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乡村剪纸经典
¥85.14
“非遗?中国剪纸经典系列”共12本,每本书按照各自的主题收录了经典的剪纸300~500幅(全部采用作者本人藏品拍摄),5万字左右的艺人介绍、剪纸的制作技艺、剪纸背后的文化及相关说明。本丛书的优选亮点和不可替代的特色是以藏家藏品的保证优势,用实物资料说话,所有图片都是从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真迹中精选。

中国生肖剪纸经典
¥85.14
“非遗?中国剪纸经典系列”共12本,每本书按照各自的主题收录了经典的剪纸300~500幅(全部采用作者本人藏品拍摄),5万字左右的艺人介绍、剪纸的制作技艺、剪纸背后的文化及相关说明。 本丛书的很大亮点和不可替代的特色是以藏家藏品的保证优势,用实物资料说话,所有图片都是从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真迹中精选。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诚信篇
¥17.11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诚信篇》,分为以诚感人、信守承诺、舍生取义、知错能改、爱要真诚、以诚待人和知恩图报七个章节。每章包括来龙去脉、知识广角、佳作赏析和悟•絮语四个部分。从多个角度讲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故事,并对原有核心内容行丰富扩展,让读者感受到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诚信正能量。

中国娃娃年画经典
¥128.14
“非遗?中国剪纸经典系列”共12本,每本书按照各自的主题收录了经典的剪纸300~500幅(全部采用作者本人藏品拍摄),5万字左右的艺人介绍、剪纸的制作技艺、剪纸背后的文化及相关说明。 本丛书的很大亮点和不可替代的特色是以藏家藏品的保证优势,用实物资料说话,所有图片都是从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真迹中精选。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附音频(试读本)
免费
《饮酒》二十首和《拟古》九首是陶渊明非常重要的两组诗,其内涵极为丰富。《饮酒》二十首虽然以酒为题,而其意并不在于酒,其中更包含着陶渊明对仕隐出处、盛衰荣辱、历史现实等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思索,真实地展现了陶渊明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挣扎和坚持。《拟古》九首的用意也不在摹拟古人,而是借拟古之题以自抒怀抱,申述在晋宋之交的衰乱之世中自己的理想与持守,同样体现了陶渊明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切考量。叶嘉莹先生通过对这两组诗的精微讲解,知人论世,广征博引,着力剖析陶渊明遭逢世变的心路历程与人生选择,把陶渊明诗中幽微深隐之处一一阐明,成功地凸显了陶渊明高洁自守的品格和任真自得的境界。

叶嘉莹说杜甫诗:附音频(试读本)
免费
杜甫在唐朝诗歌的历史演进中,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一千五百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他现实的生活,所以也被称为“诗史”。作者结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对诗歌感发生命的理解,深入讲解了杜甫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对《秋兴八首》作了详细的解读,引领读者走进杜甫的诗人心境。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插图本)(试读本)
免费
现代根植于传统!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语言、艺术、服饰、习俗等等,无不蕴含着传统的因子。了解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代。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详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百科全书。本书通过有趣的提问、巧妙的切入,用生动有趣的文字、直观形象的图片,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职官典制、民生礼俗、衣食住行、体育娱乐、建筑园林、书画艺术、戏曲曲艺等等各方面的文化常识。一本书在手,让我们通古知今!

一本书读懂中国近代史(试读本)
免费
细节可以反映历史,也可以改变历史。将历史长河中的点点细节连结起来,即是一种解读历史的方式。本书选取1840—1949年间的历史细节,采用由点到面、繁简结合的编排和写作方式,勾勒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描绘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阐释历史现象的前因后果,以展示近代中国的历史全景。主体内容是历史故事,附以大事年表及相关链接、小常识、历史图片等。


中华文化公开课——礼仪文化十讲
¥14.99
古代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

后汉书(精)全四册--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免费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新朝起,至汉献帝让位,曹魏代汉止,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叙事生动,简明周详,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断代正史。

中华经典素读本第一册(一年级上)蒙学编--中华诵·经典素读教程系列(试读本)
免费
本书为中华经典素读本第十册之诸子百家编,内容包括《管子》《孙子》《墨子》《荀子》《韩非子》选,划分课时、加注拼音、大字呈现。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试读本)
免费
本书是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周汝昌先生撰写的一部讲解唐诗宋词的名作。所选诗词作品,并不遵循常见的“文学史模式”,而是完全以“个体鉴赏”为出发点,考虑到一般读者的接受水平、兴趣及作品本身的浅深难易。作者的意图,是引导读者去发现与感悟古典诗词的美,着重的是情思、笔致的深层领略。这是一部既“引人入胜”、又“渐入佳境”的著作。

古文观止(国学大书院)(开启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启迪人生智慧之扉的一道亮光)
¥6.99
《古文观止》是清代文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个古文选本,上起先秦,下迄明代,共十二卷,选文二百二十二篇。本书所选以古代散文为主,间收少量骈文、韵文,绝大多数称得上历代古文的精华,而且篇幅长短适宜,又有注释评析,便于初学者熟读记诵,反复揣摩,从中领悟文章立意、布局、措辞、造势等,找到学习写作的门径。正是由于具备以上优,本书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行以来,广为流传,深受学者喜爱,影响至今不衰。


