,由此一治一乱的现象便似规律般延续了五千年。 因此,如吕思勉先生所说:知晓政治进化的真相,方能知今日情势之所由成,方能臆测将来。
49元5本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商业贸易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商业贸易
韩晋成
¥32.66
本书从晋西北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手,依次对晋西北战前农业、工业、手工业及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情况行概述,在对商业贸易概况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商业贸易振衰之过程、政策之演变、成效与不足、商业成分、物价变化等情况详加论述和分析,对商业贸易在促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内外物资流通,保障军政民供给,推动根据地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历史作用行了评价和总结。 作者在充分收集、广泛运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注重内容和史料的创新,尤其是对晋西北战前及抗战期间各种商业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行了细致的归纳、剖析,既有对商业网络“、线、面”的叙述,也有对具体时段、特定事件的铺陈描写。
49元5本 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大唐史
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大唐史
唐俑
¥35.9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朝代,其为后来的朝代提供了很多有力的保障,但是其也是中世的归结。唐朝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不仅为中国的繁荣和历史内涵增加了华丽的一笔,同时还给世界文化增添了步性的意义。《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大唐史》的作者选取的一些事件和历史谜团,与大众所知的定论有不同之处,值得一看。本书通过对众多唐代历史人物的叙述,从多个方面展现了大唐的政治制度、官场、帝王将相不为人知的秘闻,挖掘出前人不曾关注重视的面面,力图展现出一个不同于教科书的丰满的历史模样。
49元5本 拿得起放不下的战国史.下册
拿得起放不下的战国史.下册
烽武野
¥37.99
本书讲述三家分晋之后的战国史事,揭露七雄之间的尔虞我诈、战乱背后的本质。 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纷争不断而又浪漫的时代,读来酣畅淋漓。 作者查阅多种史书,用深浅出的语言将战国之乱条理清晰地道出。 比《大秦赋》精彩百倍的战国百家争鸣史
49元5本 拿得起放不下的战国史.上册
拿得起放不下的战国史.上册
烽武野
¥37.99
本书讲述三家分晋之后的战国史事,揭露七雄之间的尔虞我诈、战乱背后的本质。 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纷争不断而又浪漫的时代,读来酣畅淋漓。 作者查阅多种史书,用深浅出的语言将战国之乱条理清晰地道出。 比《大秦赋》精彩百倍的战国百家争鸣史
图说五四运动与青岛
图说五四运动与青岛
杨来青
¥149.00
本书作为纪念五四运动的学术性研究成果,结合中国1897—1922年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史实,系统地梳理了青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 对青岛问题所涉及的中日“二十一条”要求交涉、日本围绕一战后攫取青岛利益的一系列秘密外交活动、巴黎和会中国关于青岛问题交涉及引发五四运动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中国人民爱国抗争的伟大精神。
49元5本 拿得起放不下的两晋史(下册)
拿得起放不下的两晋史(下册)
旧时艳阳
¥37.99
两晋,中国历史上黑暗却耀眼的时代! 从公元266年到公元420年,从西晋立国到东晋灭亡,154年间的权力斗争一一呈现。旧时艳阳以两晋时期的人物为主线,从名士风流讲到门阀政治,从世族关系讲到政权混战。填补《世说新语》未尽述的两晋故事,梳理历史脉络,探究事件因果,造让人一看就懂、拿得起放不下的两晋史!
