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59元6本 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
王莉、许星光、宋昭远 主编
¥23.44
本书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在长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由五部分组成,包括绪论、误差理论及实验数据处理、基础实验、近代及综合实验、设计性与研究性实验。读者可以在书末附录中查找实验内容涉及的常用物理常数。为了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要求,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多数实验都包括“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两部分,还有部分实验安排了“实验拓展”的内容。这样有层次的实验内容安排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优秀学生的深造。设计性与研究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实验过程的设计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对物理学科有兴趣、又具备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空间。本书各章节的内容和实验项目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且循序渐。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普通物理实验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并适合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
59元6本 北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北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吴才聪
¥20.40
精准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技术,而以卫星导航为首的空间信息技术又是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渗透应用到精准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本书结合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应用案例,以及著者的*实践,论述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以及GNSS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GNSS应用基础设施、农机管理调度技术与应用、变量作业控制技术与应用、农业高精度作业技术与应用和海洋渔业监控管理应用。本书突出典型性、新颖性、创新性、实用性,除了国内外典型案例外,其大部分内容均为著者的亲身实践和首次发表。
59元6本 化学专业综合实验
化学专业综合实验
陈凌霞 主编
¥14.16
《化学专业综合实验》内容包括精细有机合成实验、天然产物的提取、综合分析实验、无机材料的合成和高分子化学实验五部分,涵盖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精细化工、材料化学等专业知识,并在实验中加了大型分析仪器的使用操作和常见的材料表征方法,在专业性、综合性方面一步提高和凝练。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扩大知识面,学习和体会科研的方法和过程,也为做好毕业论文下良好的基础。本书是为已完成基础化学实验的大学本科化学、应用化学专业三年级学生设的实验课程的教材。既可供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科技人员参考。
品读西学系列——房龙三部曲·人类的故事(试读本)
品读西学系列——房龙三部曲·人类的故事(试读本)
(美)房龙 著,李娜,王阳光 译
免费
人类的脚步在空灵的宇宙中踩着生命的旋律,时间老人用睿智的目光为他们的足迹行着洗礼。生命本身即是奇迹,人类的出现也为这一奇迹抹上了一道重重的色彩,使其更加绚丽、神秘。《人类的故事》以澄澈的目光对人类的历史投以深情的人文关怀,使其在彰显历史厚重之余,更散发出了人性的永恒魅力。   从人类的起源到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精辟论述,房龙的这本《人类的故事》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和俏皮睿智的文笔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其中有节奏明快的“大历史”叙述,也不放过任何真正影响人类文明程的事件和细节,无论是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或是通读过浩繁巨著的专家,都可以在这本经典的通俗人类史中获得启发和阅读快感。
有机环合反应原理与应用
有机环合反应原理与应用
孙昌俊、刘少杰、李文保 主编
¥91.91
本书分为两编,编为碳环化合物,第二编为杂环化合物。对每一种环合反应,从反应机理、影响因素、适用范围、应用实例等方面行总结。本书正是对环合反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行详细介绍,包括反应类型、反应机理、适用范围,具体应用实例等。
59元6本 卫星导航标准化研究
卫星导航标准化研究
李冬航
¥25.91
本书以卫星导航标准化为研究方向,从介绍标准化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方向入手,阐述当前国内外标准化发展的形势和趋势,进而分析卫星导航标准与标准化,特别是国内卫星导航标准化有关理论、现状、需求等问题,详细论述作者针对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和设计,探讨总结围绕北斗标准化若干相关问题开展研究所形成的初步认识。
59元6本 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
罗盛旭,范春蕾
¥10.98
