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格尔全集(第6卷)
¥29.65
本卷收录的是黑格尔早创作的全部哲学体系草案的手稿残篇。黑格尔在此之前已经就逻辑学与形而上学及自然法进行过探索性的阐发,相关文献被编入历史考订版《黑格尔全集》的第5卷。而卷所收录的这些草稿在“得到阐发的全部哲学体系”这一有限的意义上被看做是黑格尔的“早的”体系草案。耶拿时期是黑格尔哲学创造的爆发期。从黑格尔耶拿时期的思想发展过程来看,本卷所说的全部哲学体系被看做是思辨哲学,也就是说,体系的另外两个部分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在此时依然隶属于思辨哲学的名下,还没有被明确划分为实在哲学。因此,自然哲学构成了本卷的主要内容,占据了全书四分之三以上的篇幅。

西方三大师——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24.00
本书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同时深地研究了《形而上学》等哲学问题,也介绍和评价了陈康、苗力田、王太庆等人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情况。既是一本合集,是学术著作。同时作者能够比较深浅出地介绍西方哲学的精髓,有助于普及。 目录如下: 在苏格拉底的审判庭上 柏拉图辩证法 亚里士多德 “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普罗泰戈拉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论哲学和哲学的对象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学问题 亚里士多德和分析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的结构(译文)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前言” 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序” 要重视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陈康——苗力田

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
¥11.20
这本《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共收集弗雷格著作、论文13篇,按内容大臻可分为四部分。 部分共两篇:《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论概念文字的科学根据》。对《概念文字》,没有全译,只选译了《序》,章,还有第二章的一部分。这些内容基本反映出弗雷格构造概念文字的思想,他构造的逻辑演算系统,以及他这套符号的使用和推演方法。 第二部分共四篇:《什么是函数》;《函数和概念》;《论概念和对象》;《论意义和意谓》。这四篇论文反映了弗雷格对函数、概念、对象、意义、意谓这些问题的以及围绕这些问题的形成的理论,这些认识的理论对现代语言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部分共三篇:《思想》;《否定》;《思想结构》。这三篇论文是弗雷格连续发表的系列论文,被分别称为“逻辑研究”的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这是他用非形式语言描述和刻画命题逻辑的重要论文,他还写了第四篇论文《论逻辑的普遍性》,可惜没有完成,因而未能在生前发表。 第四部分共四篇:《逻辑》、《逻辑导论》、《数学中的逻辑》、《论逻辑的普遍性》。这四篇均是弗雷格生前没有发表的论文。它们探讨了逻辑的对象,逻辑的性质,逻辑和数学的关系,充分地反映了弗雷格的逻辑观。

仪式思维
¥6.00
马里奥·佩尔尼奥拉就是当今意大利哲学界突出的人物之一。在意大利思想家比较年轻的一代中,他可算是一位主导人物,而且在广义美学框架内,发展了一套创新、富于想象力及批判精神的文体。 本书是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众多著作中被翻成英文的第二本。不但如此,本书还非常独特,因为它实际上包含了20世纪80年代中意大利出版的两部著作的精华:这两本书即是《模拟社会》和《过渡》。本书内容涉及到性、死亡和世界,主要展现了佩尔尼奥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过渡、表现和没有神话的仪式。 本书为“新世纪美学译丛”中的一本。阅读本书,不仅让人欣赏到佩尔尼奥拉的思想,而且还必将掀起新的思潮,为我们指引出以当代意大利哲学界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哲学与美学理论里的崭新方向。

失落的天书
¥20.75
《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自古被称为奇书,学者或据以考地理,或籍之以考神话,世人所津津乐道者则无非充斥其中的四海神奇、远方怪物。《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凭借缜密分析,澄清关于《山海经》其书的本来面目——一本曾经对华夏世界观发生过巨大影响的“天书”。