49元5本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下册)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下册)
唐岛渔夫
¥43.99
本书以传统中国人的视角,结合自身多年旅居欧洲列国的经验来讲述欧洲历史。以地缘分析的方式,融会贯通了欧洲各国经济、科技、军事、思想等方面。跳出西方学者的欧洲中心论,以宏观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述欧洲历史。同时,用客观冷峻的文字挖掘真实的欧洲发展原动力和历史原貌。
49元5本 中国简史 四册(少年简读版)
中国简史 四册(少年简读版)
主编:毛瑞方
¥17.00
撷取中国历史的重要里程从君主制的建立到青铜器的发明,从分裂割据到王朝统一,从鼎盛到低谷、从没落到崛起,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不屈不挠、不断向前,缔造了群星闪耀、光辉灿烂的历史天空。
49元5本 中国通史(修订本)--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中国通史(修订本)--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吕思勉著
¥36.00
本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为青年学生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在这部作品里,吕先生对中国自上古时代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地理、社会与文化等作了全面、简明的叙述与梳理,文字平实,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不失为一部上佳的中国通史读物。此次再版,在尊重作品原貌的基础上,对全书作了全新修订,文字较为完善。
重写晚明史(套装全五册)【第五分册】
重写晚明史(套装全五册)【第五分册】
樊树志著
¥83.76
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     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 本次套装本随赠一册同款笔记本,以答谢读者厚爱。
袁同礼年谱长编(套装全五册)【*分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袁同礼年谱长编(套装全五册)【*分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雷强撰
¥117.60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1929年起长期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务,其后分别在斯坦福研究中心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编著有《西文汉学书目》、《新疆研究丛刊》等。 袁同礼亲身参与见证了新文化运动,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现代敦煌学发轫,故宫文物、平馆善本和西南联大南迁,平馆善本运美,《永乐大典》海外寻踪,欧美汉学发展等历史事件,与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张元济、胡适、赵元任、顾颉刚、傅斯年、董作宾、王重民等名家,以及伯希和、钢和泰、恒慕义、费正清等西方汉学家交往频繁。《年谱长编》利用报刊、公文、书籍,以及袁家珍藏书信与众多海内外档案,逐日梳理出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中枢式人物”的一生行迹与学术交往,详实呈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转型、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奠基的恢宏历程。 雷强博士竭十数年之力,搜集整理了大量中、英、法文史料,逐条考源辨疑,详加按语,整齐排比,成此巨制。其中2800多件手札、档案,为初次整理披露,具有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并编有人名索引,殊便查检。
袁同礼年谱长编(套装全五册)【第三分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袁同礼年谱长编(套装全五册)【第三分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雷强撰
¥117.60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1929年起长期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务,其后分别在斯坦福研究中心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编著有《西文汉学书目》、《新疆研究丛刊》等。 袁同礼亲身参与见证了新文化运动,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现代敦煌学发轫,故宫文物、平馆善本和西南联大南迁,平馆善本运美,《永乐大典》海外寻踪,欧美汉学发展等历史事件,与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张元济、胡适、赵元任、顾颉刚、傅斯年、董作宾、王重民等名家,以及伯希和、钢和泰、恒慕义、费正清等西方汉学家交往频繁。《年谱长编》利用报刊、公文、书籍,以及袁家珍藏书信与众多海内外档案,逐日梳理出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中枢式人物”的一生行迹与学术交往,详实呈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转型、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奠基的恢宏历程。 雷强博士竭十数年之力,搜集整理了大量中、英、法文史料,逐条考源辨疑,详加按语,整齐排比,成此巨制。其中2800多件手札、档案,为初次整理披露,具有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并编有人名索引,殊便查检。
袁同礼年谱长编(套装全五册)【第四分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袁同礼年谱长编(套装全五册)【第四分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雷强撰
