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渝名医温病拾遗
¥54.50
本书选录了20世纪70年代时重庆市著名老中医们对于温病的论述,其中包括了陈源生、龚志贤、熊寥笙、王希知等中医大家亲笔撰写的文字,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本书分为温病理论探索与临床验案两部分,再现当年重庆市老中医们的宝贵临床经验,使他们的智慧再放光芒,也使这段光荣的中医历史上不至于埋没,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宝贵经验对于现在临床有着极好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新冠疫情肆虐,段老心中着急,觉得将这一批老中医对于温病的论述整理出来,能够给从事中医防治急性热病的临床工作者们以启迪,对于急性热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俄译实践研究
¥47.50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全面发展, “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深实践,中俄两国在中医药教学、医疗、科研等领域内的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在中医药对俄教学和中俄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合作中,急需规范标准的俄文版教材和参考资料。 中医学基础的主要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一直以来,《黄帝内经》被看作是中医学之宗,是中医外译四十年来研究的热。《黄帝内经》被海内外中医译者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英语译本就有16个之多。中医英译,中医德译都取得了一定成果,而中医俄译发展较为缓慢,缺少权威的国际标准,俄文版中医药著作凤毛麟角且译文不精,远远不能满足中医药对俄传播的需要。中医俄语翻译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可以完全借鉴的参考文献。笔者希望借助本书,找到适用于中医俄语翻译的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本书的编写是中医对俄教学的基础建设工作,也是对俄临床医疗和对俄教学的实践需要。本书适合医学院校俄语生、中医药对外医疗和对外交流的人员、外语学院俄语专业学生学习借鉴,同时也为外语专业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张永杰临床经验集
¥38.00
张永杰,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全国名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有丰富临床经验及扎实的中医理论,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病及疑难杂症。本书系统整理了张永杰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张师治疗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病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并收集张师30多年来治疗的疑难杂症给予实录,且每个医案后均有按语,介绍老师辨证思维过程,用药经验及体悟。

名中医蒋丽霞医论医案精粹
¥66.00
本选题主要介绍广东省名中医蒋丽霞行医三十余年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案例、学术思想和医学科普经验。案例有小儿反复感冒咳嗽、小儿遗尿、湿疹、心悸、高血压、月经不调、痛经、胆汁反流性胃炎、头痛、泄泻等50余个。学术思想有大剂量运用单味中药的经验、膏方治疗不孕不育、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上热下寒体质调理等十余篇。医学科普经验有凉茶不能随便喝、春季流感预防方、抗疫六宝、高尿酸血症要慎用嘌呤含量高的中药等。

防癌抗癌食物与中药选用手册
¥90.00
本书分别收载了在50种癌症中经现代药理研究或有抗癌文献记载证明可不同程度抗癌的食物、药用食物和中药870味(含附药4味)。全书分为上下两篇。本书体现了中医与西医、防癌与治癌、食疗与药疗、辩证用药与精简食疗或外用验方的有机结合,融知识性、科学性和专业性为一体,涵盖了中药学、肿瘤学和食疗学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通过本书,读者可按癌症名称,选用其防治较宜的食物和中药,也可按食物或中药名称及其抗癌情况,选用较宜的食物和中药以防治相关的癌症。本书的应用范围也因这一“双选”而较为广泛,既可作为一般民众防癌的科普读物,又可作为医患人员治癌的参考文献。


中药产业创新与中药专利审查标准
¥54.50
本书通过*把握中药产业各主体的创新方向及专利保护需求,并结合国内外中药专利审查现状及审查标准,对我国专利审查标准进行研究,为中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探索一套能体现中药学科特色、符合社会需求、对中药技术发展保护力度强、标准清晰、易于执行的专利审查标准,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顺应时代要求,健全中医药“走出去”的顶层战略设计,促进中药产业创新发展。本书主要内容介绍了中药创新政策,梳理了中药领域各创新主体的创新保护需求,并基于实践案例和访谈调研方式总结我国中药专利审查尺度及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探讨我国中药专利审查尺度与中药各创新主体的创新保护需求间的契合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美国中药专利审查实践、中国台湾中草药相关发明专利审查标准,提出一套符合中药学科特色与创新发展需求的中药专利审查标准。


