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东游考察学校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东游考察学校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关赓麟著,孔繁文、吴国聪整理
¥18.00
 《东游考察学校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是“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系列之一。关赓麟(1880-1962),广东南海县吉利乡人,近现代著名学者、实业家。关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清 廷赴日本日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考察之记,为期七月,考察了日本各地大、中、小学及其附属机构共七十余所,详细记录日本的学校设施、规模制度等。  
49元5本 翁同书手札系年考(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翁同书手札系年考(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清)翁同书 著,李红英 辑考
¥32.00
翁同书(1810 1865),字祖庚,号药房,又号巽斋。翁心存长子。本书收录翁同书写给翁心存、翁同爵、翁同龢、翁曾源等人的信札百余通,时间从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光绪四年(1878),长达三十多年,涉及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除了生活日常,还有耳闻目睹的地方军政、官场百态、历史事件,可与史书记载互证互补,从中亦可见当时人对事件发生的描述与评价,对于清末历史的研究颇具价值。
49元5本 胡嗣瑗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胡嗣瑗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胡嗣瑗著,裘陈江整理
¥19.00
日记自1931年2月17日至1931年10月22日,反映了溥仪“小朝廷”的实况,详述了溥仪与日本朝野上下联络,欲图复辟的种种活动,是伪满洲国成立、筹划的*手史料,反映了日本以资金及人才全力扶持溥仪、分裂中国的罪恶行径。
49元5本 王承传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王承传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王承传著,冯雷,王洪军整理
¥17.00
王承传,字钦尧,安徽桐城人。其《日记》为清末随出使德国大臣荫昌驻德国所记。《日记》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止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保留了当时德国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的历史资料。主要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三方面有价值的史料:(一)德报中的日俄战争;(二)待清廷专使访德;(三)柏林大学教育状况管窥。
49元5本 辜鸿铭信札辑证(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辜鸿铭信札辑证(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五辑)
辜鸿铭著,吴思远编译
¥28.00
本书辑录清末民初著名文人辜鸿铭的100余通现存信函,绝大部分为英文书写,包括私人信函和在报刊上发表的公共信函,译成中文。信函起始时段几乎涵盖了辜鸿铭留英回国后至逝世前6年的全过程。其中绝大多数为未刊资料,极具史料和文学价值。
黄秉义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黄秉义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黄秉义 周兴禄
¥175.00
《黄秉义日记》记于1902—1918年,底本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原稿共六十四册,其中缺第五十二册。黄秉义,台州葭沚人,原名“黄崇沛”,曾用名“黄沅”后改名“黄秉义”。《黄秉义日记》 对清朝末年时政大事、浙东社会生活、官场商界人物轶事等有较多记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嘉泰)会稽志(试读本)
(嘉泰)会稽志(试读本)
[宋]沈作宾修 [宋]施宿等纂
免费
《(嘉泰)会稽志》二十卷,宋沈作宾修,施宿等纂,内容主要介绍绍兴历代建制沿革、职官姓氏、城市建设、贡赋*、文物古迹、山川形胜、历代诗文等。书前有嘉泰元年陆游所撰序言,详述修志情形。《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此书:“不漏不支、叙次有法,如姓氏、送迎、古第宅、古器物、求遗书、藏书诸条,皆他志所弗详。宿独能搜采辑比、使条例秩然。”此书宋刊本已佚,后明清两朝均有重刊。此次影印,以国家图书馆藏明正德五年(1510)刊本为底本。
赤松子章历校释--道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赤松子章历校释--道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刘祖国校释
免费
《赤松子章历》,凡六卷,主要记载了早期天师道的上章科仪,备列向上天祈福消灾上章时所必须注意的各种事项。全书可分“章”和“历”两部分:“章”包含章信、章辞、上章宜忌、书章方法以及六十七通可供直抄写使用的章奏模板等;“历”指有关阴阳五行、天文历法、星占学等古老的民间择日方法。 本书以《正统道藏》本为底本,参校以《道门定制》《要修科仪戒律钞》《登真隐诀》等摘引过《赤松子章历》的相关文献。  
读史札记
读史札记
方士华 李天云
¥5.50
本书收录了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吴晗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表于国内各大历史学术杂志上的历史研究随笔,属于考据型历史作品,全书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排,是研究明史的经典著作。 其中有考证《金瓶梅》出书时代和作者真伪、论述《金瓶梅》与《清明上河图》关系的《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有记载明代*与兵员以及募兵、军饷与国家财政等军事问题的《明代的军兵》;有介绍明朝取得天下后,建立国子监培养治国人才起始经过的《明初的学校》等文章。
明史简述
明史简述
方士华 李天云
¥5.50
本书是1962年吴晗先生应中共中央党校的邀请演讲明史的演讲稿,1980年由中华书局定名为《明史简述》并出版。本次出版不仅完整收录了这一部分,还收录了《胡惟庸党案考》《晚明仕宦阶级的生活》《明成祖生母考》《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四篇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明史研究文章,作为补充阅读内容供读者参考。 为*大限度地保留经典作品的原貌,本次出版对原文句式、字词用法等均不作改动,仅对衍字、错字、漏字等明显错误进行了统一调整。
49元5本 人间词话:彩插精装版
人间词话:彩插精装版
王国维
¥15.60