¥117.60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1929年起长期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务,其后分别在斯坦福研究中心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编著有《西文汉学书目》、《新疆研究丛刊》等。 袁同礼亲身参与见证了新文化运动,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现代敦煌学发轫,故宫文物、平馆善本和西南联大南迁,平馆善本运美,《永乐大典》海外寻踪,欧美汉学发展等历史事件,与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张元济、胡适、赵元任、顾颉刚、傅斯年、董作宾、王重民等名家,以及伯希和、钢和泰、恒慕义、费正清等西方汉学家交往频繁。《年谱长编》利用报刊、公文、书籍,以及袁家珍藏书信与众多海内外档案,逐日梳理出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中枢式人物”的一生行迹与学术交往,详实呈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转型、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奠基的恢宏历程。 雷强博士竭十数年之力,搜集整理了大量中、英、法文史料,逐条考源辨疑,详加按语,整齐排比,成此巨制。其中2800多件手札、档案,为初次整理披露,具有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并编有人名索引,殊便查检。
49元5本 信仰之旗与历史主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信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仰之旗与历史主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信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范美香
¥22.66
【内容简介】 顺应历史大势,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我们党百年光辉历史的优良传统。*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进信仰建设,以增进党和人民*的历史主动,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本书按照“为什么信?”“信什么?”“怎么信?”的线索,系统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信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信仰建设的规律和当代价值,以期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信仰建设提供参考。言必有据,本书引用*的文本,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信仰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全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49元5本 中国简史 二册(少年简读版)
中国简史 二册(少年简读版)
主编:毛瑞方
¥17.00
撷取中国历史的重要里程从君主制的建立到青铜器的发明,从分裂割据到王朝统一,从鼎盛到低谷、从没落到崛起,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不屈不挠、不断向前,缔造了群星闪耀、光辉灿烂的历史天空。
滦东壮歌
滦东壮歌
陈厉辞, 曹明迪
¥34.65
本书为历史纪实类作品,主要介绍革命战争时期,滦东的文艺工作者坚持在敌后展文艺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下创作文艺作品的史实。“滦东”是滦河以东地区的简称,位于冀东东部。抗战爆发后,东北军民流亡关,滦东民众最先听到《松花江上》《流亡曲》等流亡者的歌声。1933年长城抗战从山海关响,东北军在滦东浴血阻日军。29军的《大刀行曲》最早闻声于滦东长城各口。有了这些根植群众的文化基础,文艺工作才能在滦东抗战中发挥更大作用,群众的抗战热情才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爆发。1942年末, 随着《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冀东建立文艺团体尖兵剧社,并于1943年挺滦东, 播撒抗战文艺的火种。两年间,滦东涌现了前锋剧社、七月剧社、海滨剧社、抗日影社、救国报社、大众报社等大量革命的文化团体。大量知名艺术家、摄影家来到滦东,辟抗日文艺战线,使滦东的文艺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启蒙与发展。
东观汉记校注(全二册)--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东观汉记校注(全二册)--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东汉]刘珍 等撰 吴树平 校注
免费
《东观汉记》是一部以纪传体撰写东汉一代历史的鸿篇巨著,由东汉刘珍、蔡邕等几代史学家相继修撰而成,记载东汉自光武帝至灵帝一百三十余年史事。它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当代史,此后诸家东汉史书多取材于此。《东观汉记》在汉末六朝时代极受重视,曾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后来逐渐散佚,元代即已不存,直至清代,有姚之骃辑本八卷和四库全书馆臣辑本二十四卷。 《东观汉记校注》是吴树平先生利用古代类书、史书古注等多种文献重新辑佚、校注而成。全书分为二十二卷,其中纪三卷、表一卷、志一卷、传十五卷、载记一卷、散句一卷,辑佚文字皆注明出处,并通校两个清代辑本,方便东汉历史研究者参考。
魏氏文化源流研究
魏氏文化源流研究
魏成刚
¥63.00
魏姓,此姓氏有出自姬姓、芈姓等多种说法。魏姓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省南部-带,现已遍布全国各地,是当今姓氏排行第47位的大姓。魏姓历史上出现了众多名人,如魏武子、魏无忌、魏徵、魏源、魏良辅等。魏姓是以委蛇肥遗龙虺为图腾的炎帝支鬼姓的苗裔。魏姓族徽由三部分组成:左边的女性象征炎帝魁隗氏的母亲任姒,手举着颗粒饱满的麦穗,右边的肥遗龙( -头双身龙)象征鬼(远古时指祭祀的巫师) , 中间的禾代表其农业发明。当代魏姓的人口已近570万,列在中国第44位,大约占中国人口的0.4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魏姓人口由45万增到570万,增长了11倍多,魏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河北三省,大约占魏姓总人口的28% ,其欺分布于湖北、陕西、陈、江苏甘肃、安徽,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魏姓人口。河南为当代魏姓大省,居住了魏姓总人口的9.6%。中国魏姓的分布形成了秦川、豫冀两块魏姓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