何嗣宗医著二种校评
¥47.00
本书将《虚劳心传》与《何嗣宗医案》合刊,一是能更好地展示何嗣宗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与统一;二是能完整反映何嗣宗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特色。本书与以往版本的不同处,是对原文逐段作详细校注与深度评析,使学者能更好地领会、理解,便于参阅和应用。

何氏方书三种校评
¥155.00
本书收录的三种方书,其中《何氏类纂集效方》与《何氏附方济生论*读》均为现代第一次出版,《医方捷径》虽经28世何时希编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于为影印抄本,舛误较多。今对这些文献作整理、校注、评析,并合为一部出版,使何氏方剂学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完整体现,便于领会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书中内容涵盖伤寒、杂病、胎前产后病、小儿病的脉证及汤方,亦有何氏历代所集效验方,还有何氏对于方剂的归集整理和分类。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中医临证思维
¥64.00
本书论述中医临证思维的主线是:直觉体验-基本观念-思维结构-公理体系-病因、病位、病性推理。全书分为理论篇和临床篇。理论篇的第一章概论中医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平衡思维、共性思维、模式思维;第二章阐述“气-阴阳”思维结构以及这一思维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观念;第三章运用公理演绎体系重构《伤寒论》,突出六经病-八纲证模型,展现辨病因、病位和病性的逻辑推理。第四章阐述中医临证思维的传承创新。临床篇选用了?P国维国医大师的医案和查房,介绍中医临证思维的实际运用,可参照理论篇解读。

十大楚药
¥318.50
2022年7月湖北“十大楚药”道地药材评选结果出炉:蕲艾、半夏、天麻、黄连、茯苓、福白菊、苍术、龟鳖甲、*、紫油厚朴和黄精(并列),共11种。全书分总论和各论,各论以“十大楚药”为研究对象,介绍品种概要,基原和品种、本草考证、产地分布、种质评价与新品种创制、种植(养殖)技术、产地加工与炮制、标准、品质研究与评价、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产品开发、展望、参考文献等方面的*新成果等。突出“历史久、品质优、规模大、创新强、疗效好”的楚药特色。注重学术性和实用性,重点体现“六性”,即: 道地性:主要体现“十大楚药”的种植历史悠久,产品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越。 重要性:主要体现“十大楚药”的种植规模和效益、全产业链建设和精深产品开发,产量和品质在全国有明显优势。广泛性:主要体现“十大楚药”在湖北省的区域分布,对当地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成长性:主要体现“十大楚药”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组织化程度,市场主体现状和市场前景。 有效性:突出体现“十大楚药”在功效、中医临床应用、健康养护产品等方面的作用。 支撑性:突出体现“十大楚药”在当地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行业、政府、部门支持力。

明清十八家名医医案
¥384.00
伊广谦、李占永主编的《明清十八家名医医案( 精)》共收明清两代十八位*名医家的二十一部医案。其中明代名医四人,即汪机(石山)、孙一奎(文垣) 、喻昌(嘉言)、李中梓(士材);清代名医十四人,即高斗魁(鼓峰)、尤怡(在泾)、徐大椿(灵胎)、薛雪( 生白)、吴瑭(鞠通)、王士雄(孟英)、程文囿(杏轩) 、蒋宝素(问斋)、谢星焕(映庐)、费伯雄(晋卿)、王泰林(旭高)、陈莲舫(秉钧)、张聿青(乃修)、余景和 (听鸿)。这二十一部医案即是他们医疗实践的真实记录。医案中保存下来的*其丰富的宝贵临床经验,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次出版,选取*佳底本,精心校,以满足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的需要。


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
¥30.50
为促国际中医药专业技术职称测评走上科学化、标准化轨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国际标准制定的规定程序,组织起草了《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国际中医医师测试与评审规范》以《国际中医医师专业技术职称分级标准》为依据,将中医医师分为助理医师、执业医师、专科医师、**专科医师、主任医师五个级别。从中医医师成长规律出发,明确了助理医师、执业医师、专科医师三个层次,以纸笔作答、临床技术操作为主要方式,重对考试者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行测评。**专科医师及以上职称,通过论文评议、有效病案审核与论文答辩,对参评者的临床、科研、带教、创新意识等能力行综合评价。


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44.50
方剂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必须的基础性课程,在中医专业、中西医临床、护理、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各专业都广泛设,是中医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和思政内涵。目前市面上类似的书暂未发现,该书的编写可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方剂教研室、思政教研室、中医文化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等提供教学研究素材。故预计书稿有较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初版印数计划在200册,再版的可能性较高。