本书精心汇集了王国维亲手删改后的六十四则《人间词话》原本,收录了其剔除掉的四十九则,并对原作行注解、赏析,其中书中提及的诗词附有出处及原文,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多幅与书中内容相应的国画作品更是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49元5本 孙子兵法:精装
孙子兵法:精装
(春秋)孙武
¥20.00
世界上*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
袁枢
¥90.08
由《武韦之祸》《太平公主谋逆》两篇组成。《武韦之祸》叙述了武则天入宫后如何一步步迈向后宫和朝堂的权力,展现了武则天突出的政治才能、坚毅的决心和驾驭局势的能力。武则天开启了女主执政的先例。后来,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女性也争相仿效,被视为“后武则天时代”。正统史家对武则天和韦后的专权一直抱有敌意和偏见,称其为“武韦之祸”。《太平公主谋逆》叙述了太平公主如何受到母亲武则天的宠爱,又如何通过参与恢复李唐王朝、诛灭韦氏集团的政变一步步扩大自己的权势,终被唐玄宗李隆基铲除的历史过程。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五)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五)
袁枢
¥90.08
由《南诏归附》《宦官弑逆》《朋党之祸》《武宗平泽潞》《裘甫寇浙东》五篇组成,主要记述唐中晚期的政治事件。《南诏归附》记载了在唐朝支持下建立的南诏国,一度叛离唐朝归顺吐蕃,又叛离吐蕃归附唐朝的经过。《宦官弑逆》《朋党之祸》叙述了唐中期以后宦官专权乱国、乱政、乱军、乱民,朝官和宦官的生死较量,统治集团内部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和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之间的斗争。《武宗平泽潞》记述武宗平定刘稹泽潞之叛的经过,《裘甫寇浙东》记述浙东裘甫起义和宣宗镇压农民起义的经过。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一)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一)
袁枢
¥90.08
由《三家分晋》《秦并六国》《豪杰亡秦》三篇组成,记叙了春秋末年到秦王朝末年的历史。《三家分晋》主要叙述春秋末年晋国公室衰微后,新兴封建势力赵、魏、韩三家战胜势力强大的智氏,终瓜分智氏土地,形成三家分晋的历史过程。《秦并六国》主要叙述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强盛后,采取巧妙的斗争策略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豪杰亡秦》主要叙述秦王朝统治时期,焚书坑儒,大兴土木,施行暴政,各路豪杰奋起推翻秦王朝的历史过程。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七)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七)
袁枢
¥90.08
由《两匈奴叛服》《诸羌叛服》《鲜卑寇边》《嬖幸废立》《梁氏之变》五篇组成。《两匈奴叛服》《诸羌叛服》《鲜卑寇边》,叙述了南北匈奴与东汉王朝之间的战争及其归附、羌族不断起兵反叛以及东汉屡次派兵镇压、鲜卑族壮大后与东汉王朝发生冲突战争的历史过程。《嬖幸废立》《梁氏之变》记录了东汉殇帝、安帝、北乡侯、顺帝的继位过程和东汉外戚梁氏家族的兴衰以及和帝至桓帝年间宦官与朝臣、外戚的斗争。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二)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二)
袁枢
¥90.08
由《西晋之乱》一篇组成,记叙了晋武帝死后外戚专权、后宫干政、“八王之乱”及西晋灭亡、东晋建立的过程。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建立政权,而西晋王朝内部则争权夺利、不断内讧,走向灭亡。司马睿在南迁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东晋,地位逐渐巩固。此时期虽然经济遭受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但加速了民族的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六)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六)
袁枢
¥90.08
由《慕容叛秦复燕》《丁零叛燕》《拓跋兴魏》《魏伐后燕》四篇组成,记叙了东晋时期北方各政权的兴起与更替的历史过程——前秦与东晋淝水之战后进入衰败期,部将纷纷反叛,建立了后秦、西秦、后燕、西燕。各政权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内部争权夺利纷争不断,走向衰亡。拓跋氏利用这一混乱局势,几经沉浮,终于崛起,并开始讨伐后燕,终灭了后燕。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八)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八)
袁枢
¥90.08
由《冯跋灭后燕》《蒙逊灭西凉》《乞伏灭南凉》《蒙逊伐西秦》《刘裕灭南燕》《刘裕灭后秦》《赫连据朔方》《魏灭北燕》《魏灭夏》《魏灭北凉》《魏平仇池》十一篇组成,叙述了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的内政、相互攻伐、兴亡的历史过程——冯跋兄弟乘后燕内乱灭亡后燕、建立北燕;北凉沮渠蒙逊攻灭西凉政权;南凉被西秦所灭;西秦与北凉连年战争,后被北凉盟国赫连夏所灭;东晋刘裕攻灭南燕、后秦; 匈奴赫连勃勃乘刘裕灭后秦之机占领长安,建立赫连夏国;逐渐强大起来的北魏先后灭掉北燕、赫连夏、北凉、仇池。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二十七)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二十七)
袁枢
¥90.08
由《唐平东都》《唐平河朔》《唐平陇右》《唐平河西》《唐平河东》《唐平江陵》《唐平江淮》《唐平山东》八篇组成,记叙了唐初打败李密与王世充,夺取东都洛阳;东征西讨、纵横捭阖,平定河朔窦建德、陇右薛举、河西李轨、河东刘武周、江陵萧铣、山东刘黑闼和江淮杜伏威、李子通、沈法兴、辅公祜的历史过程。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二十八)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二十八)
袁枢
¥90.08
由《太宗平内难》《太宗易太子》《太宗平突厥》《唐平铁勒》《唐平西突厥》《太宗讨龟兹》《太宗平高昌》《太宗平吐谷浑》八篇组成。《太宗平内难》《太宗易太子》,叙述了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与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 ,及其继位后废掉太子李承乾、选立晋王李治(即唐高宗)为太子的历史过程。《太宗平突厥》《唐平铁勒》《唐平西突厥》《太宗讨龟兹》《太宗平高昌》《太宗平吐谷浑》,叙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北方突厥族、铁勒部、西突厥的侵扰,平定吐谷浑,攻灭西域反唐政权龟兹、高昌的历史过程。唐太宗对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不仅采用武力征讨策略,还采取民族和解的政策,使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国家的版图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