柏拉图及其思想
¥13.43
先师严群先生(1907-1985),字孟群,号不党(取“君子群而不党”之义),福建侯官人,是严几道先生(复)的侄孙。先生幼时即甚受几道先生钟爱,认为可成大器。七岁即始人私塾读《四书》、《五经》。人中学后,因阅读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著作,受其影响,遂立志终身致力于哲学的研究。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哲学系,继燕大研究院深造,于l934年获硕士学位。次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就读,同时教授中文,贴补生活。先生对古希腊文、拉丁文有深厚造诣,并兼通梵文、希伯来文、马来文、泰文等多种古文字,即是在美国刻苦学习所结的硕果。当时先生立志要从古希腊文翻译柏拉图全集,竟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在美国一面读书,一面译书,先后译出柏拉图著作达全集的三分之二以上。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先生竟拒绝在美国教书的聘约,以全部积蓄大量西方哲学书籍回到祖国,执教于母校燕大哲学系。

致达朗贝尔的信
¥7.20
我的文章所谈论的,不是什么空洞的哲学理论,而是一件有关一个民族兴衰的大事。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14.30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一书是布鲁诺的主要哲学代表作。从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叶先后被译成德、英、法、俄、西、匈等多种文本。该书确证:宇宙即太一,它是无限的、永恒的、统一的,有无数可居住的世界在宇宙中运动,太阳系只是其中之一。从而有力地驳斥了地心说,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它认为世界灵魂是形式本原,是万物的真正作用因,但形式“内在于物质”,并“被物质所规定、所限制”,形式离开了物质便没有存在。 布鲁诺还论证了对立面一致的原则。他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其开端、中段和结尾,其出生、成长和完成,无不是从对立面、通过对立面、在对立面中、走向对立面的”。象爱与恨、生与灭、弦与弧、*与小、热与冷、一与多等等皆然。他指出,这种对立面一致的情形是由于存在着同一个物质。 总之,这本书中译本的出版为我们深入研究布鲁诺提供了有利条件。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汉译名著本)
¥10.40
费希特系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在康德和黑格尔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大哲学家之一。本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书中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思想。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全部知识学之诸原理、理论知识学的基础和实践知识学的基础。?

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
¥40.28
本书通过考察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念,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作者认为,总体范畴在20世纪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总体观念代表了一种与整个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总体范畴的基础上将会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科学范式。关于人类未来社会的一切构想,也需要从对科学的总体范畴的理解出发,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结局不是根源于把总体范畴作为理论前提,而是由于在对总体范畴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


近世儒学史的辨正与钩沉
¥57.55
《近世儒学史的辨证与钩沉(精)》是作者彭国翔1997年迄今十五年间所选十三篇论文的结集。这些文字发表于海内外各种不同的学术出版物,尤以台湾的学术期刊为多。这十三篇文字都涉及大量中文古典文献,而台湾一直使用繁体字这一中文古典文献的原文,因此,本书选择首先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就是顺理成章的。


理想国
¥20.00
《理想国》一书是古希腊哲学三杰之一柏拉图作于壮年的代表作品,全书用对话体写成,以苏格拉底为主角,共分10卷,集中体现了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内容以探讨正义范畴为中心,谈及了道德、教育、专政、民主、独裁、共产、文艺、宗教等问题,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人类思想史上部系统探寻人类正义问题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

知行合一·洗心禅5
¥2.99
一个诗人,如果没有灵感,或者说没有灵性,那写出来的就只是文字的堆积;一个雕刻家,如果他没有赋予所雕刻对象于灵魂,那只不过是一块木头或者一堆石头而已。而如果你能在别人心目中烙下深刻的印象,那肯定是你灵魂的特质打动了别人,从而使之产生一种共鸣。