绍派伤寒
¥66.00
绍派伤寒发端于明代,成熟于清末民初,因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而得名,是浙派中医学派的杰出代表。《通俗伤寒论》何秀山序曰:“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本书简要介绍了绍派伤寒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重阐述绍派伤寒代表医家张景岳、俞根初、章虚谷、何廉臣、张畹香、周伯度、赵晴初、胡宝书、邵兰荪、曹炳章、徐荣斋等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书末附绍派伤寒研究相关论文、著作目录,有助于读者一步了解绍派伤寒的学术脉络及思想。本书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国际中医药学科体系类目
¥14.50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中医药学科建设规划指导目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相关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科研、教育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


肝病中医辨证护理
¥31.50
《肝病中医辨证护理》针对常见肝病,如急黄、黄疸、肝癌、血证、肝着、肝癖、肝痈、积聚、鼓胀、肝热病等,按病种分型后再按每个证型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健康指导及并发症护理为基本思路行编排。 《肝病中医辨证护理》将整体护理与中医护理行融合,突出体现中医护理特色,体现传统中医与现代临床护理的珠联璧合,从而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让中医护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及路径化,对临床、教学、科研、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及相关的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肝病中医辨证护理》主要供临床、教学、科研、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为肝病患者及家庭的中医辨证护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适用于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诊疗
¥52.00
胃食管反流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治疗周期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本书介绍了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成果,从西医最新研究展及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角度,概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诊断及治疗方法。本书总结了关于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最新辅助检查手段及相关治疗新技术、新方法,归纳了中医经典理论和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治则治法、特色方药,同时整理了近年来有关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新成果,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出发,阐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辨治思维,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前瞻性,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郑惠伯医集
¥69.00
郑氏三杰即郑惠伯、郑邦本、郑家本,三人既是师承关系,也是国家两部一局命名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郑惠伯为首批,郑邦本为第三批,郑家本为第四批),同时亦分别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三人之中,郑惠伯是其长者,长于温病(2003年病故);郑邦本精于杂症;郑家本擅长中医妇科。为传承名医学术及防病治病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健康,特就三人的学术经验分别予以系统整理,并拟按“学术渊源、医理心悟、临证一得、经验方药、医案实录、薪火传承”等篇目分别成集。


莓茶与健康
¥53.00
莓茶,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黄酮含量*高的植物资源,被称为“黄酮之王”,具有抗氧化、清咽*、保肝护肝、抑菌等作用,目前得到大规模开发和研究,形成了相关产业链。但目前还没有专门论述莓茶与健康的书籍,本书拟*挖掘整理莓茶的文化与学术内涵,对莓茶的传统文化、本草著作、药理认识、科学研究、食用方法、养生保健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全书共分为八大章节,分别为莓茶文化、莓茶品鉴、本草与医药考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莓茶与养生保健、莓茶产品及产业概况,以期为莓茶与健康的科普、科研以及相关产品开发与宣传提供基础。


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与慢病管理
¥45.00
本书整理了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文献和相关指南,结合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及对类风湿关节炎瘀证病机的探索,不断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是本书的重,只有实现达标治疗的目标,才可阻断或延缓病情的展,减少关节致残或内脏损害的发生。强调慢病管理的重要性,是为了让患者客观地了解病情,提高依从性,定期检查评估,以优化治疗方案,维持长期临床缓解,取得更好的治疗结局。

梅全喜论中药全集.药史本草分册
¥119.50
本分册为梅全喜教授论药史本草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了梅全喜教授对李时珍《本草纲目》、葛洪《肘后备急方》及本草考证方面的研究。全书共分三章,章主要介绍梅教授对李时珍生卒时间及《本草纲目》学术价值、药学贡献、具体药物等研究,第二章主要介绍梅教授对葛洪生平、药学应用、临床学术及《肘后备急方》医药学贡献等研究,第三章则重介绍了梅教授在医药古籍药物考证、道地药材与地产药材考证、方药与药物应用考证等药物本草考证研究内容。本书对梅全喜教授在药史本草研究方面取得成绩行了全面系统阐述,融合了梅教授药史本草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与应用价值,对于学习梅教授药史本草研究经验,研究药史本草考证者以及热爱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读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相信本书出版必定能为启迪后学、繁荣学术、推药史本草研究向前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