国学知识入门·大家谈(套装5册)(国宝级大师的匠心之作)(文学家鲁迅、梁启超,历史学家谭其骧、王敦书等倾情推荐)
¥49.99
本套装包括《国学概论》、《国学常识》、《国史纲要》、《吕思勉国学经典入门》、《中国书画入门》。《国学概论》:作者章太炎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曾称赞:“章太炎身上有先哲的精神,是后生的楷范”。本书是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综论。全书分为“国学概论”和“国学略说”两部分。“国学概论”是章太炎先生于1922年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演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等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国学略说”主要讲述了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个国学门类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国学常识》: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曹伯韩先生所著的一部国学知识读物,涵盖了中国传统的语言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哲学、科学、艺术等诸多门类,以浅显畅达的文字逐一介绍了各门类的历史源流、代表人物和学术特点。本书虽成书年代已久,但其学术理念和研究角度颇具现代性,语言浅显易懂,堪为国学入门和研究读本。《国史纲要》:本书原为20世纪30年代雷海宗先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讲授中国通史的讲义,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描述了自史前时代到近代(1912年)中国的历史变迁,对此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扼要而不失精细的分析,系统而又清晰地梳理了我国从古至今朝代更替、治乱循环的历史脉络。本书语言通俗、逻辑严密、观点权威,成一家之言、开风气之先,读之使人豁然开朗。《吕思勉国学经典入门》:全书共分三篇,分别为经子解题、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内容涉及论读经之法、论读子之法、史学定义、史籍溯源、史学缘起、史部大略、史家宗旨今夕异同、论搜辑考证、论史事之法、史学演进趋势、读旧史宜注意之点、治古史的特殊方法,等等。三篇内容都是吕思勉先生盛年时期,指导学子学习国学的入门佳作,至今对国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中国书画入门》:本书集结了三位文化大家——诸宗元、叶鋆生、陈师曾关于书法绘画的经典篇目。全书系统讲述了书学中书体、笔法、字之结体及运用、学书之次第,画学中画体、画法、用笔、设色等基础内容,并梳理了中国文字、书道及历史上一些中国画派的传承等知识,后一章的“陈师曾讲中国绘画史”部分,则重点讲解了清代山水、花卉的派别,中国人物画的变迁等专题性文章。全书行文浅显,知识丰富且通俗易懂,是书画爱好者较佳的入门指导书。

楚辞(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试读本)
免费
本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之一种。《楚辞》是西汉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我们以《楚辞》注本的集大成之作宋代洪兴祖的《楚辞补注》为底本,约请专家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逐段翻译;每篇前的题解,考证写作时间,概述诗歌主旨。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

吕氏春秋(精)上下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免费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吕氏春秋(套装上下册)》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60篇,体现了秦统一六国前夕的哲学和政治思想新趋势,保存了大量先秦史料和科学文化方面的珍贵资料。本次译注,作者以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刊刻的毕沅校本为底本,参校了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多种元明刻本,并吸收了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等著作和一些重要的现代研究论文的成果。全稿按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安排。题解展示了各篇的主要内容,并对其文献价值与思想意义进行了简要概括,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流畅,是帮助普通读者了解这部重要的先秦典籍的有益普及读物。

资治通鉴(全二十册)(平装)繁体(试读本)
免费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向为史学界所推崇,在收集史料、考订事实、编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润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成就,使古代历史研究的基本典籍。点校本以清朝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为底本,是史学界通行的整理定本。

列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试读本)
免费
《列子》一书,《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录《列子》八篇,班固曰:列子“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到唐天宝元年,唐玄宗下旨设“玄学博士”,把《列子》等四部道家著作列为经典。之后,道家一直奉《列子》为圭臬,认为它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成为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试读本)
免费
本书系名家力作,杨伯峻先生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精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精准,译文流畅明白,不但给专业研究者提供了若干研究线索,更便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论语》原文,实为雅俗共赏之佳作。

论语译注(大字本)(试读本)
免费
《论语》20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蕴涵着儒家为核心基本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经典。在古今诸家注疏中,尤以今人杨伯峻先生的译注兼具权威性与可读性,被公认为适合于当代读者的《论语》读本之一。本书为简体大字本,加大开本及字号,版式疏朗,双色印刷,原文、译文及注释三部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可以有效减轻视力负担,并使阅读过程赏心悦目。繁体字本中《试论孔子》、《导言》、《论语词典》等,是杨伯峻先生的研究心得,欲深入学习、研究《论语》或古代汉语的读者,敬请参阅繁体字本《论语译注》。

二十四史 (简体横排本) 全六十三册(平装)(试读本)
免费
“二十四史”用统一的纪传体裁,系统、完整地记录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共计3249卷,约4200万字。清代钦定为“正史”,堪称为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及充分利用“二十四史”中蕴含的丰富资料,中华书局在繁体竖排本的基础上,约请国内专家学者,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和国家语委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有关规定,结合古籍整理的具体要求,对“二十四史”繁体本进行修订,推出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