心经摸象
¥2.99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心经的研究,供读者阅读参考。

王阳明教你读心悟道
¥5.99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王阳明教你读心悟道》主要介绍:做人做到道貌岸然,藏头缩尾,虚言应世。那是白活了!做到“此心光明”,坦诚直率,任其性情,却又被人喜欢、尊敬,那才不枉了一世为人。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经典版)
¥27.00
在《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中,作者精心设计了12道检测思考清晰度的逻辑谜题,涵盖哲学、逻辑推理、信仰、思想一致性、禁忌底线、道德标准、艺术、身心灵、自由、终极逻辑常识等多个有趣话题。读者可以通过12道逻辑谜题检测思考的清晰度,快速提高思考力,抓住别人的思维漏洞!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21.26
“哲学史方法论”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三十年来的传统课程,由武汉大学哲学系的老前辈萧萐父、陈修斋、杨祖陶等人创立。该课程的学术信念是,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把哲学史和哲学看作是一致的(即历史和逻辑一致),在哲学史中寻求哲学规律,在哲学中奠定哲学史的根基。本书是在邓晓芒先生主讲本课程的录音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原来的课程是十六讲,但由于篇幅、录音设备及其他的原因,此处有两讲内容未能收,故成“十四讲”。在本课程中,邓晓芒先生对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说方式行了比较,提出了苏格拉底以追问的方式行学理式的辩论,而孔子以圣人的姿态用情感的方式行辩论,并且这两种方式决定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的观。作者对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实用主义偏向的检讨,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十大文化错位的阐述,其中贯穿了中西比较的方法。


我和你(深入反思西方现代哲学,关注不同主体的相遇和对话。)
¥19.99
《我和你》通过探讨“我和你”与“我和它”两种关系范畴,区分出经验世界与关系世界,对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行了深的反思。“我和你”的关系存在于两个能动的主体之间,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而是两个主动主体的相遇和对话。本书观对人文社科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破破新唯识论 摧惑显宗记【酣畅淋漓的辩驳文章,读懂《新唯识论》】
¥33.02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的两部著作。 《破破新唯识论》是一部反批评的著作。《新唯识论》(文言文本)1932年出版后,南京支那内学院刘定权(衡如)于同年12月在内院年刊《内学》第六辑发表《破新唯识论》予以驳难,欧阳竟无(渐)特为作序。熊先生随后于1933年2月出版本书反驳刘著;是书由北平斌兴印书局代印,北京大学出版部等处代售。此次出版即以该版本为底本,并参考中华书局1985年本校。 《摧惑显宗记》是熊先生又一部反批评著作,针对印顺法师1948年发表的《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一文。原稿以黄艮庸(庆)名义发表于1949年《学原》杂志二卷第十一、十二期合刊上,又收《十力语要初续》。1950年,熊先生改写此稿,并于前增写约万言,概述《新唯识论》要旨,又于后附录两长文,由大众书店印行单行本,题曰《摧惑显宗记》,署为“黄庆述”。此次出版以大众书店印本为底本,并参考湖北教育出版社《熊十力全集》本校。为体现辩论的来龙去脉,将刘定权、印顺原文并附于后。

重新发现法家
¥23.98
本书以“重新发现法家”为主题,主要探讨中国法家学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近代的法家学研究与法家思想的复兴。为了突出这一主题,本书不作全史的考察,而是选取了其中的一些重片断。基本上,这是一项介乎学术史与思想史之间的工作,以求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中国近代的“法家研究史”“法家评说史”“法家重估史”乃至“法家新史”的几种主要立场与方法、脉络与路线。故此,本书一方面对中国近代学者研究与思考法家的相关著述文献详加梳理、考订,另一方面则侧重于以“法治”问题为主线展示他们重新发现法家的主要识见与思想成就。其重内容在于,围绕《劝学篇》引发的论争分析法家在晚清的解放;探索晚清的法家学与法治主义;剖明中国近代释论法家“法治”思想的路向与歧见;梳理常燕生的生物史观与新法家思想;讨论陈启天的法家复兴论及其新法治观;以及挖掘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法家学研究等等。透过这些内容,展现法家在近代中国被重新发现的基本脉络和多元图景。

勉仁斋丛书:印度哲学概论
¥30.00
《印度哲学概论》原为梁漱溟于1918—1919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印度哲学课程期间的讲义,后经修订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印度各宗概略”“本体论”“认识论”“世间论”四篇,全面介绍了印度哲学各宗的思想及其与佛教的关系,启了学院派研究的先河,是中国现代印度哲学研究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