《分析化学实验》包括化学分析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两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了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定量分析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然后按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安排实验内容,本书共安排了45个实验项目,实验内容与生产、科研结合紧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科学研究思维。《分析化学实验》可作为化学、化工、医药、环境、生物、农林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质检、环保等部门的科技人员参考。
59元6本 氮氧同位素示踪河北平原包气带和地下水中氮的来源与迁移转化机理
氮氧同位素示踪河北平原包气带和地下水中氮的来源与迁移转化机理
高太忠、庞会从、刘艳芳、李秀荣 著
¥26.99
本书主要以河北平原为研究区,运用氮氧双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环境微生物技术及室内模拟实验,应用数学模型模拟预测氮的迁移转化规律,系统研究了河北平原的包气带和浅层地下水中的氮来源、污染过程及其地下水的氮污染的影响。通过监测浅层地下水中氮污染物并行双同位素示踪,查明了河北平原包气带和浅层地下水中氮的污染来源;通过研究农田土壤中氮的迁移转化,查明了地下水和包气带中氮的迁移(转化)机制。针对河北平原潮土、褐土中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对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行富集、分离筛选和鉴定,得到八种高效菌种。采集任丘、宁晋、阜城、文安、武强、沧州运河区6个地区的潮土,涿州、无极、宁晋3个地区的潮褐土,运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水质,并加促氮素代谢的加强菌和拮抗病虫害促植物生长的拮抗促生菌,分别对不同水质滴灌下群落结构和氮素代谢产生的影响行小白菜土培实验。利用高通量测序,能够针对某个菌种,测定出上百株细菌的基因组序列,为分类全基因组信息提供技术基础。本书适合农业土壤、水文水资源、水文地质学和生态环保领域的科研、规划、管理、教学工作者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59元6本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王元兰、邓斌 主编
¥25.91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在*版基础上行修订。本书是根据高等院校教学要求,本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对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教学内容行适当地删选、革新和融合,组成了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分散体系(稀溶液、胶体),化学反应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定量分析概论,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分析,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分析,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法及元素选述等内容。教材各章前均附有学习要求,各章后均附有知识拓展和精选的思考题和习题。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套有电子课件,思考题和习题配有电子版参考答案等。
水溶性高分子
水溶性高分子
王宇(主编)
¥108.41
本书是关于水溶性高分子理论研究及应用实践的专业学术著作。对水溶性高分子在中国的历史沿革、生产制造、理论研究及市场应用都做了详细阐述。本书强调创新,定义水溶性高分子是绿色环保的水性新材料,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属于未来的战略新兴产业。全书分上下两部,共31章。上部为水溶性高分子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包括天然、半天然和合成类水溶性高分子,共21章。下部是水溶性高分子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应用,共10章。本书可供水溶性高分子行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也供有关大专院所、科研单位的师生使用及为政府,投资人提供决策参考。
59元6本 电磁兼容(EMC)技术及应用实例详解
电磁兼容(EMC)技术及应用实例详解
张亮
¥24.95
     本书从产品的设计和试验两条主线出发,系统地讲解了电磁兼容设计这门新技术,以及电磁兼容的相关标准与实施。在门篇中通过各种电磁兼容试验,介绍了国家现行标准的试验技术,使读者能够对电磁兼容技术有充分的认识;在提高篇中本着实用的目的深浅出、循序渐讲解了电磁兼容的各种技术手段,并且尽量避免了冗长的理论公式,使读者能够很轻松地掌握电磁兼容这门技术;后,在精通篇中本书通过一系列实例深化并补充了对电磁兼容标准和技术的理解。 
中国古代化学(试读本)
中国古代化学(试读本)
赵匡华 著
免费
在古代,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更没有现代化学科研究的模式。这本小册子将用史话的笔法,把这些化学成就中主要的方面做个简要的描述。希望它将激励我们今人,振奋精神,立志图强,建设今天,并创造更壮丽的未来。
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诺贝尔奖和基本粒子(试读本)
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诺贝尔奖和基本粒子(试读本)
杨建邺 著
免费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曲折而漫长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哲学家指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但是。直到20世纪初。才由法国物理学家证实了原子的存在。事情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原子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于是,质子、中子、中微子、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纷浮出水面。但是,随后人们发现,质子、中子和介子等也不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由更基本的组“夸克”组成。1995年人们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后一个夸克的搜寻,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是按照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粒子世界由62种粒子构成。但人们只证实了60种粒子的存在。可见,要认识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论宇宙的体系(试读本)
