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家训(第六卷)
¥0.99
《中华家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在魏晋南北朝,我国部“家训”形式的著作出现了,这就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随后,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清末,这种“齐家”文化开始进入了它的繁荣期。其各种形式的家训、家规、族训、族规、治家格言、诫子弟书等等,纷纷出现,难以倒数。这类著作以家族和家庭中长辈对晚辈耳提面命的谆谆教谕的形式,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儒家文化精神通俗地灌输传授给子孙后代,使其“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即利用血亲伦常关系和长辈对晚辈的*影响力、约束力、达到“助人君,明教化”的目的。各种家训中有关立志、勉学、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训诫,无非是要求“养君事君,忠孝为本”、“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慎言可偿还迹,立身扬名”,以维持世族的社会地位。这种家教的传统在我国古代社会一直延续下来,并且影响到近现代。

中华家训(第九卷)
¥0.99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

山海经(第八卷)
¥0.99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怍,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校时,才合编在一起。

山海经(第十卷)
¥1.99
在定海城东有个上张家村,村后有一座百米高的狮子山,山南有个天然古洞,当地群众统称其“独角龙洞”。传说,从前在这洞裹住着一条独角龙,十分凶恶残暴,还经常变成美男子,半夜三更闯进民宅作怪。


政论 昌言
¥12.50
崔寔《政论》和仲长统《昌言》是中国汉代政治思想的名著,表现了汉朝统治模式延续三百余年后遭遇的精神危机和士人对时局的分析认识。其中的观点如对王朝兴衰周期的分析、对君主专制弊病的揭示等,均具有原创意义而受到历代政治家和帝王宰辅重视,被《群书治要》、《太平御览》等官方类书收录。在哲学史和政治思想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世说新语
¥9.09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载东汉末年至东晋末年200多年间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全书记事1130余则,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36类,显现出魏晋士人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历史、道德、美学、哲学等方面的情况。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鲁迅先生曾评论其“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本书节选了其中尤为精彩者,以原书顺序编排篇目,进行注释和翻译,采用袖珍开本排印,以方便读者诸君携带阅读。

围炉夜话
¥9.27
《围炉夜话》是中国古代众多劝世之书中的一种,它以短小精辟,富有哲理见长的格言体之作。文辞浅近明晰,言语言简意赅,情真意切,如同一德高望重的长者和一群后辈围着火炉,娓娓而谈,品味人生,意境深远,富有哲理,颇有启发性。书中的许多话语虽以劝诫为主,但读来却无艰涩枯燥之感,反而觉得生动平实,将本来会令人觉得比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使人容易为其所感染而产生共鸣。全书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以随笔的形式阐发了安身立命的主旨,涉及到人生的诸多方面,如修身养性、为人处事、持身立业、读书立志、安贫乐道、济世助人、持家教子、忠孝节义、为官执政等等。书中体现出作者身上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的烙印,他在本书中以大量的语言文字阐释了“立德、立功、立言”的要旨,揭示了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不一定能适合当代社会的要求,但瑕不掩瑜,本书仍对现代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围炉夜话》不失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劝世之作。

裴汝诚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
¥63.66
开篇为裴先生自述《师友教我前进》,追思六十年治学生涯的经历和收获,并论及多位学界前辈,是学术史的手材料。文中不仅回顾了数种大型古籍整理项目的前后历程,并以“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宋史》修订中的实例,提供了关于修订的处理方法和尺度把握。


文廷式诗选注
¥30.00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江西萍乡人。晚清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有《纯常子枝语》40卷。文廷式以学人而为诗人、词人,现存诗近600首,词150余首。中华书局1993年版汪叔子编的《文廷式集诗录》所收计334题589首,《萍乡学院文廷式研究所丛刊之一:文廷式诗选注》据此为底本选注文廷式诗127题239首。


孤灯夜话
¥17.40
《吴藕汀作品集:孤灯夜话》是作者晚年的回忆录。内容驳杂,金石书画、版本考据、填词赋诗、种药养虫、人物故实、京昆弹词、社会变迁琳琅满目,人、事、物随忆随记,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名人轶事兼容并包,经历、见闻、感想、品评冶于一炉,读来饶有兴味。


世说新语
¥21.76
刘义庆撰写的《世说新语》是记录中国东汉至南朝刘宋时期士族阶层言行举止风尚与生活轶闻琐事的一部独具特色的文史名著,全书由一千一百多则长短不一的小故事构成,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对中古时期政治、哲学、文学、美学及社会思想道德状况等均有涉及,是研究中国魏晋历史文化重要的原始典籍之一。 《世说新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原文底本采用民国上海涵芬楼影印明袁氏嘉趣堂刊本《世说新语》,参考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的校勘、笺疏成果。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以《世说新语》三十六篇为序,各篇之下按底本次序编目排列若干则故事,不再标出卷数:断句参考了中华书局版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但部分语句根据译文作者的理解有所调整;白话译文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以避免意译发挥离原书本意太远。