论宇宙的体系(试读本)
(英) 伊萨克·牛顿 著,赵振江 译
免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论宇宙的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环绕地球的力按照离地球的距离的平方的反比减小,这在地球是静止的假设下被证明、依据地球是运动的假设,同样的事情被证明、力按照离地球或行星的距离的平方的反比减小也从行星的偏心率和拱的极为缓慢的运动得以证明、指向各个行星的力的强度,强大的环绕太阳的力、弱的环绕地球的力、诸行星的视直径等。
信息化十讲(试读本)
信息化十讲(试读本)
邹生 主编
免费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全球范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不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采用讲座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性、前瞻性、知识性相结合,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内容体系、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从信息化建设者的角度讨论信息化在哪些领域有些什么样的应用以及应该如何去推这些应用。 全书共分十讲,除了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综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鸿沟、农村信息化、信息安全管理等专题以外,还对近年来发展的一些新领域,如RFID、物联网、无线城市、泛在网络、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和经济绩效评估等做了深浅出、通俗易懂的介绍。 本书适合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群众阅读和参考。
59元6本 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及应用
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及应用
张永刚 等
¥24.50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海洋强国,提高认识海洋、发海洋、利用海洋、管控海洋的综合实力,需要我们有效利用各种海洋现象,提升海洋自主创新能力,跟踪和探索海洋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是海洋中的特殊现象,如何了解并掌握海洋波导现象,实现海洋中声光电的超视距传播,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本书是“军事海洋学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军事海洋环境中的海洋声光电波导现象,重论述由这一现象产生的声光电超视距传播,终落实到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的军事应用上。
59元6本 生命课堂的100个故事
生命课堂的100个故事
夏晋祥
¥18.36
生命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是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在生命课堂实践中,有许多感人的瞬间、难忘的人和事、精彩的对话……本书系从事生命课堂实验的广大一线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撷取的一个个感人的、难忘的在生命课堂发生的真实的人和事,读过之后,会让人深思考,反思教育、重构课堂。
59元6本 三峡库区紫色砂岩地主要森林类型水文效应研究
三峡库区紫色砂岩地主要森林类型水文效应研究
李婧,孟祥军
¥15.60
森林水文效应研究是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森林水文效应是指森林对水平衡要素及水文情势的影响。森林的水文效应是通过森林植物、枯枝落叶和森林土壤三个作用层对降水的再分配综合体现的。
59元6本 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研究
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研究
李永平
¥41.30
在实验研究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该种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在拉伸时即呈现明显的非线性。造成这种非线性的主要原因是纤维加捻、偏轴拉伸以及基体的粘弹性行为 本书利用实验研究、机理分析、数学建模、数值模拟等手段展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系统地研究了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力学问题,从加捻纵向拉伸非线性、无捻偏轴拉伸非线性,到加捻偏轴拉伸非线性; (2)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和载荷条件,分别建立了基于分段函数的纵向拉伸数学模型、单参数偏轴拉伸模型、多层次角度融合偏轴拉伸模型; (3)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行了数值模拟,并举例分析。
神奇石窟雕塑
神奇石窟雕塑
孙常福
¥6.8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事实虚构和预测
事实虚构和预测
纳尔逊·吉德曼
¥7.08
纳尔逊·古德曼是分析哲学、科学哲学和美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的《事实、虚构和预测》已被列入近50年十部*哲学著作之中。 该书是一部当代哲学经典著作。包括两部分,部分“困境”,讨论反事实条件句问题,是对反事实条件句早的讨论之一。第二部分“投射”,由3章构成,分别是“可能者的流逝”,“新归纳之谜”,“投射理论的前景”。著名哲学家普特南评论说,该书是我们时代的每一个严肃的哲学研究者不得不读的很少的几本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