人间词话
¥17.18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迭出。书中提出的“境界说”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徐调孚校注本被认为是为完备的《人间词话》版本,至今仍不失为一本很好的普及性读物。本次出版还增加了手稿的图片。


左传(套装共2册)
¥37.50
《左传》在“《春秋》三传”中影响*。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郭丹翻译的《左传(上下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对《春秋左传》原文(包括经、传)进行逐段翻译,采用对照的版式,左原文,右白话译文进行编排,方便读者阅读。


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
¥46.80
王中江、陈鼓应*的《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对儒家人文传统、精神史和公共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儒家孔子及其信徒们始终是以个人自我的完善和公共领域的淑世为志业的,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总是试图在公共事务中实践自己的哲学和信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一个真正的儒者宁愿从公共领域中退出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们以在野的身份在民间持守精神生活的创造、反思和修炼,以此造就了儒学悠久、博大的人文精神传统,并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观。


中国古典文化大系:资治通鉴译注
¥10.74
《资治通鉴》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自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事件,历十六个王朝,1362年的历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全书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论语(第二卷)
¥9.96
《论语(珍藏版)(套装共4册)》讲述了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义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盂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论语(第三卷)
¥3.99
《论语(珍藏版)(套装共4册)》讲述了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义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盂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三字经之中华文明
¥6.50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中的启蒙篇章,包含天文、地理、教育、道德、文化、历史、典籍及故事等诸多方面,蕴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和先思想,是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的教材。原文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为了便于现代人正确理解原文意思,深刻把握经典内容,我们结合经典,结合实际,对《三字经》行解读,帮助人们认识到《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以史为鉴,让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中国人能够在读史中体会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文化。

舌华录通鉴
¥9.59
本书是华夏出版社经营多年的“华夏文史名著正点文库”系列丛书新的一种。原作《舌华录》是明代儒臣曹臣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沿用文史名著《世说新语》的思路与格局,在众多古籍中搜集了从上古到明代的古人精言妙语的应答小段子,充分展现了语言尤其是即兴对答中蕴含的智慧与文化品格。《舌华录》一直被视为《世说新语》的姊妹篇和优秀续作。本书对《舌华录》进行了现代汉语翻译,文白对举,帮助今人体会原作者的苦心,并由此感悟文化、涵养对人外在与心灵的塑造力,以及展现出的飒飒风神。

陈书(试读本)
免费
《陈书》三十六卷,包括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是唐朝姚思廉撰写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南朝陈王朝自开国至灭亡三十三年的历史,是完整传世的陈朝史籍。 中华书局一九七二年点校本《陈书》,以商务印书馆据宋大字本影印的百衲本为底本,与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互校,择善而从,同时还参考了《南史》《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书的有关部分,并吸取了前人研究成果。本次修订,改以上海图书馆藏1933年上海涵芬楼影印中华学艺社辑印古书之九《陈书》为底本。在尊重原点校本成果的前提下,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清代以降尤其是点校本《陈书》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纠正错讹,统一体例,弥补不足,形成一个文本准确、校勘精良、标点合理的修订本。

王安石文集(全五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试读本)
免费
《王安石文集》一百卷,按文体分类,收入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1021-1086)生平创作的诗歌、文章。王安石曾任北宋神宗朝宰相,发动了史称“王安石变法”的改革,对北宋后期乃至南宋初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安石文学成就突出,散文方面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创作在宋诗坛自成一家,与苏轼、黄庭坚齐名;学术上亦有极高成就,是北宋“新学”的创始人。 本书点校者刘成国教授在重新梳理王安石文集版本系统的基础上,以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明嘉靖三十九年何迁刻《临川先生文集》为底本,以南宋绍兴年间龙舒本《王文公文集》为主校本,通校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南宋绍兴二十一年王珏刻元明递修本《临川先生文集》、朝鲜活字本《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并利用了清代学者黄廷鉴根据宋本《临川先生文集》所做的批校,参校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残宋本《临川先生文集》、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残宋本李壁《王荆文公诗注》、元大德五年本《王荆文公诗注》、嘉靖五年本《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临川先生文集》等,同时以南宋刻本《古今绝句》、《宋文鉴》、《名臣碑传琬琰之集》等作为他校。正文后附《集外文》三卷,搜辑底本外的王安石诗文若干篇,并考辨真伪。附录有历代王安石文集的版本序跋与著录等。